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乐舞陶俑的形态对比研究
2021-01-29唐芳旭
唐芳旭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1 引言
陶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随葬明器,大致出现在春秋时期,至春秋晚期已经普遍流行。西汉王朝一统天下,崇尚孝道,厚葬之风盛行。汉代王符《潜夫论》载:“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镂玉,檽梓楩柟,良田造茔,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造起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崇侈上僭……”陶俑作为墓葬中主要的随葬品之一广为兴盛,在形形色色的陶俑之中,乐舞俑展现的形态一定是最精彩的。汉代时期的乐舞俑已经高度发展,唐朝的厚葬之风和开放之风更是将乐舞俑的发展推到一个巅峰。本文将从服饰妆容、形态色彩等方面来分析两朝的乐舞陶俑。
2 汉唐两朝乐舞俑服饰与妆容的对比
汉代是最早确立了完整服饰制度的朝代,是服饰的高速发展时期,他为后代的服饰制度奠定了基础。古时人们将头上的装饰物称为“首服”,首服分为三类:一为冠、二为巾、三为帽。男子至二十岁则要行冠礼,但是当时贵族与平民的阶级区分十分严格,一般情况下只有贵族可以戴冠、冕、弁,而庶民百姓只能戴巾帻。但是凡是官僚入朝和参加大型社会活动,必须戴冠,以表示敬重之意。所以乐舞俑中的男俑多戴冠,但是出现的最多的是冕和弁。若头上无冠则多为梳髻。古代女子多不戴冠,在她们十五岁时要用束发的簪子将头发绾起,汉代乐舞俑中的女佣多将头发盘起,并不将头发盘向头顶而是在脑后挽髻。汉代服饰是以宽衣广袖为美,无论是深衣还是襦服都是如此,所以汉代当时的服饰不但袖子长并且非常宽大。汉代深衣衣裳相连,使身体深藏不露,雅致华贵。深衣是男子和女子中最为常见的服饰,汉代乐舞俑之中大多着深衣,而深衣分为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曲裾深衣整体紧窄,下摆呈喇叭状,长则及地而行不露足,衣领最具有特色,通常为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无论穿了几件衣服每层领子都要露出来,最多达三层以上。而直裾深衣则不如曲裾深衣长,衣裾多在身体侧面或是后方。汉代发掘的乐舞俑无论男子女子都是以着曲裾深衣的较多,汉代在知识阶层还普遍穿着的襦服在乐舞俑之中体现的相对较少。汉代女子的眉型多流行长眉型,还留下八字眉、远山眉等等。汉代乐舞俑女子多长眉入鬓,可见当时女子画眉之长。古代女子点唇多以小巧浓艳,在汉代就以有此习俗,称为樱桃小口。
服饰发展到唐代则愈发的具有开放之美,唐代服饰不仅大气且精致,其中是唐代女子的服饰将其推上了顶峰。唐代出土的乐舞陶俑几乎为女性,她们不仅姿态优美,而且刻画的极其精致。唐代女子对头饰的装扮是非常上心的,唐代发髻记载的种类就有四十多种,如凤髻、螺髻、双髻、同心髻等等。唐代发式多将发式盘至高耸状,反映着不同时代所具有的不同的审美情趣。虽然唐代的发式大体上是承袭着汉魏两朝,但是还是形成了唐朝所特有的雍容华贵的风格。唐代所发掘的女子乐舞俑,其服饰的特点第一体现在中原服饰和胡服的结合,服饰衣长及膝,衣袖瘦窄的特点。第二是唐代女装的开放性,它体现在当时出现的袒胸式衣衫上,由于唐朝经济繁盛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大多数女性体态丰满,于是用服饰来弥补自身身材的缺点,所以领口的高度也是不断下降。这类衣衫分为窄袖和宽袖两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低胸,因此成为唐代女装开放的代表。虽然唐朝的服饰以开放性为特点,但是总体还是以冠饰制度作为基础支撑的,在生活之中也是要严格遵守制度的。唐代还有一种半袖衫,可以只穿半袖衫露出手臂,也可以在里面穿在衣服之外同时具有保暖和装饰的作用。披帛在当时也是非常流行,有宽短类似于披风的款式,也有窄长环绕在肩上的款式。唐代女子乐舞俑多上着窄袖襦衫,外穿短款披帛,下穿及地长裙,反映了当时唐朝多彩的服饰文化。唐代女子的妆面也随着不同时期而改变,初唐时期女子的面部多圆润健美,流行娥眉、长眉,盛唐时期则变得更加开放,流行远山眉、桂叶眉等,再向后发展到晚唐时期装饰种类繁多眉妆流行柳叶眉、八字眉等。唐代形容女子唇形优美,常将其形容为樱桃,所以在唐代乐舞俑中女子的嘴唇不仅形小似樱桃,而且红润通透。
从服饰方面来分析,在乐舞俑上体现的一是汉代服饰文化相对典雅,唐代服饰文化则更加开放,但是无论是汉还是唐,服饰制度都是非常完善的。二是汉唐两朝女子的发式都极其丰富,唐朝的发式不同于汉代将发式盘至脑后而是将发式盘至高耸,更加具有特点。三是两朝服饰习惯变得不同,原本在汉朝不流行的襦服在唐朝则风靡全全朝,在汉朝多见的深衣在唐朝则变得少见,从衣着服饰的风格不同也可以体现出汉唐两朝所体现的人文习惯也完全不同。四是,汉唐的眉型大多偏长,嘴唇都以樱桃小嘴为美,但是唐代女子面部会显得更加圆润饱满。
3 汉唐两朝乐舞俑动态色彩的对比
