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古城安全防御体系营建研究

2021-01-29荔,刘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肇庆古城体系

袁 荔,刘 勇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0 引 言

中国古代城池营建历来注重城市建设的防御安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城池军事防御工程承担着守卫整个城市乃至国家安全与发展的职能,与国家的兴衰存亡紧密相关,是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具体物化。以城墙为主体所构成的防御体系使城市如一道巨大的屏障,对城区内部作以围和、封闭式保护,并保障统治阶级政治权利的领导、支配与组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城市安全防御体系被历代王朝和有识之士重视并潜心经营,并积累了丰富的营建理论与实践成果,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古代城市安全防御体系营建的相关研究已较为丰富,相关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从传统历史地理学、建筑史学角度出发,浅析城市起源选址、规划和筑城手法、行政等级与城池规模等方面对城市安全与发展的驱动因素[1-3];沿用经典形态学、拓扑学视野,对城市安全防御体系的形态结构与基本模式的研究,如从“井田制”耕作制度、“天圆地方”传统观念、城市功能、地理条件和防御思想等方面对古城形制模式、形态图形类型的探讨[4-7];以实证研究考述部分流域治所城市的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将城市功能区划的影响因素从依循城市生态论的自然形成,拓宽到需依赖于权力运作与各种社会因素等的共同决定[8];对防御体系内部或传统建筑构造技术方面的研究[9-10],如以个案形式对各类城镇防御体系、城防单体设施进行的研究考订和以天津大学为代表的长城明代九边防御体系的系列研究,从空间防御内部构成入手推演军事防御性聚落的发展脉络。

综合而言,随着对国家安全的愈发重视,古城安全防御体系的研究层次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然而,以上成果多从某一专项理论层面或某些特定实证层级去探究城市安全防御体系,尚未能涵盖当前亟需保护与发展的部分历史文化名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某些地区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实效性。鉴于此,本文结合城市建设情况与空间规划特征,系统梳理肇庆古城的营建动力机制,从城市选址的生态安全、城市营建的心理安防、城墙营建的军事防御与水系建设的防洪御灾几个方面对肇庆古城的防御体系营建分层级进行研究,并由此深入探究这一具有地域特点与防御性能的城市遗产的价值特征,期冀为肇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提供参考。

1 城市营建动力机制

肇庆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流域下游北岸,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代西江流域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拥有着极高的地位。肇庆原为高要县治,作为依附于自然条件的军事重镇,早期封建化城市于汉唐时期逐渐形成。宋至明初为肇庆的大发展时期,城市的政治、经济职能日益增强。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变迁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宋以后肇庆古城始固定为今址(图1,2)。明至清中叶,随着政权的不断加强与稳定,城市的规划建设达到鼎盛,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与安全防御思想的重要案例之一[11-12]。

肇庆城市形态的发生和演化始于汉唐,确立于宋。因地处西江险要,作为古代岭南军事重镇,肇庆是迫于宋廷“强干弱枝”理念下形成的消极修城政策与由此造成的地方防御力量薄弱的矛盾激化——“侬智高之乱”事件后修筑城墙的。此后出于军事地位上升、城市职能变迁、防范流寇暴乱以及抵御自然灾害目的,明清时期古城营建注重城墙与城市建设的防御安全,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并最终构建了以城墙为核心的富有地域特色且完备有效的古城安全防御体系。其古城营建的动力机制主要受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的影响,具体涉及政策职能的推动、民族文化引发的暴乱以及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

