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情怀与时代记忆的镜像交融
——彭辉纪录片研究
2021-01-31□王锦
□王 锦
一、彭辉纪录片作品概述
彭辉是人类学纪录片的重要导演之一,其作品的内容和主题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观照视角。彭辉曾在采访中说,纪录片拍摄的过程就是记录纪录片导演的人生。这一创作理念也使他的纪录片作品兼具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彭辉的纪录片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主人公的故事,也能瞥见彭辉的人生历程。
彭辉纪录片作品在选题方面极具个性,个性化的选题是其成功的基础。彭辉关注社会边缘人物的生活与人物命运的走向,通过对个体人物的关注映射群体的生存状态,揭示时代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使纪录片具有社会学价值。彭辉纪录片作品有着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流露出浓浓的乡土情怀。纵观彭辉导演的纪录片作品,特殊族群的生活现状和时代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是其主要内容。
特殊族群的生活状况是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彭辉纪录片的重要内容。社会学对社会各种现象的研究离不开对构成社会现象的社会行为的研究①,因此,对社会族群生活状况的研究表现为对人物命运走向的关注与人们生活现状的记录。纪录片《空山》以生活在大巴山地区的何通远与宋云国一家为主要记录对象,关注人物命运的走向和事件的发展。纪录片多次提到何通远的婚事。在解说中,我们得知何通远曾因居住环境差被退婚。改建瓦房后,何通远唯一的愿望就是娶一个媳妇,哪怕是结过婚、生过孩子的也行,但到影片结束何通远都未能如愿。彭辉纪录片作品通过对个体的观察记录,实现了对当地山民人生际遇的揭示,向我们展示了当地族群的特殊生活状况和那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的人。
时代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是人类学纪录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彭辉的纪录片而言亦是如此。在纪录片《背篓电影院》中,落后山村的一切科普教育以及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大多依靠张先令放映的影片提供有关信息。但随着山里通电、通网,人们不再只依靠张先令接收外界信息,人们通过电视、网络与外界接触,眼光逐渐转移,对张先令所放映的“古老”影片失去了兴趣。这一变化也让张先令的工作失去了意义,也让张先令失去了工作和赚钱的机会。该纪录片反映了时代发展中许多职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甚至是消失的命运。
二、彭辉纪录片作品的人文价值
纪录片的创作者们以承载着“人”和“文化”的纪录片表达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与思考②。彭辉通过对特殊族群生活现状的展示,对时代发展中的社会问题的记录来体现人文关怀。彭辉纪录片作品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与族群的记忆留驻、人性本质的影像书写和乡土文化建构下的家国情怀三方面。
(一)个人与族群的记忆留驻
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③。彭辉的纪录片中,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他通过对个体的记录展示群体,通过对当下的记录映衬历史。
《空山》虽然只记录了何通远与宋云国一家的生活,但为了取水长途跋涉、不断寻找并开发水资源,以及冬天靠收集积雪获取水资源的生活方式,是那里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也是整个族群生活记忆的留驻。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巴山地区一部分人逐渐用上自来水,山民们之前的生活方式也将逐渐改变,《空山》成了对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记录。彭辉的纪录片作品通过对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记录与人类在以往时代面对挑战的记录,形成个人与族群的记忆留驻,建立了社会世代之间的桥梁。
(二)人性本质的影像书写
彭辉纪录片作品的人文价值表现为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也表现为对人性本质的影像书写。人性的善恶交织、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意义,以影像的方式被书写出来。
《平衡》通过善与恶的交织对立,揭露了人性的本质。在可可西里,一部分人正在残忍地杀害野生动物,另一部分人则在极力保护野生动物,人性中的善与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纪录片开头,彭辉运用了大量镜头展示被射杀并剥去皮毛的藏羚羊,展现了盗猎分子的残忍及其为了金钱不择手段,揭露并批判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但彭辉更侧重于展现人性中的善:在扎巴多杰去北京作报告的时候,一位大学生将自己刚刚得到的稿费捐助给可可西里保护区;志愿者杨欣为了建立可可西里保护站东奔西走,为了筹集资金他还义卖自己的书。可见,为了可可西里的环保事业,许多人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足以显示出人的无私与慷慨。
(三)乡土文化建构下的家国情怀
家,居也;国,邦也。家与国是密不可分、互相依赖的。彭辉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展示来体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是依赖社会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的社会共同经验④。可见,乡土文化根植于当地具有特色的象征体系与个人记忆。
