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叙事都市剧中都市女性形象建构与失衡
——以《三十而已》为例

2021-02-01涂玉柳

视听 2021年6期
关键词:都市女性男权消费

□ 涂玉柳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日益提升,女性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女性叙事都市剧打破以往男性视角的叙事桎梏,从女性视角聚焦都市女性的情感生活与价值追求,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都市女性的生活现实。2020年,女性叙事都市剧《三十而已》席卷全网,共收获72.9亿次播放,在收视率和话题热度方面均取得不俗的成绩。该剧描摹当下都市女性生活现实,从女性视角讲述了三位三十岁都市女性的生活困境及心理变化,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电视提供了塑造个人认同性的榜样和理想”。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在促进个体感知社会意识形态、形成自我认同方面具有深远意义。《三十而已》以女性视角反映女性思想、情感、关系,尤其是女性生活中的社会性焦虑,旨在突破以往影视创作中男权意识对女性的潜在规训,夺回女性话语权,肯定女性的主体性价值。该剧塑造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女性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推动女性主义的社会进程。然而,从人物形象、叙事内核等元素编译的影像意义文本分析,该剧在某些方面仍深受传统的男性话语权压制,背离其女性主义的创作初衷。

一、《三十而已》中都市女性形象建构

(一)完美女性的想象:都市女性虚幻的镜像自我

《三十而已》中热度最高、最受女性观众肯定的角色是全职太太顾佳,顾佳谐音“顾家”,人如其名,她照顾家庭尽职尽责,不仅是老公许幻山的事业好帮手,也是儿子的温柔好妈妈。她优雅美丽,自律上进,既是传统观念中的“贤妻良母”,也充分具备新时代女性的种种优点。相较剧中的另外两名人物王漫妮和钟晓芹,顾佳年纪轻轻便住在上海浦东千万级别的观景房,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于同龄人,这得益于其出色的经商能力。出众的外貌,优渥的家境,超凡的能力,无暇的性格,顾佳是许多观众憧憬的“完美女性”形象,不少女性观众将其奉为努力的方向。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被称为镜像体验。成年人自我镜像的构建恰如婴幼儿依靠镜子确认自己影像一样,必须依赖于文化语境。被受众消费和资本盈利共同作用下推动生产的电视剧塑造的人物形象从市场角度最大程度满足受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电视剧中的完美女性是现代女性对自身要求不断提升的镜像表达,是都市女性对完美自我的想象。

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对完美女性形成的认同固然有利于唤醒女性意识,但近乎苛刻的“完美”女性形象似乎并未真正逃离男性凝视的藩篱,女性意识中的“自我”仍然笼罩在男性中心文化的“他者”阴影下。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完美女性的角色塑造脱离了社会现实,忽略了个体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以及结构性矛盾发生的必然性。对人物形象“完美”的要求缺乏人性包容,也是对女性另一种形式的压制与规训。此外,受众对完美女性角色的期待是传统男权观念在新时代的变相表现。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作品《第二性》中指出,“女人面对本质是非本质。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他者。”完美女性形象满足男权社会对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的社会期待,女性叙事电视剧用女性形象的“完美”貌似契合女性主义的初衷,实则默许甚至迎合传统的男权思想。“完美”是封建男权思想将女性视为他者的无意识流露,对“完美”女性个体的想象,遮蔽了女性遭遇的家庭和职场的双重压力,将达成完美平衡的压力施加于女性身上,忽略了背后不平等的性别权力结构问题。

(二)消费社会的迷失者:被结构、被物化的关系和欲望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说:“(橱窗、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这里信仰的是标志的无比威力。富裕、富有其实只是幸福的符号的积累。”《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角的成长故事多处传达对消费的推崇以及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剧中,由于顾佳背的香奈儿包价格远低于其他太太背的爱马仕包,导致其在太太圈的合影被裁掉,后因收购茶厂合影位置开始居中。背香奈儿包和收购茶厂代表着不同的消费能力,直接影响角色受到不同的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消费物化,消费等级成为关系发展直接的衡量指标,情感与思想的交流似乎不再重要。顾佳购买超出其经济能力的爱马仕包,王漫妮花费数月工资参加船长晚宴,钟晓芹离婚时精心做头发,该剧将消费行为与女性提高社会地位、实现独立自主的成功想象相勾连,暗示消费是女性独立、掌握话语权、获得社会认同的表征和渠道。将女性消费者的物欲包装成女性主义,体现了消费社会资本市场对媒介文化的深度控制。