1.1 政治层面:政策职能的推动作用

在帝制时代的政治意象中,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统治者获取或维护权力的手段或工具[13]。北宋初年,为惩唐末藩镇割据之弊,肇庆与诸多州府治所一样,以不筑城的方式回应中央收夺地方权利的政策。这一方式虽一度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客观形成条件,但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显示出其弊端——地方武力的薄弱,导致中小城市治安紊乱,流寇频生。“自宋皇祐中,侬智高反,始筑子城,仅容廨宇”[14]。彼时因侬智高之乱,宋廷意识到毁城政策的战略被动局面,知州江柬之以土筑城,是为端州有城之始。后据史料记载至迟于政和三年(1113年),为防御敌寇入侵,郡守郑敦义拓为砖城并引水挖濠,至此肇庆格局初定。此后由于宋元两朝的消极态度,肇庆地区虽武装战争频起,城墙却无大规模修筑,但古城规划体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间上的重视,城内路网交通及输排水系统逐渐铺设构建,官署建筑与道教宫观开始兴建。

因地处西江险要,明清肇庆军事地位备受重视,并逐渐承担两广政治、经济及文化职能。明洪武设守御千户所,二十二年改为卫,卫治肇庆府,隶广东都司,下辖四会、广宁、泷水、函口等五千户所[15]。后陆续有肇庆游击将军府、水师总兵府以及两广总督府等军事指挥机关驻肇。出于城防目的,城内军事职能机构与各类祠宇廨署逐渐增多。明朝末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据肇而控西南。肇庆成为明清政权相争之地。清顺治八年(1651年)总兵许尔显、知府张之璧为防兵戈扰攘,“增城上炮台六座,炮房二十七间,窝铺一百四十八间,水城炮台二所,……”[16]。此后古城内厢军政机构继续增加。直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两广总督迁驻广州,官署随之陆续迁走,肇庆军事地位逐步下降,加之西江航运业变化,自此城市发展放缓,规模维持清初状态(图3)。

1.2 文化层面:多民族引发的流寇暴乱

肇庆所在之岭南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间关系脆弱,冲突时有发生。据统计,明嘉靖年间广东33个州县有瑶寨900多处,其中肇庆府有540多处,占60%左右[17]。自明以来,肇庆是朝廷对南疆政策的施政中心,中央政权为加强对其掌控,剿抚并用,但收效颇微。明清时期肇庆地区面临的威胁还来自岭南叛乱的少数民族及内地流民和农民起义。这种以劫掠为目的的起事频仍,使明初以卫所为基础的防卫体系已无法保障地方社会安全。为防范自保,古城不得不加强军事城防,使之更为坚固。

天顺三年(1459年)广西壮民起义,并联合泷水、德庆等地瑶民攻占肇庆府城。迫于此,知府黄瑜遣人深挖沟渠修筑敌楼防御。至成化、嘉靖年间,壮瑶起义更是屡扑不绝,频仍的起事使城池得到了更加频繁的修缮。明中后期在政府军事镇压下,起义多以失败告终,在强迫或自然同化之下,瑶民分散转移,数量减少。清代起义同样被反复镇压。多次战事均使城垣楼堞受不同程度倾毁,事毕以官为倡首,城之毁坏者皆葺治完好。虽然明清该辖区形势错综复杂,但城墙修筑增补时期集中于明中叶后少数民族起事期间,并最终止于镇压平息。

1.3 地理层面:生态环境恶化与自然灾害加剧

肇庆境内平原地势低平,沼泽洼地较多,水网密布,河流流量大。季风性气候特征显著,常受台风暴雨侵袭,宣泄不及易引发流域性洪水,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自宋以来岭南大规模开发,修筑堤围并扩大耕地,明清时期肇庆更是进入封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自明中叶韩雍开山“剿瑶”及政府鼓励沿西江两岸开山伐木、屯田驻兵,沿岸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稳定性更低,洪水泛滥逐年严重。水患灾害的频发,给古城及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生命财产隐患。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肇庆共发生84次大型洪涝灾害,以明嘉靖、万历及清乾隆、光绪年间最为频繁,并伴有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秋七月,“西潦大至,江水泛滥,决堤九十余处,府城几陷,坏民房二万一千七百五十九间,溺死三十一人……”[16],可见洪水来时民困力尽之凄惨景况。史料记载中虽主要侧重于洪灾后人畜伤亡及房产损失的记录,未对古城破坏进行量化统计,但从文字描述中仍然能看出受灾损害之严重。迫于水患等自然灾害影响,明清官吏极其重视防洪治理,多次动帑修城,并疏浚重整内外濠排水渠道,筑堤开窦,增强城市调蓄泄洪能力,以此抵御洪涝灾害。

