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绿色金融
2021-01-29王菲沈磊
王菲 沈磊
一、绿色金融概念
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机构在融资时要考虑环境影响,将资金投入节能环保行业;二是实现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的相关理论
1.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是一套自愿性的金融行业准则,并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性,但能帮助金融机构规避环境和社会风险。
现阶段,商业银行的赤道原则大多采用扩展、有效扩展和执行等三种模式。兴业银行主要采用有效扩展模式,严格遵守赤道原则,在此基础上将绿色金融扩展到我国五大高污染、高产能的过剩行业。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前提,并最终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兴业银行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表现是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一方面有利于实现银行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坚持环保节能,实现银行业务升级转型;另一方面有利于将行内贷款资源流向环保企业,以此提高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准入门槛,降低绿色贷款的融资成本。
三、兴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实施情况
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专项产品面向环保节能产业客户,并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现阶段,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系列分为专项产品和基础产品两大类别。专项产品是依托兴业银行下属的集团公司进行绿色金融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如兴业证券、兴业投资、兴业信托等。基础产品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和绿色贸易两方面,现金管理是依托互联网金融,利用云平台进行移动交易;绿色贸易包括国内绿色保理业务和国外绿色反向保理业务。
四、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稳步发展,市场知名度也逐年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风险管理控制及信息披露机制相对落后、盈利能力不足且激励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不合理,赤道原则落实不到位等。
1.风险管理控制较落后
近几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规模日益扩大,但绿色金融业务方面的风险管理机制相对比较落后,无法准确识别和量化因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欠缺对环境风险的分析能力。没有建立起绿色风险评价体系、全流程监测系统以及第三方环境评估机构合作机制。绿色金融业务大多期限较长,需要长时间动态监测企业与项目的各项指标,增强贷前、贷中、贷后检查,才能及时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
2.盈利能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
虽然兴业银行近几年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发展比较迅速,但在短期来看,其盈利能力略微低于传统信贷的盈利能力
绿色金融业务自2017年后盈利能力较传统信贷略显不足。经营机构在营销过程中,由于绿色金融项目设计的程序复杂、专业性要求较高,对客户经理而言,不能带来更多的效益工资,而且其相关指标在企业金融客户经理的各项指标中占比较低,配置的财务资源不足,对年度考核、绩效影响甚微,导致客户经理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的积极性和关注度不够。
3.评价指标权重不合理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不合理分别表现在员工业绩考评和全行整体绿色金融指标权重两方面。
员工考核指标中的量化指标所占比率过高,并且指标多为短期财务指标,例如资本充足率、贷款市场占有率等,这些指标既没有考虑到银行的长期发展和经营风险,又没有涉及绿色金融业务的相关指标。这就导致员工为了获得高的绩效评分,选择“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业务,而不选择环保行业的贷款企业。
全行整体绿色金融绩效指标权重的主要依据是原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KPI”这一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中没有涉及与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相关的财务指标,大多是全体员工年内绿色信贷培训小时数这类与学习和成长维度相关的指标。
4.赤道原则落实不到位
作为全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将绿色金融理念贯穿在各类资源配置和银行内部治理多个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2020年,绿色信贷融资额在全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中位居前列,但在落实赤道原则、践行绿色金融理念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创新能力低并且资金结构不合理。在选择绿色金融业务时,兴业银行倾向于把绿色信贷资金投放在回收速度快、风险较小、短期盈利能力好的行业,比如交通运输业、清洁能源与可再生等行业,然而对于自然环保产业、生态修复产业等技术要求高、回报率低的行业投入偏低。
绿色金融业务的服务范围比较单一,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业务集中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很少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等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基层营业网点的重视程度低,而且社区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对绿色金融产品也没有很好的了解,骨干工作人员的国际化视野有待提高。
五、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问题的成因
1.缺乏战略上的统筹安排
传统信贷在相应的认定流程比绿色信贷更加简化,因为传统信贷能在短期内实现更高的收益,不用考虑环境风险。但是绿色金融业务需要做赤道原则的认定,所以银行工作人员更倾向于传统信贷。
经营机构对绿色金融的了解有限,尚未关注到绿色金融对银行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仅仅把绿色金融业务作为减少客户资金成本、促进项目贷款获批的方式,没有开展对绿色金融业务的专项营销工作,没有充分挖掘现有客户的绿色属性,更不用说主动去市场上“寻绿”了。这与绿色金融管理部门缺乏对业务的宣导和指导有关。
