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2021-01-29于晓晖
于晓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日益迅猛,中小企业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均得到了长足发展,部分中小企业甚至成长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主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融资渠道狭窄
在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比例普遍较高,外源融资比例相对较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主要源于商业信贷、民间借贷、内部集资,甚至高利贷、亲友借款等。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中小企业通过间接融资贷款的比例约占2/3,股权类融资占1/4,其他来源的资金占9.2%,其中发行债券融资比例约为1.8%。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所拥有的金融资源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严重失衡。由于中小企业所固有的特征,使得资本市场及国有银行信用资金难以流向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同时,P2P融资模式逐渐受到质疑,加之日益严格的民间金融政策限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加剧,由此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从商业银行贷款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大多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经营缺乏稳定性与持续性等自身发展特征,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本,而更侧重于向银行类金融机构借贷,但出于对贷款违约风险的控制,致使中小企业在获取贷款过程中,将面临高于大型企业的贷款壁垒,始终处于被动与劣势。同时,由于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致使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加之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缺乏对中小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合理预期,致使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困难重重。
3.依赖非正规金融渠道
面对难以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之局面,中小企业只得寻求商业信用、民间借贷、天使投资等,以解资金缺乏之困境。这类非正规金融贷款手续较为简便、融资效率高、信用评估与风险控制较宽松,能够快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因而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此类贷款风险均通过高利息转嫁给了中小企业,致使中小企业背负较高的甚至高于国家规定的高利贷利息成本。
二、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直接融资面临障碍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渠道明显缺失。虽然我国建立了新三板,以期促进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但新三板的交易制度严重约束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融资规模小,交易极其不活跃,致使新三板游离在资本市场的边缘。包括创业板在内的主板市场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难以企及的融资渠道,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利润率、资本结构、资产质量等难以达到上市标准,由此致使中小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实现有效融资。
2.间接融资存在壁垒
中小企业自身劣势和金融体系不健全并存,使得中小企业所拥有的金融资源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极不匹配。导致此现状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中小企业自身优质资产较少,设备先进程度低,科技水平较低,持续经营能力较弱,一般均处于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由此导致其间接融资能力较弱。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金额较少、融资次数较少,与金融机构合作无法深入,由此导致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缺乏持续性和客观性,进而影响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3.融资风险大
从自身看,中小企业基本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产出率与利润率均较低。并且,由于缺乏产业升级改造的资金,难以顺应科技水平发展趋势,把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中小企业基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效率低,管理较为混乱,生产经营依赖于上游采购商,缺乏自主开拓市场的能力。由此导致其经营不稳定,未来发展状况不明朗,其贷款的违约率相对较高,金融机构信贷融资业务风险较大。
4.融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比例达到83.56%,而外源性融资比例仅为16.44%,由此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在产生融资需求时,更多地通过资本的不断积累与其他内源性融资渠道获取资金,以满足自身资金需求,融资渠道单一。在其他内源性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只能寻求民间资本和商业信贷等融资渠道,获取所需资金。进而说明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渠道不通畅,融资成本偏高,融资方式单一,融资结构不合理。
三、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问题的建议
1.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低估的力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问题,关乎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大局。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应从政策层面和政府支持角度入手。通过设立专业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是政府从政策层面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通过双方长期的合作,实现借贷双方的信息对称,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对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
2.发展金融租赁、担保、保险等融资形式
在政策指引下,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进行扩展。通过发展融资租赁、信用担保、商业保险等形式,形成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形式,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覆盖面,扩展抵押品、担保品的范围,逐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市场化的融资担保体系。在区域内建立金融机构,与行业协会、投资机构联合成立担保组织,支持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为主的服务机构,为行业内、区域内、群体内的中小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
3.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通过政府层面,设立各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甚至免息等优惠的融资政策,以支持中小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设立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发展基金、创业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支持初创期的高新科技企业和就业“吸收大户”进行技术更新与改造,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效率与质量,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债务偿还。
4.建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
各地政府应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股份制改造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帮助高新科技类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大力营造中小企业成长环境与发展氛围,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通过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和鼓励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水平,形成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