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高度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社保体系重要讲话精神
2021-01-29郑功成,周弘,丁元竹等
2021年2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2月28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学术委员会、《社会保障评论》编辑部联合召开座谈会(视频),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社会保障评论》主编郑功成教授主持会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丁元竹、王延中、李玲,学术委员会委员丁建定、申曙光、丛树海、关信平、杨立雄、何文炯、林义、林闽钢、周弘、席恒、高和荣,学会监事童星、副会长王杰秀、秘书长鲁全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共70 余人在线参加了会议,20 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做了发言。这次会议还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栗战书委员长、韩正副总理等对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于2月6日报送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系统思维与精准施策》专题报告的重要批示精神。
本刊整理了该次座谈会部分专家的发言并经本人审阅后发表,以供读者分享。
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郑功成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他在以往对社会保障领域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后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其发展方略的重要讲话,对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关键是要把握其精髓,领会其精神,其核心要义在于:
一是站在治国安邦和人民世代福祉的战略高度,明确了社会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在此,“基本制度安排”“重要制度安排”的提法,准确地界定了社会保障在整个国家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明确了社会保障在国家现代化和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历史方位,而“治国安邦的大问题”的提法则是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高度凝练,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即是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的现代化、中国人民的世代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需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是将社会保障体系视为一个整体,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完整地阐述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在内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标与方略,强调要精准地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关系,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推动这一庞大制度体系进入系统集成、高效协同的新发展阶段。这是对以往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重个别和单一层次制度安排而忽略整个体系有机联动地系统建设的纠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发展质量还不高,事实上存在着不少的短板,这一制度体系并未形成优良的整体效应。以老年保障为例,养老保险受到重视,养老服务发展滞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未建立,而实践证明仅有养老金是不可能真正解决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中的老有所养问题的;再以养老金为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受到重视,企业年金和商业性个人养老金发展严重滞后,揭示了养老金制度体系的残缺及其与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性。因此,新发展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矫正部门分割情形下只从本位出发的惯性,祛除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优先而减损国家利益的取向,尽快在增强整体观、协同观、全局观、大局观的条件下,按照社会保障制度统一性、规范性要求,做好国家层级的顶层设计,走出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之路,真正开创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明确了要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的基本取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一方面,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范畴。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保障对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调节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需要解除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困难,更要促进和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最终达至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至上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共富目标规定下的客观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然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作用还不够大,这既表现在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让全体人民共享的份额偏小上,也表现在制度安排尚欠公平甚至在局部领域还存在着差距扩大或逆向调节现象上。如基本养老金作为老年人的法定权益,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与一般城乡居民之间就存在着差距较大的现象,企业年金迄今仍只有极少数人享有,从而事实并未真正全面发挥出养老金制度调节老年人经济来源并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另一方面,互助共济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强化互助共济功能表明了对社会保障制度客观规律的充分尊重,同时也是对以往过度追求个人负责的纠偏。如在社会保险领域,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就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这两大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现在还有人在主张加大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规模,这种有违制度规律的取向既影响着制度健康发展,更助长了利己主义只论个人得失的短视倾向,误导着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知、理解与支持。因此,新发展阶段的社会保障改革与体系建设,应当重铸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意识、互助共济意识,祛除利己主义的个人算计,以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全面发挥出合理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卓越功能,并在互助共济的条件下为全体人民稳步走向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是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离国家现代化和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目前还存在着系统性协同性不够、体系结构失衡,权责不清与责任失衡等制度性缺陷日益显性化,社会保险参保质量不高,再分配作用发挥有限,可持续性不强,法治化水平低等一系列不足,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与少子高龄化、人口高流动性与人户分离现象常态化、新业态促使就业方式更加多样化、低收入群体规模仍然庞大、社会保障需求呈现多元化、福利刚性发展与财力增速减缓的矛盾开始显性化以及深化改革面临的社会风险加大等多重挑战,特别需要妥善应对。因此,我们应当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客观评估现行制度及其实践表现出来的不足,准确研判这一制度体系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未来风险,尽快凝聚共识,着力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质量,在厘清政府与各方责任边界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五是突出强调了社会保障法治化和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同时要求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等。