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隐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21-01-29边智伟陈兴智王辅之
边智伟,陈兴智,杨 枢,王辅之
(蚌埠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医工融合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工融合专业是工科在医学特定需求背景下产生的新的交叉专业[1],主要目标是用工学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临床需求,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病患,此专业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交叉思维、通晓医学和工学基本知识的,能够主动发现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工学方法加以解决的创新型人才[2]。如何培养医工融合专业的人才,是摆在学校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和挑战。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学校设施、家庭氛围及个体差异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影响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隐性因素,拟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师的教学态度、班级的学习氛围及学生对相关专业的认知等这些不易被客观评价的因素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作用。以便在今后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教学效果,为培养合格的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奠定理论基础。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蚌埠某医学院校3个医工融合专业的全体学生。3个专业分别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利用问卷星平台并采用线上填写问卷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568份。
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首先应用扎根理论基于开放式访谈收集可能对医工融合专业产生影响的隐性因素,建立影响因素主范畴。然后基于主范畴,设计问卷条目,并逐个对条目效度进行评价,以确保该问卷能够较好地反映希望调查的内容。该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专业、年级等情况;第二部分是授课教师教学态度的评价;第三部分是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隐性因素调查表,包括师生互动、课程认可、课堂行为、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维度进行调查。问卷合计30个条目,采用Likert量表对每一个选项进行赋值。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推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568份问卷中,男生354人,女生214人;各个年级的人数相差不大,一年级196人,二年级104人,三年级128人,四年级140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67人,医学信息工程209人,物联网工程192人。
2.2 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隐性因素调查
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隐性因素调查表平均得分为22.23,其中最高分为29.66,最低得分7.8,标准差是3.051。各年级和专业得分统计数据见表1。由表1中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问卷得分位于中等偏上,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像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能力、课堂行为、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其学习的效果有比较大的影响。
表1 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隐性因素调查表总体状况(n=568)
2.3 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隐性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对调查表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级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和专业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专业人才培养的隐性因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n=568)
不同年级的调查结果造成差异的原因是随着年级的增加,专业知识不断拓展,学习的目的性愈加明确,自我控制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开始凸显。而造成专业和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这种结果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调查对象的范围局限于一所院校、样本量偏少引起的,人口学变量对于人才培养的隐性影响有待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的调查进行进一步说明。
因年级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则针对年级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只有一年级与其他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年级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引起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一年级新生刚刚入校,不管是对专业的认知,对任课教师的评判,或是对学校的了解,都处于认识不深的状态,因此与其他年级有比较大的差别。
表3 年级之间影响因素的比较结果(t)(n=568)
2.4 教师教学态度对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调查表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能力、教学技巧以及职业生涯,对医工融合人才培养质量的隐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隐性影响因素包括师生互动、课程认可及课堂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教学态度上,不同的年级之间得分差别不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的专业之间得分非常接近且各个专业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4。
表4 教学态度的影响分析(n=568)
本次调查中,教学态度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上课态度及其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三方面。教学方式方面,26.2%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生动有趣,46.7%的学生认为上课令人愉悦,25.5%的学生认为上课枯燥无味,还有1.6%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夸夸其谈,可见教学方式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上课态度方面,81.2%的学生认为教师认真负责,9.5%的学生认为教师马马虎虎,9.3%的学生认为教师平平淡淡的,可见大多数学生是认可教师认真负责的上课态度;在教学态度对学生学习影响方面,63.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对他们的学习影响很大,30.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对他们的学习影响较小,仅有6.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对他们没有影响或者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无所谓。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是比较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直接影响。
3 讨论
2009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院长苏珊·霍克菲尔德提出,第一次生命科学革命创立和发展了分子生物学,第二次生命科学革命创立和发展了基因组学,她推测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已经来临,而且来自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内的医工大融合[3]。事实确实如此。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医药健康相关领域的结合日趋紧密,医工融合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4]。因此,相关专业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而人才的培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像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及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等[5]。
本次调查主要从教师、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维度进行,调研了蚌埠某医学院校568名医工融合专业的学生对影响自身学习隐性因素的综合自评,发现所有被调查者的得分在18分以上的超过90%,说明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隐性因素对自身的学习影响较大,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医学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师资队伍层面,本次调查发现,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技能、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方法、人格魅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直接与学生接触并互动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是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决定性力量。如果教师对于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医工融合专业作为交叉学科,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加深对其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拓展学术视野,突破知识壁垒,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如教学内容中使理、工、医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辅之以计算机仿真实验及网络虚拟实验等形式的开放性实验,增设跨学科性融合实验[6]。对于不同学科领域间交叉知识点的教学要及时跟踪了解其前沿发展动态,要随着学生群体年龄的变化和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补充新知识和新技能。此外,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专业实践能力普遍不足或缺失。教师要深入到实践中,可以到相关的医院或医疗机构进行学习和交流,接触先进技术和设备,积累实践教学经验。
在学生层面,本次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关乎教学的整体质量。随着高校扩招,录取的学生良莠不齐,学习能力各异,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大学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大学学习氛围相对宽松,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人生规划,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因此,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要帮助学生增强对自己专业的认识,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和面对的职业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7],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做好人生规划,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校层面,学校管理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学校可以加强与医院、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人才共育[8];人才引进与现有师资建设相结合的途径提高师资整体水平[9];充分整合理工科院系传统优势和医学院临床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交叉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医工理交叉研究平台[10]。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校风学风的建设。校风和学风会对学生形成潜在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营造积极和谐的外周环境。
在社会和家庭方面,家庭对于每个人的发展都影响深远。家庭的经济条件、成员关系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效果。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学生积极心态的动力源泉[11]。此外,家长对于孩子学业的关注程度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虽然医工融合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开设时间短、专业建设水平较低,社会认同度相对较低,致使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12]。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会消极应付,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另外,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在调查时限定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对于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够全面,所以本文结果只是初步结论,后续研究可以扩大学校和专业范围、进一步增加样本量,来构建更加规范合理的医工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隐性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为相关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