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示范时代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研究①
——基于江苏部分国家级电商示范县的调查
2021-01-29扬州大学赵炘炀蒋晓斌胡德欣魏茜陈莹
扬州大学 赵炘炀 蒋晓斌 胡德欣 魏茜 陈莹
1 电商示范县概述
1.1 政策解读
《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十九大报告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由此可知扶贫工作的核心依然是加快经济发展,而这中间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农村电商的发展。2019年5月,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在《关于开展 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推动农村电商深入发展,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助力脱贫和乡村振兴,应当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以下称电商示范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县,这表明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下称电商示范县) 对于推动县域经济乃至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引领着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江苏作为政府改革的先行者,调查江苏部分国家级电商示范县的发展路径将会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国务院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明确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的政策重点。同时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部委出台了多项配套文件,进一步推动电商扶贫发展和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1.2 理论框架
电商示范县政策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一个方面便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增长。电商示范县的农业与服务业的比重较2014年实施电商示范县政策之前的比重有所上升,电商示范县政策使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与电子商务产业相融合,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农村脱贫。第二是平衡财政收支,拉动经济发展。农村电商的发展促进当地财政收支平衡,当地政府发挥作用,更加促进当地农村电商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农村电商促进财政收支平衡,拉动农村电商发展。第三是扩大参与面,增加金融规模。电商示范县政策的实施扩大了金融规模,贫困地区个体户可以通过小额信贷以及金融企业帮助搭建的电商平台来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信贷,扩大金融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收入。第四是拉动人才回流,加快农村建设。电商示范县政策的实施使很多外出务工的青壮劳力返回家乡,参与到农村的电商服务建设中去,同时大批大学毕业生受到政策的吸引选择回到家乡,帮助家乡完成脱贫攻坚工作,这样一来,大批精通电商的专业人才得以培养,加强了人才基础,促进经济增长。
2 江苏部分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发展现状
2.1 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对当地的推动作用
2.1.1 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以电子商务产业为主导,为入驻商户和企业提供办公、仓储、物流以及营销等一站式服务的电商园区。园区针对企业电子商务中科技、市场、平台等短板,通过培训和服务,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形成一键式服务农村消费者和代运营商、网店店主、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关服务体系。
2.1.2 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睢宁已成立138家快递物流企业,在各乡镇村建立服务网点450多个,覆盖全县所有镇和街道。形成多个大型电商物流专业园区、12个区域性分拨中心和仓储配送中心,有效降低电商物流成本。德邦、百世、安能、天地华宇等多个全国知名的大型物流快递企业均设立区域性分拨中心和仓储配送中心。推动农村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促进物流信息化与即时化,实现全县物流资源高效调度。发展当地特色的城乡物流共配项目,采取“自营+加盟”相结合的模式建设县、乡镇两级分拨中心,实施村点共享模式,构建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连接、村社为落脚点”的“县—镇—村”综合配送服务体系,并努力实现“一网多用”,最终将项目打造成为一个覆盖广大县域及农村地区的统一协同的电商智慧物流平台,形成带动城乡经济迅速发展的新生态系统。
2.1.3 产品上行
睢宁在传统电商、微商的基础上融合分享经济理念推行“小布模式”,在电商扶贫方面成功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新型社区+电商”发展,高党社区引入“小布网”果果猴线下体验店、天猫优品旗舰店、多肉营养土线上线下体验店,设立村级电商运营中心和电商培训基地;在湖畔槐园打造“慧眼购”电商项目,促进本地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高邮打造“巧妹子”品牌,通过做大存量、引入增量、扩大总量的方式积极塑造基于本地特色的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包装绿色优质产品,着力推动农产品上行。
2.2 国家级电商示范县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2.2.1 电商专业人才的匮乏
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性、实践性、专业性要求非常高,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计划基本难以满足当前电商市场的需要,其中尤其是专业技能型、运营管理型的电子商务人才都需要经过多年的时间培养,而目前的教育系统显然不足以培养出足够多的此类人才。
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来说,要想使电子商务扎根农村发展就需要一支操作性、实践性、专业性都比较优秀的电子商务团队。电子商务走进农村示范县,但对于部分偏远地区而言电子商务依然是少见的事物,而这也变相导致了农村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使得农村的电商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并且就目前调查来看,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堪忧,对新引进的技术与理念并没有完全掌握理解。再者,农村本身人才稀缺,加之严重的人才流失,导致农村电商发展缓慢。
