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校教研,想说爱你不容易
2021-01-31陆安
陆 安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乡村学校的教研工作,是整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教研体系中的“神经末梢”。在城乡二元结构框架之下,教研失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教研水平与效能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更何况,在急速转型时期,与城市相比,乡村教育整体上都处在一个凋敝与衰微的阶段。在整体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之下,乡村学校的教研“空壳化”与“贫血性”倾向日益明显。那么,乡村教研都存在着哪些短板?如何才能补齐这些短板?乡村教研走出困境的路径何在呢?
一、动能不足,乡村教研的贫血性窒息
教育是良心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很难进行精准化、有意义的外部监控与矫正。在一个特定的、生成性的教育场域之中,究竟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往往取决于教师个人,外界很难进行即时性的指导、介入、干预与纠偏。这就意味着唤醒教师的专业觉醒与使命担当,激发其内驱力,增强其内在效能感,是多么重要,多么富有意义。
对于乡村学校的教师来说,动能不足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教研,有一搭无一搭,可有可无,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偷工减料;课堂,照本宣科,题海战术,陈旧乏力,了无生机,全然不顾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种种不堪,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就在于动能的不足。
支撑乡村学校教师职场生涯的最为关键的动能的先天缺失与后天流失,直接造成了乡村学校教研的贫血。环境的封闭,管理的僵化,收入的低下,晋升的迟滞,专业的乏力,无一不在损耗着乡村教师的动能,影响着乡村学校教研及课堂的整体质量。
内驱力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缺失,让很多乡村教师仅仅止步于职业这个最低的层面上。这其实就是人们一直感慨的“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和“教学不易,从教不难”这两句话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不少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所在。当一个教育者激情不再燃烧、理想随风飘去、创新意识枯萎、内在动力枯竭、生命不再充盈之时,何谈教书育人?何谈塑造生命?现实中,很多乡村教师正是循着这样一条下行线,一步步地滑落,最终堕入了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庸俗不堪、面目可憎的深渊之中,他们最终带给孩子们的一定是无尽的悲凉、缺憾、创痛与戕害,最终酿成的只能是一杯教育的苦酒,一幕教育的悲剧。
当务之急,是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机制,不断赋予乡村教师以现代化的教研动能。没有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教研支持的课堂,是苍白的、乏力的、行之不远的课堂,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是也。实践早已证明,具有中国特色的教研体制与机制是中国基础教育长足发展的“制胜法宝”之一。乡村学校教研之所以乏力,根子就在于没有从体制机制上充分调动和释放广大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动能的不足,需要借助教育现代化的能量,适时地采取种种具有可行性、支持性乃至鼓励性的措施,促使更多的乡村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并在有效教研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
二、运作失效,乡村教研的格式化弊端
相对的区位劣势和环境闭锁,让传统的乡村学校教研举步维艰。有待注入先进理念、人文关怀与科学管理等诸多元素的乡村行政管理体系,不像城市学校距离开放、开明、包容、兼容等理想化的东西那么近,而科层化、等级化、小圈子、潜规则等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东西,反而比城市学校残留得多。然而,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外部文明与文化土壤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要想改变,自然也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
那么,在外部生态有待改善的情况之下,乡村学校的教研,作为一个微观层面的基点,有没有施展作为的空间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教研,对于乡村学校来说,就是一个可以四两拨千斤的神奇的基点。在大多数乡村,学校都是庄严而神圣的存在,校长与教师都是受到普遍尊重的群体,校园都是净化社会风气、整合文明资源、形成文化合力、增强治理能力的一个源头活水,须臾不可轻忽。阿基米德说得好:“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同样,建设一个良好的乡村教研氛围与机制,就可以为乡村教育乃至整个乡村社会、乡村文化提供一个弥足珍贵的基点和支点。
目前,乡村学校的教研效能之所以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成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不能回避的一点,就是运行的格式化倾向日益明显。很多乡村学校的教研有名而无实,走过场,摆样子,应付检查而已。所谓“集体备课”,所谓“学案导学”,所谓“电化教学”,很多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的把戏,甚至如“皇帝的新装”一般空洞无物。乡村教研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自省”意识与“批判”精神,用一知半解得来的、实际上经不起推敲的格式化套路一统天下,没有自主化、生动化、个性化的余地。有些乡村教师习以为常、轻车熟路的套路,纯粹建立在未经充分、科学的教育化检视与审美化改造的所谓“经验之谈”的基础之上,而其中,不乏想当然、反教育、反智化的伪科学成分。如果不通过教研这个手段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经验流程中的污泥浊水进行激浊扬清的涤荡的话,其危害可想而知。
三、上下联动,乡村教研的精准性增益
乡村学校具有与城市学校不一样的特质,这种特质是组织和开展教研活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立足乡村大地办教研,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乡村教师投身教研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乡村学校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教研服务乡村教育教学实践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乡村学校都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肩。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其短板与劣势日益凸显。这不仅表现在以大数据和智能化平台为依托的电子化资源的相对匮乏与滞后上,更表现在教育者进取心的消退、价值观的迷离、鉴赏力的低下、执行力的减损上。
