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2021-01-29何志文
文/何志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确定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奋战,到2020年底,全国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这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谱写出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中国“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为全球13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可以借鉴的中国样本和中国智慧。这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责任扛在自已肩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初心如昨。从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的铮铮誓言,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精辟论断,再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宣示,在战胜贫困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一直带领人民栉风沐雨、接续奋斗。
本世纪初,在中国人民从初步小康到全面小康迈进的征程中,中国人民的扶贫事业加速发展。到党的十八大,我国的扶贫征程进入攻坚阶段。
“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春节将至,习近平总书记都要到中国最贫困的地方去,走进贫困群众的家庭,嘘寒问暖,送上祝福,体察民情,倾听民意,推动扶贫。
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如约”来到地处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同身处脱贫攻坚主战场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一起研究深化精准脱贫之策。
就在这次凉山之行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总书记的话凝结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成为全国扶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角。
构建“大扶贫”格局
在总书记的亲自谋划、直接推动下,全国构建起“大扶贫”格局,集结各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形成了全党动员促攻坚,举国之力战贫困的局面。
什么是“大扶贫”格局?就是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坚强领导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汇聚全国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成扶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在这些年的实践中,四川“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展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实施坚强有力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攻坚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切实加强对扶贫攻坚的领导。建立扶贫攻坚责任制、层层签定扶贫责任书。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筹协调,把人、财、物等各项优质资源汇聚到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上。
省级领导分片包干。省委书记彭清华挂帅出征凉山扶贫,先后多次专程到凉山调研指导扶贫。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也都分别承担了贫困地区的帮扶责任。各市县领导也都实行分片包干的办法,扑下身子抓落实。
省级部门、单位实行定点帮扶。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全省370个省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包括高校、医院、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到基层乡村结对定点帮扶。各市州县按照省里的办法,组织各机关、部门、单位实行定点帮扶。
各个定点帮扶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带队组成帮扶工作队,带去资金、技术、政策、理念,扎跟贫困山村,与当地群众共同奋斗。四川为88个贫困县选派1名挂职扶贫书记,全省5.9万多名驻村帮扶干部常年扎根基层,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路上的主心骨。
开展东西部对口支援。在中央的统筹协调下,23个中央单位,广东、浙江两省17个市61个县与四川省68个贫困县建立结对关系进行对口帮扶。通过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式,为四川脱贫攻坚给予了支持,也为四川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澎湃活力。一大批来自中央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援川扶贫干部把帮扶地当作“第二故乡”,奔走在高山峡谷之间,往来于贫困山村的千家万户之中,与基层干部群众一块苦、一块干。
在东部地区的对口帮助下,通过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式,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品牌、理念等优势转化成为四川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脱贫致富步伐加快。而四川的资源、市场、产品、劳动力等优势也转化成为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形成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
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全面加强社会扶贫动员,全省各行业部门分战线组织推动,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全省7.5万户民企和商协会参与结对帮扶,既为扶贫攻坚增添力量,也为企业发展开拓广阔天地。
加强扶贫攻坚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建立扶贫责任制,层层组建双组长制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持续发力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加快脱贫进程。建立脱贫攻坚大数据信息化平台,从对象识别到人财物的管理再到扶贫对象的退出,实施动态监测、动态管理。建立财政金融互动机制、涉农资金整合投入机制。近年来,全省共投入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7亿元,若干扶贫专项共投入各类资金5000亿元。建立脱贫退出机制,分县、村、户明确脱贫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引入第三方评估,率先对脱贫对象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创新扶贫监督考核机制,颁布实施全国首部贯彻精准扶贫理念的地方性法规《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建立了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制度、民主党派监督制度,制定了脱贫攻坚“1+3”考核办法,深入开展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扶贫攻坚到底应当怎样做呢?关键是“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成败在于精准,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首先是扶贫对象要精准。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盆周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运输落后、经济发展滞后,长期存在不少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在各个贫困地区,老百姓的贫困程度也是千差万别。通过摸排,2013年,全省共有贫困县8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5万、贫困村11501个,贫困发生率9.6%。在弄清贫困户、贫困人口的真实底数的基础上,准确确定扶贫对象,“精准滴灌”,做到“扶真贫”。
