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
2021-01-29章翠萍左学良甄承莉
章翠萍,左学良,甄承莉,徐 嘉
(1.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a.护理部;b.胃肠外科,安徽 芜湖 241000;2.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胃肠外科,安徽 芜湖 241001)
结肠癌早期患者一经确诊后,手术根治性切除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1-2]。但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创伤性大,加之麻醉、术后疼痛、引流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术后不愿或者不敢进行早期的恢复活动,进而导致术后康复进程延缓[3-4]。此外,长期卧床导致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因此,有必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5-6]。加速康复护理理念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在患者围术期开展的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康复活动方案,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减少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和手术效果[7-8]。因此,对于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对其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干预,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对于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十分必要且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干预,旨在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芜湖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患者经CT、MRI、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确诊为结肠癌;②患者均进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具有相应的手术指征;③患者认知功能正常,能够配合护理干预过程的进行;④患者自愿参加本项研究,研究方案符合《赫尔辛基医学宣言》中伦理学要求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查通过。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排除标准:①患者同时伴有其他肠道疾病;②手术禁忌证患者;③术中或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④基础资料、临床检测资料缺失或不完善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实施体位护理,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体位,减少不适感,并进行疼痛干预和并发症预防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术后身体状态和手术切口情况,及时换药保持术口卫生以及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给予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干预,主要包括:①术前护理。侧重于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其手术的恐惧感,术前12 h禁食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500 mL,适当补充能量,减轻患者术中的口渴、饥饿、紧张感,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利于手术过程的进行。术前30 min给予预防性静脉镇痛,即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同时,术前30 min给予预防性抗生素,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并发感染的发生。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可采用有效咳嗽行心肺功能锻炼(吹气球、爬楼梯、深呼吸护理等)及床上截石位锻炼、预防血栓(穿抗血栓压力袜,抗凝等治疗)。②术中护理。采用37℃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维持病人中心体温不低于36℃。③术后护理。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进行疼痛控制,使用自控镇痛泵,保证足够的睡眠,并采用音乐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等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患者术后口腔等器官处于干燥缺水,因此在术后6 h,给少量温开水湿润患者口腔,每次2 mL左右,无不适,给予温开水,每次约20 mL;术后第1天进食全流质饮食,量约1000 mL,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④术后康复护理训练。早期床上肢体活动,在患者术后卧床期间进行床上的肢体活动,包括四肢的伸缩护理,由被动性活动逐步转向主动性活动。下床活动训练,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鼓励其尽早开展下床活动训练,下床活动训练时应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陪伴下,严格遵照手扶床站立-依扶站立-自己站立-床边小范围活动-床边大范围活动-随意活动的顺序逐渐增加护理量,以此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增加护理量。同时,下床活动期间鼓励患者逐步开始进行各项日常活动自理,包括刷牙、洗脸、穿衣、如厕、自主进食等。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指标(引流管拔管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于患者术后1、3、7 d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simulation scoring method,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比,得分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剧烈[9]。最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对比 实验组患者肛门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3、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随着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着庞大的发病人群,对社会危害性进一步加大。对于早期确诊有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进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由于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较长,且长时间的卧床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因此,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采取舒适护理十分必要,可保证患者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获得良好的术后效果[10]。近些年随着护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于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11-12]。多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逐渐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中,并发挥着较好的护理优势。
加速康复护理理念最早于21世纪初由欧洲学者提出,是建立在患者生理、病理变化的基础上,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以减少患者治疗期间不必要的应激反应和外源性的损伤,从而可为患者的顺利治疗提供保障。该护理理念和手段特别适合于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的干预,可缓解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13-1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干预,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6min步行距离增加,表明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的应用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这与既往临床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围术期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中,主要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15]。术前主要是对患者手术恐惧心理的缓解,并对患者禁食期间身体机能所需能量进行补充。使患者可以从容地进行手术,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使手术过程更为顺利,避免不必要的创伤[16]。术中主要注重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手术环境。采用多模式镇痛的手段对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在术后给予患者肢体活动、床上活动、下床活动训练等干预,对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有重要作用[17-18]。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降低。在术后并发症对比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表明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干预,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加快,进而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预后效果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可在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