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月下追韩信
2021-01-29邓臻颖
邓臻颖
一
(南郑夜晚,治粟都尉营帐,灯烛明灭)
韩信:(叹气状)看这架势,汉王真的铁了心要去汉中,这样下去前途难料!
侍从:(抹泪)主公,自淮阴追随您起事,转眼已八年了。奴仆不敢奢望衣锦还乡,封妻荫子,但也不想葬身异乡,沦为孤魂野鬼。求主公劝劝汉王,咱们东归吧!
侍从之言,虽属虚构,然入情入理,符合历史原貌。
韩信:(悲愤)我何尝不想!可我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人微言轻。三日前,趁汇报军中粮草储备之机,我多说了几句,汉王面露不悦,立马将我赶出大帐。如今再劝说汉王东进,岂非自找不快!
侍从之言激起韩信心中不满,为下文出亡作铺垫。
侍从:(跪拜)既然如此,请原谅奴仆不能继续追随您。如今天下太平,老母风烛残年,朝不虑夕,奴仆得告归尽孝了!(退下)
韩信:(欲挽留又按捺住)走吧,走吧,便是我也不想去汉中。罢罢罢,不如趁着这月黑风高之夜及早遁逃,另谋出路吧!(灭烛,换便服下)
二
(深夜,萧何营帐,灯烛通明)
行军司马:主公,近日军中多有将官私自出营,不知所终。如此下去,怎生是好?
萧何:(摇着羽扇,摆摆手,捻须)不必了,那些人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即使追得回他们的人,也追不回他们的心。况且那些人——由他们去吧!
对普通将官出亡听之任之,“况且那些人——”欲言又止,足见萧何内心自有盘算,刻画可谓细腻!
(值夜牙将匆匆上)
牙将:禀主公,您之前嘱咐小的盯牢韩都尉,刚才他着便装出营,末将阻拦不住,特来向主公禀告。
早已布置心腹盯梢韩信,萧何之识见可谓长远!
萧何:(羽扇掉落,跺脚)何时出的大营?还愣着干啥,赶快给我追回来!
牙将:诺。(转身欲下)
萧何:(摆摆手,捻须)不用了,快给我备马,立刻!马上!(扔羽扇,下)
从“给我追”到“给我备马”以及“扔羽扇”的失态细节,萧何的惜才之情跃然纸上,与前文对待普通将官出亡时的淡定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三
(月落山梁,坍圮的驿亭)
萧何:(扬鞭纵马,马蹄声疾)韩都尉慢行,萧何来也!
韩信:(勒马,后退)敢问相国,夤夜追信,所为何事?
萧何:(勒马,抹汗)闻韩公不辞而别,萧何与您共事一场,特来饯行!只是敢问韩公所欲何往?
以“特来饯行”为借口,使韩信放下戒备心,可见萧何的睿智。情节设计很巧妙。
韩信:(沉吟)呃……
萧何:(捻须一笑)韩公既然不欲明说,就让萧何猜测一二。天下之大英雄不过二三人,除开汉王,也就是项王与九江王英布二人罢了!投靠项王,继续做他手下的连敖?好马尚不吃回头草,更何况您这样的英杰!去委身英布?布乃项王马前卒耳,况您与他素无交集,他岂能因您而开罪项王?除此,萧何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
萧何以退为进,晓之以理,设身处地为韩信出亡求解。说理分析充分到位,极具说服力。
韩信:(默然,脸红)呃……韩信谁都不投靠,就此东归淮阴,逍遥一生……
萧何:(捻须微笑)呵呵,呵呵……韩公,您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萧何。当初您离开项王投汉王,不就是觉得明珠蒙尘,没有远大前程?如今建立不世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您却要白白放弃,萧何为您感到可惜!
萧何继续动之以情。“捻须微笑”细节凸显萧何的成竹在胸。
韩信:(冷笑)相国休要取笑,韩信一介治粟都尉,何来远大前程?
萧何:(上前拱手,正色)萧何老眼虽拙,但亦知韩公乃人中龙凤,才华盖世,岂是凡夫俗子可比?假以时日,韩公定当腾达于九霄,得天下人景仰!如蒙不弃,萧何定力荐您入主中军帐,不知意下如何?
萧何祭出“撒手锏”——啖之以利,至此其老谋深算运筹帷幄之形象跃然纸上。
韩信:(凑前凝视)相国此言当真?
萧何:(上前正视,指天)苍天在上,萧何若不能荐韩信为大将军,天雷殛之!
韩信:(滚下马,上前,稽首)韩信蒙相国抬爱,不胜羞愧。从今而后,韩信唯相国马首是瞻,召之即来,决不食言。
“滚下马,上前,稽首”三个连贯动作,形象传达出韩信的折服。“招之即来”为日后韩信之死埋下了伏笔,构思可谓细腻。
萧何:(捻须大笑)既然如此,韩公还不随我速速回营!
“捻须大笑”透露出掩饰不住的自信,这一细节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
(韩信上马,二人疾驰下)
【点评】
在有限的空间内,三个片段场景环环相扣,构思巧妙,精彩纷呈。场景一中韩信的郁闷,场景二中萧何的惜才心切,场景三中萧何鞭辟入里的分析,显示了他睿智过人。此外,剧本在舞台说明、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上的处理亦颇具匠心,与剧情的发展巧妙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