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融合·多元共生
——论纪录片《重返刺桐城》的影像传播与文化认同建构
2021-01-31苏文青
苏文青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随着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丝绸之路”成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题材,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丝绸之路”的相关纪录片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横向的以‘丝绸之路’为媒介,探秘丝路沿线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背后的故事;二是纵向的挖掘丝路沿线个别突出的且鲜为人知的内容,还有的以某个事件或城市为切入点”①。2020年,纪录片《重返刺桐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陆续播出。2021年,纪录片《重返刺桐城》登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用43种语言,向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这是一部包含《向海的选择》《多元的盛宴》《博弈的新生》三集共150分钟的纪录片。该片以《光明之城》作为引线,在时间上以现在进行的叙述时态为主,并通过史料还原、真人模拟、数字特效等还原了“真实”影像,在空间上以泉州为轴心向外探寻世界,试图构建起一个以泉州为支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线索的多维认知体系②。
一、多维融合:《重返刺桐城》的创作分析
(一)主题阐释:以个体生命历程回顾历史发展进程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指的是“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历史文物、文化景观等的记录,刻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③。过去,“一带一路”题材的纪录片或者城市宣传片大多将人物与景观以密集的方式进行呈现,配以庄重的音乐和严肃的旁白,意在建构出大国宏伟壮观的形象和城市高大上的一面,但这容易让受众产生疏远感和陌生感。《重返刺桐城》一反宏大叙事和专注证史的传统手法,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经、时代人物风貌为纬,聚焦泉州本地人、华侨华人以及外国友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比如唐开元年间海商巨子林銮建设的林銮渡至今还在使用,这个唐代渡口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久远历史,而林銮开通了一条当时的人想走但没有走的路,这种开创精神充分体现了海丝精神;为接待从台湾来的600人的进香团,泉州天后宫管委会副主任黄泽民忙前忙后,这背后体现了民间对祭拜妈祖的重视与热忱;文保员胡家其是第一个专职守护九日山的人,他在工作之余喜欢给游客讲解摩崖石刻,已经坚持了快30年,为推动“古泉州(刺桐)史迹”的申遗尽其所能;等等。通过个体的人生经历讲故事,让人物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微妙的连结,营造了一种历史时空、历史氛围、历史心境。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与以往纪录片的说教不同,更贴近受众的接受心理,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重返刺桐城》还让历史人物作为古刺桐的亲历者登场。他们有的用笔记录下珍贵的史料,比如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形容“刺桐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中国人走出去的先驱”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涉及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澳洲等220个国家和地区的风貌与物产”;有的化身文化传播使者,如来自印度的僧人拘那罗陀在泉州延福寺挂锡译经3年,他留下的佛经成为唐玄奘西行求法的动因;还有的在有意无意中推动了历史的车轮,“从开闽三王到后来的地方主政留丛效,还有他的继任者陈洪进,在对待海外贸易的支持与鼓励政策上保持一致”。在看似恢宏的历史背景下,人物故事的展开既活化了历史场景,也暗示了个人生命轨迹在历史轮回里冥冥之中的缘分。
(二)人物选择:在“自我”讲述中结合“他者”观点
在纪录片中,人物采访同时具有纪实镜头的真实感和解说词的可掌控性,发挥着重现时空、联结叙事内容、补充故事细节等重要作用。经统计,片中被采访嘉宾(标注字幕条)共计30人,采访的人物以学界专家为主,其中有不少人是博物馆的研究员,此外还有陶瓷、茶叶等领域的商界代表,也有基层工作者、手工艺传承者等。出现次数最多的人是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研究员万明,共出现了11次,泉州石狮博物馆馆长李国宏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原馆长王连茂出现了8次。如果说采访对象增加了影像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那么让泉州本地的居民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则让影像更有人文关怀的温度。比如船老大蔡明俊的渔船满载而归展现了讨海人的生活日常和捕鱼季的繁忙;从卖石花膏的丁秉正夫妻看阿拉伯后裔在泉州如何安居乐业;闽南语主持人张贻任在西街旧馆驿巷口当起了导游,为城市宣传贡献绵薄之力等。
(三)影像呈现:交互式情景再现与数字特效并用