这些表述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保障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因为只有法治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明责赋权,才能给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的安全预期,才能让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行稳致远。联系现实,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总体上仍处于由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性文件主导的初级阶段,不仅立法空白还有不少,现行法律法规亦存在着不能适应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实践需要的不足,急切需要加快立法步伐,尽快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并引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向前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加紧制定社会救助法、医疗保障法等一批新的法律,抓紧修订社会保险法、慈善法等法律及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法规,以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与法律保障。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步的成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机制,加紧推进社会保障治理现代化。其中,构建健全的“1+N”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至关重要,即建立超越部门之上的基础信息系统+各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专业信息系统,以加快提升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规范性与治理效能,进而为向全体人民参与、享受社会保障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夯实基础。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系统、最完整的表述,必将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走向完善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已经进入“十四五”并迈向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定要从以往长期试验性改革状态全面走向成熟、定型,因此,我们应当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眼光”“大局意识”“统一性、规范性”“系统观、协同观”及法治化、治理效能等关键词,真正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世代福祉的高度,真正立足于国家现代化全局与社会保障长远发展,超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与集团利益,基于目标导向寻求化解现实问题、优化现行制度安排的正确途径,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做出学界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发展质量
周 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讲话是对从事社会保障研究学者的鼓励,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讲话中提到了“系统性”和“新时代”,这是两个需要注意的关键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功能完备、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应对各类社会风险的基本保障。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的高质量发展是新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总量仍然在快速增长,但基尼系数一直居高不下,贫富分化的问题依然突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持续经济增长的成果应该惠及全体国民,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社会保障进一步证明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从执政角度而言,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公平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应该积极地通过完善现有的各项制度,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就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适度提高保障水平、优化保障方式,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之间依旧存在着矛盾,需要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各项政策和制度能够有效衔接、相互补充,制度完善和制度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只有不断地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持之以恒地优化中国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关乎人民群众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与支持,其重要意义是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
事实证明,“福利病”并不是必然与社会保障相关联,而是因为改革惰性所引起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社会支出是在消耗社会财富,更不能认为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了经济效率,不利于经济高效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双转型的任务,出台了各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也在出现新的变化,孕育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社会风险。一方面,现代化产业更加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劳动力,对于教育和培训提出的新的需求,有些国家(如瑞典)将提高全面教育水平纳入福利国家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提升人力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重要的“社会投资”;另一方面,新生的灵活就业人口需要被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的同时,保障国民的社会公平。
当前另外一个热议的话题是人口老龄化,以及老龄化给社会养老制度带来的压力。应当看到,人口老龄化是工业化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人口流动性比较小的社会来说。随着我国农业人口的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对于这种工业化社会的普遍现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给出四种方式,综合地缓解老龄化人口结构给公共养老金制度带来的挑战。欧洲联盟也组织了专门的研究,对其成员国推荐了“参数化改革”(也就是通过调整收入、缴费、退休等参数维持养老金收支平衡)等方案。除了给公共养老金制度带来压力以外,老龄化社会也会给生产和消费带来变化,有些是挑战,也有些是机遇,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研究。简言之,养老制度不是单一养老保险制度,而是包括养老、医疗、长护、附加养老制度和企业年金、社会慈善、技术应用等各种制度在内的整个制度体系,单靠一种制度是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系统性”也就是要全局地、整体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把老龄人口真正当做社会的资源,而不是社会的负担,推动适老经济和助老社会的互动发展。
此外,我们还需要在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的基础上,优化保障方式,更加有针对性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各种功能,更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所有的制度和政策工具,包括参数工具、财政工具、保险工具等进行有效配比和动态调整,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
加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研究
丁元竹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深刻把握和领会其重要意义和时代内涵。我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这么三点体会。
