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2021-01-30王珊珊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3期
关键词:组间手术室剖宫产

王珊珊 丁 浩 薛 梅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083)

剖宫产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据相关统计资料[1]显示,近几年,我国剖宫产率在不断上升。产妇术中以及术后的疼痛体验不明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剖宫产术的顺利进行[2]。除此之外,就产妇而言,剖宫产本身作为一种应激源存在,不仅产妇术中容易出现各种消极心理情绪,如紧张以及焦虑等,影响手术质量,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加其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其疾病的发生概率[3-4]。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指出,对剖宫产产妇开展手术室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以及术中术后的疼痛体验,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5-6]。因此本次研究抽取了我院妇产科在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以进一步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及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妇产科在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的产妇,通过计算机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产妇共计42例。参照组中,初产妇和经产妇比例为30∶12;产妇最大年龄为35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年龄中间值(29.12±1.37)岁;孕周在38~42周,中间值为(40.14±0.88)周。研究组中,初产妇和经产妇比例为32∶10;产妇最大年龄为34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年龄中间值(29.17±1.35)岁;孕周在39~42周,中间值为(40.18±0.85)周。两组产妇均为单胎妊娠,精神正常,可以正常进行沟通交流,产妇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剔除多胎妊娠、合并精神类疾病以及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产妇。两组产妇的上述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性,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本次研究比较要求。

1.2 方法 参照组产妇安排开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术前访视,为其介绍剖宫产相关知识,告知其剖宫产术需要配合注意的事项,同时做好产妇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对其予以麻醉及留置导尿管,同时带好相关手术用品进入手术室,术后做好产妇的消毒以及体温检查等工作。研究组产妇在以上基础上再安排开展手术室心理护理,具体为:①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产妇的术前沟通,通过积极热情的态度和产妇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真实的心理状况,针对产妇的消极心理予以有效疏通,同时为其列举临床成功案例等来进一步增强产妇自信心,提高其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感,进一步稳定产妇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后期手术工作的顺利开展。②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合理调整,提高产妇安全感,确保产妇可以在一个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中开展手术,在手术期间,注意做好产妇的隐私保护工作,并且积极询问其是否有不适感,可以多通过眼神鼓励产妇,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是播放一些新生儿视频来转移产妇注意力,引导其想象胎儿出生后的美好场景。如有必要,也可以适时告知产妇手术进程,确认手术的安全性,以缓解产妇心理负担。③在术后,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将新生儿情况详细告知产妇,并且予以夸赞,提高产妇的心理成就感。除此之外,让新生儿多和产妇进行接触,指导其如何进行正确哺乳,并且叮嘱产妇家属多安慰鼓励产妇,以进一步提高其术后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以及抑郁状态,量表各包含20个评估项目,以四级评分法作为评分原则,以50分作为临界值,评分越高表示产妇的焦虑状态以及抑郁状态越严重。②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入室时、切皮时、胎儿取出时以及术后12 h时,最高分为10分,表示疼痛剧烈,最低分为0分,表示无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③通过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分100分,根据评分高低将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整理分析,组间正态数据资料以()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比较 参照组在护理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和研究组产妇比较,组间数据未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和研究组产妇比较,均显著更高,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比较 参照组在入室时、切皮时、胎儿取出时以及术后12 h的疼痛评分和研究组产妇比较,均显著更高,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组间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比较(分,)

表1 组间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比较(分,)

表2 组间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2 组间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比较(分,)

2.3 组间护理满意率比较 参照组的整体护理满意率显著低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组间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剖宫产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终止妊娠方式,其在解决难产以及某些产科合并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对于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的孕妇,护理作为其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其护理质量会对产妇的手术疗效带来一定影响[8]。心理干预是指通过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打造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以及积极的沟通交流等来了解其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根据具体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能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配合手术工作的开展[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在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和研究组产妇比较,均显著更高,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而由表2可知,参照组在入室时、切皮时、胎儿取出时以及术后12 h的疼痛评分和研究组产妇比较,均显著更高,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手术室心理护理的开展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缓解产妇疼痛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0.95%和95.24%,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张悦[10]报道一致,进一步说明手术室心理护理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中的良好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行剖宫产结束妊娠的产妇,手术室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应用价值,不仅可以缓解其疼痛感以及焦虑感,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组间手术室剖宫产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