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

2021-02-01周楠楠

食品工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食品行业管理体系诚信

周楠楠

郑州商学院(郑州 451200)

食品企业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更是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的根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食品行业营业收入达到9 069.1亿元,累计增长5.5%,行业利润总额达到770亿元,累计增长达到13.5%,整个食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0.4%,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的现实情况十分严重,严重危害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消费者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市场中,诸如南京冠生园的“月饼门”、三鹿集团的“奶粉门”、双汇集团的“猪肉门”等一系列的失信事件让人触目惊心,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方方面面[1]。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见诸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形成的社会危害影响深远。为此,社会各界强烈呼吁构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以重塑市场安全生产格局,进一步加强食品产品质量管理,维护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1 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现状与危害

1.1 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现状

食品企业诚信缺失最直接的也是最严重的后果即为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企业经营过程中任何一项不规范操作都有可能带来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企业逐利本性不可避免,食品企业同样如此,但食品企业违法违规逐利的危害性缺失异常严重。国内食品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食品企业逐利价值取向下诚信意识严重缺失。我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和扩容,导致在追求增长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效应问题,企业诚信建设跟不上,导致市场诚信缺失严重,这在食品工业领域同样如此。而且,食品生产有别于其他行业,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管理失范所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表1介绍了2019年公安部公布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大典型案例。

第二,食品供应链环节中生产环节安全问题最为集中。一项市场调研表明,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供应链环来看,农产品种收、食品加工、食品流通和消费各环节食品安全问题曝光比率分别为6.1%,63.9%,18.6%和11.4%[2],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加工环节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暴发的主要环节,其次为流通环节[3],而这也正是监管存在较大困难的两个环节。

表1 公安部公布的2019年十大食品安全案件

图1 食品供应链各环节出现安全问题概率占比

第三,食品企业诚信与食品企业经营规模存在关联。从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主体来看,小企业和小作坊出现诚信问题居多,食品安全隐患较大,而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外企则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型食品企业诚信度高于小型企业,由于大型企业能够运用多种手段规避不良影响,因此其诚信缺失具有隐蔽性。同时,食品安全在地域上亦有所差别,如图2所示。

第四,食品企业缺乏外在监管机制。食品企业诚信缺失,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这与我国食品工业领域诚信管理体系缺失密切相关。当前,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外在监督机制,能够对食品诚信缺失行为进行有效制约,社会整体信用体系建设尚有不足。因此,构建机制运行有效的诚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这是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图2 全国各产地方便食品抽检情况统计分布(2019年上半年)

1.2 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的危害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食品企业诚信缺失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愈发严重,其造成的危害愈发突出。综合而言,食品企业诚信缺失对交易双方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同时也对食品行业的市场发展和政府监管产生负面效应,具体而言:

第一,危害国民健康。毋庸置疑,食品企业诚信缺失必然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会对国民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爆发后,经过筛查发现大量婴幼儿因食用三鹿问题奶粉而出现健康问题,甚至出现死亡案例[4]。同时,事后预估需要召回的问题奶粉总量超过10 000 t,涉及退赔金额7亿元以上,而患者的索赔评估在39亿元左右[5]。类似这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往往会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危害,有的甚至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

第二,侵害市场发展。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6]。食品企业诚信缺失将造成行业信任危机,甚至蔓延到相关行业领域,给行业的正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屡次爆发的奶粉事件导致消费者对国内奶粉业产生严重质疑和不信任感,故纷纷转向海外购买奶粉,直接导致育儿成本增加。与此同时,不法商人借此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输送至市场,进一步导致市场环境恶化。

第三,增加监管成本。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考验着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也让中国的民族食品产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严峻的考验[7]。监管政策往往存在时滞,加之监管主动性不足,使得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得不到制约,实际降低了企业违法违规成本。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食品添加剂、深加工等生产技术更加复杂,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加大,监管成本增加。

2 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监管困境

2.1 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的暴露,社会各界对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展开了激烈讨论,缘何食品企业失信行为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有学者指出,食品企业经营者自身责任感缺失或为重要因素[8-9],并叠加了信息不对称和监管缺失的外在因素[8,10]。综合来看,食品企业诚信缺失有其深刻的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前者对应市场主导下企业主体行为选择问题,后者对应政府干预主导下的企业主体行为选择问题。为此,将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为两大层面:第一个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机制下食品企业逐利行为取向和市场信息不对称机制的负面引导;第二个是外部监管失效环境下导致的诚信体系功能发挥不足和政府监管失范。

1) 市场机制不健全机制下,食品企业逐利行为取向和市场信息不对称机制是诱发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

第一,食品企业成本收益核算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市场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诚信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市场行为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时则选择守信,反之则选择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则选择失信,反之则守信[1]。逐利是企业本性,一旦食品企业失信成本低于失信收益则将诱使一些企业铤而走险,向市场输送不合格产品。在多次查出的食品安全案件中,贪图小利者大有人在,长期制假、售假而不被发现者也不在少数,均是因为追求利益而枉顾消费者生命健康,枉顾国家法律制度。

第二,信息不对称机制引发的劣币驱走良币行为取向。食品企业在经济交易或经济活动过程中,交易双方应信守契约、履行承诺,但是在实际经济交易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机制的存在而使得这种守约契约往往失去保障。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一方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自己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主动采取失信行为;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缺乏对食品企业真实信息的了解,只能通过获取外部信息进行筛选,辨别能力的缺失很容易被诱导。在此机制下,守约的食品企业则因消费者的逆向选择而被清除市场,反而诚信缺失的食品企业则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2) 外部监管失效环境下,食品企业诚信管理功能发挥不足和政府监管是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的外在原因。