第一,深刻把握总书记讲话和这次集体学习的时间节点。这次总书记的讲话和集体学习,是在“十三五”胜利收官“十四五”开局之际。在“十四五”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和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开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时间关节点上,总书记主持学习社会保障有关理论实践,意义非常深刻,要求我们把新发展阶段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放在走共同富裕道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一个大逻辑中去理解,去研究它的内涵。要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保障体系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够满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目标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领域、社会福利领域的研究者必须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高度,提升自己的使命感,把专业研究与党中央关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把研究重点聚焦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处理好研究者的个人研究逻辑和国家发展大逻辑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研究背景、热点和关注点,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发展逻辑,学术发展只有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才会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才能够在推动民族进步中发挥作用。新发展阶段中的社会保障研究者,应该有这样的历史和时代站位。只有有这样的站位,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和社会保障政策发展在中国才会有广阔的前景,社会保障研究工作者才能够有更好的研究空间、发展空间,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真正的学术是有用的知识,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学术的本质和学术的意义。
第二,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社会保障建设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我国有10 亿人口使用移动互联网,包括一些老年人也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等便利性通讯工具,这为社会保障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原来一系列涉及社会保障的问题,许多是由于数据资料信息等障碍或者数据不健全得不到很好发展和得不到很好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使社会保障的精算系统更加完善、更加现代化已经提上议程;如何把社会保障缴费、职工和个人信息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大数据、云计算有机结合起来,使我们对现状和未来有准确把握,对更加合理科学使用这些资金和收缴这些资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一方面要去研究,另一方面要去建设。这些年,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包括平台建设,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部门分隔、地区分隔,信息系统不能够形成全国统一有效的工作平台,技术应用和功能不能很好发挥。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打破信息分隔,继续推进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建设,使社会保障更加完善,使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与信息技术更好结合,使各类服务朝着更便利、舒适、便捷方向发展。如何使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更有舒适感、温馨感、便利感,这些问题需要社会保障研究者和工作者关注。这不仅要求建设各级政府和社区服务机构的信息系统、数据系统,也要求社会保障研究者学习掌握现代数据分析技术,使用大数据、云计算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使研究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化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三,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社会政策工具之一,要立足于中国实际,与中国社会发展、社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新的变化态势。一是表现在代际之间。年轻人和年长人之间的代际在历史上不是那么明显,但在信息化环境下却非常明显。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软件更新日新月异,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对于年长一代来说却是天大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们产生不了便利感、温馨感、舒适感,甚至有时候非常无奈,这种代际差异已成为新形势下社会结构的重要特点之一。二是我们国家在短短70年间从农业社会迅速发展成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态叠加的社会形态,各种社会形态中的人群规模都不小,农村有5 亿多人,城市有8 亿多人,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人群的特点不一样。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社会政策研究要根据历史和现实,深入探讨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任何一个制度建设的背后都有一套价值、一套理念、一套文化在支撑着,都有自己的制度环境。只有理解这个制度环境,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政策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使互联网应用与老年人的便利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恰恰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考虑到既要看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的社会深刻变化,也要看到社会中有一部分人还生活在互联网之外,或者在互联网边缘徘徊。社会政策不能够脱离这样的社会环境去制定,必须与其有机结合起来,使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得到更好发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解决现实问题有机结合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使社会保障政策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发展、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之中,使其更具有效性,更能惠及全体人民,也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遵循。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社会保障事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制度安排
李 玲
作为长期研究社会保障的学者,我认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和定位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可期待的是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首先,在这个特殊年份,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就安排社会保障为主题是前所未有的。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于1月28日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而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月26日,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可见社会保障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优先地位。
其次,党中央对社会保障的定位高度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百姓福祉的关键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最后,中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部署“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事业是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制度安排,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既要靠投入,更要建机制。我们要发挥政治制度的优势,充分利用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和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基层组织和志愿者,通过全民共建实现全民共享,探索出高质量、全覆盖、可持续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之路
林闽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他的讲话系统地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提出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形势和任务,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
