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话语自信问题研究
2021-01-31王秀美
王秀美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
教学话语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专业化语言的总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自信是指“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用专业的教学话语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进行课堂教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自信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障。或者说,“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自信,是高校夯实思想政治宣传主阵地的根本保障。从整体上来说,“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自信一直是令人满意的,但极少数教师却存在着隐性或显性的教学话语自信不足或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无疑值得关注和研究。为此,深入剖析“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自信不足的诸种表现主根源,从学科自信、理论自信、话语自信、信仰自信等方面坚定“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自信,筑牢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
一、“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自信是筑牢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主阵地的根本保障
首先,“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自信是其课程本身的内蕴要求。“思政课”首先是“政治课”,其次才是“理论课”。或者说,“思政课”首先是姓“马”、姓“社”(指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在教学任务上必然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己任的。因此,用专业的教学话语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329,是“思政课”本身的内蕴要求。
其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自信是夯实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主阵地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课教师本身都不信,还怎么教学生?”[2]376-377因此,如何筑牢“思政课”这一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最关键的取决于教师们的教学话语自信,即能否有自觉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自觉,用专业化的语言有底气、有情怀地展现“思政课”课程内蕴的政治性和学科属性,并自信有能力在学科自信、理论自信、话语自信和信仰自信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彰显“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
最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自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精神动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思潮斗争此起彼伏的今天,西方媒体加紧了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国际上各种“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以主对马克思主义诘难的声音从未停止过;使“思政课”宣传和捍卫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挑战与困难面前,“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自信无疑是战胜困难和迎接挑战的力量源泉,是推动“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勇于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当前“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自信不足或缺失的诸种表现及根源
当前,“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过硬、立场鲜明、信仰坚定,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1]330。但极少数教师却存在着隐性或显性教学话语自信不足或缺失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专业化教学话语倾向。主要体现在把公共基础课当作专业课,教学内容一味求深、求专,课堂教学话语多是学生理解不了、消化不了的术语,过度强调“思政课”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教学话语脱离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思想实际,从而出现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的现象。
第二,纯理论化教学话语倾向。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纯粹的“理论课”,弃掉了“思想政治”性。认为这样的“纯理论”更能体现其真理性和科学性,故在教学中回避政治问题,只讲纯理论问题。很显然,这样的教学话语很难实现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329。
第三,回避现实生活的教学话语倾向。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讲书本和教材内容,对现实生活中与课程相关或学生感到困惑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不予“解惑”,“失语”、“失声”,不敢或不愿作出应答,怕说错话,甚至对现实生活中的歪风邪气与假丑恶现象不能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等等。
第四,教学中不自觉地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仰视倾向。甚至在教学中对有关社会生活现实问题进行解读时,会在中西方比较中夸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等。
第五,过度批判式教学话语倾向。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惑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地进行过度批判,从而出现或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或发出愤青式解读,或传播消极认知等等倾向。
可见,“思政课”教师中,教学话语自信不足或缺失,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显性的,有时是交互重叠的。那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对高校“思政课”的学科属性认知不足
极个别教师之所以出现强调学术性而淡化政治性的所谓专业化教学话语以主纯理论教学话语倾向,其根源都是对“思政课”内蕴的政治性认识不到位,本质上是一种对自己所从事教学的学科属性认知不足、不自信。“思政课”蕴含着鲜明的政治性。其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尽管所学专业不同,但他(她)们都有共同的学科归属和学科支撑,即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从一产生就公开宣称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性,即“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3]16。其二,高校“思政课”的学科属性还体现在它是决定高校“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核心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1]329其三,“思政课”的学科属性还表现在,它本身不是纯粹的“理论课”,而是以宣传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有“思想政治”性的理论为己任的。因此,高校“思政课”不可能只讲学术性,远离政治或意识形态;也不可能政治中立,不问政治。列宁指出:“教育‘脱离政治’,教育‘不问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伪善的说法。”[4]
其次,对“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缺乏深度认知和责任担当
