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写满未来的教育篇章
2021-01-31刘祥
刘 祥
(作者单位:江苏仪征中学)
《现代汉语词典》中,“未来”被解释为“就要到来的”“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这样的释义,只关注了时间的自由延展,忽略了人类为了“将来的光景”而在过去与当下付出的行动,消解了人类对“现在以后的时间”倾注的期盼、担忧、焦虑等复杂情感。可以说,《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未来”不过是一个无需等待、无需准备、无需努力的抽象化概念,无论你是竭尽全力,还是无所事事,它都会按时赴会,按时转换为当下,按时变身为过去。
镌刻在人类灵魂深处的未来,绝不应该如此定义。人类的未来,永远不是一条仅只标注了日期的静态化线条,亦不是一条由高处朝向低处自由流淌的溪流,而是无数个生活坐标轴组合而成的,写满了理想、思想、情感、行为的,动态化的多维生活影像。这个多维生活影像,既承载着人之为人的全部理性、诗性与人性,也容纳着在特定时空中因为人类认知的局限而造成的各种蛮横、荒唐和扭曲。远望时辉煌灿烂,步入其间则始终是希望与失望并存。
极少有人会因为未来存在瑕疵而拒绝拥抱它,毕竟,拥抱住它,它才成为现实。在“人”的词典上,“未来”必然会被定义为凝聚了人类无限憧憬的、值得人类为之到来而在当下努力奋斗的、能够代表着人类科技、文化、情感、伦理应有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明亮那方”。要想使其变为现实,唯有付之以脚踏实地的行走。人类的未来,与“躺平者”永无交集。
如果从人的成长这一视角审视“未来”,则每一个生命体都永恒地处于由“今天的我”朝向“未来的我”行走的路程之中。在这条路上,没有人愿意丧失希望,但又难免会因为各种干扰而认错了目标、走错了方向。正是在这样的纠葛中,教育应运而生。教育是一座桥,不但联通着当下与未来,而且规范着行走的方向与行走的态势。
一
理论上而言,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指向未来。只是,指向未来的教育,与终将变成现实的未来之间,始终存在着“希望如此”和“事实如此”的非对等关系。教育所关注的未来,永远都是现实之手放飞的风筝,始终离不开一根长长的线。真正的未来却是敞开了胸怀接纳所有风筝的那片长空。风筝当然需要适应长空,长空却并非只为了容纳风筝。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关注的是风筝,还是长空,抑或兼而有之?
有一种说法很流行,也似乎很正确:没有升学率,便没有今天;只有升学率,便没有明天。这句话的潜台词,当然是先过好今天,再忙活明天。今天怎么过?先把升学率搞上去!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熟悉“县中模式”的人心知肚明。
此种说法中的“明天”,是教育的未来吗?未必如此!正如“没有升学率,便没有今天”的观点必然建立在畸形的评价标准之上一样,“只有升学率,便没有明天”依托的评价标准,未必真的切合未来教育的应有发展方向,甚至很有可能只是前一种评价标准的升级版,那就是在绝不丢弃了升学率的前提下,再想方设法折腾出其他的工作亮点,让学校在超高的升学率之外,还可以拥有更多的学科竞赛金牌,拥有更多的课程基地或者前瞻性项目,拥有更多的省级以上大型教学活动等等。倘若果真如此,则其即便能够拥有无限辉煌的明天,也不是教育应有的美好未来。
真正的教育未来是什么?每次想到这个话题,大脑中便会浮现出一幅优美的画:
黄昏,夕阳西下。所有用以文化课学习的教室空无一人。操场上,男拳女舞;实验室中,身着白大褂的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潜心实验;图书馆中,爱好阅读的孩子在文字的海洋间挣扎浮沉;散布在校园各处的触摸式一体机前,总有三五个学生在检索相关的学习信息;宽敞的艺术楼中,学习音乐、舞蹈和美术的学生全身心地训练……
有人会说,这哪里是教育的未来,分明就是教育的现实。现在的很多学校,不都是这样的教育质态吗?还有很多学校比这做得更好呢!
