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021-01-30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王依然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王依然
实体经济是基于物质产品生产、销售、流通的经济活动。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与金融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金融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中众多实体企业是金融服务面对的主要客户,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稳定的重要基础乃是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委密集出台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及疫情防控措施,既稳定了市场预期,又有力地支持了疫情后企业的复产复工。当前,我国经济处在转型期,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秦皇岛市作为河北沿海率先发展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城市,肩负着重要使命。金融支持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 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的困境
1.1 不同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定位,导致资金对实体经济随周期波动配置错位
就中国经济实践状况分析,金融组织既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性个人,又有着从属当局政策性的特殊社会属性。从风险偏好与资金逐利视角来看,传统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并非在企业经营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更倾向于在实体经济向好的时期追加资金投入。从财政的综合管理视角来看,财政改革更偏向于让金融经济政策起到逆周期调整的功能,同时对于平衡经济运行、熨平周期震荡、民生、惠农等领域也起到了综合性的管理功能。目前,金融系统在资本体内循环的首要因素就是实体经营获利能力的高低。从商业银行的运营状况分析,由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进入了放缓时期,实体经济获利能力明显减弱,因此贷款投放的风险也逐渐凸显。
实体企业是独立经营的法律实体,又是为社会融资的重要供给方。在经济低迷时期,金融机构首要考量的是资金稳定性,再考量获利能力。
1.2 在金融系统资金体内循环,弱化了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能力
在实体经济获利能力逐渐减弱的情形下,近年来银行与同业经营得以发展。中国银行同业服务的具体内容有:代理公司同业资金清算、同业存储、债券融资、同业拆借、外汇买卖、衍生品贸易、票据转让剩余收益及再贴现、代客融资交易及同业融资交易回购等。银行同业服务主要以商业银行信誉为基石,并具备超高收益、超强资金流动性的特征。当实体经济收益下滑的时候,商业银行也热衷“挣快钱”。同业业务的快速增加,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信贷规模约束,可以避免利率管制,但使得监管指标严重失真。这些同业融资的体内循环,大大削弱了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力量。同时,由于有些商业银行常年开展大量的同业批发业务,且期限错配比较高,给流动性管理造成了很大压力。
1.3 金融与经济失衡体现为信贷结构和经济结构配套问题失调
从金融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个人购房贷款将成为金融机构的优质资产。个人购房信贷数量增加速度较快,已成为促进楼市信贷增加的主要力量。随着个人房贷的快速增长,居民整体杠杆率也快速上升。一方面普通市民近几十年消费被占比过高的个人住房贷款透支,另一方面由于高杠杆和楼市价格的攀升产生了叠加效果,有可能引发整体经济金融领域的系统性经营风险。在中国住房金融属性上更加突出,具备了市场投机与融资的双重功能。城市居民提高杠杆实际上增大了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经营风险,而如果对楼市继续向下调控,将增大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为防止价格震荡,确保稳定的房价,逐渐增大了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难度。
小微企业、“三农”经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仍显不足。金融机构对大中型公司的投资偏好依旧相当强烈。在经济低迷时期,由于大中型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均大于一般银行,作为投资金融机构优选标的。银行融资难仍然存在,主要由于银行担保系统发展不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资源缺乏、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
2 秦皇岛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
2.1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1)推动金融回归本源,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普惠金融工作力度,实现小微企业贷款、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切实增加银行信贷在民营经济、小微企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带动民营经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整体下降。
(2)加强资本市场对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上市挂牌扶持奖励政策体系,分类分层次推动挂牌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鼓励挂牌上市企业通过更多股权方式融资。支持境内外的风险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参与企业的改制重组,扩大企业债券和融资规模。
(3)加强保险市场建设,增强保障功能。积极引进保险业金融机构来秦皇岛投资。重点推进太平洋人寿、泰康之家等保险机构来秦皇岛设立养老社区工作,进一步对接市场需求、选址等方面工作。积极推进养老社区项目早日落地,从而推动秦皇岛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2 推进金融创新
(1)加强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提升金融产业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环渤海合作大格局,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严格落实区域合作协议,积极承接京津金融产业转移和功能外溢。突出滨海、生态、旅游、科技特色,利用好北戴河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一事一议”的政策优势,建立市直部门与京津冀金融机构一对一对接联系制度。围绕功能定位,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性信贷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给予特殊的金融政策,加大对首都要素外溢、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
(2)创建线上和线下多渠道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搭建线上“秦皇岛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集中展示分散在各部门、各区域的核心信用信息,实现信息与资源整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立线下“秦皇岛市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实现融资对接服务、股权投资服务、股权交易代办服务以及培训路演服务等。
(3)创新抵押担保方式。驻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总行争取金融产品创新试点,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推广农户小额信用和联保贷款。开展股权、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融资。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互保、联保机制,大力支持产业园区、行业性自律组织和大型商贸物流企业等发展。
(4)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满足农户基本需求。探索金融扶贫开发模式,着力推动产业化金融扶贫。加强与浙江网商银行合作,大力推动“普惠金融+智慧县城”项目实施,在青龙满族自治县试点的基础上,全市县域内全面推行。
(5)加速农村信用社改革,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盈利能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去行政化管理、强化服务职能。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积极推动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2.3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地方金融统计数据标准化工作,健全完善地方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统计标准。推进数据集中共享平台建设,整合归集河北金融云数据,建立地方金融基础数据库。通过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提供全面、系统性的舆情研判和风险监测,精准识别金融风险。
(2)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力度。严格落实金融风险防控责任,严格落实金融风险处置化解责任。构建防控责任体系,纵向至底、横向到边。为确保风险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应制订应急预案,落实应对措施。要加大金融领域风险排查防控力度,稳妥审慎处置。
(3)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金融风险安全防范宣传力度。以普及金融知识为抓手,大力宣传金融科普及典型风险、欺诈案件,对于隐蔽性高、风险性强的金融案件更要扩大宣传频率及宣讲范围,强化应对、预防措施的灌输,真正将宣传贯彻责任落实,凸显普及风险成效。
2.4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制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制,从应激式、被动式监管转向制度“补短板”。一方面,对于一些个体性或突发性事件,为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要坚决确保监管手段及时精准。另一方面,着力完善制度建设,尤其是中长期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建立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形成金融监管合力。积极探索建立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原有处非办、清整办的基础上,丰富完善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制度、专项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等,在增强协调配合、推动工作落实、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开展专项排查,摸排风险隐患,组织开展金融风险隐患大排查、互联网金融企业大排查、非法集资大排查、地方金融组织关联关系专项排查等。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推进涉众型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建立和工作常态化,压实属地责任。
加大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力度。开展宣传教育,强化源头治理。开展专项斗争,加强基层普法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现本市P2P网贷平台清零目标。
充分运用大数据,严防金融风险隐患。利用“河北金融云”实施动态监测,加强对金融活动的全流程、全链条动态监测预警,及时识别重大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