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暨鲁迅与现代文化价值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02-01桂亚飞古大勇
桂亚飞 古大勇
(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2021年是中国新文化先驱、“新文学之父”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脊梁”,促进鲁迅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探讨鲁迅对现代文化价值重建的重要参照意义,9月25日至26日,“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暨‘鲁迅与现代文化价值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绍兴文化峰会)”在绍兴举办。来自韩国首尔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复旦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120余位鲁迅研究专家围绕“鲁迅与现代文化价值重建”总议题展开研讨,具体内容涵括鲁迅作品研究、鲁迅思想研究、鲁迅生平史料研究、鲁迅比较研究、鲁迅影响与接受研究以及《阿Q正传》研究等多个层面。
鲁迅作品具有广博的思想容量,与会专家从不同视角对鲁迅作品作了深入解读。其中有从整体进行把握的,如黄健从鲁迅与现代医学的渊源出发挖掘其小说对国人“创伤”描写的独特方式,张全之对鲁迅小说中的舆论描写展开了细致分析,孙淑芳对鲁迅小说的背景描写进行考察。也有对具体作品进行新的解读的,如刘玉凯认为鲁迅在小说《离婚》中通过“离婚”事件肯定了恒久不变的奴隶反抗哲学,其对爱姑是“有待”的;田刚认为《伤逝》的真正主旨乃是鲁迅爱情心理纠结的曲折表述;张业松指出,《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都从内面探讨了中国革命如何可能,展现了革命的动力机制和内在复杂性;丁文从《白光》的原型人物周子京入手,分析原型人物在鲁迅小说生成中值得挖掘的潜在功能;袁红涛将《故乡》置于中国近现代转型的历史视野中考察,呈现现代“乡愁”之复杂况味,并由此认识其广泛传播的机制。鲁迅的其他创作也得到了关注,如邵宁宁对鲁迅的早期创作进行挖掘;吕周聚结合《无常》《女吊》等散文篇章,对鲁迅笔下的阴间异托邦展开分析;曹清华指出,《记念刘和珍君》蕴藏着鲁迅最深邃的思考和最深广的忧愤;鲍国华认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体现出知识人在遭遇革命时的思与行;邢程指出《呐喊·自序》在提供“鲁迅前史”的实证性材料之外,也是作者对“历史”的文学性征用。范家进、孙良好、周晓平等多位学者也对鲁迅作品作出了独到的阐释。
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独异性是开采不尽的精神资源。有学者尝试追溯鲁迅的思想渊源,如王嘉良探讨越文化与鲁迅新文学精神的生成关系,张克、崔云伟分别分析鲁迅与法家文化、老子哲学的关联。有学者立足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语境探讨鲁迅思想的生成演变与价值意义,如张永泉认为中国文化是由官方制度文化和人的生存文化组成的复合体,五四新文化先驱批判的是前者,但对后者的积极作用却重视不够;张福贵指出鲁迅的“悲观”与“激烈”体现出五四新文化的思想深刻性和完整性,选择鲁迅作为“五四文化”的表征和样本最为贴切,而“鲁迅文化”也具有历史性和当下性共存的特点;俞兆平认为鲁迅对严复译著《天演论》采用了哲学的“扬弃”立场。有学者从鲁迅的文学实践和社会活动中窥探其思想的侧影,如李怡认为鲁迅建议“不读中国书”问题首先体现的是鲁迅对现代媒介的态度;曹禧修指出“立人”与“透底”乃鲁迅修辞论中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两块理论基石,而“透底之底”可证鲁迅既是伟大的批判者,也是伟大的建设者;许祖华认为鲁迅个性化的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赋予了鲁迅经验知识的生动性;黄开发指出,早在1930年代,散文的纯文学化趋势就引起了鲁迅、周作人的忧思;金恩英则透过作品对鲁迅的历史诗学展开了分析。耿传明、许江、王洪岳等学者也尝试勾勒鲁迅思想的一角,建构更为立体丰富的鲁迅形象。
史料整理是构建“鲁迅学”的基石,与会专家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其中有针对作家主体的史料研究,如寇志明追溯“鲁迅之死”争议的历史渊源,并用历史证据校验;裘士雄对鲁迅大家庭在1893至1911年前后近20年的经济来源进行了考察论证;刘润涛指出,中产阶层、里坊大户、商业传统、书香传家等家族特点是探寻鲁迅经验限度、文化惯习、思想观念的逻辑起点;杨晔城梳理了安桥鲁氏的起源,并对鲁四老爷人物原型以及鲁迅外公进行了考证;刘幸则对鲁迅与杜威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也有学者围绕鲁迅学术和创作方面的史料进行研究,如秋吉收发现在周灵均《删诗》周边隐藏着文学运动上的复杂问题,而这一问题和鲁迅的《说不出》有着复杂关联;符杰祥推断鲁迅译《人造术》的作者“路易斯讬仑”是与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同时代的美国女作家斯特朗;乔丽华认为鲁迅对《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的修订使该文更紧凑严谨,但原记录稿也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刘运峰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在编辑理念、校勘工作及统稿环节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论证,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修订的必要性。其他还有凌孟华、葛涛、李浩等学者从不同方面补充完善了鲁迅史料研究。
