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花生
2021-02-01方进
文/方进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小时候,母亲以此作谜语让我们兄弟三人猜,可还没等我们报出各自的答案,母亲就迫不及待说出了谜底——花生。
在我的记忆里,一年四季,生活中似乎总是离不开花生。虽然,它不像水稻、小麦、红薯那样成为我们的口粮,承载着百姓的温饱,但它让人们平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增添欢乐喜庆。
一、花落花生
无论是生产队集体劳动,还是分田到户自主经营,花生是村子里庄稼地必不可少的作物,而且种植花生的地块总是不停地更换,有时种在屋后的山坡上,有时种在村西的塝地里。后来听老人们说,花生不宜重茬,头年种过花生的土壤不适合第二年再种,最好在多年没种过花生的地块种植,花生才会产量高、质量好。花生与芝麻、大豆一样,虽然算不上乡村这片沃土上庄稼地里的主角,但在农人们的心中,它的地位和作用也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春夏之交,择一片肥土深耕细作,梳理一畦畦地垄,挑选饱满结实、光泽红润的花生种子,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点播。有经验的老农还将花生种子浸泡催芽后播种,使花生宜出苗、长得快。大约半个月后,埋在地下的种子就长出芽苗,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像新生的婴儿般活泼可爱。然而,在花生幼苗生长的同时,杂草也随之而生,争吸土壤的养分。于是,除草、松土、浇水、施肥,便成为保护和促进幼苗生长的四大任务,人们戴着草帽,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辛勤耕耘,期盼着秋后有个好收成。
花生开花,人们不易觉察,但却是花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当一棵棵花生枝繁叶茂蓬蓬勃勃,她们便悄悄地开出淡黄色的花朵。花生开花并不整齐,也不赶趟儿,而是零星开花,渐次绽放。听长辈们说,花生开花后,花蕊传粉结成子房,向下生长,离开花瓣,落入泥土中。这时候最需要雨水滋润,雨是和风细雨,淅淅沥沥,帮助落花渗入土壤。子房在土壤里孕育滋养结成果实,即为花生。地面上开花,地底下结果,故而又叫做落花生。
令我不解的是,花生的子房为何要回到土壤里结果,如何又会依附根须,抱成团连成串。等到花生成熟时,人们从土里拔起花生,看到一颗颗果实簇拥在一起,大大小小,白白净净,就像满天星斗,数不胜数。
印象中,我们家的自留地每年都要种上花生,父亲耕地母亲播种,父亲挑水母亲锄地浇灌。自从父亲中风落下半身不遂,不能再下地做农活了,母亲一个人仍然坚持种植花生,从不间断,仿佛对花生情有独钟。我每年暑期下乡时,母亲都要带我去自留地,参观她种的花生和其他庄稼。虽然花生种植面积不大,但在郁郁葱葱绿油油的庄稼地里最为显眼。望着一簇簇茂密的花生,一片片青青的细碎的叶苗,母亲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喜在眉梢。
如今,母亲已80 多岁了,在照顾同样80 多岁的父亲的同时,她还念念不忘种几畦花生。我平日里打电话回家时,常常是父亲接电话,他说:“你妈又去花生地里啦!”语气中分明带着一丝嗔怪,仿佛母亲对花生的精心呵护甚至超过了对父亲的照料。
二、百味花生
中秋前后,是丰收的时节,经过大半年深藏不露悄悄孕育默默成长,花生,到了向人们呈现累累果实的时候了。花生叶儿由青变黄,地下的土壤干燥疏松,有的露出细细的裂缝,那是花生欲见天光,就像春蚕破茧、鸡雏脱壳。双手攥紧粗壮的花生枝径,使劲地拔起,一簇簇如初生婴儿般白净而胖嘟嘟的花生便破土而出。抖去枝蔓上的泥土,不用急于摘下花生,连同枝杆一起挑运回家,堆放在院子里、屋檐下,将粘附在花生上的泥土晒干。
花生出土之后,立即对土壤进行翻耕。大人们牵牛犁地,孩子们跟在后面,沿着犁沟,两眼紧盯着新翻的土块,寻找可能躲在泥土里遗漏的花生,哪怕是发现一颗小小的花生果,就像是发现金子一样,喜出望外,激动不已。