其次是扶贫措施要精准。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做到“真扶贫”。四川严格落实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着力发挥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作用;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总之,把扶贫政策、扶贫资源、扶贫措施等精准地指向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贫困群众,让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让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川各地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着力打好几大战役。
实行交通扶贫,解决贫困地区进出难的问题。“要脱贫,路先行。”解决贫困地区的交通问题,让人进得去,出得来,让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是摆脱贫困的先决条件,也成为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伴随着贫困地区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四川新改建农村公路17万公里,建成安保工程6.4万公里,建成渡改公路桥453座,改造危病桥1003座,溜索改桥77座,全面结束“溜索时代”,让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告别了千百年来的封闭状态,开始真正融入现代社会。
实行大规模的“安居工程”,让贫困户住上好房子。各地在扶贫工作中进行大规模的农村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对于一些极端困难的地方,则实行了异地搬迁的办法,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重建家园。四川全省118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9.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对7568个贫困村实施了电网改造,11308个贫困村通光纤,288.31万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实行产业扶贫,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发展生产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根本之策。四川精准制定了产业扶贫规划,特别注重培育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让发展特色产业成为贫困地区脱贫的长效之路。同时,45个深度贫困县每个县建设一个现代农业园区,成为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充分依托绿色、有机的生态优势打造和发展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川字号”品牌。率先在全国设立产业扶持基金,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在全国率先设立“一村一名农技员”,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在全国首创“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在政府推荐下,助销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经过持续努力,全省303万贫困人口依靠产业和就地产业务工脱贫,占脱贫总数的54.7%,撑起了脱贫攻坚的“半壁江山”。
实行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四川为让贫困生有学上、上好学、学有用做了多方面的努力。抓控辍保学。截至目前,四川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失辍学学生7.1万多人已全部劝返。抓校舍条件改善。2016年以来,投入240多亿元累计建设校舍1100多万平方米,建设教师周转宿舍4万多套,开办幼教点4888个、班级6879个。资助贫困学生。每年投入中央和省财政资金70多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00余万人次。在民族地区实施15年免费教育,免学前保教费、免高中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抓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以来,全省共招录培养省级公费师范生15000名,招聘特岗教师26000名,全额满足贫困地区特岗教师需求。实施对口帮扶计划,每两年向民族地区选派支教教师1300余名,组织省内14所设置师范类专业高校1800余名学生到凉山州顶岗支教。抓职业教育发展。实现“职教一人、增收一家、脱贫一户”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推进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从2012年起,全省每年招收“9+3”学生1万人,组织民族地区学生到内地接受中职教育,多种途径保障“9+3”学生就业创业,“9+3”学生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
实行医疗扶贫,杜绝因病返贫。四川在发展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解决民族地区地方病上下了极大功夫,收到很好成效。
决战凉山
我省是全国扶贫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地处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县市中11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凉山能否如期高质量脱贫,成为影响全省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是全国扶贫攻坚的“决定性战役”。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与亲自推动下,四川吹响了凉山扶贫攻坚“冲锋号”。2018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从12个方面采取34条政策措施精准支持凉山脱贫攻坚,全面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政策支持力度之大、综合帮扶力量之强、覆盖范围和涉及领域之广前所未有。
千方百计打通“悬崖村”。布拖县乌依乡的阿布洛哈村是全国闻名的“悬崖村”。2019年6月,阿布洛哈通村公路正式动工。这条3.8公里长的通村公路全线位于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极大。特别是通往阿布洛哈的最后1公里,需要穿越一个险峻的峡谷,是整个项目中难度最大的路段。施工方四川路桥先建成了一座400米长的索道,采用缆车摆渡过峡谷与此前已建成的3公里通村路接力。至此,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对外通道打通。