我当然知道有些学校已经将我期望中的景象变成了真实的存在,但我更知道,他们已经变成现实的东西,对于更多的学校而言,还是无限遥远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我大脑中的这幅未来教育图景中,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的所有行为均是去功利的、是完全建立在享受学习、思考与发现的快乐的基础之上的自觉行为,而非一边做着其他的事、一边还惦记着晚上就要进行的月考和成绩排名。
换一个角度表达,我心中的教育的未来,是“人”的自我成长意识充分觉醒、能够依照自身的个性、爱好和成长需要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教育,是剥离了各种行政力量的强加、让每一位教师和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基于自身的理想和目标而愉快学习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不鼓励“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不倡导“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而是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要让这样的教育态势成为可以预约的未来,决不能静等未来自动光顾,必须立足当下,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
二
为未来而教,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当然不是一纸毕业证书,而是一份乐观、通透、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悲悯情怀、有敬畏精神的人格操守,是拥有相对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合理使用各种既有工具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生活本领,是懂得尊重他人并能够和他人通力合作、懂得分享而非一味索取的人际交往能力。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绝不应该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不能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格分裂者。
当下,为数甚多的教育工作者,还未能养成将学习者视作未来公民的认知习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群体中,为赢得话语权而教、为物质或精神的奖励而教、为末位淘汰制背后的颜面及尊严而教,似乎远高于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而教、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教。一部分教师只将三尺讲台视作养家糊口的工具,缺乏“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缺乏“为往圣继绝学”的师者情怀,自然也就很少能够从“未来”这一宏阔视角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缺乏视野与情怀的教师并不一定是“差老师”。在应试思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学校中,这样的教师往往还因为任劳任怨地抓升学率而被确立为优秀教师甚至模范教师。而不愿意以损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健康身体为代价换取升学率的教师,则常常被视作怕吃苦、缺乏执行力、难当重任。尽管这部分教师知道自己所作所为背后的教育理性、教育情怀和教育担当,但面对应试成绩的失败,还是会或多或少地怀疑自身行为的正确性。从这一点而言,“为未来而教”或许难免伴随着一些丧失,丧失利益,丧失名誉,丧失自信,丧失斗志。
然而,未来依旧在前方,责任与情怀依旧在灵魂深处,优秀的教师终究会在日复一日的失去与获得中认清教育的本真面貌,不再倡导苦学,不再鼓励竞争,不再以牺牲今天为代价而换取明天的微薄私利。优秀的教师,视每一个学生为独一无二的生命,视每一个学生的未来为值得期许的辉煌,视未来的世界为友爱、互助、合作、包容、进取的社会。为了这些美好,优秀的教师“为未来而教”。
我以为,“为未来而教”至少应该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
其一,教师应有一双能够远眺未来的眼睛,要能够发现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观察未来社会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中的发展方向,能够看清学习者个体发展与国家民族的整体发展间的逻辑关联,要能够透过现实的各种纷扰和遮蔽,发现未来社会对当下教育的真实需求。
其二,教师应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要能够想清楚教育是什么,能够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未来的社会又需要什么,能够依照自身、学生和未来的需要而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合理区分当下需要和未来需要间的辩证关系并依照该关系而设计自身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其三,教师应有一份不被世俗的名利绑架的教育情怀,能够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成就为“我”的责任,能够舍得放弃现实人生中的各种既得利益而全身心追求教育教学的本真,能够帮助学生确立高远的人生追求并将这样的追求和全人类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教师不但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懂得悲悯、懂得敬畏、拥有世界视野的人,而且要竭尽全力引导学生成为这样的人。
其四,教师应有一份善于开启、善于引导、善于激活的教学能力,能够立足于现实的教学内容而多角度开启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在教学中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中的现象或行为进行深度探索,能够不断创设有效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始终对学习充满了探究的热情、思考的能力和发现的快乐。
此四个层次的内容,归结起来也可以只是一句话:为未来而教,就必须有发现未来之眼、思考未来之脑、拥抱未来之情、践行未来之能。
