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思考
2021-01-31茅飞珠
茅飞珠
(中共三明市委党校 哲学教研室,福建 三明 365000)
心理健康服务是指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1](P585-590)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三个方面[2](P5-20);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健康中国建设核心是解决“人民健康”问题,包括人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一、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已取得的成效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自有意识地开展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在确定服务理念、扩大服务人群、完善服务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心理健康服务理念基本确立。我国早期更为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心理健康工作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开展,现在的心理健康工作更加强调为全社会人员心理健康需求提供服务,实现了心理健康工作理念的更新和转变,基本确立了“心理健康服务”的理念,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主要是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心理服务需求,丰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健康服务理念已经渐入人心。
心理健康服务人群逐步扩大。从整体上看,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人群的扩大经历了从最开始的少数特殊群体 (如存在心理问题需要进行治疗的人群)到后来的部分人群(如学生、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医护人员、社区居民等),再到现在的全社会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将服务人群从少数人逐步扩大到全社会。
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更加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历经治病的医学模式、治人的教育模式和治国的社会模式等发展过程。医学模式主要是医院精神医师通过临床治疗具有心理障碍、身心疾病患者并取得一定效果的模式;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相关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对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推广、发展性心理咨询、个别辅导、危机干预等方式进行服务;社会模式则是把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到社会治理的高度,规范管理、有序发展心理健康服务模式,防止心理失衡导致思维偏激诱发过激行为恶化成悲剧事件。从医学模式到教育模式再到社会模式的发展历程,使得心理健康服务的范围和方式越来越广泛。我国接受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服务的人群是最广的,这种模式以学校作为主阵地,以学生为服务主体,所开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是比较成熟的。
心理健康服务成效得到检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防疫抗疫,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在这个过程中将心理服务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指导各地做好不同人群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重建工作,国务院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3](P61-63), 方案的出台对提升国家社会治理综合能力、规范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深入落实科学防治,以及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不断更新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为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垒了强大的心理健康服务保障。
二、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不足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供需失衡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而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有待健全
“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是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成熟的标志。 ”[4](P5-14+124)但是,目前我国本土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比较缺乏,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首先,国内专家学者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等的基础上不断本土化。其次,从整个心理服务行业来看,国内从业人员更倾向于根据认知主义理论或行为主义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由于对心理健康治疗的认识不足,不少人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时候希望 “见效快”;并且部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为了迎合求助者的需求,简单地采用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相整合。认知理论过于强调正面思考的力量,忽视童年期心理发展对人一生的影响,忽略潜意识对人的作用,未能探索问题的根源。行为主义强调人的行为的可塑性,把人的心理过程看得太过简单,忽视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仅靠二者相整合的理论所带来的弊端就是容易产生治标不治本的现象,这是我国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求助较少
2018年,73.6%的城镇居民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超过10亿人),16.1%的城镇居民(超过2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居民仅占 10.3%。[5](P1)心理疾病患者逐年增加,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不到位,加之国人特有的保守性格,导致人们很少把需求转换成求助,对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偏见或错误认识。有的人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或认为得了心理疾病是很丢脸的事,没有勇气承认和面对事实;有的人谈“心”色变,认为心理不健康就是精神病,存在“病耻感”“病忧感”,对焦虑、强迫、抑郁、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心理症状不能正确认识,面对心理疾病讳疾忌医,不到病入膏肓都是选择不处理。
(三)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力量不强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需求大,无法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人员匮乏且专业能力不强、缺乏针对性。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影响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整体发展,直接决定了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可以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提高从业人员对自我实现的期待,继而影响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构成复杂、力量分散,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员偏少。[6](P146-154)
相比较而言,美国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从业资格需要得到美国权威的心理学家协会(NASP)和美国心理学会(APA)两大机构的认证,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主要由学校心理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医院精神科医师、社区工作人员、特殊群体工作人员以及社会人员构成,其中只有部分人员具备从业资格或较强的专业性,对于其他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其是否具有从业资格就难以评定了。刘红霞调查发现,发达国家基本上每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都会有心理学院,但我国众多高等院校中,大约只有15%的院校设立心理学院[7](P44-45)。 发达国家每 1000~1500人配备一名心理服务人员,依照这个标准,我国大约需要130多万专业人员。[8](P591-592)2017年,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目前我国只有大约100万人通过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且大部分仅仅拥有资格证,并没有真正深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8](P591-592)这样的人员构成导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硬件条件有待完善和补充。
(四)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亟待完善
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对专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和实践经验都有相应的高要求。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分为四类: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9](P11-16)我国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有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心理训练、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与国外相比较,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本土化、多样化的手段。如英国牛津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就包含自助、小组与工作坊、个案心理咨询、团体心理治疗、精神健康指导、个人导师、朋辈辅导、倾听与倾诉、紧急求助和转介等。[10]我们还在不断摸索心理健康服务形式,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才能够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三、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意义
人民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个人自身的问题,还关乎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以及健康中国的建设。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加强;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心理健康服务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要求。因此,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人民心理健康素质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提高人民的心理健康素质。只有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才有可能全面提高人民的心理健康素质。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服务进校园(包括进高校、中职院校、中小学校甚至进幼儿园),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才能够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党校、进干校、进学习和工作中,使领导干部能够得到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不断加强自身精神修养,才能更好地提高其心理健康素养。
