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失误补救的教育价值
2021-01-31谢春昌
谢春昌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遇到过教学失误。这些失误有可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内容上的一些问题,如不小心出现的口误,或者由于某些原因,教师对有些内容把握不太准确,所传授的内容出现偏差,甚至出现错误的情形。也有些失误是教师在组织管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不当或者错误,比如,在课堂上批评某些表现欠佳的学生时,使用了一些不太恰当的语言,出现了适得其反的后果等。课堂教学中,面对这种种失误,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有些教师往往羞于承认失误,有意无意地淡化这种失误,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失误消失于漠视之中。也有些教师勇于承认失误,并公开明白地对失误加以补救。还有些教师会采取一些教育教学的技巧,化解各种尴尬的失误,巧妙地对失误进行补救。
其实,课堂教学出现失误是很正常的现象。在服务管理领域,人们普遍认为,由于受人的行为活动的相对不稳定性影响,无论服务提供者如何努力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失误仍然会发生。同样地,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从长期来看,出现失误也是难免的。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可能降低教学失误出现的频次,而不可能完全将之杜绝。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课堂教学失误就成为教师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然而,尽管教学失误是很常见的现象,对教学失误进行补救,即教学补救既必要又重要,但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却未得到广泛的重视。教师们似乎不太愿意承认教学失误的存在,更遑论教学补救。这样,就忽视了教学失误补救的教育价值。有鉴于此,本文就教学补救的教育价值展开分析,以期端正人们对课堂教学失误及其补救的认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失误补救的教育价值。
一、课堂教学失误补救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教学补救有利于考验、锻炼和提升教师的品德。教师品德不是天然的,或自发形成的,而是遵循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形成的一般规律。党和国家对教师的道德规范要求和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期望形成了教师道德品质的外部约束,是他律的力量。这些他律的要求在教师的认识、实践过程中不断得以内化,逐渐成为教师的内在品质。因此,教师品德既源自教师对德性品质内容的学习,更源自教师在各种具体德性实践中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通过在道德实践中自觉地使自己的品行合于道德的原则,实现自我发展。课堂教学失误补救就是这样一种道德实践机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能经历各种道德锻炼,而教师对教学失误的承认和勇于补救则是一次重要而且独特的德行考验和锻炼。当教师出现教学失误时,承认之,改正之,这就意味着要自己与自己过不去,这是个诱发痛苦的行为,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道德感、进行自我思想剖析的勇气和魄力。
教师初次遇到教学失误时往往会感觉失落、苦闷和自责,并可能担忧补救失败。当教师鼓起勇气,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承担起教学失败的责任,克服、消除对补救失败的顾虑,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失误补救活动,并最终获得补救的成功时,整个过程所展现的优秀师德品质和渊博的学识必然会获得学生的正向反馈,使教师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这种合乎师德要求的积极体验又会进一步强化教师后来的教学补救意愿和行为,并最终使教学补救成为其面对教学失误时的自然、自觉的反应。这一系列的过程展现了教师品德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性,反映了课堂教学失误补救在教师品德提升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教学补救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补救的客观需要有利于促使教师重视并开展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失误的反思是教师教学反思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将“学会教学 (learn to teach)” 与“学会学习(learn to learn)”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优秀教育者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当教师面对教学失误时,教学反思更是不可或缺,对于教学补救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发现教学失误的基本条件,只有发现了教学失误,找出造成失误的原因,教学补救才可能得以正确地展开。
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既支持着教学补救的开展,又在教学补救过程中得以发展和提高。教学失误意味着教学实践偏离了其合理性,偏离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分析,找寻其中的偏差,判断、探究偏差的程度和原因,并积极探寻补救的方法和途径,把握最佳的补救时机,开展准确的补救等,这是一个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我否定、自我修正的痛苦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能力自我发展的过程,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的各种教学能力往往在课堂教学失误补救的过程中获得重要的磨炼和提升,并据此实现整体教学能力的发展,使教师不断从“吃一堑,长一智”中快速成长,加快“学会教学”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失误补救不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能力要求,也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使教师在不断追问、探究原因、不断追寻更为理想的教学结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教学补救还要求教师掌握较高的教学艺术,使教学补救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确保补救的成功,教师在教学补救过程中往往会比平时更为重视启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讲究“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技巧。教学补救不是悲观地看待教学失误,在沮丧的氛围中开展的痛苦纠错、纠偏过程,相反地,这是一种建立在教师相信自身的克服困难和挫折的适应力和毅力的基础上,乐观地应对失误与困难,并把这种乐观的情绪传递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失误补救成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活动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补救中,既达成补救的教育教学效果,又能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威信是很重要的,因为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的有力教育工具。