若以乡村教研作为一个切片来进行观察和剖析的话,不难发现,种种弊端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受不容乐观的宏观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微观层面的教研难以置之度外、超然运行。乡村教研,需要进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维度的审视与诊断,才可以找出病灶,对症下药。
首先,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审视。行政权力对教研的过度干预、指手画脚,很容易让乡村教研剑走偏锋、沉溺于应试教育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当人们对乡村教研成效低下心生不满之时,对乡村教研短平快、粗暴式、功利化的色彩屡有诟病之际,人们往往忽略了,人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很多教研误入歧途,一味地将板子打在卑微的一线老师身上,是不公平的,也是非理性的。追根溯源,很多问题其实来自于异化乃至失控了的行政权力。那些扭曲了乡村教研原生态本相的行政权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逆专业化、政绩至上、压力传导、机械运作的“赋权”与“用权”机制。当分数和升学率等与“应试”高相关的元素不恰当地一跃而上,成为决定乡官仕途进退的决定性砝码之时,必然导致无所不用其极地狠抓、死抓、硬抓应试。行政权力层层传导,层层加码,浸入骨髓,落脚到最基层的教研这个点上,不一切围着应试转圈都难。在乡村教育生态环境之中,去行政化、去简单化、去功利化、去格式化,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个时代命题。
破解笼罩在乡村教研头上“魔咒”的“良方”,不过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的本质取向是“育人”而不是“育分”,加大放管服改革的力度,简政放权,让行政权力落到促进学生和教师作为“人”的主体性发展上来,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不是走向违背乃至限制“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误区之中。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乡村教研才可能返璞归真、才可能释放出本真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教学实践权和执行力的失真、失效、偏狭、偏颇,则是让教研陷入低迷状态的另一个原因。乡村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疏离感、陌生感乃至排斥感,导致其参与教研的意愿不强、韧劲不足。很多人感到教研没意思,没意义。对此,需要在制度设计上做出价值性引领与激励性安排。一方面,让乡村教研有意思,采取互通有无的“菜单式”培训、有话可说的“主人翁”对话等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方式,在对接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建设主体性、参与性、多样性的载体和平台,让乡村教师走进角色,走上教研大舞台的正中央,惟其如此,他们才能体味到教研活动应有的魅力,才能自觉自愿、饶有兴致地参加;另一方面,让乡村教研有意义,建立健全学分登记与奖励机制,甚至尝试建立制度化、规范性的乡村教师教研“学分银行”,覆盖其职场生涯的全程,予取予用,常态管理,同时,可以做出更多奖励和激励的制度性安排,让广大乡村教师感受到制度的温暖,感受到持续、真实、有效地参加教研活动对自己是有意义的,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这样必然会激发其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多措并举,乡村教研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让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科学、成效,更高质量,更富活力,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师生成长的规律?这是一个需要长久叩问、不懈探索的难题,其破解有赖于可持续、常态化的教研活动。
首先,引导乡村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开展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背后的教研支撑,不管是个体的教研还是集体的教研,“研”的含金量必须要高。对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学情、教学流程、课堂提问、作业设计、训练习题等诸多元素和环节,展开全覆盖、无缝隙的研究,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当下,需要对一种现象保持格外的警惕,那就是以低效益、形式化的集体备课取代高质量、实质性的个人备课。在分工协作的幌子之下淡漠个人对教学研究的孜孜以求,这种不良倾向不仅已现端倪,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应该力避。
其次,精心研磨并提炼归纳符合自身实际的个性化教改项目。
乡村学校的教研要想走出低迷的泥淖,必须牢固树立问题导向与目标意识。乡村学校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实正是改革的方向与发展的路径。留意一下,提炼一下,运用科学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加以审视和加工,就可以升华成为主题鲜明、目标清晰、导向明确的教改项目。一所乡村学校拥有一个教改项目,就可以极大地唤醒和释放全校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催生出相当可观的教研成果;一名乡村教师拥有一个教改项目,就可以在自己的职场生涯中树立一个风向标和导航仪,激荡出全身心的才智,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激情四溢、砥砺奋进的理想状态。
再次,借助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供给系统保证教师能适时充电。
乡村学校远离喧嚣纷杂、信息迅捷的闹市区,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固然会造成信息不畅、封闭落后的不利后果,但同时也会提供心无旁骛潜心读书、精雕细琢打造课堂的良好机遇。只要保证起码的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那么,乡村教师一样可以插上专业腾飞的翅膀。如何才能保证呢?一方面,加大网络信息资源的供给力度,利用好现代化、智能化、交互式的网络信息平台,开发更多更好、适销对路的网络教育资源,就像农作物的精准滴灌一般,精准服务到每一个乡村教师,提升网络教育资源广覆盖且精准化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考虑到乡村学校硬件设备短时间内尚有种种不足的基本现实,为教师充电提供一个“缓冲带”和“加油站”必不可少,想方设法给每一个学科教师都订阅本学科必不可少的纸质版教研杂志,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和应急之举,这可以有效缓解乡村教师与教研前沿之间绝缘的燃眉之急,增强其开展教研的自信心和方向感。
总之,在乡村振兴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新时代,乡村教育的振兴已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之一,就是科学化、有成效的教研。乡村教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的成败得失,这已经得到实践和时间的双重验证,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