第一,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道路。为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其进一步要求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执政理念,也是贯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本逻辑。在社会保障领域,“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实现制度最广泛的覆盖,让人人都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只有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对全民的覆盖,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也只有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成为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这也是今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研判社会保障发展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均已“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解决了“有”与“没有”的问题,正步入追求“好”与“更好”的阶段。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社会保障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判断,一方面从全局角度强调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另一方面从顶层设计角度,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针对社会保障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加以解决,推动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在这个意义上,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相对应的是我国社会保障研究的系统性需要全面提升。
第三,坚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明确要求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长期以来,我国遵循社会保障发展应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重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所出现的问题,如地方出台政策的随意性大,有些政策又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既损害了制度的统一性,也导致出现新的不公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这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发展道路,立足中国国情,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把社会保障的研究做在中国大地上,推动社会保障学科大发展。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丛树海
2021年2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现状给予高度评价,指出:一个“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社会保障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学习总书记讲话,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讲话精神,我认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高质量社会保障的内涵和目标,是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在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情况下,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大历史使命。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要“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有益经验”,从而达成十四五规划所要求的“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践行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其二,高质量社会保障的关键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和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从而使得“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有了新进展。进一步完善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在有关民生和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通过改革创新,使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城镇化不断提高的要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就业多样化的动态,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真正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其三,高质量社会保障的运行是“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最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关系到老百姓的“养老钱”和“保命钱”,因而,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才能使得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才能使得社会保障运行顺畅、安全和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
其四,高质量社会保障的实现路径是“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覆盖面基本“应保尽保”的情况下,将各部门分管、主要由省级地方统筹的各个社会保障部分加以集成,形成协同,就可以在人民群众有各种需要时为其提供更充分的保障制度,大大改善社会保障整体效率,从而提高社会保障内在质量。
其五,高质量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要“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精细化管理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到现阶段高度时,必须强调和面对的高质量管理要求。“精准施策”要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各项事业今后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之管理工作的“常态”。只有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才能真正解决老百姓所需所急所盼,才能真正提高老百姓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
其六,高质量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并非提供量越多越好,提供水平并非越高越好。只有“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才能真正保持社会保障的不断增长和持续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准确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发展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作风的具体体现。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社会保障研究要增强亲民、创新和法治意识
童 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既充分肯定我国社会保障已有的巨大成就,宣告“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也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宏伟任务。这对于我们社会保障学界来说,既是鼓舞,又是鞭策。根据总书记的要求,结合社会保障学界的现状,我以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社会保障研究者应当增强亲民意识、创新意识和法治意识。
首先是亲民意识。坦率地说,相较于学界其他领域,社保同仁们的亲民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因为社会保障本身就是济世济民的事业,社保人的天性情怀就是关注民生、同情弱者。但仅限于朴素的感情还不够,还要时时刻刻自觉地像总书记那样“紧盯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作为社保学人,绝不能只从社保的体系完善、理论深化、技术臻美,甚至什么样的论文好发角度着眼;而要脚踏实地、两眼向下,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对照“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标排找差距、深挖缘由、探求改进之道。在如何提升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可得性可及性、及时准确反映群众需求疾苦上选题搞研究、写论文、上资政报告。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为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那些事由“烦心变宽心、操心变放心、揪心变舒心”出力、献计。
其次是创新意识。新时代新任务新征途要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要创新,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创新更是生命。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几十年来辛辛苦苦建成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应当承认,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在落后的生产力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背景下建构的,其目标宗旨、框架结构、项目安排、待遇水平恐怕都与脱贫攻坚全胜、全面小康在即难以匹配,更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汹涌的城镇化浪潮使社会保障“统筹城乡”迫在眉睫,助农民工转为新市民义不容辞;急剧的人口老龄化迫使养老金制度从退休年龄到缴费、待遇给付作全面调整,尤其是要迅速补上养老服务这块“短板”;就业方式多样化则对社会保险“覆盖全民”提出了新要求。应对这些极富挑战性的议题,社会保障研究者责无旁贷,但要有所作为只能依靠“创新、创新、再创新”。
