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护理体会

2021-01-30周翠绿李晓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3期
关键词:利尿剂腹水黄疸

周翠绿 李晓晖

(厦门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9)

肝硬化腹水属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最易出现的一种症状,与中医内的“鼓胀”一词相符[1]。出现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腹部的肿胀,肚皮呈现出圆鼓的状态,并伴随有明显的青筋,气色也较为暗黄[2]。这种疾病的患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上认为其主要与饮食、吸血虫和肝病史联系密切。中医中曾提及“不节饮食,受损情志”,不良的饮食习惯常常是造成腹水的原因之一;同时,感染吸血虫、患有黄疸等也会加速该疾病的产生;而长期的肝部疾病也会对气血水液的治疗产生阻碍,从而导致腹水症状[3-4]。这种疾病主要发作于肝脏与脾脏处,长此以往,还会对肾部造成严重的伤害。西医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常常以利尿剂作为首选,虽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但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之下,利尿剂的效果便会逐渐下降,患者体内也会产生抗药性,往往需要增加剂量才可奏效[5-6]。然而,加大剂量的使用会为患者带来许多的不适之处,加重患者对其的依赖性,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而近年来,中医在医学界的成就愈发显著,其意义和价值愈来愈高。鉴于此,本文将针对中药穴位贴敷展开研究,探析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列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分组标准,随机划分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内共计患者40例,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46±3.57)岁;患病时长1~8年,平均患病时长(4.59±1.33)年。研究组内共计患者40例,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87±3.64)岁;患病时长1~7年,平均患病时长(4.29±1.46)年。将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展开对比,结果显示:P>0.05,可实施统计学检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临床检测,确诊为肝硬化腹胀;②伴随舌苔发白,大便次数增多症状;③患者同意参与研究,并知情具体安排。排除标准:①精神、认知障碍,不具调查反馈能力者;②正处于怀孕期、哺乳期的患者;③对研究依从性差,不具研究合作性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将单一的西医治疗方式应用于对照组。口服利尿剂:呋塞米(生产企业: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毫克/片,国药准字:H31021074)联合螺内酯(生产企业: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毫克/片,国药准字:H33020111),初次服用二者各20 mg,每日2次;持续治疗呋塞米每日剂量不变,螺内酯依据患者尿量及电解质调整剂量,但每日剂量控制在120 mg以下,连续服用3周。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融入中医穴位贴敷的治疗方式,并应用于本组。西药的药物和剂量同对照组。中医穴位贴敷分为以下3个不同的贴敷配方:配方一(腹水配方):甘遂60 g、肉桂180 g、牵牛子90 g、沉香60 g。配方二(黄疸配方):大黄720 g、绵茵陈360 g、虎杖360 g、郁金180 g、七寸金240 g。配方三(腹胀配方):枳壳450 g、厚朴600 g、乌药300 g、木香450 g、大黄300 g。以上3个配方针对三种不同症状进行敷贴,配方均混合醋调制而成,对神阙穴位展开贴敷,每日1次,敷贴时间控制在2 h内,同时观察皮肤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肋痛状态。患者每日明显感觉胸肋满疼痛,每次持续时间大于3 h,服药治疗后方可缓解则评定为7~10分;患者每日经常感觉胸肋胀满疼痛,持续1~3 h才能缓解则评定为4~6分;患者每日偶有感觉胸肋胀满疼痛,1 h内可自行缓解则评定为1~3分;无症状为0分。②观察两组患者的腹胀状况。7~10分:每日发作,持续时间大于3 h才缓解,甚至一整天都不能缓解,腹胀如鼓,胸闷气短明显,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常规用药后不能缓解(10分),常规用药后部分缓解(9分);4~6分:2~3 d发作1次,发作频繁,1~3 h内可作缓解,胀感明显,可见胸闷气短,影响生活及工作,需要使用药物干预才能缓解(6分);1~3分:大于3 d发作1次,时而发作,时而停止,1 h内可缓解,腹有胀感,不影响工作及生活,不需要使用药物便可自行缓解(3分);0分:无症状。③观察两组患者的黄疸状况。7~10分:总胆红素达到5倍以上,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4~6分:总胆红素达到2~5倍;1~3分:总胆红素达到2倍及以下;0分:未达到上述判定。以上3项指标的评定均采用积聚(肝硬化)中医效果评价表进行统计,分数总计10分,7~10分为重度;4~6分为中度;1~3分为轻度;0分为无症状。分数愈高,意味症状愈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意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肋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肋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肋痛评分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腹胀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腹胀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患者腹胀评分在7~10分(重度)有17例,4~6分(中度)有17例,1~3分(轻度)有6例,无0分患者(无症状);研究组患者中,腹胀评分在7~10分(重度)有5例,4~6分(中度)有6例,1~3分(轻度)有29例,无0分患者(无症状)。

2.3 两组患者黄疸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黄疸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患者黄疸评分在7~10分(重度)有19例,4~6分(中度)有17例,1~3分(轻度)有4例,无0分患者(无症状);研究组患者中,黄疸评分在7~10分(重度)有4例,4~6分(中度)有6例,1~3分(轻度)有30例,无0分患者(无症状)。

3 讨 论

肝硬化腹水属于临床中的一种慢性肝病,常由各种复杂机制作用之下,并反复影响所导致的肝部损伤[7]。许多肝硬化腹水患者都系肝炎发展至后期所致,少许患者存在酒精性肝硬化与吸血虫肝硬化。据有关的专家学者表示,肝硬化腹水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后,残留的肝细胞便结节性再次生长,并发生病变,最后变为纤维隔与结缔组织增生,破坏患者肝部的肝小叶,生成假小叶,发展便呈现出肝脏硬化腹水[8-9]。该疾病必须采取“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态度,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段,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威胁。

现阶段,肝硬化腹水常实施西医中的利尿剂治疗方式。但是,对老年患者来说,他们的门静脉血压较高,循环血量较低,从而诱发的腹水情况也较其他患者更加严重,利尿剂所使用的剂量也会大大增加,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10-11]。过多的腹水量会致使患者的肾脏备受挤压,引起肾动脉供血能力的下降,从而使得循环能力也随之减弱,加重了潴留情况,利尿剂的效果也将不断下降,出现体内耐药现象。中医把肝硬化腹水定义为“鼓胀”范畴,表示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为“气阴两虚、气血不足、本虚标实”[12]。其疾病的“本”在于体内气血缺失,气和阴都不足,从而导致肝脾肾功能循环失调。长时间的湿热之气存于体内,气血不畅,血流淤堵是造成腹水的“标”,针对“标”去治“本”乃中医治疗的依据所在。中医以外敷方式,依照肝硬化腹水的不同表现机制,分为腹水配方、黄疸配方、腹胀配方3种,选取甘遂、肉桂、牵牛子、沉香、大黄、绵茵陈、虎杖、郁金、七寸金、枳壳、厚朴、乌药、木香、大黄等多种药材,与醋相混合,贴敷于神阙穴位,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臌之效。该贴敷方法辅助利尿剂搭配使用效果更佳,在本文中便将此得以证实。本文将单一的西医治疗方式应用于对照组,在此基础之上,融入中医穴位贴敷的治疗方式,并应用于研究组,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肋痛、腹胀以及黄疸3个方面的恢复效果大相径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肋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程度也较对照组轻(P<0.05);研究组患者的黄疸程度也较对照组轻(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缓解患者的肋痛、腹胀以及黄疸方面的症状,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崇与使用。

猜你喜欢

利尿剂腹水黄疸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