情景再现包括扮演、搬演、资料摘录等主要表现形式④。《重返刺桐城》运用实景实拍、史料还原、真人模拟、数字特效等多样化的图像叙事模式,对历史文化意象进行解构与呈现⑤。《重返刺桐城》有现实内容和再现内容两大摄制组,前者历经泉州、广东、天津、台湾、东南亚以及欧洲等地,后者在泉州当地古代遗址现场和横店进行了拍摄。一方面,以史料与文物为基础,数字特效建构的历史空间还原了“创造真实”的影像,比如对王审知进泉州、官员参与祈风仪式等进行场景还原。以林炳改造窑炉为例,模拟拍摄了林炳在书房内画窑炉的结构图、举着火把在窑炉内考察等画面,使观众对历史谜团的想象转为可视化的图景⑥。另一方面,在三维动画特效等高科技技术的支持下,逼真的“虚拟真实”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审美体验。片中在讲述中国造船工帮助高丽人修船的故事时,借助《千里江山图》《雪霁江行图》《清明上河图》等画作的数字化动态来演绎桅杆是如何放倒的。
导演运用历史镜像扮演及模拟场景,将历史、今天和未来纳入共同的思考视野,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重返刺桐城》的主题。
(四)叙事视角:从古今中外的对话中探寻意义的共通空间
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认为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⑦。《重返刺桐城》开片用雅各·德安科纳的见闻引出古刺桐城,和在当下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还原历史“真实”的方式,本身便形成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对应和观照。《重返刺桐城》善于设置悬念,通过环环相扣的疑问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由蟳埔村女性头戴花环的习俗引出问题“是谁第一个戴着这种花环从这里上岸,她们究竟来自哪里,为什么在经年累月的历史变迁中她们还能完整地保留着这种讲究的头饰传统”等。《重返刺桐城》真实地记录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往来,展现了中国人以及中国的货物、技术、文化等对世界不可磨灭的贡献。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出港时的照片显示出其构造与700年前中国的福船相类似,而水密隔舱原理为泰坦尼克号争取了2小时40分钟的救援时间,发挥了中国先进制造技术的重大意义;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的圣奥古斯丁教堂门前,中国的传统瑞兽麒麟镇守着西方的天主教堂,这是中外宗教信仰和谐相处的生动体现。
由于《重返刺桐城》的目标受众绝不局限于泉州或者中国,要想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群众乐于接受,无疑增加了跨文化传播的难度,所以片中对外国词汇进行了内容延展,让观众能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比如泉州西街横向延展的民居是一种联排式的多层房屋结构,在英语里用townhouse表示,具有占地少、工期短、简便迅速、适合有短暂居住需求的海上商客以及突然激增的人口等优点;台湾福船爱好者黄凌霄称自己曾在国外的sailing school(帆船学校)学习,并有感而发说“中国的海洋知识并不比英国少”,启示各国都应对自身文明进行归纳梳理,利用好祖先遗留的财富;马尼拉泉州籍华侨李天荣投资失利后,说自己“比较optimistic,不好的事情我想好的”,同时感慨“危机”意识富含哲学智慧,这也揭示了华人在海外创业的不易,需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精神支撑。在循序渐进的讲述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的墙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分解成一块块砖,具化成福船、麒麟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符号,而人物的故事则赋予了这些符号鲜活的生命力,让观众更能感同身受。
二、多元共生:《重返刺桐城》的文化内涵
(一)挖掘海丝文化,探索海洋文明
泉州,古称刺桐城,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被选为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它囊括了安溪茶叶与德化白瓷、刺桐丝绸以及中国功夫等极具象征意义的东方符号,称得上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延续和实证的缩影。《重返刺桐城》以全球视角观照中国海洋文明,挖掘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仍焕发生机的蓝色基因,还在讲述泉州故事时传播了海丝文化。中国在唐朝就已经拥有了稳定的远洋航线。在东南亚一带,每三根香中就有一根来自永春,而永春篾香的“沉香、迷迭、檀木、豆蔻、桂皮、苏合等制香原料都来自海外”。数据显示,北宋前期进口商品的全部品种不超过50种,而到南宋末年则增至三百余种,这印证了海上贸易的品种之丰富以及进出口贸易往来之频繁。片中还通过石湖港桥吊主管张永记刚加工运完从加尔各答运来的一批石材这一细节,体现了东南亚最大的石材集散地石湖港码头的繁忙,这与宋代李邴在《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中写到的“涨海声中万国商”相映成趣。
虽说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但自然环境决定了闽越地区不以农业文明为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指出,闽越族航海能力强且具备丰富的海上水文、气象知识以及海上航行经验,“向海而生,成为闽越族延续完整的精神底色”,让泉州得以从交通闭塞的蛮荒之地逐渐发展成繁华的“东方第一大港”。
(二)找寻闽南特色,唤醒城市记忆
《重返刺桐城》中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跨海石桥洛阳桥,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跨海石桥安平桥,还有始建于南宋的顺济桥等,而古桥网联通了内地和沿海贸易的流通,使得泉州的经贸愈发繁荣。《重返刺桐城》呈现了大量的古船、港口等海洋元素和泉州西街、古寺庙等标志性的地标,刺桐花、红砖古厝,闽南古早味等小吃展示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妈祖祭拜仪式则反映了民间的民俗信仰。这些文化遗产既是泉州这座城市对外的名片,也是生活在泉州或者到访过泉州的民众的文化记忆。