再次是法治意识。应当承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保研究者对此可能不如对亲民、创新那样重视,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在整个社会保障研究中也相对薄弱。可是,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期,经过多年的努力,社会保障制度尽管还存在许多有待改革和完善的空间,但更重要的是政策执行、令行禁止的问题,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社保学界同仁们应当增强法治意识,认真熟悉和研究现行的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研究社会保障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琢磨改进的办法。近些年来,在身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郑功成教授带领下,社保学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中来;全国人大社建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也对社保学界参与社会保障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社保学界的法治意识会不断增强,参与社保法治建设的绩效也会不断提升。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
增强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性和收入再分配功能
何文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的这篇重要讲话,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我们党对社会保障的最新理解。他把社会保障提到更重要的位置,提出“公平统一”“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系统集成”“法治轨道”等,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笔者对关于增强社会保障互助共济性和收入再分配功能的论述,体会尤深。
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基本价值观,互助共济是社会保障的本质属性,改善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必然结果。经过30 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转型和惠及范围的扩展,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举世公认。但同时应该看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不足、互助共济性不强,对改善全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贡献不大,因而值得高度重视并努力改变之。所以,应当按照总书记“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的精神,深化社会保障改革、优化相关制度设计。具体地说,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明确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权益。现代社会中,基本保障权已经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国民的一项基本权益。但我国现行基本保障制度人群分等、制度分设、待遇悬殊,这就使得社会保障整体的收入再分配效率降低。为此,需要明确基本保障项目及其保障水平和筹资方式,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1)明确全体社会成员拥有相同的基本保障权益,尤其是农民与职工具有同等的基本养老金权益和基本医疗保障权益;(2)确立社会成员的基本照护服务权益,根据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加快建立覆盖全民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和相关服务制度;(3)确立国民生育保障权益,建立覆盖全民的生育津贴制度,改革现行生育保险制度;(4)确立儿童福利权益,建立普惠的儿童津贴制度,增强儿童福利并降低中青年人的育儿负担进而提高其生育意愿。
二是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助共济性。以互助共济为基本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化解社会成员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而互助共济是社会保障的天然属性。但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若干项目的互助共济性不强,直接影响着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运行效率。为此,需要优化基本保障制度设计。(1)基于国民基本权益平等的目标,逐步统一基本保障制度、统一基本保障政策、统一基本保障待遇,并采用适宜的基金管理层级。(2)适当增设非缴费型基本保障项目,相应增加国家财政的投入,从而增强社会保障整体的收入再分配效应。(3)逐步淡化乃至取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个人账户,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账分离式改革使其回归保基本。(4)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明晰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倡导互助共济文化。
三是增进基本保障制度的反贫困功能。社会保障是国家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一种重要的反贫困机制。然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某些项目尽管集聚了大量的资源,但对反贫困的贡献不多。为此,应当把基本保障项目作为反贫困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来理解。(1)将基本医疗保障资源更多地用于解决重大疾病医药费用、缓解家庭灾难性支出,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适时推动基本医疗保障由基金责任封顶制转向个人责任封顶制,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在继续实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注重支出型贫困帮扶机制建设,提高救助帮扶的精准度。(3)关注相对贫困,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提升贫困群体的内在动能,通过兜底保障、能力扶贫和就业扶贫,打造更高层次的帮扶体系。
四是优化制度设计并创新运行机制。基本保障各项目均属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畴,因而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同时不断创新服务供给机制,把公平性、制度运行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有机统一起来。(1)改进制度设计,增强其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性,逐步将农民工、非正规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职工社会保险体系。(2)逐步降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户籍关联度,让非户籍常住人口能够在居住地享受当地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3)加强统筹协调,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按照“抑峰填谷”原则,严格控制、努力缩小群体间的基本保障待遇差距,鼓励和支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走向全民统一。(4)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精算制度,充分重视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等因素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机制以确保制度长期持续健康运行。
(作者系浙江大学教授)
社会保障的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发展
