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社服务质效 深化营商环境建设
2021-01-29李霜
文/李霜
成都市大邑县自全面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构建营商新环境,宜业宜居在大邑”提升行动(以下简称营商环境3.0)以来,大邑县人社局紧紧围绕联动处置中心、公共就业服务、用工保障和技能培训四个方面,瞄准服务群体,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进一步加强劳动纠纷调解,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岗位供需对接平台,有效满足劳动者求职和技能培训需求,增强公共就业服务便捷度,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高效活跃,人社服务质效明显提升。
助推营商环境3.0成效
加快联动处置中心建设。加强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中心建设。目前,大邑县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中心已投入运行,设置登记窗口、法律咨询窗口、法律援助室、调解室,常驻工作人员5名、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员4名。自投入运行以来,接待来访群众57批次,登记劳动纠纷19件,化解15件。
公共服务模式双线并进。在成都市就业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申领等通道,在大邑县政府网站、“大邑县返乡创业就业”微信公众号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专栏,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和公共服务“线上办”“快递办”“预约办”等事项,面向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答疑和办事指引达10.7万人次。强化三级公共服务平台便民服务职能,在县级政务服务大厅推行综合柜员制业务协同模式,推动人社公共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在镇街、村社建立平台网点,延伸服务半径,推动高频就业服务事项就近受理。
援企稳岗保障用工。实施规上企业24小时用工保障机制,为企业提供用工登记、招工信息推送等公共就业服务,通过镇街、村社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招工简章17期、线上招工信息53期,为6家重点企业解决860余个用工需求。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平台,先后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巡回服务”“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云端+线下”招聘会91场次,1000余家次企业累计提供岗位2.1万余个,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4150余个。
技能培训提升质效。积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对城乡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劳务品牌培训、大学生创业培训、返乡下乡创业培训等项目131期,涉及4000余名劳动者。针对部分大中型企业以及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开展困难企业职工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工代训等项目,目前累计申报企业95家,惠及企业职工11922人。全面实施全民免费职业技能提升和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补贴,2020年以来,累计兑现技能提升补贴2121人。
现阶段的工作难点
营商环境3.0实施以来,大邑县人社局持续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人社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水平提升明显,但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问题,劳动纠纷化解成效不佳;二是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亟需加强,城乡均等化服务程度有待提高;三是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滞后,人力资源协同水平较低,人才市场活力激发和释放不足。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做法
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进“1+N”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动处置中心建设;抓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加大欠薪专项治理力度,确保欠薪案件动态清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组织机构建设,争创省级标准化仲裁院;推进“互联网+仲裁”建设,畅通维权渠道。
持续加强用工服务保障。适时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完善规上企业24小时用工调度机制,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持续落实吸纳就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持续开展毕业季、金秋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做好用工服务保障;大规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有效提升就业能力和质量。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建设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升级扩能优化镇街、村社基层服务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和“减证便民”专项行动;优化“大邑人社”“大邑返乡创业就业”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加速电子社保卡推广应用;统筹开展教育培训、练兵比武、创先争优活动和窗口单位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