教学中出现的诸如回避现实生活和仰视西方文化等教学话语倾向,原因在于其对“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缺乏深度认知与责任担当。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28但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文化的特殊阵地。在这个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5]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深度认知和使命担当,忠心守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阵地。而“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能辨别理论上的大是大非。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而且要有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和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激情和热情”[6]。也就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分析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对歪风邪气与假丑恶要有鲜明的态度;对西方文化理论,应科学理性地分析介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德,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人。
再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教学话语能力不自信
教学中之所以出现诸如专业化教学话语、纯理论化教学话语、回避现实生活问题的教学话语、仰视西方文化教学话语等倾向,其原因之一是教师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教学话语能力不自信。“思政课”与一般的理论课不同,它对教师的教学话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需要有政治家的高度,更需要有理论家的深度。这里的教学话语能力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理论素养主话语宣传能力,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质和看家本领。教师专业教学话语不自信本身是能力不足的外在表现。这主要在于“思政课”教师专业背景各异,其中有极少部分教师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这会使其在教学中难以回应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
最后,对高校“思政课”面对的挑战缺乏应对的决心和行动
极少数教师中之所以出现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教学话语自信不足或缺失的现象,原因之一还在于对高校“思政课”面对的挑战缺乏应对的决心和行动。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思想文化领域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不同思想、思潮之间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而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主,知识的传播和接受已越来越多地借助影视媒体和互联网的途径,且传播越来越个性化、日常生活化和感性化,而当代大学生分享见闻、感受和发表意见越来越网络化,等等。这些新变化和新挑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应对挑战的决心和信心,更要有本领、有能力、有行动应对挑战。
三、坚定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自信的逻辑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2]379为此,党中央专门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效果良好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7]具体说来,所遵循的逻辑路径如下:
首先,前提——增强“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自信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自信是坚定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自信的逻辑前提。高校“思政课”在学科归属上是“姓马”的,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政课”的支撑学科,它为其教师讲好“思政课”提供两个支撑,即学理支撑和学术支撑。因此,应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自信。为此,应做到: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地把所教课程和所学专业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自觉;二是在教学和科研中应自觉坚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
其次,基础——加强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自信
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自信是坚定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话语自信的基础。“思政课”教师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过硬,学识渊博,才能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330。为此,一是坚定高校“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高校“思政课”不是靠空洞的教条来征服人的,而是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使人信服的。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学说,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是对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革命性体现在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彻底的批判精神。二是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做到“四真”(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9-10因而这种看家本领不能可有可无,而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三是要下功夫重点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再次,保障——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能力
在提升学科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就必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能力。具体要求如下:一是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概念、范畴、理论和话语体系;二是教学话语建构上要实现三个转化,即把教材话语体系转化为教学话语体系,把学术话语体系转化为教学话语体系,把理论研究话语体系转化为知识传播话语体系;三是话语表达上要实现“三化”,即大众化、时代化、个性化。所谓大众化,按毛泽东同志的理解,就是:“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8]。高校“思政课”是公共基础课,面对的是理论知识参差不齐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因此在话语表达上要尽可能大众化、通俗化。用学生能听懂的生动有趣的话语深入浅出地阐述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因为,“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9]所谓时代化,就是要把反映时代变迁的话语、党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话语以主网络话语主时转变成课堂教学话语,使课堂教学话语与时俱进;所谓个性化,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自己的话语风格。
最后,核心——坚定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信仰自信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330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教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其精神上的“钙”,是其立德树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其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最好的品质是坚定,不随风倒。”[10]要做到这种坚定,一是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领统一起来。用信仰引领本领,用本领支撑信仰;二是把对社会主义(特别是共产主义)的信念与积极宣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活动融合起来,用信念指引教学,用教学彰显信念;三是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近现代中国革命文化、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自信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通起来,用文化自信涵育价值观自信,用价值观自信展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