(二)有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包括精神生活的需要,当然也包含心理方面的需要。[11](P124)为了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心理方面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在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医学理论方法,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做好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来预防或减少人群中存在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预防和治疗人群中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同时,从个体心理危机的疏导干预渗透到群体的心理建设,预防由心理疾病风险爆发的各类突发事件,将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进而解决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
(三)有助于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2016年12月,国家卫计委、中宣部等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对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进行了具体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其中就包括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12]因此,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要举措,而“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或核心内容”[13](P161-163)。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心理健康服务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心理健康服务 (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服务等)能够顺应国情民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心理服务需求;能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对各类人群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更好地对人们的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能够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内容,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全面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更全面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四、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行动路径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要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也就是说,必须理清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行动路径。
(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
理论架构是指导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需要重视文化背景的影响,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和技术,也要避免将文化屏障当作操作技术问题处理。我们应该在学习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积极构建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例如,钟友彬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基础,在遵循传统心理精神分析原则下提出了 “认知领悟疗法”[13](P161-163),创造性地使用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和传统观念,解释早年创伤和当前症状的关系。
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过程中,可以整合多种国外理论,例如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心理学,整合其精华形成本土的社会心理服务理论。行为主义疗法(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生物反馈法)和认知主义疗法是比较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对它们的整合也是比较多的。在整合这两大流派治疗方法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增加对其他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心理剧疗法等的整合,也可以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蕴含心理健康服务的精华,自创独特的心理咨询实践技术。
(二)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水平
心理健康服务求助较少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出现问题,必须提升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水平,以增强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一要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疾病知识,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如报纸杂志、心理健康服务手册、宣传栏、广播、网络、知识讲座、培训沙龙、工作坊等),多渠道宣传推广,用心理学知识向人们精确解释人的行为,合理预测并有效地影响人的行为,倡导心理健康的生活理念。二要积极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心理健康意识,让更多的人知晓心理健康服务的模式、目的和作用,以消除人们对心理疾病的社会成见,提高人们对精神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强人们心理健康服务意识,使其自觉参与心理健康与心理服务活动,实现预防为主的效果。三要在提升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困扰和心理疾病的人群,改变他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误解,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基本服务信息的了解,在坚持系统、自愿、保密原则的前提下推动心理治疗服务,使他们有需求时能够积极主动地求助心理治疗服务。
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水平还需要加大对多种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力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目标是预防为主、提升素质、防范结合、重在实效,因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形成标准化、体系化、常态化的培训模式。一是要横向到边,覆盖各个领域的各种群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二是要纵向到底,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做深做透,拓展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发挥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作用。通过心理健康科普培训,传播心理知识,使人们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掌握应对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
就中小学而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是针对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二是对服务学生的教师群体开展心理成长系列培训,提升班主任信任、沟通、协作、责任承担的能力,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使其正确面对职业倦怠,用爱呵护学生的成长;三是对家长群体开展有关家庭教育的系列培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了解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学会科学的教养方法;四是开展有情趣的亲子互动培训,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交往的透明度、信任度,更好地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五是对已经出现自信心缺乏、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紧张、成长困惑的青少年及时通过个案辅导与咨询跟踪,从源头上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就警察、医生、国企员工等群体而言,可以逐步将心理健康测评列为常规健康体检项目,定期进行检查测评,遵循评估与反馈原则,通过心理测评发现心理问题,并通过咨询和培训,进一步解决问题,化解心理疾病风险,实现“人人关注心理,人人心理健康”。
(三)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培养
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是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可以通过工种细分的方式,把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分为专业人员和支持员工,其中专业人员包括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护人员、治疗师等,其余人员归为支持员工。通过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细分,分层次、等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满足各层次人员的不同培训需求,有效提升个体能力。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可以多途径开展交流学习,如到国内外高水平的心理研究中心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到心理健康中心建设较好的单位进行参观学习,或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系统学习心理健康基础理论和心理健康服务知识。
(四)健全防治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养护体系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必须遵循预防与干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防治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养护体系。为此,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为心理健康服务拓展服务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研发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一要利用大数据调查、统计和分析人们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二要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搭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实现高效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测量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三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心理健康服务,例如针对普通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针对特殊人群进行心理防治知识宣讲;同时拓宽人们的选择范围,让心理健康服务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尽快补齐供给短板,解决人们心理上的问题。由此,一方面能够为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添砖加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另一方面能够为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国民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的提升以及健康中国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