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老区红色资源 绽放红色基因光芒
——以荔湾区革命老区史为例
2021-01-30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党校蔡文芬
文/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党校 蔡文芬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我们要在红色记忆中不断地汲取力量,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一、 革命老区史是荔湾区红色基因的宝贵历史资源
在荔湾区,葵蓬凤溪和西塱裕安围两个地方在新民主主义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解放战争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 裕安围革命老根据地
裕安围革命老根据地位于荔湾区东漖街西塱经济联社西侧的裕安围村。1924 年7 月,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在芳村谢家祠成立,同时建立了党组织,裕安围村第一批加入协会。1925 年,该村成立了党小组。同年该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全部农户都是农民协会的会员,并组成了农民自卫军。1927 年,裕安围农民自卫军参加了广州起义,农民自卫军与铁路工人赤卫队一起在攻占石围塘火车站后,渡过白鹅潭,进入广州城,与城内起义军并肩作战。其中就有被誉为“裕安围九烈士”的裕安围村民陈锦生、叶佳、梁添、陈秋成、陈巨成、郭珠、梁坚、梁耀、原南等九位党员。在抗战时期,裕安围成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半武装群众组织——抗日俊杰同志社裕安围分社,主动配合广州市区游击队第二支队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掩护抗日武装干部,直至抗战胜利。1963 年,裕安围被广州市政府正式授予“红色游击区”及“革命老根据地”的称号,1995 年,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 葵蓬凤溪革命老区
葵蓬凤溪革命老区旧址位于荔湾区茶滘街葵蓬经济联社凤溪自然村。葵蓬凤溪村原是广州市郊第三区农民协会所在地,是农民运动的摇篮之一。大革命时期,凤溪村成立了党组织,建立了农民协会,积极组织武装队伍,参加了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期间,凤溪村成立了抗日俊杰同志社凤溪分社,发展社员数十人,壮大了抗日力量,配合珠江纵队第二支队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直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解放战争期间,凤溪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农会、民兵继续开展斗争,为广州的解放作出贡献。1993 年5 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命名凤溪村为抗日根据地,1995 年 12 月,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 激活革命老区红色资源
东漖街西塱裕安围革命老区纪念馆于2012 年重建,2018 年揭牌为荔湾区第一批“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吸引了广大党员干部、中小学校、“两新”党组织参观学习。裕安围革命老区纪念馆通过沉浸式红色主题文化教育发挥红色阵地功能,打造“两讲两学”形式,即学生讲和老战士讲、沉浸学和回顾学。纪念馆定期邀请辖内小学生担任讲解员,引导参访团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厚植家国情怀;邀请老战士从亲历者的角度讲述革命战争年代亲身经历的党史岁月和红色经历,汲取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力量,擦亮忠诚底色。纪念馆通过“沉浸式”情景剧,以历史资料为蓝本,以参观者为演员,让观众沉浸在革命前线情境中,让党史学习教育更为生动鲜活、切实可感;通过回顾学,让参观的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争做担当作为的新时代先锋。
茶滘街建设葵蓬凤溪革命老区“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精耕红色资源,最大化深挖凤溪革命历史,整合资源,把实地参观、研究讨论、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拍摄《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凤溪革命老区专题片、“凤溪红色故事汇”视频短片,通过媒体平台推送传播;举办“从凤溪再出发,学党史讲党史”红色讲解员选拔赛,参赛选手在讲述英雄故事中坚定对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开设专题党史课,向青少年讲授革命英雄英勇奋战、顽强拼搏、不畏艰难的感人历史故事,鼓舞新时代青少年在新的征程上怀揣爱国心、树立报国志。
二、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要把红色基因、红色精神转化为看得见、听得到、感受得到的丰富内涵,让人们感受到红色基因的影响力,从而在宝贵的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的精神滋养,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一) 挖掘好红色传统的理论内涵
随着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党的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段奋斗过程、每一场艰苦战役,每一次进阶突破,带给人们的精神感染和意志鼓舞,留给人们的成功启发和经验法宝,所产生的历史启迪和现实价值,显得愈加珍贵,应该深入挖掘,展现在人们可读可观可感可触的视线范围内。通过对红色历史资源的深入挖掘、系统梳理,从而讲好地方史迹,突出价值意义。推进专家学者参与地方红色文化的专业挖掘,开展课题研究,加强学术交流;推进基层工作者、亲身经历者参与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承事业,让红色资源,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二) 打造好红色基因的展示平台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革命历史纪念场所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红色文化的传承遵循着特定而严格的形式。在红色史迹发生地的特定空间里所产生的红色氛围、内涵阐释、意义感悟、情感共鸣,对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具有现实的历史意义。遗址、纪念馆、文物等有形实物是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等无形实质的载体。我们要学习、传承红色基因,要通过纪念馆去展示过去的历史。以雕塑、实物、图片和文献资料等为载体,同时善于运用影视剧、数字化场景再现等方式,将史料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保持好红色精神的效能转化
红色精神既蕴含着生物学意义的遗传特性,也蕴含着文化学意义的传播特性;既蕴含着政治学意义的标识特性,也蕴含着历史学意义的启发特性。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从有形资源的角度进行保护,又要从无形资源的角度进行传承。精神的力量是具有持久性的,可在一代代人的活动中延续下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红色精神也要在新时代增添新内容,焕发新活力。让红色精神成为推动当地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让后代牢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让历史成为最好的教科书。让红色基因永不退色,让红色精神得以延续,紧跟新时代的发展,以创新的理念、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四)发挥好红色阵地的教育作用
红色史迹从历史中来,在现实中呈现,在未来中延续。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要记住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要讲清楚红色基因与辉煌成绩的关系,讲清楚红色传统与伟大复兴的关系。红色资源的生命力在于教育的思想影响力,近年来红色教育基地在青少年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社会公众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红色故事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最生动的教材,红色阵地是书本课堂的延伸,红色基因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钙壮骨之剂,红色文化是社会公众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滋养,发挥好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的红色阵地作用,是为了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好地发扬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