彭辉纪录片作品中多次出现民歌,如《平衡》中大家为志愿者杨欣庆祝生日时唱起了当地的民歌:“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光明,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我们的妈妈叫中国。”他们用质朴的方式演唱着藏族的歌曲,传达着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也体现着乡土文化下的国家认同。
彭辉还通过民族习惯与国家政策的冲突、融合来体现乡土文化建构下的家国情怀。扎巴多杰在姐夫索南达杰牺牲后,毅然决然地申请接替索南达杰的职责与使命。扎巴多杰在采访中提到,整个牧区的生活都是以狩猎为主,这是藏族百姓的生活方式,但国家出台保护野生动物政策后,他意识到了之前所犯的错误并毅然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平衡》通过藏地乡土文化的转变体现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家国情怀。
文化源于乡土,电影始于记录⑤。彭辉以民歌、风俗这类极富象征意义的事物来展现乡土文化,将乡土文化中的个人记忆、社会经验展示给大家,展现乡土文化建构下的家国情怀。
三、彭辉纪录片作品的社会价值
体现社会价值是纪录片的首要责任,纪录片的社会价值是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不只体现在其文学艺术价值上,更多地表现为对社会各个层面的作用。社会价值也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传达,也是对社会客观事实的反映。彭辉纪录片作品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为社会责任的承担。
(一)真实生活的呈现
对于人类学纪录片来说,真实性的含义不仅仅意味着最终要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更要把研究对象生动活泼的外在形态的本来面貌真切地展现在人们面前⑥。彭辉的纪录片作品从前期的调查、中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制作,无不渗透着彭辉本人对拍摄对象的了解及其个人思考,做到了对拍摄对象真实生活的呈现。
彭辉在《情落空山》这篇文章中也提到,当他第一次看到打来的水中蠕动着的红色虫子时,心里难免一阵作呕,而即使是这样的水在当地也不得不反复使用:先用来洗碗,然后用来洗脸,最后用来洗脚。因此,彭辉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与被拍摄对象在生活与情感上保持一致,这种生活与情感的一致,使他真正捕捉到了被拍摄对象生活中的真实场面。纪录片运用参与观察法和本位视角的拍摄方法,客观记录受拍主体的日常,让受拍主体自己表现自己、自己阐释自己,记录了大巴山村民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努力还原当地村民生活的本来面貌。
(二)社会责任的承担
纪录片社会价值的体现首先是纪录片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否。彭辉的纪录片作品不只停留于表层的记录,而是直击人心,让人们通过纪录片关注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获得直抵内心的力量。彭辉通过对特殊族群生活现状以及社会结构的关注,向外界展现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引导观众思考。彭辉纪录片社会责任的承担表现为促进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交流、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以及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平衡》以锐利的目光观察可可西里野生动物的保护状态。通过对扎巴多杰的采访,我们得知他们已经几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坚持为环保事业奔波,索南达杰与扎巴多杰甚至牺牲了自己。这些让受众意识到了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不完善以及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的艰难现状,纪录片借此呼吁人们关注和支持环保事业。《平衡》直接影响了导演陆川对电影《可可西里》的创作,彭辉也因此成为影片中新闻记者的原型。
四、结语
彭辉的纪录片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注。彭辉将镜头对准生存在社会边缘的人物,通过对个人生存境遇的展示来揭示整个族群的生存状况。彭辉在文章中写道,纪录片需要个性,尤其是在选题上⑦,这一理念也在他的纪录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彭辉纪录片的选题充分体现着人文情怀与社会哲思,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敬重生命与生存的意义。
从人文价值来看,彭辉通过对被拍主体生活的真实记录达到对个人与族群的记忆留驻;通过事件和细节的展示将人性的本质以影像的方式进行书写;通过对民歌、风俗的展示将家与国进行联系,展示了乡土文化建构下的家国情怀。从社会价值来看,彭辉通过基于田野调查的真实记录来承担社会责任、传递时代精神,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交流,让人们了解纪录片呈现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彭辉的镜头除了关注个人命运,也关注社会的发展。通过纪录片,我们可以洞察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了解特殊地区、特殊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可以说,彭辉的纪录片作品达到了人文情怀与时代记忆的镜像交融。
注释:
①《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14.
②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41.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
⑤宋平.乡土文化纪录片研究——以濮阳电视台纪录片《乡愁.濮阳之旅》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9:8.
⑥张江华.影视人类学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7.
⑦彭辉.中国纪录片需要张扬个性 [J].中国电视,200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