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021-01-29夏金梅包晓菲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话语

夏金梅,包晓菲

(浙江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 3100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发展成就世界瞩目。然而,中国发展的成就优势并未自动地转化为话语优势。国际上的中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他塑”的影响。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历史文化差异等而形成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的论调仍不绝于耳。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构与中国发展实力相一致的国际话语权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2021年5月3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立体的形象,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经验,有助于我们从话语权的战略高度认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一、加强战略谋划,讲好中国故事

战略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页。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位“两个大局”的高度,以战略视野谋划对外宣传,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明确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话语权的视角把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站位“两个大局”,高度重视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能力是彰显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维度,是构成一个国家整体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党对中国革命外宣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余年,加强国际传播始终是党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内宣外宣两大要素的角度,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国际传播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要位置。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全局,中国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话语环境,话语权也是重要的权力。与中国发展举世瞩目成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发展的国际话语环境却不尽如人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到:“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误解也还不少,‘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这个问题要下大气力加以解决。”(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7、199页。“由于西方长期掌握着文化霸权、进行宣传鼓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存在太多被扭曲的解释、被屏蔽的真相、被颠倒的事实。”(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97、199页。进入新时代,解决“挨骂”问题被党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只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改变以往“失语”“失声”的状况,解构西方对中国的负面话语认知,才能提升国际话语权。因此,我们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再次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4)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339-340页。

站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对外传播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必须。从积贫积弱的中国到如今昂首迈向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百年沧桑巨变是如何实现的?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崛起的中国将为世界贡献什么?对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既是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过程,也是努力获得全球认同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上那些渴望实现发展独立的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中国的全过程民主、数字化改革、脱贫经验等都以自己的发展实践为解决“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方案,呈现了中国智慧。

(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既内外有别又内外联动同频共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对外传播上,我们理顺内宣外宣体制,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国家宣传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宣和外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宣侧重从国内角度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识。外宣则是面向国际宣传中国发展道路、理念、政策等,对外塑造中国形象,以使国外受众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认知中国。由于宣传对象的不同,一方面,外宣要寻求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寻求利益交汇点和情感共鸣点;另一方面,外宣又必须考虑受众所在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因此,内宣和外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用受众听得懂的话语来讲述中国故事,即“内外有别”。《人民中国》《今日中国》《中国报道》《北京周报》等重要外宣期刊,担当起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与此同时,我们党又认识到,全球化时代对外传播必须要做到内外兼顾、同频共振。在当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扩大,内宣已然成为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那些根植于普通民众生活的有温情的故事,以小切口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广阔变迁图景,更能打动人的心弦,增进情感认同。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理顺内宣外宣体制的同时,既遵循内外有别原则,又要内外联动同频共振。

二、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积极传播中国声音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话语体系建设是核心内容。话语体系也是话语权的核心组成部分。信息化时代,讲故事是形象传播的好方法。谁的故事能打动人心,谁就能得到受众的认同。好的对外传播始于讲故事,却不止于讲故事。好的故事背后蕴含的是一国的话语体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高度重视中国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他形象地将其比作“道”,认为要把“道”内含于对外讲述的中国故事当中(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3页。。讲清讲透中国故事背后的“道”,有助于国际社会加深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一)阐释中国特色,构筑中国叙事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故事异彩纷呈。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在对外传播中阐释中国道路的自主性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下回应西方话语的质疑与诘难,如何以中国的叙事逻辑来讲述中国的发展成就,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中阐释中国的特色理论已经成为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新时代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要明确阐释中国特色、构建中国叙事逻辑并在实践中践行之。

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在哪里?中国特色与西方价值是否具有相通性?对此,国外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首选要着力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历久弥坚的初心与使命,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是发展型政党、人民型政党、责任型政党的国际形象。其次,中国发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理论的思想伟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发展迈进了新征程。因此,在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中要突出宣介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讲清楚我们的道路发展、理论创新、制度体系和文化传统的优势所在,为世界上那些渴望独立而自由发展的国家提供全新的现代化道路选择。再次,中国话语的叙事逻辑还体现在突破西方中心论,以中国理论彰显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西方市场原教旨主义、西方民主原教旨主义、文明优越论等这些西方根深蒂固的认知,通过中国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提升得以打破。从文明的高度,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中国价值、中国理念丰富了人类价值,文明因交流而互鉴,世界因多样而精彩。

