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财富积累水平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2021-01-29李冉冉
李冉冉,金 娜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264005)
旅游现已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是反映国民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家庭财富积累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居民旅游的消费能力提升和产业规模扩大提供了资源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人均GDP 和GNI(人均国民总收入)都首次突破1 万美元大关;《2018全球财富报告》显示,我国家庭财富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位,这都说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家庭财富积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旅游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富裕程度后的消费需求,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新动能,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准。
一、综述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旅游正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根据统计数据,经济发达国家居民年出游次数为8 次以上,2018 年,我国居民人均年出游次数为4 次,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才刚刚开始释放。有效的家庭财富支持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展家庭财富积累水平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以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省为例,选取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三个变量分析家庭财富积累水平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VAR 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通过对家庭财富积累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核心指标的系统分析,为新常态下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提供借鉴建议。
二、实证分析
本文选择山东省国内旅游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变量进行分析,分别论述。以2002-2018 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和《山东旅游年鉴》。
(一)描述性分析
表1 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旅游消费水平 单位:元
图1 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旅游消费水平折线图
由图1 可以看出,自2002 年以来,山东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更明显,2018 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接近40000 元/ 人,17 年增长了31934 元;而国内旅游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较为平缓。
(二)平稳性检验
为了消除异方差,对三列数据均取对数。本文采用ADF 方法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其结果如表2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三组原始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在1%显著性水平下和5%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也就是说,三组原始数据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均存在单位根,都不平稳。因此对原序列进行二阶差分,再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经二阶差分之后度序列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平稳。三组序列均满足二阶单整,为进一步检验三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
表2 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三)协整检验
从表2 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三个变量均为二阶单整,因此可以检验其是否具有协整关系。运用Jonhansen 检验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在模型结构建中,得出Jon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由表3 结果可知,在不超过一个协整关系假设前提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不支持原假设,在不超过两个协整关系假设前提下,接受原假设,确定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3 Johansen 协整检验
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以进一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AIC 和SC 准则确定滞后阶数,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以看出,滞后项为2 时AIC 数值最小,所以确定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2,建立VAR(2)模型。
表4 最优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鉴于模型平稳性问题,以及接下来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的准确性,首先对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由图2 可以看出模型所有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说明VAR(2)模型是平稳的,几对变量进行Granger 因果检验是合理的。
lnverse Roots of AR characteristic Polynomial
图2 模型平稳性检验结果
(四)Granger 因果检验
前面的协整检验只能说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要证明变量间存在确定性的相互关系还需要通过Granger 因果检验。对变量进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五)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就是对某个变量给予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再判断该冲击对另一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影响效果,进而判断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下面主要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冲击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其脉冲响应如图3 所示。
图3 脉冲响应分析图
从脉冲响应分析图可以看出,当给国内旅游收入一个冲击时,其对旅游收入始终有一个正向影响,在第一期的最大,第二期下降明显,第三期影响增大,与第一期接近,但是在第三期之后影响逐渐减少。当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个冲击时,其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也是在第一期是最大,之后逐渐减少,第三期时甚至可能出现负影响,第五期影响有所回升,之后趋向于稳定。当给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个冲击时,其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在第二、三期时达到负值,第四期之后回归正影响,但是影响力度基本趋于稳定,且较小。
(六)方差分解
为了具体描述新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对三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第一列是预测期,S.E.中的数据为变量的各期预测标准误,后四列是百分数,表示被解释变量国内旅游收入的方程新息对各期预测误差的贡献度,分析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 方差分解表
分析可知,在第一期国内旅游收入的波动仅受到本身波动的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冲击直到第二期才体现出来。其中在第二期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相差不大,之后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逐渐增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影响差距也逐渐拉大,到第十期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达到23.37%。
三、小结
通过对山东省国内旅游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变量2002-2018 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自2002 年以来,山东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国内旅游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变量均为二阶单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进一步探析了三个变量的具体影响关系。
2020 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为新常态下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居民收入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当前,我国家庭财富积累传承的主要方式以住房持有为主,为培育居民旅游消费提质增效的新动力,需要对家庭财富积累结构进行持续优化,降低住房在居民资产中所占的比重,适当增加金融资产的配比度。同时,旅游已成为拉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要统筹做好旅游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旅游渐成居民常态消费的变化,加强协调创新,完善全域旅游、新业态旅游、乡村旅游的占比,提高促进旅游消费的针对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