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02-01赵梅
赵 梅
(中共咸阳市委党校 陕西 咸阳 712000)
对于政党来说,文化建设涉及的领域、内容是广泛的、多维度的。政党文化建设首先有着该政党诞生的历史时段、地域文化和价值追求的基因,其次是政党发展过程中实践土壤对其改造。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是清朝中晚期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孕育,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催生了这一思想的遵循群体——共产党在旧中国大地上萌芽。半殖民半封建国情下的民族危机迫切需要一个先进的领导团体给中国指明方向,之后爆发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一次社会动员。1920年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成立,次年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支持下,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带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它的文化内核,中国国情和当时世情是其文化肌理,这一内核与肌理在其后的发展壮大中不断碰撞与融合,日益强大和坚固。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的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涉及的领域、内容是广泛的、多维度的,居于首位的是建立起该党的指导思想,其次是形成对政党的文化认同,第三是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第四是关于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第五是对外文化话语权体系构建等等。对于成立伊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文化建设需要解决前两个问题:建立起该党指导思想和形成对本党文化认同。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理论上的必然,这一点不需赘述。然而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擘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当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不乏重要角色,如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在付出一系列流血牺牲后,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派均以失败收场。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入中国,并获得了小部分社会精英认同。随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新生的中国共产党需要面对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凝聚本党党员形成强大向心力以应对外部艰辛环境,巩固原生力量。二是确立并明晰化本党标识。严酷的斗争环境让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敏锐识别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可实践性,并果断以马克思主义树立起本党的理论标识。中国共产党这一选择,既把本党同其他政治团体和组织区分开来,也使自己融为共产国际阵营的一部分,从而增大了在恶劣环境中存在下去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及一大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转变为“觉悟了的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的舞台”的标志。在文化界,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代表的思想文化界斗争对马克思主义宣传起了极大作用。
(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以获取对本政党的认同
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国情和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殖民地重新瓜分让文化思想界变得异常活跃,各种新旧思潮的泛起对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政党识别与认同形成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巨大挑战,中国共产党积极、自觉地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争取以学生为代表的知识界认同与支持;二是延续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创办刊物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三是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社团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把经过“五四”运动锤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四是同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等思想派别进行辩论,帮助进步青年识别中国共产党及其指导思想。
二、国内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
本文所划分国内革命时期包括1919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1927年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时期、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和1945年至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其中“大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本文第一部分已作梳理。
(一)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
土地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核心是明确政治方向和凝聚政治认同,服务于实力保存与战场胜利。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面临巨大困境:第一及国民党军队围剿,第二是苏俄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王明等的教条主义与错误路线,第三是毛泽东“山沟里的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不被认同。共产党内部难以达成对正确指导思想的认同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初实践即毛泽东“山沟里的马列主义”。毛泽东认为,马列主义只规定了一般原理,包括共产国际的一些决定,具体怎么搞,还得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但这一结果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从而导致党的事业遭遇重大挫折。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凝聚全民族力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指向。在思想文化领域,首先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战略思想得到共产国际肯定,从而有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其次是1938年9月在延安成立的新哲学会,提出“要用自己的研究去配合和帮助抗战建国”;第三是1940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上发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后来改为《新民主主义论》)的演讲,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第四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提出在斗争中,要有“文武两个战线”,即“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要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军队”。《讲话》极大激发了文艺界创造热情,创作出如《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等优秀作品,《讲话》在之后的国际上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积极而强烈影响,并为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再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采取与国民党联合,且中国共产党在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中日益成长、成熟。1942年至1945年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的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主要开展的工作有:第一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指引下,在解放区创办各式各类报纸报刊,如1945年12月创刊的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新华日报》,1946年5月创办的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等;第二对国民党新闻机构予以封闭,对进步的其他新闻机构予以鼓励支持,对外国在中国新闻机构进行了区别对待;第三充分利用国民党广播设备,建立起中国共产党广播电台宣传体系;第四是对新解放区各级各类学校接收与改造,使之变成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第五针对党员干部和解放区军民整体文化素质低的现状,开办形式多样的干部学校等等。这一阶段的文化建设,是随着解放战争一步步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逐步按照执政党思路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文化建设。
三、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这既有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影响,也有国家主要领导人主观上的错误。在文化建设方面,战争时期文化为斗争服务、为政治服务的观念基本延续下来。
(一)在理论上对苏联模式的探索陷入困境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引,毛泽东对这一理论中国化并引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但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没有给中国共产党以可以信服、借鉴的模式,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进行自我探索、自觉创新。在探索和创新过程中,最大的瓶颈是: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在实践中难以实现突破,如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不认同,认为其“高薪制度”可能会产生社会不公,滋生“新的资产阶级”,所以毛泽东想在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之外,探索一条中国式社会主义模式。由于理论上没有实现突破,探索陷入困境,导致之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路线的制定。