第一,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构建不足而使得市场缺乏自律性。自律性建立在外部强监管和强约束的基础之上,单纯依靠企业自我加强约束很难奏效。现有市场环境中,食品工业领域缺乏必要的诚信管理体系,而使得自律性缺乏根基。尽管设立了一系列的行业协会和政府对口管理机构,但在法规执行、具体措施、利益博弈等方面存在弊端,而使得外部监管失效,这种失效在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叠加影响下会扩大其危害性,而导致食品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第二,政府监管失范行为引发监管信任危机,而反过来抑制政府监管的有效性。政府监管失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投入不足,尤其是主动性不强,往往是出现重大问题时才会引起足够重视,这使得消费者对其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质疑,这种信任危机抑制了政府监管的有效性[7];二是监管缺乏科学性。实际监管工作中,政府有关部门盲目监管、“瞎指挥”及指标倾向导致监管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市场震慑力不足,使监管沦为形式主义。

2.2 建设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意义

构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既是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的现实需求,也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前提。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企业失信事件一次次刺激着国民的神经,行业信任、监管信任、法制信任逐渐丧失,进一步开始侵害社会稳定的基石。

1) 构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的现实需求。民以食为天,食品以安为先。食品企业诚信缺失引发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历次食品安全事件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人员伤亡事件,有的甚至对下一代健康构成威胁。食品工业关系国计民生,推动和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是加强食品企业自律、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构建,既是打击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保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的核心。

2) 构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承担社会责任是食品加工企业诚信的标志,是保证食品安全质量、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8]。食品企业诚信缺失引发行业信任危机,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破坏市场正常经营秩序,通过加强诚信管理,能够有效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提升行业整体形象。

3) 构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前提。食品企业诚信缺失所带来的危害远超过企业自身和行业自身,其社会效应更加严重。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推动和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加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严格保障食品安全不仅成为保障群众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6]。

3 建设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措施

3.1 塑造以诚信为本的经营观念

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构建以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为重要载体,并最终在全社会形成诚信环境和诚信土壤,促进食品企业自律性增强,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对政府而言,执政、行政诚信为本,政策制定科学、有效、稳定,符合广大群众切身需求,对食品企业诚信缺失行为不袒护、不包庇,主动打击,积极营造有序经营环境。对企业而言,充分梳理诚信经营理念,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责任观。企业负责人更要加强自身诚信教育,同时强化员工的诚信观念和意识,使企业全体员工意识到诚实守信是企业立业之道、兴业之本。对消费者而言,一方面要勇于维权,强化维权意识,无论食品安全事件是大是小,既不能因维权艰难而主动退缩,也不能因事小而放弃维权,积极为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科学维权、合理维权,树立正确维权观念,积极参与到打击食品企业诚信缺失行为中来。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通力合作,能够在各个区间内营造出食品企业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整体诚信意识增强。

3.2 完善食品行业市场信用管理制度

制度是人类社会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是衡量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依据,食品行业的信用管理制度是保障消费者安全、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评价机制,是构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要着力健全覆盖全社会的食品企业诚信管理制度,构建规范、简明、富有效率的市场诚信评价机制,加强政府、行业协会、市场评级组织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制定科学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一方面,需要培育发达的诚信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降低单一行为主体之间诚信信息获取成本,增强食品行业的市场透明度,强化食品企业规范经营意识;另一方面,疏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信息高效传递机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决策权。信息流通渠道的疏通可以让失信企业公之于天下,让守信企业获得市场认可,进而依靠市场的选择形成有效的奖惩机制,共同维护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亦能通过信息流通渠道建设加强消费者的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和维权教育,增强消费者辨别能力,为营造健康的食品行业发展环境提供外部监管力量。

3.3 健全法制以增加食品企业失信成本

法制缺失是食品企业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后一道屏障。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完善和健全食品行业诚信管理系列的立法和执法,进而利用法律实现惩戒,是构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基础要求,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手段。健全法制管理首先以推动食品法规体系完善为前提,在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基础上制定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实施细则,确保有法可依。其次,强化有法必依,针对食品企业诚信缺失行为需采取有效措施,严格依法惩处,提高法律震慑力。再者,强化执法必严。增强法律的独立地位,消除地方利益博弈的负面影响,提高法律的权威性和权威性,积极、主动、有效打击食品企业失信行为。最后,食品领域法规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增强其联动性,即针对食品企业失信行为可综合法律、社会评价、政府监管等多方监督主体的力量,制定长效奖惩机制,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食品企业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更是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的根基。当前,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诚信缺失问题较为严重,具体表现在:食品企业逐利价值取向下诚信意识严重缺失;食品供应链环节中生产环节安全问题集中;食品企业诚信与食品企业经营规模存在关联,小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严重;食品企业诚信缺失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食品企业诚信缺失一方面来自市场机制不健全机制下食品企业逐利行为取向和市场信息不对称机制的负面引导,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监管失效环境下导致的诚信体系功能发挥不足和政府监管失范。食品企业诚信缺失对交易双方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同时也对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和政府监管产生负面效应。针对食品企业诚信缺失造成的不利影响,应当分别从诚信经营理念塑造、市场信用管理制度构建、法律法规制定等方面着力改善。

猜你喜欢

食品行业管理体系诚信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2017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2018年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