截至目前,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仍然以传统的绿色信贷业务为主,由于对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证券的了解程度不够,且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其规模在整个绿色融资里占比较少。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缺乏自主产品创新,应用很有限。在绿色产品创新方面,一些同业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如工商银行的绿色证券承销、绿色融资租赁,建设银行的清洁能源贷款、碳排放额质押贷款,招商银行的清洁发展机制融资等。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各项产品之间缺少呼应,没有实现交叉发展,没有利用集团化优势形成产品生态链。由于一些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期限较长,银行为了防止期限错配问题并没有提供足够的长期贷款,导致一些长期绿色项目融资困难。发行绿色债券、加强碳交易及排污权产品创新,能改善期限错配的问题。兴业银行目前在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上缺乏战略规划。
2.专业人才招聘和培养上有缺陷
绿色金融起步较晚,且涉及学科广泛涵盖了环境、金融、法律等内容,而我国目前非常缺乏熟悉绿色金融相关知识的人才,几乎没有在经济管理专业设置绿色金融方向的本科高校。兴业银行的人才引进目前主要是通过校园招聘,专业一般集中在经济、金融、管理、财会等学科,缺少环境、材料、能源等专业背景的应聘者。兴业银行应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同第三方机构合作,加强对绿色金融从业人员相关背景和知识的培训,积极宣导节能环保的政策理论。当前,总行专业团队对分行绿色金融的培训很少,内部网络课程中缺少关于绿色金融板块的培训,平时分行绿色金融中心开展的培训学习课程,涵盖面较少,并没有在全行推广,导致分行绿色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比较匮乏。
3.政策因素限制盈利水平且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由于绿色金融业务较传统业务对项目要求较高,因此客户准入的过程非常谨慎,都是比较优质的客户,是各大银行争先抢夺的对象,导致银行的议价能力不足。
执行利率方面,兴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执行利率大部分都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而绿色金融由于政策因素,需要低利率的支持,执行利率往往上涨幅度不超过10%,从而限制了盈利能力。
绩效分配方面,分行管理层和经营机构最关注的是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情况,特别是短期收益,所以在财务资源配置过程中会向见效快且风险可控的传统业务领域倾斜。虽然总行配备了5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资金,专门用于绿色金融业务的投放,但是摊到每一家分行的金额也不是很多,特别是该资源会优先考虑融资规模大、绿色项目比较优质的分行。
综上得出,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主要依赖银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缺乏充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系统,盈利能力在短期来看也略显不足,没有建立明确的赏罚机制。激励和绩效才是经营机构发展业务的关键因素,然而经营机构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传统项目的推动营销上,而忽视了绿色金融业务。
六、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策略
1.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兴业银行应从两个方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金融产品体系,加强产品的开发。
拓宽现有的绿色信贷产品。当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中有95%为绿色信贷业务,但是这些业务大多集中在资金回收快、信贷风险小的行业。对自然环保产业、生态修复等技术要求高、回报率低的产业投入偏低。因此,要在建筑,节能环保等生态修复技术要求高的行业推行绿色信贷产品。
开发新的绿色金融产品。兴业银行可以根据授信主体的不同,拓展研发领域,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2.培养绿色金融人才
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多组织行业内人才的培训交流;二是重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人才,加强人才国际化培训;三是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与高校签订企业人才定向培养协议。
3.健全绿色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要想实现绿色金融的平稳发展,兴业银行需要在坚持采纳赤道原则、协助构建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健全绿色评价体系、建立差异化贷后管理机制并且加强与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等方面进行提升,建立健全绿色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4.提高盈利水平同时加强考核激励
提高盈利水平方面,可根据企业类型和客户经营规模范围对企业和客户进行差异化定义,对于符合绿色金融要求的企业和客户,银行要提升议价能力;降低投放到绿色项目的资金成本。对于评级高的客户,提供差异化风险资产,加强集团内部各个部门的合作,寻找低成本的绿色融资,提高资产利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考核激励方面,可以加强对客户经理的考核机制,将绿色金融考核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在差异化授权方面,可以设立与传统授信渠道外的特设审批渠道,进行分开、优先审批;在资源配置方面,可以增加绿色信贷规模额度、设立绿色信贷的专项绩效和拓展绿色金融专属客户营销费用。
七、结语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了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通过对兴业银行绿色金融的现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但仍在风险管理机制、盈利能力和激励措施、评价指标权重设置、赤道原则落实方面存在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为了更好地执行策略,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这些举措为今后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理论、实例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