剧中女性的消费忽略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注重消费背后的符号价值,女性成为消费社会里的迷失者。顾佳为了孩子出国申请加分,顶着经济压力报名马术课,比起使用价值,马术课的符号价值(象征的社会意义)才是其消费的主要原因。通过购买爱马仕包、收购茶厂、报名马术课,顾佳逐渐融入太太圈,消费成为阶层的表征并带来阶级认同,消费升级似乎成为阶层跨越最直接的方式,然而,通过超负荷消费形成的阶级认同也终因消费能力下降成为幻影。而从事奢侈品销售工作的王漫妮,长期浸淫在浮华消费的工作环境下,期待融入上流社会,接受梁正贤的物质馈赠并多次陪同出入高级场所,消费带来的物质享受使她迷失在梁正贤的情感陷阱中。对比之下,剧中的男性显得更为务实,顾佳的丈夫许幻山多次劝顾佳不要超出经济能力消费,钟晓芹的丈夫陈屿生活简朴并经常告诫妻子花钱不要大手大脚,男性角色对消费有着更为清醒的认知。

(三)“独立”女性的不独立:对男性的隐性依附

该剧的三位女主角不似传统男权思想下恪守三从四德、隐忍奉献的家庭主妇,顾佳早年创业和丈夫共同经营公司,王漫妮的销售业绩常年第一,钟晓芹生活安稳仍然保持上班的状态,三人均可通过事业形成自我认同,实现人生价值。相较于传统女性形象,剧中女主角通过劳动获得独立稳定的经济来源,从表面上看,三位女主角可谓独立。然而,仔细审视后续剧情发展,该剧塑造的女性形象仍未逃脱依附男性的思维惯性。从王漫妮的职业发展来看,她的每个选择都受到男性角色的指引。和梁正贤交往后,她毫不犹豫答应去香港工作以便和其近距离相处;被梁正贤伤害后,她放弃销售工作黯然离开上海;在老家相亲遇见小张主任后,她接受他提供的县政府文员的职务;与通过酒局认识的魏总重逢后,她又因此获得重返上海的工作机会。王漫妮的职业是在被男性选择或不选择后亦步亦趋做出的选择,而不是从个人事业发展角度的理性决定。此外,尽管声称独立,王漫妮多次接受男性角色为其提供的物质享受以及超出其工作报酬之外的好处,“独立”口号的背后仍然隐藏着男权思想中男性对女性的主宰。

剧中,虽然顾佳和丈夫许幻山共同创立了公司,顾佳也常常处理公司事务,但是顾佳认为家里的成就都来源于许幻山的才华和辛劳,始终“识大体”地将自己放在辅助者的位置。女性和男性同样做着支撑家庭的工作,女性甚至在养育孩子的家庭事务中付出更多的精力,为了满足男性自尊心而忽视女性成就,是对男权思想的主动迎合。凯尔纳认为,“今天的电视呈现出了某些习惯上是归宿于神话和仪式的功能(也就是说,将个人整合到社会的秩序之中,赞美主流的价值观,提供可以模仿的思维、行为和性别模式等)”。该情节是传统男权社会女性第二性化的媒介表现,在传播中将男权意识默默灌输给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演变成社会性别逻辑。此外,钟晓芹因丈夫陈屿冷暴力离婚,后被年轻帅气的同事钟晓阳追求,受情敌影响的陈屿开始意识到钟晓芹的好,二人同时追求钟晓芹。该剧对于离婚前钟晓芹存在的对母亲和丈夫的依赖、自理能力弱、缺乏主见等问题避而不谈,将离婚后的女性异性吸引力等价于女性独立,仍然未脱离男性凝视的桎梏。

除了三位女主角,剧中戏份最多的女性形象是许幻山的情人林有有,她年轻美丽,本在北京从事不错的工作,却因许幻山搬到上海,费尽心思引诱许出轨并向原配顾佳挑衅。顾佳对林有有的行为视为将青春作为“交换材料”,向许幻山换取物质与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编剧对林有有角色的定位,忽视了林在每个抉择后的情感矛盾和内心挣扎,工具化和粗暴式解读配角女性,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其背后隐藏的是男权逻辑下深深的性别歧视。

