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运用
——评《高校食堂食物浪费报告》

2021-02-01孟书宇

食品工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食堂浪费食物

书 名:高校食堂食物浪费报告

作 者:李丰,钱壮,钱龙

ISBN:978-7-5096-6431-5

出 版 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4-01

定 价:¥78.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在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逐渐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作为一项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基础工作被高度关注,高校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呈三点一线式,即教室、宿舍、食堂。在这样的生活学习方式下,食堂在大学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食堂文化也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李丰、钱壮、钱龙所著的《高校食堂食物浪费报告》一书的理据正是基于全国高校食堂食物浪费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书中的调查问卷内容被分为个体特征、节粮宣传、就餐情况三个部分。其中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小时候由谁带大、所在家庭规模、家庭月收入水平、个人月支出水平、宗教信仰等变量;节粮宣传包括是否知道“光盘行动”、接受节粮宣传的程度、日常就餐剩余情况等变量;就餐情况包括就餐时间、就餐时是否在工作日、所使用餐盘、就餐人数,以及对食物品相、口味、卫生的满意度等变量。《高校食堂食物浪费报告》一书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食物浪费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为食物浪费的界定、食物浪费现状及国内高校食物浪费研究现状等。报告第二部分讲述全国总体分析及各区域对比分析。首先,对本次调查进行概况性分析,并详述具体调查步骤;其次,根据调查问卷的三部分变量进行全国总体分析,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就餐浪费量及浪费率进行对比,例如,男生、女生浪费量及浪费率的对比,获得全国高校食堂食物浪费总体特征;再次,根据全国省份区域划分,将问卷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划分为四个部分,按照与总体对比分析相同的办法,分别对比不同区域之间各个变量的浪费情况,获得高校食堂食物浪费的区域差异;最后,根据全国省份区域划分,将问卷分成南北方两个大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获取全国高校食堂食物浪费的南北区域特征。报告第三部分讲述全国各类政府机构及高校节约粮食、减少食物浪费的举措。利用网络新闻查找方式,搜索近年国家粮食局、教育部等各类政府机关实施的针对学校的节约粮食政策、减少食物浪费的举措,以及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在校内进行的节约粮食、减少食物浪费的行动。报告第四部分讲述全国高校食堂食物浪费总量测算。利用第一部分中全国总体分析结果,根据食物生熟转化率及动物产品转换系数测算全国所有高校每日以及每年粮食损失量总和。进而,根据粮食亩产量等数据换算成耕地面积,具体测算及分析全国高校食堂食物消费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浪费以及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

结合《高校食堂食物浪费报告》一书中的食堂食物浪费情况以及当前高校对食堂服务的要求,我国高校食堂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为师生服务的服务性原则;二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服务、节约意识的教育性原则;三是联系学校、社会、学生等的综合性原则;注重社会效益,为师生提供便利的福利性原则;四是保障、维护师生权利的民主性原则。在基于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到食堂管理工作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当代教育改革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要求;二是这一举动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流的食堂,民以食为天,优质的食堂可以为培养优质学生提供最基础的物质保障;三是这一举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与食堂管理工作相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膳食以及健康饮食的意识和习惯。

就当前来看,在高校食堂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食堂工作人员需长期工作,且工作时间较长,受职业倦怠的影响,经常出现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工作效率低下,情绪化,服务质量差等情况,一方面会影响其他工作人员的情绪,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师生正常的饮食;第二,部分食堂工作人员尚未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培训以及营养学知识培训,导致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影响了食堂的整体发展;第三,食堂的文化建设存在不足,许多高校的食堂内没有为师生提供良好、安全的用餐环境和氛围,不能很好地发挥环境对师生的作用和影响;第四,食堂管理制度仍有些许不足之处有待完善,比如缺乏奖励激励制度,缺乏系统考核检查制度等。

结合我国食堂管理工作现状以及《高校食堂食物浪费报告》一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和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到高校食堂管理工作中:第一,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食堂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与食堂的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越高,食堂管理工作实施就越轻松,因此,校方可以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如定期组织资深教师、专家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讲解,特别是营养学和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吸取其他高校食堂工作中的优点,改善不足之处。组织学校内食堂工作人员的心得交流、工作经验沟通以及本校食堂工作人员与其他学校的食堂工作人员之间优秀经验的分享交流。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食堂的管理工作中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坚持“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一切”的服务宗旨。因此,食堂可以依据师生的需求,开辟饮食、学习、娱乐等区域,以方便师生的日常活动。同时,食堂也可以开设特色餐厅,比如川菜馆、湘菜馆、清真饭店等,以适应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学生的饮食习惯和饮食需求。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食堂的文化建设。校方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素质。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与知识学习,强化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保证学生安全顺利就餐。同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实践法,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组织美食节活动、优秀工作人员评选活动、食堂工作人员的素质拓展活动等,提高食堂工作者对本职工作的认知,加强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第四,完善食堂管理工作制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预防警示教育法,巩固与完善食堂检查、考核以及奖励激励制度等。以考核制度为例,校方可以依据食堂工作人员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的不同,以书面形式分别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这一考核标准,对于表现优异者,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对于表现不理想的工作人员则采取相应的处罚。第五,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到食堂日常工作或食堂管理工作中去。学生数量在高校全体人员中占比最大,因此,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站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并引导学生参与食堂管理工作,为食堂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综上所述,食堂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饮食健康,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的食堂管理工作遇到些许问题,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纷纷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到高校食堂管理工作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食堂服务提供坚实的保障,相信高校的食堂管理工作将会逐步完善。在不久的将来,食堂管理工作将发挥其独有的优势,为培养优质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猜你喜欢

食堂浪费食物
不浪费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浪费等于扔钱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