(二)努力融通中外,打造新概念新表述

以中国故事为内核的国际传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融通中外,使我们的标志性概念、范畴和表述深入浅出。习近平总书记曾总结:“更深层次地看,我们在国际上有理说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3页。基于此,我们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努力实现诸多跨越,具体而言,这一传播要跨越意识形态差异、地域文化差异、宗教差异、语言差异等。只有从受众视角寻求中国价值与全人类价值互通性,寻求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才能使对外话语融通中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受众入耳入心,进而增进对中国的认同。对外话语的新概念新表述应避免过于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要更多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勾连起人们的情感意蕴,进而形成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成为中国话语走出去的重要标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时代之问的中国之答。这一话语表述融通中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更容易被国外受众所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倡导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在话语表述上,该话语体系的构建超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立,秉承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的文明观,正视文化差异,以文明交流取代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正视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等前提下寻找到各国共同价值的契合点,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全世界阐述我们的发展理念,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精彩奋斗的故事,让愈发洪亮的中国声音传递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三)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铸魂赋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更加频繁。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话语权构建的影响因素。“当代凸显的文化逻辑主导已经成为替代古代社会的政治逻辑主导、近现代社会的经济逻辑主导的社会主轴逻辑。文化逻辑是当代社会因素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主宰性力量。”(7)张志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创新的方法论探微》,《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文化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积淀的成果,以文铸魂、以文育德、以文塑韵、以文图强,中华文化融入中国人民的血液,是前进之路上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人类共同价值内涵,具有独特的传播魅力。“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01页。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指出,中华文化走出去可以为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铸魂赋能。

文艺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艺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最好的交流方式。而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也是很有限的。而文艺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孔子学院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截止2019年底,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10)《全球孔子学院达550所》,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1210/c1002-31498287.html。。这为世界认识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在开展汉语教学之余,孔子学院还利用中外节日、社区重大活动等机会,举办大量中医、武术、书法、茶艺等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各类中华文化活动。我国先后在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开展了欢乐中国年活动。国际合作与非遗保护、对非文化交流、亚洲艺术节、“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等都以文化视角传播中国价值理念。民间的文化传播也助力加强国家形象建设,如李子柒团队的视频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之美,一定程度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三、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国际传播格局

生动的中国故事要实现优良的传播效果,还需要在传播策略上解决谁来传播、如何传播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1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2019年第6期。不难看出,多主体参与立体式的国际传播格局是中国话语走出去的必须。

(一)建立多主体传播格局

解决“传播主体是谁”这一问题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一环。当今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对外传播的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和传统认知的范畴,而是呈现出日益丰富、多样的传播格局。多主体传播格局意味着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媒体、智库、高校等多主体协同传播,才能使精彩的中国故事获得最佳的对外传播效果。

2021年爱德曼信任度报告显示,国外民众对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信任度都处于显著的下降状态(12)2021 Edelman Trust Barometer, https://www.edelman.com/trust/2021-trust-barometer。。这表明,仅仅依托主流媒体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并不能最大化实现国际传播的效能。在全媒体时代,每个个体手里都有一个麦克风,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当前的媒体形态,已经告别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单向、双向传播,而是一种发散性的全民参与的互动。”(13)吕翎:《讲好中国故事,内外有别也要内外兼顾》,《对外传播》2018年第6期。“社交媒体的赋能使得每个人得以发声,自媒体,草根参与国家和地方形象构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4)孔静:《媒体融合时代如何讲好地方故事——以江苏为例》,《对外传播》2021年第2期。除了主流媒体外,国家领导人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譬如,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对外国事访问、国际会谈、对外演讲中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讲述中国故事,阐述发展理念以及展示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此外,中国故事不仅是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更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因此,我们每个个体都是传播中国故事的最好践行者。当前,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行列,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参与者。此外,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一个都不能少:老外眼中的中国扶贫》《凯哥日记》都是以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中国因地制宜的扶贫故事,讲述中国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往往更容易在国外受众群体中建构起东西方共同的知识价值体系,引发共鸣,因而也能更好地获得好的传播效果。

(二)立体式全媒体融合传播局面初步形成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从传统的出版、主流媒体、学术话语走出去到新媒体走出去,立体式全媒体融合传播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经验之一。