2 古城安全防御体系特征

明清时期古城营建注重城市建设的防御安全,以抵御社会或自然对城市的破坏,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并最终构建了以城墙为核心的安全防御体系。肇庆古城安全防御体系的营建主要从古城选址的生态安全、城市营建的心理安防、城墙建造的军事防御、与水系规划的防洪御灾4个层面展开(图4)。

2.1 古城选址的生态安全

肇庆古城选址的生态安全表现在选址对山水形胜、水陆交通、人口规模与环境容量、城市腹地以及自然胁迫的恢复力等生存资料安全的考虑。

肇庆地处珠江三角洲西缘,依托西江控扼海道,背靠北岭,因山脉遇河流阻断而形成三榕峡、大鼎峡、羚羊峡,素有“小三峡”之险,“府带山控江,延袤数千里,据广州之上游,当贺、梧之津要”[18],以其广阔的控制领域在古代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番禹外围的军事据点。肇庆作为西江流域乃至大西南各地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是历代兵家用兵岭南的必争之地。每当社会动乱、王朝更替时,肇庆凭借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总会形成进攻退守的军事攻防据点。城市选址于此,与其军事地理的重要性密切相关。

除城市设险防卫需求外,位于水陆交通要冲也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及城市体系的建设。肇庆地处珠江流域内最大水系西江干流中下游,水域资源丰富,可满足城市给养。西江水系众多,两广境内所产货物均可通过西江各支流,经肇庆而达广州及海内外(图5)。岭南盛产海盐,并历为官卖,汉代在高要设立盐官,珠江内外所出食盐均通过高要而北运。唐宋至明,随生产力发展,集散于肇庆的客货日益增多,使之成为两广运粮之道,水上运输更有所发展,是西江流域水运枢纽及货物集散地,并在发展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基础,成为西江走廊重要经济中心。

肇庆境内地貌兼具侵蚀山地、喀斯特丘陵等多种地形,且衔接连续,分布集中,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开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肇庆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三冬无雪,霜不杀青,且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为生物资源与种植物种的培育及人类繁衍与生产经营提供了较为优越的环境基础。秦汉以后岭南建置增加,移民南迁带来大量人口入居,封建生产力渐次发展。当地居民大规模围垦平原低地,创造基塘结合的作物利用方式,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城市腹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由于五岭的天然隔绝,肇庆所在之岭南自古远离中原政治中心,有着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肇庆地区设置中央集权管辖下的政治机构始于汉代。此后虽行政区划合并、析置反复,但逐渐升格为两广地区的政治及军事中心。政权的加强与社会的稳定是肇庆作为封建城市正式形成的重要政治因素,也保障了南迁移民与本地居民的交流与融合,为城内外建设及城市繁荣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2.2 城市营建的心理安防

与物质防御相较,中国古代城市的安全防御体系同样注重精神防御,并通过在城市规划中营建意识形态领域的心理安防,来使城市获得者拥有心理安全慰藉以削弱外势的侵犯。古城规划的心理安防从礼制思想、风水理论以及城市信仰体系3个层次构建。

2.2.1 礼制思想的秩序保障

从现代广义的生态安全概念和国家安全系统层面进行分析,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所体现的礼制思想体系包含在生态安全的思想体系之中,属于国家安全系统中的意识形态[19]。

《周礼·考工记》中都城的营建源自对礼制原则的遵循。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种礼制秩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州县治所城市的规划与布局。肇庆是以军事与政治为建城目的的城市,城的营建背景源于中原对岭南多民族的统治。自明代起,肇庆即为封建王朝“剿抚”南疆的军政重镇和卫所防御的龙头要津,后又作为南明政权与两广军政文化中心,政权交替频繁。因此,虽地处岭南边陲,但古城规划建设深植于中原礼制文化之中,并反映在城市形态与等级、城市路网与中轴线布局、建筑等级秩序等方面。