三
所有的今天,都曾经是昨天的未来;所有的未来,也都会成为今天、昨天。当我们不能用理性的行动为每一个今天标注一份清晰的意义时,属于未来的明天往往也很难拥有特殊的价值。教育领域中,最直观的证据便是单纯应试思想。当无数的教育工作者站在20世纪最后十年的门槛前远眺21世纪的教育未来之时,或许每个人的心头都曾荡漾过一份充满诗意的涟漪。人们想象着崭新的21世纪必然会全面落实了素质教育的主张,必然会让每一个孩子都依照“应该如此”而非“必须如此”的方式健康成长。
二十余年转瞬即逝,曾经被憧憬的未来已然有很多变身为写满了无奈的过去,即使是化身为现实的这一部分,也依旧挣扎于超级学校、掐尖招生、无底线地比拼升学率等教学怪圈中。置身于21世纪20年代的当下,回望曾经走过的20世纪90年代,我们是否可以理直气壮地对着往昔说一声:你们期盼的未来,我们已经使之成为现实?不能朝向美好而日渐变化的时间,最多只是由“过去”经过“当下”再朝向“将来”流淌的河水。掬起其中的任意一滴,都与其它水滴别无二致,也就无所谓过去、现在或者未来。
再过二十年,或者五十年,教育是否便一定荡尽阴霾、充满阳光?我相信,这样的未来值得期许,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为未来而教”的重要价值,开始朝向未来的需要而非瞄准当下的政绩经营我们的教育。“为未来而教”与时间并无太大关联,隐藏在这五个字背后的更多是“人”的意识的真正觉醒。“为未来而教”是为未来社会的人的健康发展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传承文化、陶冶情感,是为未来的社会提供合格的建设者,不是为了完成当下的某一份可量化检测的教学任务。
从这一点而言,“为未来而教”需要的只能是高扬的“人”的旗帜,是团结在这面旗帜下的建设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能力。这些指向未来的能力,属于所有的学习者,而非只属于少部分的精英人士。“为未来而教”是为未来社会的所有人而教,这所有人中,既包含了今天的学习者,也包含着社会各行各业的人。
此种理解,又丰富了“为未来而教”的内在意义。为未来社会的所有人的成长需要而教时,便是要求教育不再需要将所有人都培养成社会的精英阶层,而是既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也培养未来的厨师,未来的社区服务者,未来的军人、警察或者医生。“为未来而教”绝不是逼迫着所有学生都考取985或者211,而是帮助所有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分工背后的工作意义,让所有学生在未来岁月中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够以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他人服务。“为未来而教”就是要引导学生成为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受到幸福的人。
四
当下,总有人在呐喊:未来已来!
其实,那些能够被当下感知的“已来”的未来,似乎全部烙有“万物互联”的印痕。在“互联网+”的时代,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奔跑,从一个人苦思冥想地备课,到动一动鼠标便可拥有海量的备课资源,从“互联网进教室”到“智慧教室”,从“翻转课堂”“慕课”到“全民网课”……互联网带来的这份未来,形式无限多样,物质无限繁荣。
但这是“未来之物”的“已来”,绝非“未来之人” 的“已来”。当物质世界的发展速度超过“人”对这份发展的理解速度时,“人”很容易被物质世界飞速前行时掀起灰尘遮蔽,以至于只见物质不见人。
所以,“互联网+”的时代的“为未来而教”,绝不是无限放大现代信息文明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而是需要引导学习者科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成为“人”的发展的助手,而非成为“人”的主宰。即使将来的某一天起,学校教育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平台之上,“人”也依旧属于“为未来而教”的唯一主体。教育不但要教给学生认知并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而且要帮助学生建构合乎道德规范的现代信息文明和现代信息伦理。
在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时间段内,我们曾经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努力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当大多数学校基于这三个“面向”而竭尽全力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量的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时,有时却有意无意地丢失了“人”的思想、情感与道德。毫无疑问,当今任意一名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其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熟悉程度都远远高于他们的祖辈甚至父辈,但大量的学生并未凭借了这份知识与能力而帮助自身更好地成长,而是或沉溺于网络游戏而蹉跎岁月,或隐身网络背后宣泄各种负面情绪。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学校教育中教给他们的现代信息技术固然能够让他们熟练应对各种“已来”的未来之物,却无法让他们成长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写的“人”。原因何在?“立德树人”缺位!德为人之根,才为人之干,根不牢,干亦不牢。
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高中阶段全面展开,并正在朝向义务教育阶段全方位延展。在这一背景下探究“为未来而教”时,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育人”这一根本性任务之中。“为未来而教”必须扭转只关注应试知识、应试能力的单纯应试思想,将“减负增效”和生命体的健康成长紧密结合,和整个民族的国民素质提升紧密结合。只有这样,“为未来而教”才能够经受得住未来的检验。任何时候,“为未来而教”都不能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应是一份扎扎实实的行动。
王蒙在《青春万岁》的序诗中高歌:“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每一位乐意于“为未来而教”的教师何妨也一同高歌,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未来编织一份坚实的现代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