1.中国出版走出去助力国际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对外宣传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文化、阐释中国特色,出版行业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从而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出版“走出去”已经从出版物、版权走出去进入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的阶段。中国出版整体发展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精品图书是重点、版权输出是方向、企业品牌是基点、项目依托为支撑。中国外文局、商务印书馆、五洲传播出版社等都将对外出版视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中国外文局在1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家驻外机构,每年以40余种文字出版4000余种图书、以13个文种编辑34本期刊,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书刊,网络受众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商务印书馆实施中华学术经典外译工程,助力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著作多语种版本在海外出版发行,成为国际社会解读中国的思想窗口。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简史》英文版出版,为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提供了权威阅读资源。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级“走出去”项目如“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站在传播中国好声音的高度,精心打造和广泛传播宣介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形象的精品出版物,以书为媒架起了中国对外传播的桥梁,有效地助推了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

2.主流媒体走出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新时代以来,我国中央主要媒体积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传媒市场的竞争,成效较为显著。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走出去”,拓展国际传播渠道,承担起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新华社海外分社已达170多个,驻外机构数量居世界首位。中央电视台开播了9个国际频道,成为全球唯一用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播出的电视机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64种语言对外播出,是全球使用语种最多的媒体机构。”(15)《重视话语建构 追求落地效果 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http://sscp.cssn.cn/zdtj/201704/t20170410_3480132.html。2016年底包括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和新媒体集群的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首次亮相、登上国际舞台,以丰富的内容和专业的品质开始为全球受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中国主流媒体走出去的重要战略举措。不仅如此,《中国日报》也在国际舞台大放光彩,在全球发行了多个地区性版本。中国中央电视台在美国开设了24小时英语频道。2018年6月,《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正式上线。多个主流媒体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建立,在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上向海外讲述中国。

3.学术话语与媒体话语叠加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中国话语走向世界不仅要面向国外普通民众,还要面向国外学术界。学术话语权力的提升也是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1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提升中国学术话语影响力,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了海外中国研究机构。世界中国学大会每两年在中国举办,是海外中国研究领域的学术盛宴。学术界的研究范式也开始注意跳出西方话语框架,更多地以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在中国实践中升华中国理论,使理论的自主性得到极大提高。学者们也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研究中更多地植入全球视野与中国立场,并在外文期刊中阐发中国观点。同时国内的部分学术刊物,如《文史哲》等开始刊发英文原创稿件,加强学术话语的国际对话。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学者发出了响亮的中国声音。

4.善用新媒体新技术讲好中国故事。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善用新媒体新技术,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利用媒体融合加强国际传播上,我国搭建“内容+平台+终端”的全媒体工作体系,运行“中央厨房”工作机制,在融媒体传播上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外文局打造了定位对外传播的《中国3分钟》时事英语短评节目。以第三方视角感知中国文化、探寻中国发展,用镜头记录中国案例、分享中国体验的《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等多语种融媒体产品,这些融媒体产品突破传统外宣的时空界限,收获了积极的海外影响力和良好的传播效果(17)习近平:《向世界描绘时代风采——用心用情讲好当代中国的精彩故事》,《光明日报》2019年9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设“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这为主流媒体的全媒体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前沿科技进行创新应用,中国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升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与公信力,在国际传播方面彰显了大国媒体的风范与实力。

四、把握传播规律,优化国际传播策略

话语策略是话语权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高度重视优化传播策略。具体包括:积极主动设置议题,引领国际舆论;秉承对象化原则传播,精准施策;充分用好各种资源渠道进行国际传播。

(一)积极主动设置议题,引领国际舆论

在国际传播中,积极主动设置议题更能引领国际舆论的走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外传播议题的设置,主动发声,先后策划设置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议题,努力将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故事讲好,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努力为解决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例。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部分地方省委以主场形式,共同主办了系列“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党委的实践”专题宣介会,通过中国基层的实践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共邀全球政党加强治国理政交流。2018年5月,“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实践”专题宣介会成功举办。2019年6月,一场精彩绝伦的宣介会又在河南展开。2021年6月,以“启航梦想,见证奇迹”为主题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宣介会,向世界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这一系列宣介会吸引了全球目光,100多个国家、120多个政党和友好组织的多名代表参会。

