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者主体地位挑战及应对

2021-01-31甘凇原陈仕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育者高校学生主体

甘凇原,陈仕伟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1]。

由此可见,高校思政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居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其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动、组织和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教育者真实准确地掌握受教育者“量身定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而需要的“服务和信息”提供了可能[3]。高校思政教育者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归纳”,能及时发现受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尽早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378可见,我们必须在充分分析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者带来主体地位挑战的基础上寻找应对策略,以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者面临主体地位挑战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同于传统思政教育工作,高校思政教育者不再单向的完全主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过程。在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受教育者即高校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高校思政教育者在搜集、分析、传播、处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特别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绝对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掌握数据信息的能力大大提升,甚至有可能比高校思政教育者掌握了更多、更具体、更多元的数据信息。这就直接冲击高校思政教育者在数据信息解释方面的主体地位,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新变化,高校学生所面临的数据信息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复杂,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多方信息不断涌入的压力。在此环境下,如何保证高校思政教育者的绝对主体地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真正做到实效性和针对性。

大数据技术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及时性和预测性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大数据技术不断普及与工作量日益增加两方面的作用下,高校思政教育者必然会在更多工作环节中使用大数据技术。由于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数据具有即时性特征,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处理这些数据信息又能够提供关于高校学生行为的精准预测。这就难免导致高校思政教育者会过于依赖大数据技术的预测结果,即一切都要拿数据来说话。

正因为高校思政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有可能会逐步转让或者异化,长此以往,有可能导致高校思政教育者在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大数据技术,从而导致大数据技术处于滥用的境地。众所周知,“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6],即大数据具有强大的预测功能。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对高校学生日常行为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精准预测出他们的诸多行为趋势,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显然,高校思政教育者所收集、分析、处理的各个环节的数据都是有时效性的,即所使用的数据都是高校学生过去或当前时间点之前行为所产生的静止数据。然而,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大数据技术用过去的数据去分析预测受教育者现在的行为难免有不准确的状况出现。如果高校思政教育者明知不可用而用之,那么就会过于依赖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学生进行预测而忽视对高校学生的全方位观察分析,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适得其反。高校思政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无法充分体现。

在实践层面,高校思政教育者面临着主体地位难以实施的问题。如今,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已经在很多高校得到了实施,如大连理工大学的学业预警模型、南京理工大学的贫困学生精准补助系统等。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给高校思政教育者带来了新变化,但是其在实施运用中,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一方面,某些高校的工作虽然在技术层面已经逐渐转变,即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步进入日常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但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者还是停留在简单使用大数据技术完成统计和预测的情况,而在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方面并没有随之变革。另一方面,一些“被大数据惯坏”的高校思政教育者,他们失去了初心,沉溺于大数据带来的便利而过度依赖大数据技术。而大数据作为一项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育地位“异化”问题,如“数据污染”“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等[7],这给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果高校思政教育者不能在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方面跟上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他们的教育主体地位也必将遭到进一步侵蚀。

2019年4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布的《95后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白皮书》显示:“95后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达8.33小时,其中社交用时最长,接近2小时。”[8]这一数据就足以表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逐渐呈现线上教育趋势。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信息优势被根本颠覆,教师主导性的控制力被严重削弱,教师的个人感召力难以与更具感召力的网络权威抗衡,教师的传统权威面临被直接解构的危险”[9]。高校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流互动逐渐转移至线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及时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被网络拉远。高校思政教育者开始偏向于使用预测结果更加精准的大数据技术进行线上教学,而不是与高校学生进行线下面对面的“有温度”的思想交流、精神安慰和个性化教育。长此以往,这必将导致高校学生受到的人文关怀逐渐减少。如此,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难以得到充分展现。

由于高校思政教育者与大数据技术相比,在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等方面处于劣势,从而导致部分高校思政教育者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大数据技术,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充分掌握受教育者的大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独有的判断、直觉和思维等。显然,高频率的使用大数据技术必将导致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逐渐弱化。由于大数据技术具有强大的预测功能,大数据技术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者提供各种“猜你喜欢”的数据,导致高校思政教育者极易被数据所驱使呈现出被动的局面,从而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者对大数据技术的依赖程度,减弱高校思政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自主能力,使他们难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者主体地位挑战的根源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确实给高校思政教育者主体地位带来了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大数据技术,而应该在积极分析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产生挑战根源的基础上,找到应对策略。