易地搬迁建设彝家新寨。凉山州“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为7.44万户35.32万人。截至2019年底,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住房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达到入住条件的6.49万户30.5万人,已搬迁入住5.58万户25.87万人。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化原有产业结构,补充畜禽养殖等“短平快”项目,“通过短期养殖+中期林木+长期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凉山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盐源苹果享誉全国,这几年来,通过技术培训,建设现代化果园,使盐源苹果产量猛增。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电商交易,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苹果树成为盐源农民的“摇钱树”,直接帮助74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
平均海拔2600米的美姑县合姑洛乡合姑洛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设了乌金猪繁育场,并引入1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如今,年出栏3000头乌金猪的繁育场可实现年利润120余万元,入股的贫困户户均可分得红利5000余元。喜德县在对口帮扶市德阳什邡市的援助下,建起了300亩的邡达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党员+基地+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免费为农户传授种植技术,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目前,凉山州累计建成生态林业产业基地2380.8万亩、水果基地146.8万亩、马铃薯基地236万亩,户均有经果林5亩以上。2018年,全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48元,比上年增长9.9%。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凉山州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均等化程度,15年免费教育(含3年幼教)已全面实施。通过实施“一村一幼”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推广,一个个幼教点落地,一间间农牧民夜校成了扶贫扶“智”的最佳载体。
织牢基本医疗保障网。把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防止因病返贫。即便在最偏远的地方,乡村两级都建有卫生院(室),群众可以就近看病,乡镇医院门诊费用30元以内不用个人花钱,贫困群众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大约只占5%。
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凉山州着力解决4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各地大力修建水源地“泉室”进行泥沙沉淀过滤,经输水管送到蓄水池过滤、消毒后,再将安全清洁的水经供水管送到村民家中,使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综合施策“禁毒防艾”。毒品、艾滋病问题是凉山部分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根源,也是困扰当地发展的“拦路虎”。近年来,省州县上下联动、有关部门协同配合,重拳肃毒、全域防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凉山州外流贩毒人数、本地新滋生吸毒人数大幅下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大幅提升,新发感染率逐年降低。
史无前例的成就
2012年底,四川的贫困人口是750万,至2017年减贫590万,平均每年脱贫120万。
2018年,全年实现104万贫困人口脱贫、3513个贫困村退出,30个计划摘帽贫困县达到验收标准。
2019年,四川实现50万人脱贫,1482个贫困村退出。全省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9.6%下降至2019年底的0.3%。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四川坚持“战疫”“战贫”两不误两推进,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决战决胜,实现了剩余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2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全国和我省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至2019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地区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本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青年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贫困群众不仅从物质贫困中“走出来”,更从精神贫困中“站起来”,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性成就
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责任扛在自己的肩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把带领广大人民脱贫致富,作为党和国家的施政目标。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几代人的接力奋斗,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百年大党带领亿万人民向着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发起最后的总攻,千百年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即将搬掉。
靠的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举国之力大攻坚的“大扶贫”格局。领导有力,上下同心,东西部对口支援,各部门、各单位定点帮扶,全社会助力,精锐尽出,统筹人财物等各种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汇集。全国一盘棋,举国体制战扶贫,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的优势。
靠的是与时俱进的“精准扶贫”模式。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到“走田埂、爬陡坡”,无数扶贫干部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谋实招,下足“绣花功夫”,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来写在群众脸上的“幸福指数”。
靠的是亿万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脱贫攻坚奔小康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终究要靠广大群众的辛勤奋斗和创造实干。“贫穷不是宿命,苦熬不如苦干。”只有自强而不息、自立而不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才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观念上的贫困,激发“我要富”的动力,全国各个脱贫攻坚战场,党员干部与百姓群众同立愚公移山的志向,鼓足“黄土变金”的信心,汇聚起百川成海的澎湃伟力。
靠的是扶贫干部的奉献牺牲精神。在脱贫攻坚的壮阔历程中,千千万万个扶贫干部与祖国相连,与大地相依,在广袤的土地上贡献智慧,挥洒汗水,书写出无数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展现出敢闯敢拼、甘于奉献的精彩人生。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他们中有大学教授、县委书记、县长,也有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乡村医生、退伍老兵……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