肇庆城墙近乎矩形,周长约2 801 m,围合面积大致0.39 km2,平面形制较为规整,为明代州府级规格城墙。城开四门,城内路网体系由街、巷等不同级别的城市道路组成,有明显的城市轴线、功能分区,布局强调轴线与序列。内部以官廨建筑为主,择中而立,沿城内东西轴线展开,坐北朝南,形成以“政治性”为主导的城市空间,是城市军事守卫的核心。为维护正统,城内外不同时期修建有大量的官署、文教、军事、祭祀类建筑,这些建筑与封建礼教伦理本位相互配合,构成国家政治与社会秩序的同构关系,成为约束百姓生活行为及伦理道德的思想规范。

在外部城池形态上,虽着眼于伦理本位的正统思想,但濒临西江考虑防洪,因此通过对水文特征及水流运动的规律认识,因地制宜对城墙形态进行局部调整,避免洪流冲击,打破了中原地区追求周正方整的方城形制,而加强与原有地形的协调,是传统的中原礼制城池防御布局形式下为适应地形环境的变形处理(图6)。

2.2.2 风水理论的心理安防

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格局上,古人往往借助“形态图式”等象天法地和风水理论的思想,将自然环境中的主观感受附会于客观世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观,使城市的空间布局更契合人们的心理安防需求。肇庆古城的选址营建也符合传统风水理念中将城池建设与四方山水相融,以形成理想人居环境的理念。

从古代堪舆学来看,城址定向经过对自然的审视相度而定。北部东西走向的北岭、鼎湖两山同一山脉,山峰连绵如屏障,盘踞西江北岸,作为城市的镇山;隔旱峡东南有羚羊山与烂柯山,西南有龟顶山,成为护卫城市的砂山;西江水成弓形从古城西、南、东侧流过,形成弯曲环抱之势,是城市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命之河;江南岸自西向东远近呼应有蛇山、象山、乌榕山,是为案山;西江南岸的云开大山、云雾山、天露山,是为朝山。城池坐北朝南,使建筑具有良好的朝向和通风。背山面水,在河流环绕的凸岸“汭位”处建城,置廨宇于城池中位,依托山水屏障,易守难攻,形成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其选址布局与古代风水堪舆学说“山环水抱、负阴抱阳”的建城原则[20-21]相吻合(图7),也构成了以江、峡、城、湖、山为空间层次的典型山水城市格局。

2.2.3 城市信仰的精神构建

从文化心理学角度分析,将象征或祈祷性的心理需求寄托通过物化的建筑,进行精神与文化层面的震慑或意境创造,施行心理层面的强化,也是中国古代城池防御中与物质防御相对应的精神构建。就肇庆府城来看,作为一座府治兼县治所在,加之南岭阻隔,民间信仰丰富,五方杂处。从信仰目的与渊源来看,可分为典章制度性质祠庙、民间祭祀性质祠庙、军事性祠庙、先贤祭祀祠庙、地方宗教信仰庙宇等。

信仰体系中以关帝庙、天后宫作为有军事性质的祠庙,与防御城池关系较为密切。关帝庙分置在城内东、西两门、北门大街及城外近门处,基本形成一门一庙的庙门格局,而天后宫则建于城外东、西近濠处,均便于军士祭祀,树立尚武精神。此外,城外西江南、北两岸山冈高处也分别建有文明塔、巽峰塔、崇禧塔、元魁塔四风水塔,或培育风水、招揽地势,或镇西江“祸龙”、永固堤围,是肇庆民间精神化需求的体现。其他庙宇祠堂,如城隍庙、佛道寺观、社稷坛等也遍布城内外,作为城市物质防御功能的补充,是城市精神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

2.3 城墙建造的军事防御

城墙营建是古城安全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肇庆自明代起就注重城池防御体系的建造,利用天然屏障拱卫安全,并注重人工防御设施的构建,结合街巷防御与军事部署,构建出多层防御体系共存、多种防御方式配合的古代城池防御体系,提高城市安全防御能力。

