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价值分析与路径选择
2021-02-01李甜甜
李甜甜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该事件凸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经此一“疫”,我们应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才能最终保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制度上的建构,更需要精神上的引领,但最终要靠国民生态素养的提升。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由此可见,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和生态意识的提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生态素养是一个人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审美和生态行为的综合素养[3]。基于此种理解,加强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培育,须向大学生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激发他们的生态道德意愿,使其认识到自然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从而自觉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
一、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价值分析
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一)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能否拥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念,能否把生态文明观作为自觉的理念,能否具有科学的生态道德意识和健全的生态道德人格,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4]为此,要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观引领下,积极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着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不断提高保护生态的实践效能,保障其能够以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投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提出:“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5]总书记的讲话为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大学生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生态素养成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包含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既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具备较高的生态素养已然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
二、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生态素养是一种可以依靠后天培育而形成和提升的能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充分发挥教育合力,打好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组合拳”。
(一)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
高等院校应当立足本校特点,因校制宜,充分发挥大学生素质提升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工作。具体而言,高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第一个方面:夯实生态素养培育的思想基础。高校开展生态素养培育工作,必须做到理论方面的清醒,才能在具体的生态素养培育过程中行动坚定且时刻保持正确的方向。高校要在普及生态知识、提升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体系之中,夯实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思想基础。
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未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已存在以研究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关系论述。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相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类依靠自然而存在,“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6]。同时,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意识和实践活动无一例外都统一于物质世界,可以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7]。所以,人类应该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在与自然相互依存中实现和谐共生。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有意识地认识并改造自然,人类不断地“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8]。通过实践活动,人类与自然实现统一,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9]。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警示过人类,“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对于大学生审视并正确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自然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可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生态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1]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朴素自然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的价值认知和道德认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12]。有学者认为这种“生态智慧立足于前现代农业文明、游牧文明之上,与建立在严密科学体系之上的现代生态学构成富有诗意的超时空呼应”[13]。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对自然万物生命态度的生态伦理观。中国传统文化蕴涵“敬畏生命”“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孟子在《孟子·尽心章句上》中首次提出“仁民爱物”的命题。“仁民”即对人充满仁爱,“爱物”即爱护自然万物。这一命题强调对自然万物一视同仁,坚持以“仁”的方法与态度看待万物,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一种价值导向。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平衡人类发展与保护自然关系的发展观。《礼记·祭义》中提道:“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荀子·王制》载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我国古代传统生态文化启示我们,人类能够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以谋求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必须做到谨其时禁、取用有节,在向自然索取时亦须顺应和保护自然。加强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可以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4],是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深厚土壤,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包含人对自然的“尊重”态度、人对自然的“顺应”原则、人对自然的“保护”责任。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辩证分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内在关系,坚持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以生态是一个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系统为认知前提,整体谋划、系统治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推进。习近平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过守护蓝天碧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彰显了炽热的人民情怀。为此,明确要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习近平还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建设美丽世界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质言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包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四个方面”[1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为范式。
第二个方面:创建绿色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16]高校应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改善校园环境、增设环保设施、加强校园卫生环境管理、积极组织环保教育活动等,营造优美和谐育人环境,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生态文明行为,使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校园、融入生活,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态素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智力和文化支撑。
创建绿色学校要注重校园“绿色设施”建设。“绿色设施”是指校园硬件设施建设要凸显生态文明的绿色理念。要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和美化,打造校园“小生态圈”,让大学生在学习知识、锻造本领的同时,能够在“情景交融”中体验生态之美,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趣,让充满自然美的校园环境向大学生提供无声的生态文明教育。同时,在校园日常工作上,真正做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可以通过设置分类垃圾桶等措施,不断强化大学生垃圾分类回收的自觉意识,引导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融入日常生活。有条件的高校通过水循环净化系统、太阳能发电等,节能节水,建设环保型、节约型校园,引导师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创建绿色学校还要注重校园“绿色语言”建设。语言是人类文化得以储存和传承的有效载体,校园“绿色语言”强调校园语言要凸显生态文明的绿色理念。在绿色校园建设中既要充分利用好校园和班级公共宣传栏、LED显示屏以及各种标识牌等,以书面、无声语言,充分展陈生态知识,也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等,以口头、有声语言,有效传递生态理念,宣传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要求及意义,积极推进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科学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第三个方面:加强生态素养培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离不开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应树立责任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加强生态文明学术研究以夯实理论,增加生态文明知识以拓展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生态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从内心形成高度认同感和责任感,坚定和激发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信念和内在动力。教师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加以灵活选择和运用。比如:对于生态知识的讲解,可以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讨论法等,系统、全面地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开展生态教学实践时,则可采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参观法、榜样示范法,也可采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发现法、探究法等,增进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和认同;有意识地围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借助多种形式,积极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教师应在坚持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采用“互联网+生态素养培育”模式,有效拓宽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渠道。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微课”等线上教育模式,与学生线上交流互动,向大学生普及生态知识,提升其生态意识;也可以通过提前上传生态文明的相关图片、音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提前掌握相关内容,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有效提升生态素养培育的实效性。
(二)依靠家庭熏陶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注重言传身教,父母生态素质的高低会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大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在家庭生活中营造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的浓厚氛围。例如: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尽量减少对于一次性产品的选购与消费,自觉抵制白色污染、防范化学污染;勤俭持家、节约能源,自觉开展家庭餐桌的“光盘行动”,杜绝浪费,坚决抵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让简约适度成为家庭生活观;采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骑行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出行方式,通过绿色出行,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
(三)借助社会大课堂功能
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教育引导是关键,而实践养成环节也必不可少。现实的世界是最佳的生态文明教育场,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监督和支撑作用。因此,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不仅要发挥学校主渠道和家庭熏陶作用,还要通过情景交融的“社会大课堂”,才能使生态文明的理念、规范、要求等“入脑”“入心”,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自觉行动。
第一,通过社会舆论营造生态文明环境。社会舆论具有成风化人、敦风化俗的重要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正确的生态文明导向和具体的生态文明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并把生态文明理念有效融入娱乐、体育、广告等各类节目中,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环境。积极宣传和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丰富内涵,进一步筑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大学生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还要加强生态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等,积极宣扬和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唤起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惯,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依托各类阵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各类阵地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依托。借助图书馆、生态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图片、声像和大学生现场参观相结合,从大学生身边的生态教育开始,向其普及和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借助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等教育基地,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在对自然的接触、了解过程中,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升华对自然的感情,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积极适应生态保护新常态,进而由思想萌芽向行动自觉升华,把生态意识落实于生态行为中。
第三,鼓励社会组织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社会组织的宣传和推进,增加个体生态文明知识储备量、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引领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生态环保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和影响力,把环保工作积极向社区和学校延伸,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还可以通过创建环保公益项目,引导高校志愿者开展环境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其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环境保护的宣传员和践行者。社区街道可以借助公共宣传栏,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规范等,提升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积极创建“绿色社区”,提升社区绿化率、美化社区环境,广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积极提倡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让绿色理念融入社区、家庭以至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对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形成生态保护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既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依靠家庭熏陶作用和社会大课堂功能,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不断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