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30天再入院患者风险因素的分析研究

2021-01-29王吉荣李圣平

黑龙江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普外科胃肠道

张 明,王吉荣,李圣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南京 211100

在普外科术后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因为并发症原因需要30天内再入院,除了出院后再入院对患者本人造成的经济影响和生活质量影响之外,意外返回医院的患者还会进一步限制医疗资源。因此,减少手术后30天的再入院次数不仅对患者还是对医院都很重要。与普通患者住院相比,手术患者的再入院问题更需要注意。再入院患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经历了特定的手术,手术本身具有相关的并发症风险。而目前临床工作者较少的关注普外科患者再入院率的信息。经研究调查了149 622例结肠直肠手术结肠癌后的再入院情况,发现住院时间,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均与再入院显着相关[1]。在分析1 64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系列研究中,发现年龄较小,大量失血,术后并发症和血管切除是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先前的研究仅强调了单一普外科手术后减少再入院的重要性[2]。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各种普通外科手术后30天再入院症状以及手术方式的相关因素,为各位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623名患者患者均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在2013年10月—2018年7月通过临床检查和病理报告确认为普外科疾病(胃肠道疾病,血管疾病以及甲乳疾病)。所有患者均按照相应手术指征通过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88名,平均年龄55.1岁,女性患者235名,平均年龄53.2岁。

1.2 入组条件

入组患者在住院普通外科手术后30天内再入院,并经检查和分析后确认为与手术相关原因入院。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统计在2013年10月—2018年7月期间接受了普通外科手术的623名患者。共有57名患者在指数住院治疗后30天内再次入院,总体再入院率为9.1%。表1统计分析了623名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表明年龄、性别、肥胖、手术史在两组间没有差异,但糖尿病、高血压会增加再入院的风险。

表1 再入院患者与未再入院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例(%)

2.2再入院与术前诊断

再入院患者的术前诊断,其中恶性病变(癌症)的再入院概率最高(57.1%),其次为创伤性病变(物理因素所致的脏器损伤)(23.3%),以及炎症性(良性)病变(19.6%)。

2.3 再入院与症状

再入院的原因根据统计,胃肠道主诉(恶心,呕吐,肠梗阻等)与手术感染几乎占所有再入院的一半以上(分别为35.1%和24.6%),见表2。

2.4 再入院与手术方式

在我院的所有手术中,胰腺切除术患者的再入院率最高(22.2%),其次是结肠切除术的患者(13.2%),小肠切除术(12.1%),腹壁疝修补术(9.6%)和胃切除术(7.4%)。而30天再入院率低的手术包括甲状旁腺切除术(5.1%),甲状腺切除术(4.6%)和乳房切除术(2.6%),见表3。

表2 再入院原因分析 %

表3 再入院患者手术方式分析 例(%)

3 讨论

随着当前医疗环境对再入院患者的关注日益增加,我们必须了解风险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再入院率,已减少昂贵的再入院费用[3]。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试图通过全面提高医疗标准和质量来提高其医疗系统的效率,这些努力包括制定机构监督指标,医院内管理指南和原因分析。对于普通外科手术来说,后再入院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在本文中我们针对普外科各种疾病及再入院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为广大普外科医生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认为,术前诊断与再入院的风险显著相关。患有恶性肿瘤患者的再入院风险几乎是其他原因所致再入院概率的两至三倍。我们认为癌症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扩散,手术创伤,免疫系统紊乱以及伤口愈合不良,这些因素会明显增加术后再入院的可能性。以胃肠道癌症为例,其癌变部位切除后通常会影响部分消化功能,导致增加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的再入院概率。而肝癌中晚期患者则由于腹水,门脉高压出血等原因需要再次入院治疗。虽然后期治疗一般以内科治疗为主,但是当症状比较严重时仍需要外科手段介入甚至二次手术[4]。根据Kassin等[5]2012年的一项研究,无论基础疾病如何,所有类型的胃肠手术中非计划再入院的患病率为11.3%,同时根据三个围手术期标准对再入院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术前呼吸困难或癌症,外科手术的类型和复杂性(特别是结肠切除术,胰腺切除术或肝切除术),以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呼吸道,泌尿道,脓毒性休克)或术后血管问题。

一般外科手术后再入院的原因是多因素的,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充分术前信息指导。这意味着,在出院当天,应告知患者术后要注意的正常和异常症状,允许的营养类型以及相关的医学治疗。尤其是营养支持方面,可以帮助避免因胃肠造口术患者的营养不良或食物不耐受等原因而导致的某些再入院。术后并发症是一个重要原因。结肠切除术后再入院患者的研究表明,术后输血、脱水和感染显著提高再入院率[6]。据报道,感染、胰瘘和胃排空延迟与再入院风险增加有关[7]。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术后并发症是导致医院再入院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我们的数据表明,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高的再入院率,尤其是胃肠道症状,外科感染,营养不良以及伤口并发症。因此,集中精力有效预防相关危险因素,适当管理高危患者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外科手术后的再入院次数。我们应对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更详细的出院计划,包括伤口护理说明,抗生素治疗方案和/或康复治疗[8]。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接受复杂胃肠道手术比其他患者更容易再入院。这可能与手术时间,对脏器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程度以及术后护理有关。医院内应该通过多学科努力关注这些特定患者群体,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再入院的风险[9]。

本研究是探索性的,目的是确定一般外科手术后再入院相关的因素。我们也应增加样本量来建立和验证30天再入院风险的预测模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统计和研究,为普外科医师提供临床指导,减少患者出院后30天再入院概率。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普外科胃肠道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