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苏科版初中物理中的实施途径
2021-01-31杨士涛
杨士涛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中学 222342)
在新课标的教学中,应该更加着重于对新方法学习的多样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学习发展.对于当前存在的对学生有阻碍的“应试教育”现象应该进行全面的整顿,新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应该将探究式教学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新改革应该建立在启发式、发现式的基础之上,并且集课堂活跃与发展潮流为一体,此方法适用于实现高素质和创新的新改革.
一、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指导思想
1.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改革的探究式教学着重于学生自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假设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教师给出的引导及条件,得出自己的答案并且验证.此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在已知的实验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教学传输,而此种方式对教学所需的引导过程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教师也只是重复地教学生使用固定的实验器具做固定的教学实验,此种方式极少数可以使学生有自主的思考空间,而进行主动的实验探究.因此探究性教学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实验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此方法是将实验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导下可以自主地去进行假设.而如何去验证学生的假设则需要学生去自主设计实验并且完成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来寻求答案.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给出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去探究需要做什么实验,如何让其完成实验.在学生的原有学识基础之上,大胆地假设去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掌握实验方式及规律,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能力会有有效的提升.
2.突出教学的探究性
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实验,在实验中观察探究实验现象,以此来得出结论,因此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在外界的社会中是已经被证实的,但是在学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与外界证实方式存在相似探究方式,因此在一部分已知的内容中,教师可以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传授,对已经被证实的结论进行解析,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解决,也可以在课堂中对学生在社会中遇到的物理难题进行引导实验,在探究实验中通过解析及分析来获得正确的物理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获取知识的新途径,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训练自主思考能力,是物理教学中尤其重要的环节.
二、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实施
1.对科学探究课题的具体目标进行分析
探究课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自主得出答案的课题,另一类是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课题.而在这两种课题中,教师提出的课题需要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具体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及引导做出合理的规划.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并且做出引导,和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虽然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对学生有自主思考的问题没有太多,但是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具体引导学生的方式是什么,例如做“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师先不对学生提出讲解,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三杯不同密度的溶液,和体积不同的物体.先将一种物体放入不同的密度的溶液中,学生会发现浮起的高度不同.教师在将同一种密度的溶液中放入不同体积的物体,学生也会发现浮起的高度不同,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浮起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可能会提出与液体密度有关或者是温度,再或者是物体的体积,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一一验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提出问题并且验证的目的是使学生拥有自主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由此来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及提升.
2.引入课题激发猜想
在此环节的重点即带领学生通过一些与个人生活相仿的案例或者是情境,来让学生通过这些实例中存在的特点提出物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引发问题时,需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主要是指在一些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方式,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下迅速参与到问题探究中,这样是便构建物理课堂情境的主要方式.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结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的好奇,让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的答案寻求之路上,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这些问题情境设置为与学生当下阶段发展相符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具备较为完善的思维逻辑能力,所以教师在为其设置问题情境时,可以根据课堂或者是实验中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来为学生呈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且亲近的情感下体验探究的乐趣.例如在学习《静电现象》这一课程,学生在初次听到静电现象这一物理概念时,势必会出现迷茫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与自身相近的情境来向学生讲述关于静电现象,可以让学生准备气球,学生将气球吹鼓并在头发上进行摩擦,随后让学生将气球放置在玻璃上,学生会看到气球悬挂在玻璃上,教师利用这一现象提问“为什么气球被悬挂在窗户的玻璃上了?”随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与探索.学生带着求知欲去探寻气球被悬挂的原因,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并借助逻辑展开推理,得知到气球悬挂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3.重视学生的假设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提出问题并且做出假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得到探究的乐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假设,无论假设符不符合实际,在主观意识中一定有支撑假设的观点或者想法,教师都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假设可能存在以下情况:(1)假设符合实际并且正确;(2)假设不符合实际但是正确;(3)假设不符合实际并且错误.例如在验证动量守恒时,学生可能会根据实际做出如下假设: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在不受到外界影响时会一直相互作用;等质量的两个物体一个静止另一个对其进行碰撞会产生相同的力;动量守恒会发明出永动机.以上假设有符合实际的,也有正确的和错误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经过明确的实验来探究,则不能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由此也可见,如果一名同学能够根据问题提出多种假设,那么这位同学的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如果一名同学能够在许多不同的假设中挑出比较合理的假设,那么这位同学一定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能力;相反如果有同学提出比较明显错误的假设,教师也不应该对其进行批评,而是应该在引导实验的过程中予以纠正.
4.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结论评估等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空间,不能代替学生包办相关事项,特别是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教师切记不能向学生提框架或者是详细的思路,而是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可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寻找最佳的设计方案,通过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这一过程,学生通过具体的时间可以总结出具体的问题.学生在遇到难以判断或者是疑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向其提供适当的辅助,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结论推理,从而达到最佳的探究效果,若是将探究转变成一个单一的程序,而不是一条预设的路径,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教学弊端,为学生尽可能多的供自我思考以及动手操作的条件.
物理学科教学中主要以实验为主,因此做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点,而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必备技能,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多方位发展.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结合现有的器具对学生进行深入明确的教学引导,以兴趣和实践为基础,充分激发学生的实验和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体会物理的魅力,以此来推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