摘花生,是秋天农家小院里最热闹最有趣的事。全家人围成一团,争先恐后将一颗颗饱满白净的花生果从秸秆上摘下来,盛满缸箩盆钵。每一颗花生,都集聚着土地的营养和能量,凝结着家人们的辛劳和汗水,大家一起盘算着今年花生的产量,共同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挑选一些刚刚采摘下来的大个花生,洗净,放到铁锅里蒸煮,新鲜的花生外柔里嫩,极易煮熟。不大工夫,锅沿缝里就渗出一股清香,揭开锅,满屋热气腾腾,香浸四壁,全家人都期待着品尝新鲜花生的味道。剥开花生壳,里面的花生仁饱满而红润,塞进嘴里,面面的,甜甜的,渗着一股天然泥土的芬芳。
花生的吃法很多,除了水煮之外,花生仁可以油炸、醋泡,还可以制作成五香花生,五花八门。出于对花生的喜爱,这些做法我都熟谙于心。油炸花生最简单,将晾干的花生仁放入油锅里煎炸,沸腾后改用小火炸脆然后捞出。人们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口味,或放盐或放糖,咸甜皆宜。抑或洒点白酒,保持香脆,三五天不会发软。
我比较喜爱吃多味花生。先将花生仁倒入锅里小火慢炒,听到有炸裂的声音时,出锅放凉备用。再将锅中放入水和白糖,小火煮热,煮到很浓稠时,放入辣椒粉、盐、孜然粉、五香粉等多味调料,快速翻炒均匀,倒入花生,继续翻拌,等到锅边出现糖霜时,关火,继续翻炒,直到花生表面干爽,多味花生就做成了。虽然制作的方法稍复杂些,但吃到嘴里,香酥爽口,回味无穷。
记得第一次出远门坐火车,对面坐着一位男子,从乘务员推来的小车上买了一袋花生米、一瓶啤酒,独自一个人享用起来。他一手捏着花生仁,一颗一颗投进嘴里,一手攥着啤酒瓶,“咕嘟嘟”往喉咙里倒。看他那悠闲惬意的神态,甚是潇洒,令人羡慕。这情景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此后每次坐火车,就想起那位仁兄花生就啤酒的情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主食多样化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吃五谷杂粮,这其中花生必不可少。无论是下馆子,还是在家中招待客人,总少不了一碟花生,或花生果,或花生仁,一边小酌,一边唠嗑,品评时事,畅叙友情。
花生,不仅能蒸煮煎炸,直接端上餐桌,而且能加工制作成花生酱、花生乳、花生糖,还能提炼出花生油,以多种方式丰富人们的生活。
三、吉祥花生
花生,不仅是老百姓最喜爱的食品之一,还被人们称作“长寿果”。据养生专家介绍,花生的外皮有良好的补血造血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气血虚弱;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促生长、抗衰老,营养价值之高,甚至超过鸡蛋、牛奶、肉类等,因此,花生又被称为植物肉。花生的含油量极高,花生油中的大量亚油酸,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花生不仅仅能够激发舌尖上的味蕾,更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喜庆和吉祥。记忆中,家里每一次盖新房,都会准备很多花生,用红水涂在花生壳上。当房屋的主体墙砌就完工之后,当横梁和立柱架稳筑牢之后,人们期待着顶梁(又叫脊梁或大梁)升起,称作“上梁”。顶梁承载着房屋的风水,寄托着全家人对幸福的憧憬和对平安的祁望。在顶梁上系上红红的绸带,写着年月日。当木匠大师傅一声令下,上上下下七八个男人一起用力,将大梁升上屋顶。此时,鞭炮齐鸣,大师傅将早已准备好的红红的花生和五彩的糖果,从屋梁上面一把一把往下撒,像天女散花。满屋男女老少竞相争抢,有的在空中拦截,有的在地下寻摸,一时间欢声阵阵,笑语盈盈,喜气洋洋。
在乡下,男婚女嫁,生儿育女,都离不开花生。新房中,嫁妆里,到处塞上花生,既象征两个相爱的人连在一起永不分离,又寓意花开富贵生生不息。如遇人家喜得贵子,上门道贺,花生是最好的礼物,意思是,不仅要多生,而且男孩女孩隔花出生,祈求儿女双全、多子多孙,吉祥如意,幸福满堂。
