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21-02-01陈佳,谢华,肖玲
陈 佳 ,谢 华 ,肖 玲
(1.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7;2.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3.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00)
近年来随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大力推广和成熟运用,建筑市场对新型BIM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培养的传统型人才造成了一定冲击。作为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造价环节,因为BIM技术的融入,使得造价流程由繁入简,甚至其他阶段比如设计、施工等各阶段事项的变更引发的造价变动能实时联动变化,所以对于造价行业而言,建设工程项目不再需要传统的大量的人员来进行繁杂的工程量计算,而是需要造价从业人员熟悉BIM技术在造价工作中的运用,从而协同其他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
1.国内外研究背景
1.1 国外研究
BIM技术已在国外发展得比较成熟,特别是国外的高等院校将BIM理念融入建筑与工程类专业的课程改革和研究已比较深入,比如美国的一些大学或是建立BIM专题课程,涵盖了BIM从设计到设备管理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应用、原理和方法;或是基于BIM设置了交互教学模式;或是利用BIM实现了多课程集成模式等等。
1.2 国内研究
在国内,随着BIM技术的推广,上海、北京、天津等地一些大型的、复杂的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众多建筑类院校逐渐认识到BIM对行业及相关专业的影响和价值,一些学者开始对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例如,阮子珊,对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汪俊辉等研究了BIM与MOOC相融的方式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影响;王婷,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对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探;吴莹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BIM技术应用现状及开发策略进行了研究;杨宁、赵美霞等就课程改革制约因素出发,对BIM技术如何融合《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进行了剖析和思考等等。
2.围绕BIM技术的课程改革研究意义
2.1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学生技能
围绕BIM技术的课程改革,是立足于将BIM技术融入到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中,由BIM技术融入的课程改革,有利于课程实施从封闭、孤立转向开放、衔接,有利于改善课程评价机制和课程资源配置等教学弊端。高校引入“BIM课堂”先进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模式实践化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势必能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和市场竞争力。
2.2 助推教师BIM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借助于BIM技术平台,将BIM技术嵌入课堂教学,这势必会对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新要求,对教师如何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提出新挑战,通过BIM的全方位运用必然会带来全方位BIM信息化教学的浪潮。
2.3 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造价专业围绕BIM技术开展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和谐持续发展,有利于确保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为推动我国建筑业蓬勃、有序、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这也是该专业持久发展的必由出路。
3.构建基于BIM的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3.1 实施课程改革的建议
通过实地调研,确定BIM造价人才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是其运用BIM技术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等工作的基本技能。针对市场对BIM新型造价人才的需求,对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并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开设课程的情况,研究造价专业BIM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内容,组织教学团队编写相应课程标准,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讨。第一,如何将BIM技术在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的造价应用有机融入现有传统课程:比如《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等传统课程应该结合BIM技术的发展重构课程内容,充分借助BIM技术平台开展BIM课堂教学。第二,BIM造价软件的使用方法:应该结合该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能力调研结果,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应BIM造价软件课程。第三,运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综合知识应用解决问题、协同工作的方法。第四,BIM造价课程的结构:建议采用初阶理论课程+进阶实践课程+高阶综合应用课程的框架结构来实施专业教学课程安排,这也是基于学生认知由简入繁的规律提出的建议。第五,课程实施形式:建议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课堂理论到实践实现零衔接,从全方位来优化、实施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造价专业培养新型BIM造价人才的培养目标。第六,课程设置方法:在该专业设置BIM课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独立开设BIM课程;二是围绕传统课程植入BIM理念及应用技术进行教学;三是将BIM技术融合学生毕业设计,设计造价专业的BIM毕设任务书,开展校内BIM毕业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参加造价行业的BIM应用技能大赛;四是融合BIM与创新创业,鼓励孵化BIM产学研项目。
3.2 尝试探索基于BIM的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以及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参考上述课程改革的建议,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为了顺应建筑市场对BIM造价人才的需求,该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了研讨,并请企业专家论证,最终将该专业的课程模块划分为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必修课中新加入《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应用》、《BIM建模与应用》、《BIM综合实训》等课程,对于原有传统的造价课程则是采用BIM技术融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对于开设年份也是结合课程低阶、中阶、高阶的性质先后开设在不同学期。具体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内容如下表1课程体系框架表所示。
表1 课程体系框架表
4.建设优秀的BIM“双师型”团队
师资队伍是培养该专业BIM人才的关键,为满足该专业BIM课程教学和BIM融合的毕设指导等需要,需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例如通过BIM课题研究驱动、参加BIM技术专题讲座或交流会议、指导学生参加BIM竞赛、参与合作企业的BIM咨询业务、外训内培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培养BIM师资,在1~2年内打造该专业的优秀BIM“双师型”团队,对内可以服务于教学,对外可以深入BIM建筑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5.助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提升专业培养新型人才能力
围绕BIM技术展开的课程改革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过去单一的“纯理论2.5+实践0.5”(2.5学年集中在学校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后0.5学年在顶岗企业实习)的模式。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引入资深BIM企业相关技术专家,与BIM前沿企业--“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BIM装配式企业远大住工企业下属远大学院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借助BIM技术平台以实际项目案例为载体进行教学,深化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原有课程“各自为政”的模式,将纯理论课堂变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借助BIM技术中的虚拟施工、漫游检查不受实际工程时间限制的优势,开拓专业顶岗实习环节由校外分散走向校内集中的实践新模式。
6.结语
课程作为育人的方案和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面对BIM技术对高职院校造价专业所培养的传统造价人才的冲击,各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实践条件及专业资源来优化其专业课程体系,本文的研究期望为高职院校造价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思路,以顺应新形势需要,培养BIM环境下满足行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新型造价专业人才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