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麻醉药物方案对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较

2021-01-29田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左室美托

田法

(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商城465300)

甲状腺肿瘤是指甲状腺发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该病会导致患者颈部出现肿块,压迫气管、食管、神经等,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1~2]。目前临床多采用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治疗,但由于手术的难度相对较大,且术中气管插管等操作会刺激患者机体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3]。此外,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差,且合并多种疾病,间接提高了麻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4]。因此,选择起效快、安全性高的麻醉药物对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探究对比两种麻醉药物方案对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切除术78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8.46±5.62)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8例;Ⅱ级21例。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59~85岁,平均年龄(67.39±6.14)岁;ASA分级:Ⅰ级17例;Ⅱ级22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均接受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虚弱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3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以及血压等指标进行有效监测。在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并等待患者恢复意识后将气管导管拔出。

1.3.1 对照组 接受恩氟烷(国药准字H13023176)、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42022076)联合咪达唑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7040)麻醉。具体如下:基于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10368)2 mg/kg、芬太尼3μg/kg以及咪达唑仑2 mg进行诱导麻醉,之后将1%~2%恩氟烷持续吸入,0.03μg/(kg·min)芬太尼进行持续泵注。

1.3.2 观察组 接受吸入用七氟醚(国药准字H20070172)、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43195)麻醉。具体如下:于麻醉诱导前将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1 μg/kg以及右美托咪定1μg/kg,之后采用2.5%七氟醚以及瑞芬太尼0.1μg/(kg·min)持续泵注。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短袖缩短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2)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估两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包括语言能力、回忆力、计算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定向力,评分范围为0~30分,27分≤正常≤30分,21分≤轻度认知障碍≤26分,10分≤中度认知障碍≤20分,0分≤重度认知障碍≤9分[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两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短袖缩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短袖缩短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注:与本组麻醉前对比,*P<0.05。

时间 组别 n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短袖缩短率(%)麻醉前 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P麻醉后 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P 74.78±10.34 74.73±9.62 0.221 0.982 72.36±10.68 71.21±9.10 0.512 0.610 133.24±14.76 134.15±15.27 0.268 0.790 110.83±12.32*119.62±13.24*3.035 0.003 80.73±5.32 81.62±6.43 0.666 0.507 74.36±6.79*78.46±6.13*2.799 0.007 63.26±2.27 62.96±2.18 0.326 0.745 55.34±3.20*62.61±1.73*12.481 0.000 32.21±1.50 32.36±1.89 0.388 0.699 30.44±1.62*33.08±1.96*6.484 0.000

2.2 两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对比 两组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对比(分,±s)

组别 n 术前 术后3 h 术后6 h 术后12 h对照组观察组39 39 tP 28.14±0.62 27.93±0.65 1.460 0.148 20.46±0.85 23.71±1.13 14.486 0.000 22.98±0.84 25.31±1.45 8.683 0.000 25.26±1.03 26.42±1.31 4.347 0.000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作为外科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具有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在进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时,麻醉诱导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6]。因此,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连接呼吸机辅助进行麻醉诱导期的呼吸,成为临床麻醉诱导的首选方案[7]。而老年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多会由于机体功能的衰退,对麻醉药物的选择较为敏感,在手术治疗前的麻醉诱导易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出现波动,从而增加手术的风险[8]。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短袖缩短率较对照组高,提示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与恩氟烷、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相比,前者更易于控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此外,观察组在术后3 h、6 h及12 h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也说明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这主要可能是由于对照组选用的丙泊酚、瑞芬太尼等麻醉药物,虽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以达到麻醉的效果,但在术后会有所残留,最终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损伤。且右美托咪定及瑞芬太尼的联合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麻醉的效果降低其他药物使用剂量,从而降低麻醉药物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9~10]。但本研究因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少,因此研究数据的可信度还需在未来开展更多相关性研究加以证实。

综上所述,两种麻醉药物方案均对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改善效果,但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更佳,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左室美托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