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广场”看深圳城市文化的发展与构建
2021-01-31刘依一庄向阳
刘依一,庄向阳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城市与媒体之间,往往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在深圳这座迅速生长的城市更是如此。“文化广场”,原本是《深圳商报》的一个板块,最初作为周刊,后来改为日刊,该板块具有突出的特色、独立性以及重要性,使其获得了超越作为报纸板块的层面,从而有理由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而受到关注。“文化广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于深圳城市文化建设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可以说,“文化广场”不仅是深圳城市文化的报道者,同时也是这座城市文化的重要塑形师之一。
1 “文化广场”的发展历程回顾
“文化广场”创设于1995年,可谓生逢其时。回首中国报业史,1995年有“都市报元年”之称,这一年《华西都市报》《大河报》等都市报的创刊如投入静水的石子,在中国报业市场上掀起了一波办报热。深圳当年有《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两大报纸,呈现为双雄对峙的局面,两报实力接近,你追我赶,竞争激烈。正是在此背景下,深圳商报社推出了系列周刊,希望以周刊提升报纸的竞争力和阅读价值,“文化广场”周刊正是该报新推出的系列周刊之一。
1995年9月3日,“文化广场”周刊第1期出刊,周刊主编胡洪侠撰写的卷首语以《“此开卷第一回也”》开篇,宣告了周刊的登场。至2020年,“文化广场”创刊刚好历时25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95年9月出刊至2000年停出,可称为“前周刊阶段”。“文化广场”周刊每期3个对开版,当时《深圳商报》的正常版面为16个版,在整张报纸中的比重可谓不小。三个版中,头版较为灵活,内容为新闻报道或话题讨论。这一时期,“文化广场”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将深圳经济特区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吸附了全国的文化资源为己所用,使得内容上精彩频出。由于人事变动,1999年年中,主编胡洪侠不再负责“文化广场”周刊,内容渐渐转向娱乐新闻版,至2000年终于停出。
第二阶段自2003年3月15日“文化广场”周刊复刊,至2005年3月7日,可称为“后周刊阶段”。这一阶段“文化广场”每期常规出报8个对开版或16个4开版,在深圳纸质媒体中文化报道的分量最重。2003年之初,中共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会把“文化立市”确立为深圳的发展战略,发展文化已成深圳共识;而至2003年,经过了“互联网泡沫”的洗礼,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格局形成,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改变。以上种种因素都使得复刊后的“文化广场”选择了新的办刊方向,更侧重于为市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多样的新闻和服务信息。
第三阶段自2005年3月12日“文化广场”改出日刊至2009年11月,为日刊的第一阶段,有非常多的重要变化发生在这一时期。改为日刊后,“文化广场”每天出报4个对开版,集文化新闻、娱乐新闻、文化副刊、读书副刊于一身。文化板块作为整张报纸的一个重要板块而出现,《深圳商报》也将自身定位为“经济文化报纸”。从2005年6月30日起,“文化广场”将宗旨改为“活的文化,新的传统”。这阶段变化的不仅是出报周期,一同变化的还有版面定位、功能和角色,先前的“文化广场”只是单纯的报道者,即使充当文化评论的发声平台,仍然在报纸传统功能的范围之内,到这一时期则化身为文化活动的策划者,城市文化的介入者、行动者、推动者。“十大好书评选”、深圳申请“设计之都”——“文化广场”所发起并推行的两件大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第四阶段自2009年12月至今,为日刊的第二阶段。“文化广场”仍然延续着此前的办报传统,对深圳城市文化的建设仍有突出贡献,例如“深圳十大观念”的讨论。这一时期深圳城市文化已步入了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而传媒业逐渐步入新媒体时代,“文化广场”的影响力渐趋转弱。
2 “文化广场”的报道特点及理念
本研究关注“文化广场”对于深圳城市文化的贡献和价值,但就其根本而言,“文化广场”是新闻媒介,当然首先要探究其报道特点及新闻报道理念。
2.1 立足文化前沿,把握文化脉动,在国内外文化新闻的选取上显示了精准的文化眼光和良好的文化品味
深圳是在稻田和荒山野岭之上迅速兴起的城市,没有城市基础和文化积淀,但新兴经济特区的身份,赋予了“文化广场”先行的冲动和前瞻的视野。从创刊之日起,“文化广场”就在报道内容上与内地报纸形成了分野。具有代表性的报道是第3期(1995年9月17日)刊发的张爱玲离世报道。当年9月,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寓所孤独辞世,等到9月8日发现时已过了些时日,由于张爱玲身份的复杂性,虽然她的文学地位已经有了新的评价,但是在国内并未形成共识和定论,这些都影响了张爱玲离世新闻的刊发,国内只有少数晚报刊发了简短消息。“文化广场”第三期却给予这条新闻以最大篇幅的报道:头版下方刊发消息《张爱玲:悄然离世,文名长存》;第二版头条位置刊发张爱玲文章摘登《“寻根”》;第三个版刊登了学者陈思和的随笔《读〈对照记〉》。当年的编辑手段还不够现代,没有进行集纳式的处理,但也规避了一种指责:为什么给予张爱玲如此多的篇幅?20多年过去了,张爱玲作品在大陆的接受与传播足以表明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也表明了当年这一新闻处理的先见之明。