简言之,高校思政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就是没有把大数据技术当作一项重要技术来正确运用的结果。如果高校思政教育者在工作中完全依赖大数据技术,那么他们在大部分情况下所面对的不再是活生生的人即受教育者,而是冰冷的数据。虽然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提升处理数据信息的速度与效率,但是,可能会导致高校思政教育者过度关注数据而非人本身,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大数据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变革可能会导致教育者过多关注数据而忽略数据背后一个个的鲜活个体,陷入‘数据万能论’和‘计算主义’”[10]。长此以往,高校思政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必然会受到极大冲击。毕竟盲目崇拜大数据技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然会导致高校思政教育者逐渐丧失自身主体地位,即将自己的主体地位有意无意地让位给大数据技术。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与高校思政教育者打交道的是数据而不是高校学生,进而失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难以完成。

大数据技术融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最大思维方式变革就是从过去的样本分析转向全数据分析,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者分析的数据都是高校学生过去日常行为中的数据,依据过去的数据分析未来的行为只能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预测,而结果并不是唯一的,即用静止的数据分析一个活生生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人,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以期实现通过大数据全面及时地了解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变化。

要充分将大数据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深层次的融合而不是表面的结合。因为大数据时代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起来,但是,有些高校不顾思政教育者的技术水平、思维方式转变等实际状况,盲目推进深度融合,导致了部分高校思政教育者为应付任务而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高校思政教育者将大数据技术融合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因此,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绝对不能忽视人文关怀。当今的高校师生经历了从2G、3G到4G、5G跨越式的通信技术发展历程,高校思政教育者经历了从过去的线下纸质问卷调查、开集体班会宣传任务要求、通过个别高校学生访谈等到如今高校学生入校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学校官网填写个人信息以及在微信、QQ群中传达消息等的工作方式转变。就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当下的生活体验、经历阅历、处事方式、认知能力以及所处环境都不同于以往,这就要求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诉求,提供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的内容与形式,重新厘定价值预设,补足数据信息的意义系统,满足其情感认同[11]。显然,如果高校思政教育者过于依赖大数据技术,他们就难以满足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要求,导致人文关怀的缺乏。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必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化和个性化实现成为可能。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对高校学生有全面、深入、具体的了解与把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并且全面地收集所有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能够进行更高效地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强大性,导致高校思政教育者完全依赖于大数据技术,进而不愿意也无法进行工作上的创新,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处于按部就班的僵化状态。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者主体地位挑战的应对策略

第一,必须坚持高校思政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终归是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坚持“人”主导而不是“数据”主导。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坚持以人为本,辅之以大数据技术,保证主体地位不动摇。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主体,必须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和价值的具体传导、有效内化等责任。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者提升责任意识,将主体地位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再次,高校思政教育者应认清自身的主导地位,正确对待大数据技术提出的诸种预测,切不可轻易地将决策权转交或者异化给大数据技术。最后,高校必须为思政教育者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以巩固思政教育者主体地位。

第二,必须从技术和理念两个层面入手,保证大数据技术能够被准确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技术层面而言,高校需要及时更新技术设备以保证数据收集的全面、多样、及时,从而避免用旧数据去分析新情况的局面;同时,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就理念层面而言,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具有大数据时代所必需的大数据思维理念,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多而杂的数据,同时也要认清利用大数据技术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只是一个预测。高校思政教育者只有具有这样的思维才可以防止“唯数据论”的出现和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

第三,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防止“不敢用”“不想用”“过分用”大数据技术等现象的出现。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还必须努力学习大数据技术与不断更新大数据技术理念,促进自身网络素养的提升,进而正确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年长的思政教育者,更应该注重大数据思维的培养和大数据理念的转变,解决“不想用”的难题。针对“过分用”的问题,高校应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在制度上杜绝高校思政教育者过分使用大数据而忽视人文关怀的错误做法,特别是对于部分沉迷使用大数据的高校思政教育者而言,高校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这类教师的监管,防止“过分用”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

第四,必须强化人文精神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5]377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有情感的双向实践活动。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强化“人本”理念,自觉地在推动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度融合过程中强化人文精神的培育。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并着重找出需要关怀的对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他们的困惑,在精神层面给他们提供关怀与帮助,及时对有心理障碍者进行干预、提供心理疏导帮助,等等。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努力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者高校学生主体
品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何谓“主体间性”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