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阐释

2021-01-30孟宪超

数字传媒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国宝纪录片文物

孟宪超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监测与发展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近年来,随着《国宝档案》《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播出,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文物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说到传统文化,似乎只与庄严肃穆相关,说到年轻观众,似乎只喜欢花哨的东西,但是,传统文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元厚重,年轻人也比我们想象的要深沉智慧。历史文物是文明进程的见证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如何创新讲述方式、创新传播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国宝会说话》精选100 件国宝,每集5 分钟,分4季播出,实现了“充电5 分钟,穿越8000 年”。该纪录片自2018年播出以来,获得了口碑与人气的双丰收,第一季豆瓣评分就已高达9.5,关注度与点击量持续上升,真正实现了靠“呆萌”出圈,用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精准的选材,展现了中华文明之美。

1 创作模式短小精悍

新媒体时代,观众收视习惯发生很大的改变,不再仅仅依赖于广播、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反而越来越习惯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获取信息。这对纪录片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纪录片篇幅比较长,风格比较严肃,而当代观众的时间相对碎片化,注意力较为分散,这就要求纪录片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创新叙事形式。微纪录片是信息碎片化时代的产物,与微博、微信、微电影一样,其产生有其必然性。

《如果国宝会说话》摒弃以往国宝题材纪录片的长篇大论,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出现,完全可以用短小精悍来概括。这样的纪录片可以做到信息直达、简明扼要、灵活多变,与当代年轻人接收信息的习惯不谋而合。该片每集5 分钟,但每一集的国宝都是精挑细选,是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其背后都蕴含着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形态。萌萌的虎符虽执于掌心,却可以调动千军万马,其背后有一个惊心动魄的家国故事,体现着古人的智慧、责任。呆萌可爱的尊被网友称为“愤怒的小鸟”,“”俗称猫头鹰,在商代是非常受尊崇的,从高贵,到不祥,到呆萌,商周以来人们对猫头鹰形象定义的变化,代表的是几千年来文化的不断演变。精短的篇幅,需要配以精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精妙的语言,才能以最短的时间吸引住观众,并能传达出中心思想,最终实现“小文物”传播“大文化”。

2 视听语言动感萌态

2.1 视觉语言上的“动感”

国宝本身是静态的,被特定的场景、空间,以及其本身的完整性所限制,对国宝承载的传统文化既能进行历史性还原,又能进行个性化诠释更是难上加难。纪录片能通过多种视觉表达手段使国宝以更为灵活动态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如果国宝会说话》利用运动镜头增加视觉动态效果,对国宝进行全方位、立体性的展示,细节到位、线条清晰、角度独特。并通过数字技术拓展了人们对国宝的想象空间,虚拟与现实融为一体,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用大数据算法模拟王羲之的书法真迹,线条艺术之美跃然纸上,配以悠扬闲适的朗读,高山流水、群贤毕至,仿佛那场会稽山的聚会刚刚结束。《阿斯塔那俑与文书》一集中,通过二维动画将陶俑活化,讲述“郭录事”掌管公文往来、勾检法律文书,并于街头断案的故事,将“吃瓜群众”的现代化元素插入其中,风趣幽默。《鹰顶金冠饰》一集中,融入多种视觉表现形式,通过手偶娃娃表演讲述草原部落的豪放与遭遇雪灾后的境遇,画面生动有趣。

2.2 话语表达上的“萌感”

解说词是该纪录片“萌感”最为明显的元素。解说词中大量运用了网络词汇,如“萌萌哒”“苹果肌”“喵星人”“厉害了我的祖先”等等,这是传统文化积极拥抱潮流文化的表现,是吸引年轻观众的有效手段,不可否认,萌态化的表达方式的确更能获得受众的青睐。《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改以往文物类纪录片的严肃风格及高冷气场,充分融入了情感化、人格化的叙述方式,将冰冷静态的文物炼化出了人格魅力。人格化的语言表达能将文物的展示、文化的介绍变成一次历史文物与现代人的情感邂逅。《击鼓说唱陶俑》一集的小标题是“唱响我人生”,解说中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两颗凸出的苹果肌,仿佛熟透的冬枣,构成我可爱的面容,人们叫我说唱俑”,并发出“两千年的断食断水,腹部的赘肉竟没有半点儿的松懈,哎!减肥真难”的感慨,现代化的阐释使观众感受到说唱俑似乎就在身边讲述人生经历,并十分亲密。《水晶缀十字铁刀》一集中虽未采用第一人称,但是文案中将刀拟人化处理,赋予刀人的情感:“这只刀一直在地下睡着,一千四百年只睡得个锈迹满身,它醒来的一刻,却突然觉得无限悲凉”,并将汉刀、唐刀设计成师徒关系,通过二者的“对话”将汉代到唐代期间刀在外形上的变化做了生动讲述,并传达了变化产生的原因,即大唐已是一个胸怀世界的大唐。

3 互动营销生动多元

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互动欲望不断增加,B 站的弹幕能满足观众对个性化表达的需求,观众可以边看作品边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情感的释放。《如果国宝会说话》每一集以“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为开头,以“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为结尾。网友通过弹幕积极互动,满屏的“已查收”代表了纪录片在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节目播出中持续不断的弹幕回应,各种各样的网友留言,与纪录片的精彩内容遥相呼应,渐渐演变成年轻观众与传统文化的远程通话、互动交流。有效的互动不仅能使纪录片的制作更进一步的贴近于当代年轻人的审美习惯,还能提升他们对历史文物以及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感。

《如果国宝会说话》充分考虑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特点,采用全媒体联合的传播方式,大屏、小屏、多屏联动,共振互补。海报的独特构思是该纪录片在宣传上的一大亮点,网友神评论“官方卖萌”。“陶,醉了6000 年”“这款美瞳我要了”“老铁,稳!”“确认过眼神”“吃瓜群众”“我头上有犄角”等,海报上的文案或脑洞大开、别出心裁,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或意蕴深长、意境优美,直击当代人的“诗与远方”。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与深沉厚重的历史文物的完美结合,让这些沉睡千年的国家宝藏以更为时尚潮流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除了宣传海报,全新尝试了国宝表情包、百科图片、10 秒小视频、金句盘点等营销元素,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最新动态,让国宝走进千家万户。

在以往的国宝系列纪录片中,观众是信息的接收者,不会产生对自我的审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大量采用“你”“我”“他”这样的表述方式,赋予文物以人格力量,观众不但在“看”,也在“被看”,观众对国宝不再产生相隔千年的距离感,而仿佛在平等的对视,这场跨越千百年的情感交流似乎意犹未尽。

猜你喜欢

国宝纪录片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国宝”竞拍会
漫话国宝
文物的逝去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