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情境 加强体验——探析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31江泽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法生物

江泽华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214400)

新课改持续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形成充分认知,针对情境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也展开积极的探索活动,促使情境教学法价值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最大化发挥.为此,教师需以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为依据,融入学科教学内容,借此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促使学生可积极主动参与至教学活动中,推动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本文即围绕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阐述

目前,情境教学法已广泛应用至中小学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且获得良好教学成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情境教学法,即指教师以学生认知能力作为依据,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加以联系,使得教学内容可同学生日常生活相贴近,促使学生可将所掌握知识应用至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此教学方式的重要目的即在于将书本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针对所掌握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除此之外,还可实现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的调动,使得学生可将所掌握知识主动同实际生活相连.在教学模式下,师生角色得以转变,教师由课堂主导地位逐渐转变至课堂引导地位,而学生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状态转变为知识的主动获取状态,提高学生知识探索能力,针对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发展而言,也可具备一定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教师借助趣味教学情境的设计,还可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魅力加以感知,体会生物知识学习乐趣,为后续生物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良好条件.此种教学模式下,借助情境的引导,可帮助学生获取生物知识,还可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自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生物学科综合素养的形成.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构建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实际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即为一种思维过程,而学生的思维过程须以相应的问题情境为依托.因此,教学过程实则为问题不断提出及解决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借助问题的探究找寻问题背后所隐藏的生物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推动自身问题解决技能的提升.教师在问题提问过程中,还应重视提问时机的准确掌握,仅有准确掌握提问时机,方可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最佳时机,实则为课堂导入环节,课堂导入环节为一节课的起始环节.虽时间短暂,但却可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若教师在课堂导入语中,可完成趣味问题情境的创设,则可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有助于学生求知欲的调动,促使学生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至学习活动中.若教师所设计的课堂导入环节抽象空洞且乏味,学生注意力则难以被吸引,针对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也难以产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认知水平、课堂教学目标为参考,在课堂起始环节完成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实现学生探索热情的激发,使得学生可主动展开生物学习活动.

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遗传与进化”此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便可向学生讲述名人小故事,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英国某位女演员在阅读萧伯纳作品后,对萧伯纳心生爱慕,便向萧伯纳写信,信中写道“你如此聪明,我这般美丽,若我们结合,孩子势必会继承我的美貌与你的智慧,如此岂不更好?”萧伯纳回应道“若孩子继承了你的智慧与我的容貌,岂不是很糟?”学生在聆听完此故事后,自身注意力被吸引,此时,便可向学生提出课堂问题,关于两个人的说法孰是孰非?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便会针对此问题加以说明,同学们想了解吗?此时学生纷纷答道“想.”此节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实现学生求知欲的激发,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至学习活动中.

2.构建生活情境

生物学科为一门起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实用性学科.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象、事物均同生物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可将学生实际生活元素引入教学活动,将此作为依据,实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借此除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外,还可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促使学生可针对生物知识形成更为透彻的理解及更为扎实的掌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以学生已掌握的经验、知识作为基础,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物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加以感知.所以,身为一名生物教师,需从生活细节之处着手,观察同生物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将此类生活现象视作生物教学素材,借助教学知识的引入,同实际生活构建关联.由此实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推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生物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此部分内容时,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未在课堂的起始环节便将本节课所设计的知识要点、生物概念等加以讲述.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常见现象产生思考,“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当水果保存时间过长后,便不再甜美;蒜瓣经过冬天后,自身重量将会明显变轻,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导致此类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由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为学生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因此,学生将会凭借自身猜测给出相应回答,此时教师便可针对学生展开适当引导,借此除可帮助学生对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形成认知外,针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强化也可产生一定积极意义.

3.构建多媒体情境

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技术现已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此外,分析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发现,生物知识多会涉及生理过程、生物结构等内容,若仅借助口头讲述+黑板+粉笔的方式讲述生物知识,学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不仅无法调动自身学习热情,甚至会认为生物学科的学习活动尤为枯燥、无聊,丧失学习兴趣,致使学生生物学科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针对此现象,教师便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至课堂教学活动中,此项教学技术具备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等优势,可将抽象乏味的生物知识以更为形象、直观且趣味的方式向学生呈现,除可有助于生物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的突破外,还可帮助学生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为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细胞分裂”相关内容时,此部分知识中将会提及细胞的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等活动,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仅借助传统的板书方式向学生讲解此部分知识,不仅会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同时,也使得学生无法对此部分抽象的知识形成透彻的理解.此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各时期的变化过程、变化特点,以分步模拟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学生借助直观的视觉观察可对三者间所存在的本质区别加以了解,还可对同三种分裂方式相关的内容加以准确获取,针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可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入情境教学法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积极探索教学策略,推动情境教学法同生物课堂的深度融合,如教师可借助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学习活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法生物
生物多样性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生物多样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上上生物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第12话 完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