申曙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这一论断对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指示作用。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然而,也必须认识到,在新时期,社会保障改革的缺陷与问题也十分明显。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社会保障改革的系统性与协同性不足。这种不足在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进程,导致社会保障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社会保障改革系统性与协同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内部三大系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之间结构上的失衡。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社会保障改革的定位即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如此一来,整个社会保障改革即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即并不完全着眼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本身,而是更多地着眼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相关问题的“快速解决”。这也导致形成了以社会保险改革为绝对主体的局面。今天我们或许可以“认同”这样一种“改革路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改革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的一个主要表现即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发展的严重滞后。社会保障改革系统性协同性不足的第二个表现是,法定保障与补充保障之间关系的失衡。法定保障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但无论是医疗保障还是养老保障,也包括养老服务,只有政府提供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在满足“美好生活”需求方面,补充保障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长期以来法定保障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社会上的一种认知,即补充保障似乎只是“锦上添花”。这实际上导致了社会保障与财政部门承受着过大的压力。社会保障改革系统性协同性不足的第三个表现是,各类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社会保障与其他制度之间不具有协调性。例如,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及养老保障制度之间,医疗保障与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财政税务、教育、收入分配之间协调性不足。
在新时期,要提高社会保障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能力,首先需要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如果说过去的改革主要是新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做加法”;以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为方向的改革则主要是“做减法”,其每一项改革都可能触动和影响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如果没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这种改革是无法展开的。而这又需要相关部门具有全局意识,在以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为共同目标的共识下协同开展改革。其次,需要合适的体制。从“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式改革需要更好的系统设计和总体推进的角度来看,需要有超越各部门之上的中央层级的社会保障统筹决策机构与咨询机构,以避免部门利益过度干扰和影响社会保障改革发展全局。第三,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一系列机制,处理一系列关系。这需要在政策上明确各种主体的职责范围,更需要在制度上有合适的机制安排,例如市场机构参与机制、医养结合机制、三医联动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
努力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
林 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体现出新时代、新环境下,党中央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高度重视,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升到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从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社会保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系统性,将社会保障放在国家战略体系中进行考量,突出了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动态思维,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改革发展置于更为宏观的战略视野,对于社会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理论学术界拓展研究视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五个坚持”既是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总方向,也是理论学术界在研究中需要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尤其是要突出我国的制度优势——党的领导、制度引领、人民至上,强调改革精神,包括与时俱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等。遵循这些原则,对探索中国社会保障发展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对如下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一是坚持系统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道路,系统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教训。这包括,坚持社会保障保基本的原则,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强调社会公平和普惠原则,充分发挥补充保险的多元化、多样化保障作用,重点关注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在人群之间和地域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更好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普惠和公平保障。二是需要更加重视遵循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内在规律,以改革的思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既要加快推进存量改革,推进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步伐,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又要加快拓展增量改革和深化结构性改革。聚焦经济、社会、技术及新发展环境、新风险引致的新问题,加快对新业态劳动者提供经济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加快社会风险管理和社会风险预警体系建设。三是强化推进社会保障改革的系统集成和高效协同。社会保障改革需要高度重视系统思维和协同思维的引领。这既是当代社会保障改革发展之内在要求,也是完成新发展阶段新任务的客观要求。需要突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系统集成,重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集成,需要重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系统集成和协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养老、医疗、救助制度各子系统之间改革的协同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内各层次之间的协同推进,需要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和精神慰藉的协同推进,需要医疗保障与健康管理的协同推进。同时需要注重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社会保障与企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协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与财税、金融制度改革的协同推进,社会保障政策系统集成与体制机制改革的协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历程已证明,必须高度关注社会保障改革的系统集成和高效协同问题,高度关注社会保障体系综合配套机制建设及其运行效率,这在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尤显重要。就社会保障研究而言,一方面要以社保研究专业人士为中心,同时吸收更多学科、更多其他领域的学者积极参与,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通过多学科研究集成产出更多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改革提出更具战略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四是要强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平台、服务网络建设,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提升综合能力建设。在信息社会的新环境下,社会保障经办服务面临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技术平台无疑为社会保障的精准服务提供了可能,同时伴随着民众对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要求的提升和管理服务难度的增大。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高效、兼容性强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技术进步步伐将不断倒逼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制度集成和政策集成面临新的挑战,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面临新课题。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基层平台建设、人员素质提升和综合能力建设,则是亟待弥补的短板。五是要增强风险意识,科学研判老龄化、信息化及国际环境变化背景下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的挑战,聚焦新发展思路,探索如何增强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可预见性,关注各项短期应急性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及政策的有效性,重视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约束条件。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弹性 应对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挑战