在议题设置上,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加强政党之间的交流对话,策划设置了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会议,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并使这一会议机制化,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政党对话平台。该议题设置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截至目前,已经召开了三场世界政党对话大会。2017年首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做了“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并呼吁世界政党着眼本国和世界,着眼全局和长远,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5月,深圳接棒,成功举办第二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的专题会议。2021年7月,以“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为主题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虽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不能现场举办,但采用了视频连线的方式与世界会面。会议在上海、延安、深圳、宁德和安吉等地设立分会场,以多种语言通过电视和网络等渠道面向全球进行直播。除此之外,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围绕建党一百周年先后展开对外宣介,包括面向驻华使节、驻华企业的网络宣介全球同步直播。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国政府于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是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中国主要面向亚洲搭建的又一重要对话合作机制,向世界传递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理念。

(二)秉承对象化原则精准传播

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取决于不同受众群体对传播话语体系的接受和认可。不同国家地域的民众对中国故事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因此,对象化原则、精准施策又成为促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大有效策略。一是要率先从对外话语的表达方式上着手,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适当的表述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体系,形成了本民族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中国故事传播效能的提升首先在话语“如何说”上要下足功夫,立足于故事受众群体的文化与中国故事彰显的文化理念之间的交融。二是要深入了解不同地域民众对中国感兴趣的主题,把我们想对外传递的信息与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巧妙贯通,向不同国家的民众提供具有差异化的故事内容。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发展的区域差距依然存在。不同地域的民众对中国故事的兴趣点亦呈现出地域差别。只有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和分众化表达,才能实现精准传播,才能使故事更多地被国外受众认可并接受。在故事的区域化表达上,近年来,中国在对非洲、欧洲、北美等地域的故事传播上已经呈现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特点。我们在对外讲述中国发展故事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根据故事需求提供故事的供给。举例来说,在对非洲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重点突出了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这样的话语内容符合非洲发展的现实需要,还符合非洲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有助于非洲走出贫困,更好地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助力非洲实现现代化。在故事的分众化表达上看,在对国外精英阶层、普通民众讲述中国故事时,也需要注意故事内容与话语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性,以免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总之,不论是在何种层面讲述中国故事,都要以情动人,争取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表达方式上要考虑到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传统等,在故事中更多地植入情感因素,注重用生动的细节唤起情感和文化的认同,产生共鸣而绝不能进行简单的价值输出。

(三)充分用好各种资源渠道进行国际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运用各种渠道加大国际传播力度。譬如,新闻发布会、一些重要的国际国内赛事平台、中华传统节日载体、孔子学院等,都成为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的重要渠道。如我国外交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对国际社会的一些误解甚至抹黑给予反击,充分阐明中国的立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又如G20杭州国际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等,中国通过一系列主场外交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建党一百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节点事件也成为中国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展现中国共产党大党责任担当的有效对外传播渠道。此外,“借船出海”进行对外传播也是增强中国话语国际感召力、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借船出海”意指可以通过国外群体以第三者的视角讲述中国的精彩故事。他们更熟悉自己本国的文化传统,能够很自然地进行话语的转换,从而使中国话语在域外获得本土化的表达。这无疑能够使中国故事的内核跨越语言文化的差异、跨越地域的差异、跨越民族主义话语的差异,获得国外受众的情感认同与价值共鸣。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斯诺的《西行漫记》就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革命、了解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重要渠道。因此,外国主流媒体、在华留学生、在华企业等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主体,而且依靠这些群体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更能拉近沟通,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另外,传统以及新型社交媒体平台也是国际传播的重要舆论场域,是各国竞相争抢的舆论阵地。在智库交流方面,“北京—东京”论坛、中韩媒体对话、中外全球治理论坛、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中外文明对话会、中欧论坛等等智库媒体交流进入机制化、常态化,有效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与认知。总之,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整合各种资源平台,通过多方渠道力量,培养中国故事全球讲述者,完善并拓展中国的国际传播格局。

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和战术层面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失声”“失语”的状态。当然,在肯定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仍需久久为功,依然任重道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迈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新征程中,我们只有加强战略谋划,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努力自塑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使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愈发洪亮。

猜你喜欢

话语
画与理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衰老与性别话语——公共话语与私域话语对老年女性的影响》述介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从雾霾议题报道看政府话语与媒体话语的冲突与调适
禁止“话语歪风”——管管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一句鼓励的话语让生活更美好
雷人话语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