(二)苏共党内出现的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此前正确的思想文化路线发生偏离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到“大量吸收外国进步文化”,表明了他积极的文化观。1957年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对苏联的东西还是要学习,但要有选择学,学先进的东西,不是落后的东西。”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苏联模式的鲜明态度,中国革命成功的实践也表明这一点:对来自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必须进行结合中国实际的转化。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发表秘密讲话,全盘否定斯大林,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崩塌,苏联国内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西方世界和平演变中被颠覆,这一形势对毛泽东等中共高层产生极大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共中央在各个领域的政策走向,苏联模式在中国被摒弃,“以‘土法上马’为特色的‘大跃进’运动”在中国经济建设中拉开序幕,解放战争时期延续下来的文化建设至此也基本被搁置。
(三)文革十年思想文化界遭到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我们针对全体国民的道德建设,强调国家至上,注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是基于政治需要对道德的过度拔高。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以定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一发端于文化领域的“运动”,在错误政策引导下,杂合了社会上各式复杂矛盾和人性缺陷,给国家秩序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破坏。在文化领域,传统文化遭到否定和批判、高等教育被迫中断、文化创作被样板化和扭曲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文革”让中国共产党更清楚地认识到制度建设的根本性意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治”基因对“契约”文明的冲击,从而更为深入的去探索如何走稳走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四、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召开时期的文化建设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文化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的总思路得以纠正。邓小平复出后,反复强调恢复“实事求是”的“学风”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科技发展方针,并以文化、科技、教育领域为切入,开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新时期。“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根本方针,亦是对整个文化建设的要求。
(一)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执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旗帜问题是关系到其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以“秘密报告”形式对前一代领导人予以否定,其本质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对苏共指导思想的否定,动摇了本党执政之基。邓小平不计较个人在文革中的遭遇与冲击,以实事求是态度“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把中国成功带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时俱进形成了邓小平思想。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之后,江泽民、胡锦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丰富和深入,使得行而上的指导思想与时代特征、中国实际始终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在社会公德建设内容方面的固本强基、继往开来
针对“文革”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制度建设与道德养成成了拨乱反正的首要任务之一。“文革”对教育秩序的破坏,严重腐蚀了社会风气和公共道德,邓小平提出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把‘四人帮’破坏了的优良革命传统恢复和发扬起来。”以人尤其是青年人、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改变来推动经济社会步入正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阶段,“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引领。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对国民素质在客观审视基础上提出的切实可行的道德建设行动指南。进入21世纪,我国道德建设从国家治理层面提出“以德治国”方略,从社会、家庭和个人建设三个层面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实践中又以“八荣八耻”等简洁、明了的条目融入到社会方方面面。
(三)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艺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针对文艺工作提出“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中国文艺要“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这一思想在之后国家文化建设中得到持之以恒的贯彻,从文艺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两个大的方面不断强化、优化。在文化艺术创作方面,形式与种类异彩纷呈,精品不断涌现,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优秀小说作品,《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舞蹈作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随着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大批博物馆、文化观、图书馆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广播与电视节目的专业化、多样化让文化消费实现了“丰富多彩”;各种文化企业、文化团体不断涌现,文化从业者群体人数不断增加,文化建设不但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也给GDP做出较大贡献。
五、十八大以来的文化建设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这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是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匹配的文化“强度”,应该彰显的文化标识,是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根本信心。
(一)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与实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世情国情,提出新时期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实现了理论框架体系完善,也实现了多领域多维度成果创新,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 强军思想、外交思想 、法治思想及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断、新“两步走”战略、“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战略等等。
(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人民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需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二为”方针、“双百”目标,在贯彻以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针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领域“双创”。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制度建设层面给出顶层设计:以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等等,以制度性建设支持文化建设行稳致远。
(三)文化传播空间净化取得新成就
十八大后,文化传播内容与形式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向主流价值观回归,在传播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接地气。首先是央视平台反映中国崛起、家国情怀的各类优秀题材纪录片不断涌现;其次是文化综艺类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呈现里程碑式变化,出现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节日;第三是广告乱象得到有效整治,以“国家品牌”创建为导向的广告、倡导文明新风尚的公益成了屏幕广告的主流;第四是网络空间乱象得到有力整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逐渐成为网络新媒体的引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一种潮流。
(四)中国精神、中国标识、中国话语权构建初见成效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对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在国际秩序构建层面,“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为鲜明的标识,在新的世界秩序构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外文化传播层面,“中国风”正通过短视频、电影电视、文艺演出等成为一种新的中国时尚;在理论体系构建层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系列丛书越来越被国际理论界所关注,中国理念、中国制度、中国故事越来越为世界熟知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