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基础化学课堂创新

2021-01-29王密赵晓兰高叶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西安710309

化工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方程式基础化学

王密,赵晓兰,高叶(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陕西 西安 710309)

0 引言

基础化学是高职医药卫生院校中护理、药学、检验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层次不同理解力不同,学起来感知程度不同。随着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 〔2013〕 3号)提出并推行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制度改革,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形势出现多元化,生源结构多样化。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模式出现了多样化,有普通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对口单招等等,正因为这样的模式,造成了生源出现了多元化,有高中毕业的学生,有中专毕业的学生,有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还有初中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同,有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高中的文化课程,而有的同学不具备高中的文化理论课,这样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就会出现分化,有的同学理解力强掌握的较快,而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达不到,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劲,这样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就不能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授课,必须对课堂进行改革,课堂革命势在必行。

化学在医药卫生学校里是一门基础课程,它与日后所学的医学专业课程息息相关,学好化学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实现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下面就以这门课中的一节离子反应为例,探索一下对这节课的创新。

1 教学过程及设计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2 课堂教学创新教学策略分析

2.1 通过大众化的视角来进行知识的解读

所谓大众化的视角,就是普通人都可以理解和认可的角度。面对不同水平和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统一的专业知识教学,显然是收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的。将班级的学生根据基础知识掌握水平的不同而进行分类教学,也是不切实际的。最具成效的策略就是将专业知识,通过大众化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基础最薄弱的学生也能够有效的理解。比如,将化学基础中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日常生活的常用的物品或者常见的现象,来引入专业的化学知识,达到教学的效果。

2.2 引入多种教学模式

在化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者化学知识比较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况且同一班级的学生基础掌握水平不均衡,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教学不会有效的实现精准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多种教学模式。比如问题导向法、创建情景模式教学法等。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来。尤其是在教学小组讨论等环节,教师可以将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安排进同一组,使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主动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注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尽量规避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2.3 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

在互联网日益完善和普及的环境下,专业教学工作也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使教师能够有精力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方面的提升。另一方面,当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和使用比较熟悉,广泛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比较容易接受。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网络多媒体设备来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在课下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的知识教学的视频或者文字内容。

3 课堂创新方法

(1)将传统的一上课就开始直奔主题讲解改为从分析日常生活中喝完碳酸饮料打嗝的原因,洗发水洗完头发,打护发素和不打护发素的效果出发,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原因,贴近生活,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从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桥段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从实验出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总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解开实验现象的谜底;(4)从医学上常见的消化性溃疡这种疾病的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将医学与化学联系起来,更直观,更具有吸引力,达到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利用翻转课堂,课前布置了作业,学生课堂上分组讨论,将每一组的答案派一名代表陈述出来,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课堂展示能力;(6)运用动画将微观的事物具体的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形象,更直观生动,更容易理解;(7)从日常生活中水垢的成分分析到处理方法,更贴近生活,将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引向深入;(8)从日常生活中洗衣机洗衣服的干净程度出发,让学生利用自媒体抖音找出小苏打和醋酸清理洗衣机的方法,下次上课的时候共同分享讨论,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下一次上课埋下伏笔。

4 课堂创新思路及反思

在新课教学开始前先对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进行复习,既能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又能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然后过渡到溶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从而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本质。电解质的电离对同学们来说比较难,这节课是在电解质电离基础上进行深入,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其原因有:他们原有的化学知识不牢固,比方掌握的化学方程式很少,不少同学写不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对于易溶与水、易电离的化合物认识有困难,同学们反应,一下接触太多的物质与它们的化学式,又与原有的化学知识不能很好的建立联系,导致对新知识的接受有障碍。对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此基础上,通过观看视频,分析解毒原因,进而引出离子反应的概念。学生通过演示实验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得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本质,进而引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再介绍以“写—拆—删—查”四步走的方式来分析解说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同时将哪些物质能拆成离子的形式,哪些物质不用拆成离子的形式的问题对学生做了归纳,使他们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地认识。

接下来通过医学上常见的消化性溃疡这种疾病,将化学和医学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对于本节课的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步骤的练习,先是让学生自行书写,其他同学充当教师的角色,评判,然后分组讨论,共同发表观点。讨论结束后,每一组派出一名代表来陈述本组的答案,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的理解与记忆。然后通过动画演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更直观,明了。最后通过日常烧水壶中的水垢产生原理,除去方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相互交流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后让学生利用自媒体软件抖音,查找小苏打和醋酸处理水垢的方法,留作第二次上课分析讨论。

5 结语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原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团队合作讨论,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方程式基础化学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巧配化学方程式
挑战一级方程式
教养方程式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