2.3.1 多重防御的城池防线

古城筑城强调以天然险阻为屏障,利用山川地形优势进行军事防御。凭借北侧北岭、鼎湖两山形成的侵蚀低山与东南羚羊山等,与遇河流阻断形成的峡谷之险,在北、西、东侧形成外围防御圈,易守难攻,并依托南侧的西江控扼海道,以山水形胜的自然环境形成第一道城市防线。同时,古城外部设水环绕,利用西江引水挖濠,形成周四百五十八丈的环城外濠,作为城市外部设防的关隘,加强城墙外围的整体防御能力,抵御来自四方的攻城者,形成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城濠防护体系(图8)。

肇庆城墙选址于高山峡谷下游的冲积平原之上,宋皇祐年间沿北侧高冈倚坡而建,在政和年间扩建并包砖,后经历代官吏修葺,不断加高培厚以增强防御。墙基采用平地挖槽,由长条石和夯土砖混合交叉建造,整垣夯土版筑,外露部分有石砌和砖砌2种,结构坚固。后改筑四门月城并修城门马路,用以掩蔽城门,形成双重城门的城垣构造体系。

据载自明至清道光年间,对城上炮台敌楼等观察射击设施多次增筑改建。城墙四角均建有角台,角台上各建角楼1座,皆3层重檐叠拱,用以登高望远,观察敌情。西北段建有披云楼,楼高3层,为军事瞭望台。城顶内侧建有女墙,外侧建有雉堞1 120个,上部开望孔以便观察敌情,而下部开射孔用以隐身射击。沿城外侧平均每隔74 m有一凸出的马面,马面为非对称式布置,杀伤力有效,用以消除城下死角,以便防守士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来袭之敌。后陆续建敌楼、窝铺、燕窝等防御设施,在城门、月城及城隅等重点防范区域设空心炮台、连环炮台、水城炮台、鸡翼炮台等各类炮台,较早地使用火炮及其他抛射性火器,内卫士卒,外击敌人,形成一系列配套的军事防御体系。

古城以山水形胜的自然屏障为第一道防线,以城濠防护体系为第二道防线,以双重城门的城垣构造体系为第三道防线,以城上配套的军事防御设施为第四道防线,相互配合,重重防卫,并以北岭山脉与西江沿线为防御重点据城控扼,形成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多层防御体系共存的防御特征。

2.3.2 平战结合的街巷防御

明清时期肇庆城内路网由街巷等不同级别的道路体系组成,受中原礼制建城思想的影响,道路系统规划完整,街巷格局主次分明。城门有四,其上皆有城楼,为3层重檐叠拱。东西两门相对而开,西门大街与东门大街作为城市轴线连接东西两门,将城内各功能建筑有效组织;南北两门略微错开不做直通,与东西大街相汇形成双丁字形大街,贯通四门。城门内道路相互交织,城外延续城内道路组织结构,以东西为轴,沿南北方向展开。城内外南北向坊巷与东西向主干道相连,形成T型主干道与鱼骨状次干道相结合的路网结构。

从军事防御角度而言,T型巷道及尽端多布置有火药局、参将府等重要军事建置,也是卫所内部各区块的分界线,以控制城市空间布局,方便军士集结部署及战备物资运送。此外,迂回巷道、宽窄坡度变化、尽端路、街门过街楼的设置有利于组织城市巷战,有效降低破城后与敌军正面冲撞的概率,体现出重视防御移动性的周到考虑。

