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以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为例

2021-01-30杨建越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公众微信

杨建越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已经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发布及时、菜单分类清晰、内容多样化等优势。任何人都能在微信公众号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传播相关的文字、图片以及语音等各种信息。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的功能,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现代教育事业也应该相应地转变升级,选择新式教学方法,如果把手机这种先进的功能运用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手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而且还可以带给学生更加新鲜的学习体验。

一、微信公众平台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信息手段已经广泛运用到大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将“互联网 +”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势必会对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高职语文教师也应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紧跟时代的步伐,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把高职语文打造成学生喜爱的公共基础课程。高职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强大功能,使其与教学有机结合,让课堂真正地“翻转”过来。课前,教师首先把教学重点、教学相关内容、教学补充资料、其他参考资料以及网上有关资源链接等推送到微信公众号,强调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内容加以仔细阅读,这样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教师上课所授内容,并通过互联网查询教师所讲内容的相关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在课前阶段,教师准备大量的相关资料、短视频等及时推送到公众号,让学生阅读领悟便成了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一步。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引导而不是讲授的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可以自己上台讲解,也可以交流讨论,教师作为配角进行补充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适应了“00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语文课程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

当前,手机成了“00后”大学生离不开的“伙伴”,各种手机功能也被大学生开发应用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合理地应用好手机资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那么,怎样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语文教学服务呢?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以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已经建立并实现初步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悬瓮山下诵经典”为例加以说明。由于现今的信息量大,学生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有几十个之多,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很快会被埋没在众多的公众号中而渐渐被遗忘,因此选取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古老而闻名的晋祠西面的悬瓮山作为微信公众平台的名字,使其不仅具有极强的辨识度,而且也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相契合。微信公众号“悬瓮山下诵经典”设置了“悦读”“乐听”“趣学”等三个栏目。在“悦读”栏目中,学生可以从文人在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的一咏三叹中关切家国、哲思人生;在“乐听”栏目中,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名家诵读,还可以欣赏到本校教师、学生的朗诵,从美妙的声音中感受作家蕴含于作品中的深情;在“趣学”栏目中,学生可以邂逅先贤、感悟博大智慧与至理常道。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定期更新内容,使内容更丰富、更新颖。为了提升“悬瓮山下诵经典”这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影响力和使用率,每学期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微信公众号“悬瓮山下诵经典”在“悦读”栏目中增加了“每周诵读”和“走近名著”等子栏目,调动学生背诵名家名篇和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三、高职语文课程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优势及教学策略

高职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讲授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精华,但各高校设置的课时却非常少。以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为例,《大学语文》教材共有9个单元,108篇文章,大学语文课主要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每星期3个课时,共上13周课,一学期39个课时。在这短短的39个课时内讲完108篇文章是不可能的。而文章的讲解和学生掌握知识是需要足够的课时量才能保障的,这就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微信公众平台正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那么,如何将微信公众平台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呢?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本学期正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班级,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让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以便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公众号看到教师推送的相关教学信息;另一类主要针对已完成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学生,他们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持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最终达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仍以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建立并良好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悬瓮山下诵经典”为例加以说明。

(一)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每周诵读”内容

这个子栏目呈现给学生的不仅是需要背诵的诗篇,还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及作品简析,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前提前将教师所要讲授的篇目进行预习并背诵。在学生熟悉诗词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既能减少学生熟悉诗篇的过程,节约上课时间,也能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自主地学习教师未在课堂上讲授的篇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语文课时不足的问题。“每周诵读”这一子栏目的推出产生的一个更可喜的效果是,每次上课前,教室里再也看不到聊天、玩手机的现象,学生大声朗读、背诵,教室里呈现一片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改变课堂现状

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来看,高职语文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所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安排,小部分由教师进行补充,半数以上的学校都是根据教材安排选择部分篇目进行讲解。由于教材内容稍显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高职语文距当初预设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于是,学生上课刷视频、玩游戏、睡觉便成了一种常态。这种教学方法不符合高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存在感,没有成就感,无法获得听课的乐趣,甚至被遏制了学习大学语文的热情。而微信公众平台具有较强的交流互动功能,能为教师教学和师生交流提供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呢?教师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将讲授内容的背景知识、拓展资料等呈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例如,在讲解苏轼生平及创作这一专题时,将苏轼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逸闻轶事、主要诗文创作、情感世界以及他与弟弟的手足之情等内容提前推送至微信公众平台,如《苏轼: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原来苏轼贡献了那么多成语》《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里的巅峰对决》等,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在网上搜集苏轼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前储备充足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对微信公众平台所发内容加以适当补充,课上学生还能紧跟教师的讲解积极发言,从而提高了上课效率。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上讲台发言,这样一节语文课,通过转换不同的角色,不仅增添了学生的新鲜感,还能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作家作品,学生的鉴赏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都能自信地登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角,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应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平时成绩,所占比重为40%。总之,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在课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熟悉教师要讲解的内容,积极着手准备资料,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发言,教师不再满堂灌,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同样,讲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推送了《淮海居士秦观:寂寞人间五百年》;讲解元稹的悼亡诗推送了《千古悼亡词:最痛莫过于情深不寿》;讲解白居易的《长恨歌》推送了《唐诗宋词里的相思,生命延长线上的爱情》和《绝美诗意〈长恨歌〉,大唐旧梦一朝醒》……微信公众平台将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和喜爱。

(三)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学生读书热情

开设微信公众号“悬瓮山下诵经典”是为进一步推进和加快我校“文化财专”建设,打造浓郁书香校园文化而创建的。为了能够真正让学生静下心来读经典、品名著,“悬瓮山下诵经典”在“乐听”栏目,每期推出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朗诵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另外,微信公众平台还特别增加了“走近名著”专栏,鼓励学生将读书的心得、感受诉诸笔端并选择优秀作品刊登,让学生及时地看到自己或同学写的文章,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从而进一步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读经典、品名著的行列中,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四、结语

如今,“00后”大学生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他们希望张扬自我个性,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欣赏和认可,课堂上以教师讲课为主,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他们喜欢一个相对宽松的畅所欲言的环境。而教师由于授课任务、授课内容、授课学时的限制,往往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恰好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微信公众平台有留言功能,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言、讨论、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便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改善了教师原有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公众微信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公众号3月热榜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