二、《三十而已》中女性叙事的失衡

(一)女性形象现实代表性较弱

《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角虽然家庭背景不同,所处的阶级也不同,但都拥有美丽的外表、出众的能力、近乎毫无瑕疵的性格。顾佳沉稳大气,兼顾家庭和事业,照顾家庭事无巨细,打理公司井井有条;王漫妮精致聪慧,是奢侈品店的金牌销售,工作能力超群;钟晓芹活泼可爱,是没有经济负担的上海本地人,在物业公司上班的同时还因写小说获得百万版权。剧中人物在同龄人中具备十分优越的形象性格和物质基础,无法代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女性的生存境遇,女性叙事电视剧区别于一般电视剧的前提是“主人公的女性意识与叙事话语的女性自觉,即警惕男权意识与男性中心文化对女性主体性的干扰与遮蔽,自觉地以女性视角、以女性特有的方式表现现实生活与女性生命体验”。将现实生活中最幸运和最优秀的小部分女性群体简单刻画为现代都市女性形象,不仅背离现实,忽视了当代女性面临的实际困境与社会压力,而且打着女性叙事的旗号获取流量,在消费受众对女性议题关注的同时,也消耗了大众对女性主义的耐心。

(二)过度追求话题,未展开女性议题

《三十而已》从女性视角呈现和讨论女性话题,因而收获大量观众,但是电视剧后续剧情逐渐为话题所困,通过具备争论基础的女性议题吸引流量,过度追求剧情的话题性,并未深入分析、探讨女性面临的社会困境中的性别歧视。如剧中顾佳因工作繁忙想请营养师照顾孩子,许幻山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成为顾佳的生活重心,二人各执己见互不妥协,这个问题代表了当代许多职场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权衡难题。女性意识觉醒后,一方面,社会开始鼓励女性接受教育选择心仪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女性背负的传统男权观念中的家庭责任却并未减轻,社会思潮中,全职太太被冠以封建落后的标签,追求事业又会被指责不顾家庭,在男权意识和女权主义的交锋中,现代女性开始陷入两难的境地。这个现象极具现实意义,主角的矛盾成为社交平台女性话题的引爆点,这本该作为深入讨论性别议题的切口,但是矛盾未被发酵便被剧情设定解决了。顾佳继续专心事业,也并没有请营养师,家庭和事业对其精力的撕扯毫无理由地突然消失,不仅降低了剧情的连贯性与合理性,而且女性叙事的意义大打折扣。

(三)工具化男性角色

虽然《三十而已》是从女性视角展开、聚焦女性成长的电视剧,但是男性角色的形象丰满性和情节逻辑的合理性同样影响该剧的艺术造诣和审美体验。男性是剧中配角,在女性成长之路上起到阻碍或辅助的作用,但是该剧对于男性角色的情节处理较为工具化,对于男性形象的塑造带有一定的偏执,忽视了男性角色深层次的行为动因和复杂的人性。例如围绕主角钟晓芹的两个男性角色陈屿和钟晓阳。陈屿与钟晓芹本身生活习惯不同、消费理念有差异,加之陈屿不善于表达,钟晓芹过度依赖母亲和陈屿,最终导致二人因流产风波离婚。离婚后,钟晓阳正式追求钟晓芹,带领她快速走出婚姻失败的阴霾,陈屿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钟晓阳的刺激下重新追回钟晓芹。陈屿和钟晓阳的行为缺乏现实关照,首先,在钟晓芹离婚前,钟晓阳对钟晓芹的情感表现有违道德伦理,现实代表性低;其次,钟晓阳对钟晓芹产生爱情缺乏一定的接触经验和感情铺垫;再者,陈屿在钟晓芹身上的缺点并未得到较大改正、二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的情况下重新追求她,不符合现实逻辑。两名男性角色与女性角色的情感纠葛意在体现后者的个人成长,然而工具化男性角色,脱离现实依据下的简单粗暴式叙事,虽强烈地表达了女性主体意识,但将女性叙事表现为过分注重女性自我、对男性存在偏执的支配想象,实则是走向另一种误区,并不利于女性主义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她经济”促进“她视角”的文化作品繁荣生产,女性视角都市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实题材都市剧的审美风格和精神内涵,同时具有唤醒女性意识、形成女性自我认同的社会意义。但女性议题、女性面临的社会困境不应只是创作由头或技巧,而应真正成为女性视角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核,如此,“她视角”才能发挥其文化使命,真正反映女性困境和时代思潮,肩负引领大众进行审美思考的艺术使命。影视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受众提供可供模仿的思维、行为和性别模式,因此,女性叙事都市剧应当审视作品中塑造的都市女性形象,警惕消费主义的荼毒,并防止女性角色再次成为被男性凝视的客体。此外,女性叙事不应成为作品噱头,消费大众对女性议题的关注与耐心,女性视角影视剧应更贴近社会现实,展现女性当下最迫切、最普遍的现实问题,如此,女性视角影视剧才具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猜你喜欢

都市女性男权消费
利落人生
Myth and Mechas
极端视角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宝 怡 | 厚爱悦己,恣意向上
——都市女性自爱力系列
40年消费流变
从古典到西洋
新消费ABC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