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典籍里的中国》的视听符号与创作亮点
2021-01-31展威震
展威震
2021年农历大年初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全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手法,呈现典籍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史,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节目第一期播出后就创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收视新高,且呈现出持续的吸引力。节目播出一周后,其重播到达率2.747%,其中超八成为新观众,收视率1.646%,居当周重播综艺节目收视率第一①,节目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为确保节目效果,《典籍里的中国》运用了丰富多元的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分析该节目的符号应用,既方便受众释码,理解符号,认识符号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又可为今后同类节目提供参照,促进节目制作的自我编码。
一、符号呈现:制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语言符号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分为口头语与书面语。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但并不是唯一的体系,动作、表情、体态、音声、图形、图片、影像等,都可以起到符号的作用②。由此,可以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一)语言符号
1.口语符号。《典籍里的中国》中同期声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和主持人王嘉宁共同承担的节目串讲部分。该部分采用撒贝宁同期声的形式,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带领观众去探索史书中的故事。如在第3期谈论《史记》时,撒贝宁向司马迁的扮演者提问:“先生是如何完成《史记》这样一部巨著的?”以此展开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故事。节目主持人王嘉宁的同期声则主要是主导节目进程、访谈嘉宾。二是每期节目会针对不同的典籍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他们的同期声来答疑解惑。如在第1期识读《尚书》中,国际《尚书》协会会长钱宗武老师说:“按照时间顺序的编排,《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一共是五十八篇,有上千年这样的跨度。”在讨论《天工开物》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认为:“《天工开物》这四个字里面蕴含了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不仅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这部书的思想精髓,是中国自古传承的技术观念。”嘉宾们的同期声是在看似随意的交谈氛围中严谨地讲解历史、传授知识,这有利于挖掘节目的文化深度,拓宽受众的知识广度。三是演员们的同期声。演员们将典籍中的故事搬上舞台,以表演演绎故事,以台词述说历史,借此打造身临其境之感。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增进了受众对历史的了解,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观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2.书面语符号。书面语符号作为一种语言文本,具有实指性,能锚定图像的释义规则,可以直接高效地将观点传达给受众。《典籍里的中国》涉及大量历史知识与人文知识,字幕的叙事辅助了节目的呈现效果。如当嘉宾蒙曼在讲述《尚书》中提到“烝民乃粒,万邦作乂”时,画面会配合嘉宾同期声用展开画卷的方式将“烝民乃粒,万邦作乂”这句话呈现出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接收到信息,以辅助观众理解。此外,当呈现书中插图、地图等信息时,节目组都会在旁边用字幕标注出处,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从而提高画面的信息量。
(二)非语言符号
1.舞台符号。节目围绕古今时空对话的核心概念,搭建出一个可穿越时空的全景式的独特舞台。节目组将舞台分为三个,创新地采用了270度环屏设计,并用甬道将舞台连通。甬道亦作为表演区域。观众席也可随着表演方向对表演舞台进行视角变换,从而能感受到更好的沉浸式体验。在首期节目中,一号舞台作为主舞台,用来呈现大场面;二号舞台则是故事核心人物的主场;三号台分为两层,用以打破第四堵墙的限制。精致巧妙的舞台设计让书本上的文字拥有了画面感,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带给观众更佳的视听盛宴。
2.道具符号。该节目中的道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表演前的道具,一类是表演中的道具。在表演前,节目组使用一面镜子,让演员站在镜子前换装。这一巧妙的设计,将镜子前现代人装扮的演员和镜子中演员所装扮成的历史人物一同呈现出来,营造出穿越时空,古今人物对话的错觉。在表演中,节目组根据不同人物的形象和年代,采用不同的服装、化妆手法及刀、锄头、棍棒等道具,以展现不同人物的身份,营造出不同年代的氛围,让节目更加真实可信,提升节目的叙事效果。
3.音乐符号。背景音乐是电视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节奏、不同乐器的背景音乐即便和同样的画面搭配在一起,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大量的背景音乐,并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变化。如在表现斗争场景时,多采用铜管乐器,且配以战士的吼声、鼓声等;在表现书房场景时,多采用弦乐器和青铜乐器,渲染出宁静致远的厚重感;在表现高兴等喜悦场景时,多采用节奏明快的鼓点或音效……节目中的背景音乐与画面相呼应,能调动观众情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画面符号。影像表意中的画面符号会对最终意义的生成产生一定影响。该节目针对场景的需要,运用了多角度、多景别的拍摄手法。如在当代读书人与古代先贤对话时,会连续性地采用斜侧面拍摄的中景及正面拍摄的近景,从而将两方的神态同时呈现出来;在呈现甬道的表演时,多采用侧面的远景俯摄,从而清楚地交代出故事的空间、位置环境。这不仅让节目段落之间衔接自然,增强节目的艺术感染力,也借此提升了节目的叙事效果。