2.3.3 建制完备的军事部署

肇庆地处西江战略攻防要地,同时又是南疆政策的施政中心,注重以加强兵力部署来提高城市安全防御能力。洪武初,于肇庆设守御千户所,后升为肇庆卫,职责卫守城与屯田,并陆续在肇庆城内外建有卫厅、经历司、断事听、镇抚司左右中前4个千户所。后设左参将、肇庆练兵游击将军、岭西兵备道、兵巡道、监军道、两广总督等,并建相应府署;为加强江防,在城内置海防馆,并在城东建水师游击将军府,适应海防抗倭需求。清设肇庆协镇府、都标营等,各营副将署、都司署、参将署、守备署于城内,分布在城内东西大街的主轴线及城门附近。在兵力部署上,督标营守西路水汛(今厂排路以西水道)及分巡罗定江口、德庆、封川、四会、三水等地;水师营守东路水汛;肇庆协守城门(左营负责东门北门,右营负责西门南门)及南路水汛、府属各县[22],并沿西江河口设置分防佐杂以巡缉盘查。除军事指挥外,设军事设施配合,东西校场建于城外开阔处,作为军士演武阅兵之地;营房百余,建于城内外及校场周边;火药局建于西城内;另有炮台炮车等,体系完备(图9)。

2.4 水系规划的防洪御灾

地处南方近水地区,肇庆古城除军事防御体系之外,还肩负着极强的防洪功能,在防洪处理上考虑更为周密完善。古城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城市高地对用地功能进行合理布置,增筑城墙防洪构筑体系,建设具有防洪功能的护城堤围,利用城市水系引水挖濠,发挥蓄、导作用,增强城市调蓄泄洪能力,集漳水、疏排、蓄水为一体,改善生态环境,以此抵御洪涝灾害[23]。

2.4.1 适应高程的选址布局

肇庆位于高山峡谷下游西江古河道冲击后形成的冲积平原上,地势相对较为低平,海拔多在3~11 m。宋皇佑年间,古城于南侧河漫滩地势稍高、河床稳定之处重新建城,对洪泛区进行合理避让。为尽量减少洪水对城基的冲刷侵袭,选择在河道内环所包绕的凸岸建城,河床稳定,通过水路交通满足城市给养,并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

古城建设利用城市高程,依地势高低进行适应性布局,将重要官署及文教、宗教类建筑置于北侧地势较高之处,并设置高台及台基,以避水患。在城墙南门内侧地势低洼处保留澳塘等城市湿地,使其成为城市内部、河滨地带与西江的自然缓冲带,体现了古城建设利用城市高程变化,对自然灾害的适应性布局。

2.4.2 对水设障的城墙堤防

肇庆古城修筑有自抗洪能力的城墙,以城垣本体所形成的防洪闭合圈抵御洪水灾害。除坚固厚重的墙体构造外,在城墙形态设计上,四角转角处略作弧形处理,以加大河道曲率,使墙基不致受洪水冲刷而塌陷;在城东南水流湍急处,将城墙及东月城向内凹入,做以90°弧形折角,以顺应从东南绕城而来的洪水流势,并避免在洪水威胁方向开门;在城南滨江处甃石以固城基,使之与城址并高,藉捍水患。此外,城门之上还设闸以御洪,两侧落木板间填充有黏土以防渗水。民国时期还在部分城墙内侧加筑防洪加固的二阶城,用以横向支撑墙体,抵抗洪水压力。

根据雷达风暴追踪路径分析(图5),该强雷暴单体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廊桥走向是东北—西南向),移动路径垂直于廊桥走向。

为抵御江水漫侵,保护城址及城北农田,早在宋朝就开始筑堤开窦。洪武年间始建附郭堤围,后经历代修筑,在清朝更名为景福围,西起三榕峡口,东抵羚羊峡入口,全长17.79 km,为捍卫肇庆城的主要堤围,也是肇庆防洪的第一道防线,至今仍发挥防洪功用。

2.4.3 排蓄结合的城市水系

在水系规划与建设上,肇庆古城通过自然河流的因势利导,利用南侧西江开挖并疏导城外濠池,形成由西濠、东濠与北濠组成的环城外濠,并在城内设内濠,与内外及沿岸低洼处的澳塘湿地结合,水系动态连通,形成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复合水网,采用水窦(闸)排水与分区蓄水相结合的方式排水,平衡城市供水与排水,兼顾城市水陆交通。