透过真实的观察和身临其境的体验视角,《重返刺桐城》摄制组拍摄当地民众在书场听讲古、到文庙听南音、在戏台看木偶戏等场景,引领观众进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讲古这种曲艺形式在北方被称为评书,片中用闽南方言“老铁上台来讲古,免动锣来免动鼓,更加不用吹歌谱”将观众迅速代入情绪中,并由讲古人老铁一句“身骑白马踢踏踢踏”衔接到王审知入泉州的情景模拟画面,从而引出李国宏的观点:衣冠南渡和固始原乡是闽南人移民文化中的集体记忆,也让闽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形成了链接。《重返刺桐城》拍摄了南音曲目《春光明媚》《望明月》等表演现场,结合《韩熙载夜宴图》介绍了横抱琵琶这种演奏方法,以此来表现南音这种用闽南语演唱古乐的带有大唐盛世遗风的艺术。原来只存在于宫廷乐府的木偶戏,如今保留了宋元年间的南戏表演形态以及大量古代泉州民间习俗和民间信仰内容,也是闽南文化的独特符号之一。
(三)传承民风民俗与宗教信仰
《重返刺桐城》展示了泉州独特的宗教氛围,民俗信仰并不是简单的求神拜佛,由于人们与未知的世界和已知的危险相对抗时需要精神寄托,民众希望通过虔诚的祈祷仪式获得内心力量。据介绍,在泉州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大约6000座庙宇,500种神灵。《重返刺桐城》借助四翼天使造像这一极具典型意义的器物,证明不同宗教之间存在杂糅融合的现象,而法国学者伯希和在《通报》上将其命名为“刺桐十字架”更是引起了西方的反响。影片还发现,1939年泉州城墙拆解中也有大量类似的石刻,且碑记上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叙利亚文,甚至从吐鲁番高昌传来的回鹘文”,这些都是文化交融的有力证据。而泉州多人种、多宗教并存的独特历史,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系,航海贸易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人员流动,也让不同国度的宗教相遇。与此同时,发达的商业培养了开放的心态,使风格迥异的信仰得以共存。
(四)弘扬工匠精神与商业精神
“宋元时期是泉州商人的黄金时代,他们拥有宽松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广阔的国际舞台,更重要的是这些海洋子民所具有的经商品质、创新精神以及合伙承担风险的能力,让刺桐港登临顶峰。”一方面,器物的发展与历史文明进程中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礼制观念、工匠意趣、人文思想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商品不过是载体,真正传承千百年的是在一个商业极为发达的时代培育出来的公平友善诚实守信的商业精神。”片中选取了德化瓷器生产商郑鹏飞跟南亚的客人用英文谈生意、与客户进行视频通话等场景,并通过采访郑鹏飞的德国合作伙伴Horst Lommatzsch印证其为人的开放亲和、热情好客等特质,试图刻画出商人拼搏能干又真诚友善的群像。
为了反映民间手工艺人坚持不懈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重返刺桐城》邀请到了各领域的典型人物,如永春篾香师傅林文森、福船工匠黄乌锥、泉州南音洞箫非遗传承人王大浩,在叙事中强调手工艺制作的“一脉相承”。如泉州德化县月记窑窑址保留了宋代德化窑社的旧貌,永春篾香保留了西亚传统制香的古法工艺,福船延续了千百年的水密隔舱结构等。
除了强调工匠精神和工艺制作手法外,《重返刺桐城》还着重体现文化传播到国外的轨迹,并通过交叉的叙事营造中西互通的氛围。比如,在威尼斯读研的意大利姑娘阿狄塔会前往中欧茶学社学习泡茶,镜头还捕捉到她与朋友喝茶聊天的画面,这与安溪茶商吴荣山“人跟人或者国家跟国家之间,茶一泡一喝彼此心灵就打开了”的观点相契合。再如,迈森瓷器博物馆开设了手工制瓷展示区,画师Mrs Petra Schlechter继承了中国传统制瓷手工艺并使其在德国生根落地。在采访时她表示,虽然“洋葱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不同的展现方式,但最初的灵感是以中国传统的幸运符号作为模仿对象的,这说明手工艺不只是模仿技术,还应融入对中国内在文化传统的思考。
三、结语
在全球化语境中,面对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必须完成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进程相适应的文化价值系统和思想观念系统的重建,以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重返刺桐城》的出现既是当前时代环境下文化建设需求的真实反映,也是用影像记录增强文化认同的成功案例。
新时代的纪录片创作者借助影像传播的力量,用现代化思维和国际化视角重新彰显海丝文化的精神底色,进一步深挖海丝文化的魅力并进行解构和重构,以增强人们对中国海洋文明和海丝文化等的认同感。
注释:
①马楠.“丝绸之路”在新中国纪录片中的呈现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②纪录片《重返刺桐城》传奇揭秘泉州千年繁华[EB/OL].新华网,2020-12-25.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0-12/25/c_1126907068.htm.
③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83-87.
④胡智锋,江逐浪.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7.
⑤陈薇,何庆.视觉修辞的文化符码与图像意指——以国史纪录片《国家记忆》为例[J].电视研究,2019(08):57-59.
⑥王若璇.历史题材纪录片中情景再现的美学观察(2010-2020)[J].当代电视,2021(01):63-67.
⑦赵玉亮.纪录片创作实训[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