比较研究有助于从更广阔的视野把握鲁迅的创作和思想。有学者从思想层面进行比较研究,如钟诚指出,鲁迅通过托洛茨基关于文学与革命关系的系统言说,发展出“文学与政治互视”的视野;徐晓红认为鲁迅对哈姆生的接受由认同走向疏离;李金燕指出,但丁与鲁迅在“地狱边缘”相遇,都义无反顾选择了反抗,彰显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精神独异性;候敏对鲁迅与高尔基的国民性话语进行了比较;翟猛指出,鲁迅对卢那察尔斯基的接受存在某些取舍或偏差。有学者对鲁迅作品进行了比较研读,如李冬木对安特莱夫的《七死刑囚物语》与阿Q的“大团圆”以及“斯巴达”知识和思想传播中的梁启超和鲁迅进行了比较分析;王烨认为,鲁迅《故乡》的写作受到李大钊《青年与农村》的影响;张勐将鲁迅的《孤独者》和黑塞的《荒原狼》放在一起考察。
作为公认的最具原创性和民族精神源泉性的作家和思想家,鲁迅在文学、美术、戏剧、批评等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黄乔生指出,鲁迅美术观念的形成伴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觉醒,对今天的艺术发展具有借鉴价值。朱寿桐认为,鲁迅不仅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本体的写作典范,还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传统。盛梅指出,中国歌剧文化因为有鲁迅而拥有了更加厚重与丰富的内容。张森林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仿写鲁迅经典的作家作品,并对其中的发展变化作了总结。徐妍、李成师等对鲁迅对当代作家创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鲁迅及其作品的接受史从另一角度折射出近现代历史文化语境的变迁,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命题。朴宰雨分析整理了21世纪韩国对鲁迅的翻译与研究的总体情况,探讨了在韩国本土性上如何继承鲁迅的实践性问题。杨剑龙以《长明灯》为例,对鲁迅小说的图像改编进行研究。冯佳、王晓东分别对何其芳、废名的鲁迅研究展开考察。黄琪椿指出,陈映真的鲁迅接受是“东亚鲁迅”最富生产性与创造性的一环。陈力君借由小说《惜别》、剧作《远火》和漫画《鲁迅》这三部不同样式的作品勾勒“在仙台”的鲁迅形象系列。张钰对周作人与许广平的鲁迅书写展开了分析。李玮、左怀建、潘磊等学者也对鲁迅影响与接受问题进行了探究,丰富了鲁迅与现代文化价值重建的研究成果。
今年也是《阿Q正传》诞生100周年,作为鲁迅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理解鲁迅以及透视鲁迅与现代文化价值重建关系的重要窗口。张梦阳指出,《阿Q正传》有两条线索,即“精神胜利法”和阿Q的“革命”,它们是现代文化价值重建的根本基点。黎活仁引用托马舍夫斯基、什克洛夫斯基等的文论概念对《阿Q正传》的主题、情节、语言、人物进行了细致分析。古大勇对20多部或续写或重写《阿Q正传》的作品进行了梳理总结。彭小燕据“人性—历史—哲学”三重意义构成重新展开对文本的挖掘。刘彬从“痛感”的消除及其后果看待阿Q的精神胜利法。陈超以陈白尘编剧、岑范导演的1981版《阿Q正传》为研究对象,分析改编的经验得失。刘飞结合不同阶段延安文学评介与文艺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阿Q正传》在延安的评介情况展开分析。
有学者的论题溢出了以上层面,或对鲁迅教学问题进行独到阐发,或从与鲁迅相关的周边人物、事件入手展开研究。毕于阳指出“多走几个来回”对鲁迅作品教学与研讨的重要性。张先飞围绕“‘五四’新、旧思潮论战”,认为蔡元培与“新青年”派等新思想领袖共同推进了报刊舆论活动的新道德规范的建构。刘涛在梳理“北平狂飙运动”史料基础上,对高长虹、柯仲平两部影射鲁迅的话剧《流亡者》和《几条交叉的文化曲线》进行了细致分析。廖久明、吕彦霖、巫小黎等也分别对鲁迅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
此次研讨会涉及鲁迅研究的多个维度,是鲁迅研究的再出发,也是关于鲁迅与现代文化价值重建关系的新探索。毛泽东论断“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钱理群提出“鲁迅是与孔子同等重要却比孔子更具现代性意义的民族精神资源”(1)2010年11月19日,钱理群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2010鲁迅论坛”上的发言。。在今天这样的多元文化时代,如何更好地理解、传承并弘扬鲁迅文化,发挥其在现代文化价值重建中的重要意义,确是一个异常复杂、深刻且值得期待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