每当春节来临,村子里家家户户忙着制作切糖。切糖通常用红薯熬成糖稀作甜汁,以冬米、芝麻和花生为原料。将花生仁炒熟后褪去红衣,碾碎,放到滚热的糖稀锅里搅拌均匀(有时将花生仁与芝麻、冬米搀和在一起),待糖稀的粘性起作用,将它们紧紧地粘在一起,再晾干压实,切成块状,存储在瓷罐里,既能在春节期间招待亲戚朋友,又能品味生活的甜美。
除夕夜炒花生,是我们家乡一种传统习惯。吃过年夜饭,母亲收拾好餐桌,洗涮完锅碗瓢勺,便开始一年中最后一件重要的工作——炒花生。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乐趣,是寄托。将颗粒饱满的花生倒在铁锅里,用细砂子拌炒,这样花生不会被炒糊。母亲一边炒花生,一边思忖着这一年来的辛劳和收获,盘算着来年的打算和憧憬。除夕之夜在接连不断的爆竹声中流淌,锅里的花生在渐炒渐热的温度中熟透炸裂。将炒熟的花生盛起来,摊在竹筛里,冷却后收藏起来。大年初一端上桌,连同糖果切糖,招待前来拜年的人们,迎接如意吉祥的祝福。
四、高尚花生
国庆期间,我回乡下探望父母。正是秋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忙着收获水稻、红薯和花生。后山岗上,人来人往,机声隆隆。是谁在大兴土木?莫非是修智的花生加工厂动工了?我迫不及待地向山岗走去。
修智是我的堂弟,安徽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毕业,一直在县食品加工厂工作。工厂改制后,他被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聘请担任总工程师。在“乡村振兴”东风的吹拂下,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盛情邀请和乡亲们的热情召唤下,修智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利用家乡盛产花生的资源优势,兴建花生加工厂,并号召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一起创业。当修智将这一想法告诉我并征求我意见时,我打心底里赞赏和支持,因为这也是我多年的愿望和梦想。
工地上,热闹非凡,挖掘机、推土机正在不停地工作,修智和工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安排下一步的工程。见到我来,他忙停下手中的活,和我打招呼。他摊开手边的施工图纸,向我介绍工厂的详细布局和工艺流程。修智告诉我,加工厂主要设计两条生产线,一条线生产花生乳,从烘炒、脱皮、洗浸、磨浆、分离,到配料、煮浆、均质、罐装、杀菌,工艺齐全,流程规范;一条线加工各种风味的花生果和花生仁。修智和伙伴们还与乡亲们签订订单,种植优质花生,高价收购。
听了修智的介绍,我的眼前仿佛看见,一排排车间宽敞明亮,一条条生产线流水作业,而操作这些机器的员工,都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伴随着机器轰鸣,花生产品源源不断从厂里流出,奔向四面八方,登上商场超市,走进广大居民的家中……
忽然想起中学时代读过的许地山先生的散文《落花生》。文章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从种花生、收花生,到吃花生、议花生;从品尝花生味道美,到谈论花生很有用。文章写道:“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所以你们要像花生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告诫人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花生是高尚的,它不图虚名、默默奉献。花生开花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样,开得鲜艳,开得热闹,立在高高的枝头招摇炫耀,而是悄无声息默默地绽花吐蕊。花生在地表上开花,回归泥土里结果,以寸草心报三春晖。我忽然觉得,修智和他的伙伴们,在经历了外出打工拼搏之后,在乡亲们最需要的时候,回到家乡创业,带领乡亲们致富,不正是和花生一样的高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