2003年3月15日,“文化广场”周刊复刊首期,选择作家米兰•昆德拉为当期主题。20世纪90年代,米兰•昆德拉曾经在中国掀起过一波阅读热潮,2003年适逢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经昆德拉授权的新版“昆德拉文集”,校正了以往一些不够准确的翻译,“文化广场”适时地选择米兰•昆德拉作为首期的报道主题。在不同时期的起点阶段,“文化广场”都显示了精准的文化眼光和良好的文化品味,这也是办好报纸的基点。
2.2 关切本土文化事件,以本土文化建设为归宿,对相关新闻给予最大可能的关注和突出报道
在报道上,“文化广场”瞻望海外和内地,视野宏阔、多元,更重要的是立足深圳,立足岭南。1995年9月3日,首期“文化广场”头条关注的是广东文化的“北伐”,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随着广东经济的兴起和“广东制造”产品的畅销,广东文化正在成为中国文化版图上的重要力量。深圳,不仅是“文化广场”相关报道的出发点,也是报道的归宿。
文化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类型,多数时候并不追求时效,而是追求一种内涵;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报道的指向,即希望建成什么样的城市、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这种指向性尤其体现在对本土文化事件的关注上。一台晚会的上演,一部电视纪录片的播放,1996年第七届全国书市在深圳举办,何香凝美术馆的开馆,甚至四吨古币的出土……所有这些事件,都成为“文化广场”的头条,编辑部做出选择和判断的理由主要基于什么是这座城市文化建设的大事,什么在推动这座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3 汇集文化人士,凝聚文化建设力量,构建文化建言平台
“凝聚文化目光,表达文化关怀”,这是“文化广场”最初的宗旨和追求,而其凝聚的不仅是关注文化的目光,还将关注本土文化的人士聚集于一处,汇成一股文化建设力量。汇集的机制是提供一个发声平台,使得“文化广场”真正地成为深圳文化的发声之地。1995年9月10日,创刊后的第二期“文化广场”就推出了“深圳人谈深圳文化”专栏,邀请到时任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学强、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董小明、深圳大学教授胡经之等就深圳文化发表己见。1995年11月11-12日,为深圳经济特区设立15周年而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走向新世纪》在深圳电视台播放,11月19日的“文化广场”便刊出了《电视专题片:如何走向新世纪》的座谈会实录。
1995年10月22日,“文化广场”在首版推出“广场人语”栏目,以“大家的园地,共同的声音”为原则,希望大家就深圳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品头论足、说长道短,给出自己的批评及建议。在几年时间里,“文化广场”把几乎所有关注深圳文化发展的人士都网罗到一起,请他们就深圳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中有不少人名后来都成了深圳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如先后担任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的王京生、李小甘,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刘申宁,深圳市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尹昌龙,海天出版社总编辑聂雄前,以及建筑学者贺承军、蛇口育才中学教师严凌君等。
除本土人士外,“文化广场”还把目光投向国内文化名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余秋雨凭着《文化苦旅》等作品的畅销而炙手可热,1995年12月3日、10日接连两期推出余秋雨专访《寻找大格局中的文化方位》《塑造新时代的文化角色》。1996年6月20日,“文化广场”刊登了余秋雨在受聘出任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仪式上的即席演讲《深圳应有的文化态度》;1997年8月14日,又刊出余秋雨的谈话录《大空间中的深圳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余秋雨正值创作和影响力的巅峰,他当年的发声对深圳文化而言显得格外宝贵和重要,使得深圳发展文化的努力广为外界所知。
3 “文化广场”对深圳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
回首“文化广场”的办刊历程,审视“文化广场”在深圳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有理由说,“文化广场”是深圳城市文化的重要塑形师之一。
3.1 对深圳阅读的带动及推动