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巧妙的教学补救艺术,使师生均能在教学补救中获益,实现教学相长。可以说,课堂教学失误补救建基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积累的统一。所有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教学补救艺术方面的要求,促进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课堂教学失误补救也有利于激发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失误补救为培养优秀的教师提供了现实的实践情境和要求,是发展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教学补救也是对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研究成果的检验。为顺利完成教学补救工作,提高教学活动质量,教师也需要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高度随机性的复杂且难以预测的教育情境。同一学生的相同表现在不同情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及其背后的缘由可能差异巨大。教师在面对课堂教学失误时必然需要考虑是否进行补救,如何进行补救,何时补救,由谁参与补救等多种问题。课堂教学失误的类型也众多,不同的课堂教学失误,教师应采取的正确的补救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只有这样,课堂教学补救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面对课堂教学失误,并考虑开展补救时,就为其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帮助教师从课堂教学失误补救这一教育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将之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从而逐渐培养出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补救从客观上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其教学研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补救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和践行教学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为其教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二、课堂教学失误补救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课堂教学失误补救不仅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使之形成阳光通达的宽阔胸怀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能力,也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失误补救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在面对此类事件时的态度和行为。可以说,教师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直面课堂教学失误,勇于弥补其中的不足,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挫折,这些优良的品性必然有助于学生发展出正直的、追求真善美的品德。可以说,在众多的师生品德实践中,课堂教学失误补救是最为常见和关键的实践活动之一。由于这种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的品德教育剔除了理论说教的空泛,它所传递的思想、信念和品质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和内化。因此,课堂教学失误补救是一种宝贵而高效的学生品德教育与培养机会。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们往往开始越来越明显地对那些“完美”的老师敬而远之,而更为喜欢那些虽有不足,但能积极改正不足,引领他们,并与他们共同成长的老师。之所以如此,很大的原因在于,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更为接地气地与学生打成一片。这种知错改错的教师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因此,作为教师,不要担心出现教学失误,而要敢于面对失误,承认失误,积极加以补救,这样的教师更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并具有更强的教育魅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经常可能出现失败和挫折,需要学生在不断的犯错和纠错中,不断进步。品德形成是如此,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亦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失误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在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教师的失误补救,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学习体验,加深并巩固了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也教会了他们在面对失误时,应如何处置失误,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他们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往往并非那些平淡无奇、一帆风顺的知识学习体验,而是出现过失误,然后又被教师恰当地加以补救过的知识学习活动。
开展课堂教学失误补救时,为查找失误的原因,并对之进行正确的归因,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对所出现的失误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是一种需要批判性反思的学习活动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出现的失误进行分析,找寻出现失误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和路径,这一系列充满反思的教学补救活动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为,批判性思维正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
课堂教学失误虽然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特殊又常见的细微事件,但它们却是教育学生,形成优班风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优良的班风的形成,依赖于师生在工作、学习活动中的点点滴滴的观念和行为的合力,是“汇河成海”的结果。优良的班风正是在这些关键的小细节中得以形成、表现和发展的。
课堂教学失误补救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态度观念,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之,正确地处置之,只有这样,在出现课堂教学失误时,才不会“讳疾忌医”,变失误为师生成长的契机。对于教师来说,在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谁又能保证自己从来不曾,将来也不会出现失误呢?每个个体的良好发展,正是建立在对种种细小失误的补救的基础之上,从中吸取教训、逐渐完善的。个人如此,群体如此,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