每一个乐舞陶俑都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动态,舞蹈它是一种动态式的表演,汉代的舞蹈俑大多数都表现力人物在表演过程中的一种陶醉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陶俑外在的各个元素去推断这个陶俑的各种资料,是通过服饰去推断朝代,还是推断舞种,这都不相同。而这每种不同的条件相互叠加便展现出陶俑不同的形态。汉代乐舞俑尤其追求对神韵的塑造,虽然汉代早期延续了秦朝写实的表现手法但是发展到后期则分外注意对人物神情的把握。在汉代乐舞俑中表现最多的舞蹈种类要属长袖舞了,长袖舞又称折腰舞,它是汉代最常见的一种舞蹈。这类舞蹈俑多被夸张出细腰翘臀,广袖长裤,强调的是一种舞蹈的动态美感。而汉代的乐舞俑都是彩绘过后不会再进行二次烘烧的,所以汉代所出土的陶俑大部分颜色以及经过多年被氧化。但是还是有部分陶俑表面可以透露出色彩,主要是以红色为主,黄色、绿色为辅的。
汉代乐舞俑主要分成了四种类型:第一种为坐部伎乐俑,如1987年贵州兴仁县出土的抚琴陶俑,抚琴男子面部整体上扬,嘴角微微上扬眉毛向上挑,呈现出一种非常享受与自然的表情。这不仅体现在面部,看向他的肢体语言,头部微向右倾,身子随着头部而摆向同样的方位,显得异常舒适。
第二种为立部伎乐俑,如1959年在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的长袖女舞俑(图1),头部向左微微倾斜,身子微向前倾,右手高高的甩起袖子,左手将袖衣爽快的向后甩出一条漂亮的曲线。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指向不同的方位,但是却塑造出一种和谐稳定的画面感,造型感十足。
图1 西汉长袖女舞俑
第三种为立部伎和坐部伎同台演奏,如1972年洛阳七里河出土的东汉乐舞百戏俑群,皆为彩绘,以红黑两色为主,共5人,3人为坐部伎乐俑,2人为立部伎舞俑,萧瑟共舞,场面欢快无比。乐舞俑所展现的动作和姿势都相对夸张,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舞蹈的步伐。在刻画整体造型是,也会将比例适当的夸张,使其更加有直观的效果,展现其更加生动活泼的面貌,使得造型更加丰满,更具有艺术性。
唐代出土了大量的乐舞群俑,也出土了大量的零散乐舞俑,唐代乐舞俑主要分成了四种类型:第一种为驼载歌乐俑(图2),以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为例,器物共7人,6人相背盘坐于驼峰之上的平台上,分别持笙、排箫、琵琶、箜篌、拍板等乐器,中间亭亭玉立一女子,作唱歌状。并且以三彩作为装饰,以黄色、绿色、蓝色、红色为装饰颜色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装饰美感。
图2 唐驼载歌乐俑
第二种为立部伎乐俑,如湖北武昌何家垅188号唐墓出土的四件,俑为女性,头梳双髻,身着长裙,外罩半袖披肩,裙摆称喇叭形。
第三种属于级别较高的坐部伎乐舞俑。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陶黄釉持琵琶女坐俑就属于这一类型,女坐俑头盘高髻,面庞清瘦。盘腿而坐,上传窄袖长衫,下着齐胸长裙。双手持琵琶,神情自然专注,做演奏妆。
第四种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同台演奏,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黑陶乐舞女俑群就属于此类,两者同时出现在唐代考古中甚为罕见,说明这组乐舞俑具有极高的等级。其中共8件乐舞俑,5件立部伎和3件坐部伎,立部伎中2件舞蹈俑,3件音乐俑,3件坐部伎皆为音乐俑。唐代的乐舞俑不仅姿态曼妙,而且色彩丰富,当时的彩绘分为单色彩绘、多色彩绘、釉陶彩绘及贴金彩绘四骼种类。彩绘颜色多以红色、黄色、蓝色为主。釉陶则多以三彩为主,色彩以黄色、绿色、蓝色、酱色为主。
从形态色彩方面来看,唐朝的乐舞俑就像是汉代乐舞俑的升级版本,虽然两朝表现的人物特点特色都不同,展现的艺术风格也都不同,但是在刻画的精细程度上来说,汉代是不及唐代的,在神韵感情的传递上,唐代是不及汉代的。唐代相较于汉代出现了一类新的品种就是驼载歌乐俑,这和两朝的文化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汉武帝时期,骆驼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但唐朝对外贸易的繁荣才真正促使了骆驼的广泛使用,才使得乐舞俑之中出现具有如此特色的一种品种。唐代的彩绘种类相比汉代也是更加的丰富多彩,唐代有着色彩更加绚丽的三彩釉陶俑,使得唐代陶俑文化更加璀璨发亮。蓝色在汉代也还没有运用在乐舞俑之上,唐代则有许多。
4 结语
汉唐两朝的歌舞艺术的蓬勃发展和厚葬之风的盛行是乐舞俑在这两朝大量出现的最重要的两大原因,但是在展现乐舞俑姿态的表现方法上却相差甚远。汉代的乐舞俑形态夸张,写意手法展现乐舞者的陶醉享受,唐代的乐舞俑婀娜多姿,写实手法展现乐舞者的曼妙姿态。汉唐两朝民俗文化各有其特色,导致两朝的服饰风格差别巨大,汉代典雅悠扬,唐代则开放雍容。汉唐两朝的乐舞俑是中国陶塑历史上灿烂的瑰宝,不仅为现世提供了大量的考古资料,还大大的影响了后世陶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