2.2.2 农村物流发展的滞后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物流条件,但是绝大多数的农村物流条件都相对较差,就物流成本而言,农村物流的运费一般在8元/kg左右,成本较高,也因此物流成为了农产品上行以及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国家级电商示范县政策的颁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与现代工业产品相比较,农业产品容易变质,不易保存,并且产量与产品质量会随季节周期变动,因此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流程需要的条件更加苛刻。与城镇电子商务相比,农村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物流发展则更为缓慢。在此基础上,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以及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我国农村物流政策供给不足,农村物流的需求端与供给侧互相缺乏信任,物流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种种原因导致了农村物流在短期内难以适应当前新农村的发展。
2.2.3 规模化农业的缺少
与工业生产相比,农业生产存在低端化、分散化等问题,不能保证持续经营状态。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盲目生产,县里没有认真进行过规划,导致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对电商行业尤其是农村电商的补贴性投入不够。银行直接融资门槛较高,承贷企业或组织的贷款准入和担保措施要求较高。多数农村电商类的中小型企业前期投入多,盈利周期长,资金紧张,市场化生存艰难,民间资本对农村电商的发展实际投入较少。
3 后示范时代农村电商发展路径
3.1 农村人口电商基础知识普及
根据《CNNIC:2020年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85亿,占网民整体的30.4%,较2020年3月增长3063万;城镇网民规模为6.54亿,占网民整体的69.6%,较2020年3月增长562万。截至2020年6月,城乡网民人数比例大约为7∶3。
中国网民人数城乡差异较大,并且根据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分析,城镇网民对于网络的利用程度会远大于农村网民。城镇网民会运用绝大多数的网络功能,并且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功能来达到提升效率的作用,而农村居民也许有手机、电脑,甚至连上了网络,但是由于教育程度和知识普及的不足,他们不知道有哪些更多的功能,或者知道了也不会使用。由此分析,目前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最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农村人口的网络教育问题,尤其是电商相关基础知识的普及。这就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致力于农村网络教育水平的提升,采取相关福利政策吸引人才。
3.2 积极寻求合作形成产业链扩大规模
农村电商目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产品基本可以在当地生产,由于更低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农产品总成本会低于在城镇购进同等量的产品成本,所以目前农村电商需要积极寻找合作商,将自己的产品就地进行加工、直达运输以及大力宣传,抓紧低成本形成的获利空间。农村电商企业家要积极地与外界沟通,主动寻找各种渠道,寻求合作,与有意向在农村发展的企业合作,并且要有群体意识,主动与区域内其他农户合作,自己区域内的农户成为供货商、生产商,与下游经销商、零售商等搭建关系网,建立物流体系,形成产业链,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产业链形成之后,再逐步扩大规模,形成自己的企业,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电商发展。同时要重视品牌的打造,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加大线上、线下结合,宣传到位,注重品质,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3.3 着重培养农村电商专业人才
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是发展农村电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首先需要加大对返乡创业的农村电商人员的培训和政策扶持,给予他们一定的补贴,综合构建起全面服务农村电商创业的生态体系。其次,部分农村还可与周边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高校为农村提供电商发展方向的探索建议及技术理论等方面的支撑,农村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创业的机会,缩短他们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实现共赢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在招揽外部电商专业人才的基础上,挖掘农村内部可用人才,组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让了解实地情况的人积极加入农村电商的人才队伍,投身于促进家乡电商发展的洪流之中。
3.4 大力支持农村物流发展
一方面,在目前已初步形成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的基础上,继续纵深发展,推进农村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城镇与农村之间及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物流更快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减少由基础设施落后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同时改善因农村电商物流企业和大部分乡镇企业都分布在县级中转中心和乡镇服务站而造成的重复建设问题,从区域供应链层面上,合理规划物流系统,使各企业间协调统一。
另一方面,针对农村物流中存在的高损耗问题,冷链物流的发展应尽快提上日程,使其所占比例进一步扩大,政府及企业需帮助农户解决冷链物流中“最初一公里”的问题,采取标准化的管理,逐步缓解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仓储等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的现状,加快农村消费结构转型。
总体来说,未来农村物流的发展应以实现农村电商物流组织纵向一体化和冷链过程全程化为目标,通过制定相关农村电商物流新标准来提升农村产业旧动能,挖掘农村经济新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