二、故事表达:多重亮点讲述中国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方式给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受众带来新体验,其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具有趣味性和专业性,能更好地实现节目的叙事效果。
(一)趣味性——情景剧方式的历史内容还原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舞台剧的戏剧化表达,采用人物演绎的方式将典籍背后的历史故事呈现出来,以提升当代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该节目加入“当代读书人”这一角色,突破时空界限,直接带领观众进入历史情境,这就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此外,表演艺术家们的演绎让节目呈现出更多的亮点和看点,也让历史文化的故事化叙事更加流畅。如王学圻再现《史记》作者司马迁用尽一生精力,忍受巨大痛苦仍不放弃修著史书的过程;李光洁将《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游历四方、调查勘访的过程表现了出来。
(二)专业性——历史典籍中的真实内容呈现
作为一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能否传递真实准确的历史文化信息就显得尤为关键,而专业性就是其实现之保证。针对舞台剧本,节目组主创人员会与历史、古文专家反复沟通与确认。主创人员将每本书整理出几百万字的资料,仅《尚书》就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节目共邀请了65位相关专家,其中中国历史研究院、国家图书馆的相关专家从节目筹备阶段就开始投入策划,还有把相关典籍“读了一辈子”的权威学者参与创作③。不仅如此,在戏剧表演环节,节目组邀请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节目艺术总监,邀请林兆华戏剧工作室的戏剧导演作为戏剧指导,还邀请倪大红、王学圻等业务水平过硬的表演艺术家参加演出。专业人士的参与确保了情景剧的优秀内容质量,他们通过准确的现场调度及高质量的表演,更好地辅助了节目文化功能的实现。
三、文化阐释:扎根经典增强文化自信
《典籍里的中国》将历史文化活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受众的集体记忆,让观众在文化张力中,陶冶性情、凝聚信心,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满足和依归④。
(一)活化历史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模式,以“文化自信”作为价值观的主导,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经典文化,让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让国学复兴,让优秀历史文化进一步活化。节目中所呈现的典籍如《尚书》《史记》等,因行文方式不易被理解,故一般观众较少涉猎。该节目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在当代实现自身的价值与魅力,通过古今对话、戏剧演绎、名人研讨等形式,让典籍活在了21世纪的电视荧屏上,也得以让普通观众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前世今生及其中的内涵。文化既是“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也是一系列文化与实践的意义指涉”⑤。传统不仅要存在于文化和古籍中,更要活在人们的心中,使人们受到滋养与浸润。
(二)唤起集体记忆
安德森认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报刊杂志等作品,同样可以打造想象的共同体从而将“受众”请入其中⑥。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大众媒介的电视节目自然也可以。《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对历史中的中国故事进行二次加工创作,打造出有相同意义的场景,让民族意识与集体记忆同频共振。如《史记》中出现的“廉颇和蔺相如”“陈胜和吴广”、《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遍访名山大川的徐霞客等均是耳熟能详的人物。节目组将这些人物故事再次展现出来,以期唤起受众的记忆,从而实现民族共同体记忆场域的传播。
四、结语
《典籍里的中国》运用不同类型的符号内容,以故事化叙事和舞台化的呈现方式,成功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让传统文化变得更新鲜。这对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今后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提供了借鉴。
注释:
①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国视听大数据全国卫视春节收视专报 (2021年2月4日—2月17 日)[EB/OL].百度,2021-02-26.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2644159562810030&wfr=spider&for=pc.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6.
③人民资讯.揭秘《典籍里的中国》幕后:“央视F4”凭什么啃下硬骨头?[EB/OL].百度,2021-03-2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822341458473521&wfr=spider&for=pc.
④张卓,赵红勋.仪式建构·故事表达·文化阐释——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的成功之道[J].中国电视,2017(08):73-77.
⑤[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⑥[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