关信平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再次表明党中央对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社会保障面临着新的发展势头、新的要求,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未来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平稳发展。
一方面,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提高水平、健全制度、适应未来经济社会新发展的要求。为此,应该进一步补齐短板,完善体系,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提高保障水平。尤其是要面对未来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并尽快建立健全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保障我国能够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时的养老保障需要。同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将流动人口纳入居住地养老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的制度,以适应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中国未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很强的不确定性。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波动、传染病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其他自然、经济、政治与社会因素都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冲击。这些不确定性可能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平稳运行构成很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需要建立强大有效的防冲击机制。而在其中需要社会保障发挥重要的稳定器功能,在经济波动发生时能够有效起到托底保障的作用。
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障制度对个人具有重要的风险防范和生活保障作用。但是,社会保障制度本身也需要有安全稳定的机制。从理论上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福利刚性”,这不利于抵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在未来的风险社会中,如果社会保障制度出现问题,会引发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从实践中看,一些国家因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合理而导致面对经济波动时的严重问题,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冲突和政治波动。面对未来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既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又要防止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制度本身遭遇冲击。为此,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既要积极满足民众不断提高的需要,又要建立防冲击和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
协调提高保障水平和建立防冲击机制两个方面要求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制度体系。党中央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具体政策实践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去落实这一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规划设计应该着眼于长期发展的要求和条件,在其中应该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都考虑在内。例如,应该通过政策模拟等方法对未来可能遭遇严重经济波动冲击而导致大规模失业等极端情况下我国社会保障的耐受能力进行测算并设计应对方案,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水平。二是要重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弹性机制”,即面对不确定因素冲击时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以便使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能够在风险社会中保持稳定,进而在风险冲击中保持对民众的社会保护功能。为此,需要在社会保障合理结构、多元主体的体制建设、弹性运行机制、有效管理方式等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发现,社会保障学界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为中央决策所吸收、参考。这既体现了中国社会保障学界对中央重大决策的贡献,同时也对学术界未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保障研究既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同时也需要广大研究人员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学术前沿发展;既要扎实做好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研究,又要积极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服务。
(作者系南开大学教授)
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三重逻辑
高和荣
民生问题是执政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关键。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社保体系重要讲话深刻体现了我国民生事业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展示出中国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三重逻辑。
首先,我们的社会保障注重治国安邦功能的彰显。社会保障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场域,这是各国社会保障事业丰富多样性的基础。与欧美发达国家把社会保障当成公民社会权利的诉求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社会保障最初就是治国安邦的制度设计,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现在和将来仍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社保制度特别注重治理效能,通过顶层设计把它与解决社会长治久安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它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分配及社会公平结合起来,与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在我国被当作了治国之道,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可以这么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保障网,就在于把社会保障当作治国手段与方略。
其次,我们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的组织优势。与国外社保作为政党、群体推动乃至相互博弈的结果所不同,与有的国家把社会保障作为市场、社会乃至个人自己的事情所不同,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4年党中央首次提出“社会建设”,加快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布局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位置,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时代性命题。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民生保障”范畴,推动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可以这么说,我国在民生领域内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均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再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深刻体现了我国政治优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就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努力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注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注重循序渐进。回顾改革开放40年乃至建党百年来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历程,我们注重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加以完善,从而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保体系,推动社保事业行稳致远,谱写人类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华章。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