古城在建设中注重对原有湿地的保留与维护,以作为城市内部、河滨地带与西江的自然缓冲带,消纳利用降水,形成具有调蓄纳洪、污水净化的绿地生态机制。同时在城北处改造沥湖(今星湖),遇西江洪水上涨时,水漫溢堤坝后,沥湖可分蓄江河洪水,发挥调蓄作用,避免内涝之灾,形成 “旱地-湿地-沥湖”一体的城市生态综合体。

古城内外结合自然地域环境,还建设有陂、塘、井、圳等多类型蓄水工程。在降水分配不均时,通过蓄水设施的调节,使区域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3 结 语

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多受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特定军事环境的影响,并展现出特定背景下的营建特征。纵观肇庆古城营建动力机制,并结合规划特征与空间形态,可将这一具有地域特点和防御性能的城市遗产价值特征进行以下概括:

(1)古城选址审慎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反映出中国古代人居建设的综合性与整体性考量。肇庆选址充分考虑与山水形胜、水陆交通、地利建设、城市腹地及应对灾害胁迫恢复力的关系,使区域内生存资料安全得以满足:其地理位置优越,是岭南军事重镇,满足军事扼控的据点要求;濒临西江,水运交通便利,满足物资运送的交通需求;地貌丰富,城址有外扩的发展空间,满足屯田耕种的土地需求;虽建置变动频繁,但政治地位逐渐升级,是西江下游政区中心,满足政权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古城营建深植于以中原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原礼制思想与都城营建制度向岭南边陲的辐射与渗透。古城虽处岭南边陲,但却是南疆政策的施政中心,其营建源于中原对岭南多民族的统治,因此更为注重维护其意识形态安全。有别于南方城墙(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依山形水势而建,平面布局不求规整,肇庆在城市规划中更注重对礼制原则的遵循,并反映在城市形态与等级、城市路网与中轴线布局、建筑等级秩序等方面,是传统的中原礼制城池防御布局形式下为适应地形环境的变形处理。此外,注重风水堪舆的心理防御与城市信仰的精神构建,使城市空间布局更契合人们的心理安防需求。

(3)城池防御重点突出,其军事防御体系对维护岭南乃至大西南各地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城池重视攻防便利性,利用天然屏障拱卫安全,并注重人工防御设施的构建,依托山水形胜的自然屏障、城濠防护体系、双重城门的城垣构造体系及城上配套的军事防御设施等形成4道城市防线,相互配合,重重防卫,结合街巷平战防御,并配备完备的兵力部署,以北岭山脉与西江沿线为防御重点据城控扼,构建出多层防御体系共存、多种防御方式配合的古代城池防御体系,提高物质防御安全。

(4)在对抗洪水侵袭中,形成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洪水防御思想、系统完备的古城防洪排蓄体系,防洪御灾效果显著,防救并举。古城以水为生,依河而建。肇庆作为南方城市的典型代表,其防洪考虑更为周密完善。古城依据对自然河流水系特征与城市高程的规律认识,对城墙堤坝等防洪构筑进行适应性布局,在防治洪水、开发农田水利、整治航道过程中固城开濠导江,建立了由环城濠池、城内河渠、城市湿地景观、水利设施等组成的层次丰富、特色突出的水系运作系统,集漳水、疏排、蓄水为一体,增强城市调蓄泄洪能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转变,并由单纯的防御洪水到适应与管理洪水,实现城市生态与内外环境安全。

综上,肇庆古城的营建是生存资料安全与内外环境安全、物质防御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层面的综合体现。至今古城空间格局及城墙主体仍相对完好,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生态安全思想、宋元明清城墙防御及防洪体系、筑城与修缮技艺以及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从城市格局而言,古城与建筑、周边山水环境构成的以江、峡、城、湖、山为空间层次的典型山水城市格局,使古城具有良好的景观视廊,对研究中国古代山水城市和大尺度山水轴线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肇庆古城体系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安居古城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