深圳迄今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仍然当推“深圳读书月”,从2000年创立至2020年已历21届。尽管“文化广场”不是设立“深圳读书月”的直接倡立者,但仍然是重要推手之一。“读书月”的设立直接来自深圳市政协委员、时任深圳图书馆馆长刘楚才的提案,其实早在1996年10月31日,“文化广场”就刊登了读者胡舒杰的文章《深圳人呼唤“读书节”》,该文建议将每年的11月8日设为深圳的“读书节”。而自创刊之日起,“文化广场”就在仅有的3个版中辟出一个“读书人”版,本身即是对阅读文化的提倡。主编胡洪侠也曾指出:“‘文化广场’是以书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周刊。”[1]这清晰地标明了“文化广场”与书籍、与阅读的关系。2003年“文化广场”复刊后,8个版中有4个版留给了“深圳商报书评”。在其带动下,同城的《深圳特区报》《晶报》《深圳晚报》都推出了版面相近的书评周刊,蔚为壮观,引人关注。
在2000年以前的“前周刊阶段”,“文化广场”已经清晰地表明了对图书及阅读的重视。2003年复刊以后,对图书及阅读的重视得到进一步强化。譬如2004年11月6日“第5届深圳读书月特辑”,推出了一组题为“潜藏在深圳的藏书家”的报道,讲述了5位深圳藏书家刘申宁、文白兄、余昌民、包子、邯郸的故事,既引人阅读,又能起到推动藏书和阅读的社会作用。
每年11月,“文化广场”都会给予“深圳读书月”最大篇幅的报道。这些报道不仅使得读者增进了对深圳读书月的了解,也带动了其他报纸对图书及阅读的关注。2014年11月,时任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就表示:“在报道上,当时有文化追求的是‘文化广场’。在整个‘文化广场’之后整个报业集团都行动起来,但是最先发挥作用的是‘文化广场’。”[2]
在深圳读书月每年数百项活动中,“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已成为重点主题活动之一,成为国内阅读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指标意义的年度大事。该项活动正是发端于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的创意策划,经过《晶报》等多家媒体联手持续推动,逐渐成长为读书月的著名品牌。“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始自2006年“文化广场”发起的一次圆桌会议。2006年11月适逢第七届深圳读书月,在主编胡洪侠的主导下,“文化广场”组织策划了“中国首届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参加者包括来自国内30余家综合类报纸读书版及读书类报纸的编辑,以及部分知名文化学者。由于国内图书出版领域的急剧商业化,少数“畅销书”过度营销,带来社会阅读风气的变化,人们的阅读行为走向趋同化、快餐化,好书常常被淹没,与此同时,读者又找不到好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会者碰撞出评选“2006年度十大好书”的灵感,开启了“年度十大好书”这一活动。
“年度十大好书”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评和关注,评选活动随后也就成为历年“深圳读书月”的活动项目。活动所推出的“年度十大好书”书单,也成为国内出版和阅读界的风向标。“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还逐年流行,为国内众多机构所借鉴,如新浪网、新京报社、多家出版社等后来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虽非“文化广场”的独创,但是作为最早将这项活动系统引入大陆的媒体,仍然是开风气之先。及至2013年10月21日,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是对这座城市的加冕,更是对包括“文化广场”在内众多读书倡导者持续付出的认同。
3.2 发现深圳设计,推动及主导“设计之都”的申报
“文化广场”对于设计力量的发现和报道由来已久。早在1997年3月20日,第81期“文化广场”周刊就在首版辟设“平面视角”栏目,刊登深圳平面设计师的作品。登上这个栏目的设计师包括张达利、陈绍华等人,后来都蜚声海内外。这一栏目具有一种开创性的意义,在很多人尚没意识到设计为何物的时代,设计已进入了“文化广场”的关注视野。2004年深圳市提出打造“设计之都”的构想,当年11月6日,值“文化广场”周刊由对开版改为4开版之际,推出了“‘设计之都’访谈录”系列报道,每期1个版。首期是对知名平面设计师王粤飞的访谈《追求“个人品质”》。而2006年12月20日,“文化广场”推出了直接推动深圳申报“设计之都”的《深圳:全球第三个“设计之都”?》一文,正是一个延续了10年之久的报道主题的变奏。
《深圳:全球第三个“设计之都”?》提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德国柏林已率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那么,有着设计产业基础的深圳能否成为第三个“设计之都”。之所以有这样一篇文章,时任深圳商报编委、“文化广场”负责人胡洪侠回忆称,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是一座以设计引导经济发展的城市,2006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2006年年底启动“创意十二月”报道时,胡洪侠便安排记者李宁写一篇文章,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设计之都”称号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深圳能否尽快成为“设计之都”。胡洪侠表示,这篇报道其实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当时已经有布宜诺斯艾利斯、柏林以及蒙特利尔三个“设计之都”了,报道时却把蒙特利尔疏忽了。①不过,即使有着这样明显的错误,也无碍于这篇报道成为深圳2008年成功申报“设计之都”的先声。
《深圳:全球第三个“设计之都”?》见报后,胡洪侠很快就接到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通知:就申报“设计之都”进行调研,包括“设计之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申报“设计之都”需要怎样的条件,以及深圳能否成为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文化广场”编辑部迅速行动起来,并了解到,上海已经有意向申报“设计之都”,只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申报工作被暂时搁置了。收到调研报告后,时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很快作出指示,由“文化广场”编辑部负责申报事宜。“文化广场”编辑部成立了一个创意中心,专门负责深圳“设计之都”的申报工作。至此,报纸编辑部的传统角色已经被打破了,但是在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这种打破又有着相当的合理性和价值。经过两年的努力,2008年11月21日深圳正式获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对于深圳这座城市而言,“文化广场”做出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贡献。
3.3 策划并参与主持“深圳十大观念”的讨论,使得“深圳十大观念”作为一个理念广为传播
深圳广为人知,不仅仅因为是经济特区,有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高科技产业的成功,深圳这座城市的领导者们仍希望,这座城市哪怕年轻也能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某种精神价值。到2010年8月20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深圳举办了“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评选活动。这次活动由深圳商报、晶报及深圳新闻网三家新闻单位联合承办,实际上的操盘者仍是“文化广场”的核心团队,包括胡洪侠、张清等人。
活动于2010年7月中旬启动,主办方开通报网联动征集,最后从市民和网友的推荐中选出103条观念。经过两轮投票,先选出30条,最后选出10条“深圳观念”,包括著名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来了就是深圳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深圳人耳熟能详的话语,这就是著名的“深圳十大观念”。这些观念本来只是停留在深圳人的印象里,活在深圳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但也如风如空气般地不知不觉,经过一轮轮的评选,经过深圳及国内众多媒体的不断报道,“深圳十大观念”终于声名远播,影响远远超出了深圳。
4 结语
从形态上看,“文化广场”只是《深圳商报》的众多内容板块之一;但从实质意义来看,长期以来“文化广场”扮演着深圳“城市文化第一媒体”的角色,凝聚深圳城市文化力量,为深圳城市文化发声,替深圳城市文化代言。对于“文化广场”所发挥的作用,国务院参事、深圳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王京生早在1998年就认同这样的观点:“创办一个‘文化广场’比投资几个亿的音乐厅重要。”[3]在当年,这番话并不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但也正因如此,才显示出“文化广场”先见的眼光。
当然,“文化广场”能够出现并得到发展,直接得益于深圳城市文化发展史上一批热心的思考者,他们汇聚到一起,不断碰撞,构建了1个能够催生文化发展的精神生态。与此同时,也体现了文化的生长性。以“文化广场”的读书报道与读书活动为例,1995年初创时在3个版之中将一个版设立为“读书版”,2003年复刊后在8个版中辟出4个版为“深圳商报书评”,正是由于有着这种对于阅读的关注,才会衍生出2006年第七届深圳读书月时的“圆桌会议”。而正因为有了“2006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才有了后来影响力不断增长的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正是这种文化的不断生长,使得深圳逐渐生长出自己的城市文化,成为“设计之都”,成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也开始向外提供精神观念的输出。
“文化广场”的发展历程告诉人们:文化是会生长的,而深圳城市文化正是由于有“文化广场”这样的媒介,有围绕着“文化广场”的一群关心深圳城市文化的人,才得以在近乎空白的土地上生长出了茂盛的文化。
注释:
① 据笔者2019年8月27日对胡洪侠先生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