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史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
——基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十四五”规划调研分析

2021-01-29何一民

关键词:十四五研究者理论

何一民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65)

中国城市史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异军突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经过40余年的发展和积累,通过老、中、青三代学人的共同推进,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城市史观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2020年初,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下达《关于围绕编制<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组织开展调查调研工作的通知》,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受委托负责调研中国城市史学科的发展情况。通过广泛的调研①,获得了多种可靠的数据,使我们对十年来中国城市史学的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史学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研究队伍正不断扩大,并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高职称化、学术成果高产化等特点。可以预期,“十四五”期间,中国城市史学科“三大体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取得长足的进步。

一、中国城市史学研究团队与人才培养

一个学科的发展,首先重在研究队伍建设。中国城市史学兴起较晚,全国从事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人数相比中国历史学其他三级学科的人数要少,但相关研究者的具体情况如何,目前并无一个明确的统计。中国城市史研究会是全国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共有会员约240余名,涵盖了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虽然加入中国城市史研究会的学人只是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一部分,但是这部分人员相对集中,故而本次调研以他们为主②。

(一)中国城市史研究群体的构成分析

一个学科研究者群体的构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单位和职称构成等几方面,通过对中国城市史研究群体相关人员的构成分析,可对该研究群体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1.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年龄结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城市史研究者以中青年为主(见图1),其中,36~45岁年龄段的研究者占比高达46.67%,26~35岁年龄段的研究者占比为21.9%,46~55岁年龄段的研究者占比为20%,56~65岁的研究者约占4.76%,25岁及以下年龄段的研究者约占4.76%,65岁以上研究者约占1.91%。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城市史研究者主要集中在26~55岁之间,占比高达88.57%,这一年龄阶段的研究者正处于学术研究的旺盛期,充分显示出中国城市史研究队伍的年龄优势。近年来,中国城市史学的学科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加入到该队伍行列中,研究队伍年轻化。另外,55岁以上的研究者在问卷统计中人数占比不高,也基本符合目前的状况。当前,中国高校仍然有部分年龄稍长者在从事中国城市史研究,人数占比虽然不高,但多为各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发展作用突出。

图1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年龄结构

2.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性别结构

除少数问卷未填写性别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者性别结构为:男性研究者占59.05%,女性研究者占39.05%(见图2)。男性研究者比女士研究者多20%。

图2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性别结构

3.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学历结构

从学历结构来看,当前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学历普遍较高,以研究生学历为主(见图3),占比高达96.1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73.33%。这表明中国城市史研究者普遍学历层次较高,而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者占比高也意味着整体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也相对较高。这与近20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表明未来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潜力。

图3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学历结构

4.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单位构成

从当前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构成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在高校工作,其占比高达72.38%,这表明高校老师是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主力军;在科研院所工作的研究者仅占12.38%;在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研究者人数相对较少,占5.71%;党政机关研究者仅占1.9%(见图4)。由于城市史是基础研究,因而研究者以高校老师为主,符合发展需要。

图4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工作单位构成

5.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职称结构

从职称结构来看,中国城市史研究者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多数,其中:教授占比为21.91%,副教授占比为36.19%,中级职称者占比为23.81%(见图5)。这一职称结构表明,中国城市史研究者不仅学历和学位层次高,其职称也高。中国城市史研究者一方面年轻化、高学历化,另一方面也高职称化。中国城市研究者普遍研究能力较高,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较多,主持的课题也较多。如“十二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46项中国城市史课题立项,“十三五”期间(未含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57项中国城市史课题。另外,通过相关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结果显示:2011 年1月至2020年4月,中国知网所载有关中国城市史的论文总数达1 748篇,平均年发文184篇。2011年1月至2020年4月,全国各出版社共出版有关中国城市史学科的专著约422部,平均每年出版约44部。由此可见,高职称化与科研成果高产出有着直接的关系。

图5 中国城市史研究者职称结构

(二)中国城市史研究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调研

通过调研和文献查阅,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近年来逐步加强了中国城市史研究团队建设,并初具成效。

1. 相关学术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至少有20家学术机构专门从事城市史研究或将城市史学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些机构主要有: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城市史研究中心、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城市史研究中心、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城市文化研究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以上这些研究机构分别设有中国城市史研究机构或研究团队,其中研究团队在5人以上者达到36.19%,超过10人者达19.05%之多(见图6)。另外,调查表明,近5年来有高达49.5%的相关研究机构持续引进中国城市史研究人才,其中每年引进1位以上的达16.19%。近5年引进的16位人才中,有21.43%为高级职称,72.14%为中级,其中26.43%为专职博士后。引进人才中具有留学经历的达16.43%。近年来,随着国内各高校加大对学科建设和科研的投入,考核压力也相应增加,各学术团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科研产出。引进中高级科研人才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尤其对于专职博士后的选用不断重视,对有着留学背景的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所有措施都是为了保持学术科研团队的学术竞争力和影响力。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史研究团队建设正不断加强。

图6 中国城市史研究机构或团队人员规模状况

2. 人才培养的加强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城市史作为三级学科未能列入招生目录,因此从招生目录上无法准确了解各高校招收、培养中国城市史人才的具体情况。但是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有32.38%的高校已经在培养中国城市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有17.14%的高校在培养中国城市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总体来看人才培养比较可喜。随着相关高校中国城市史高水平研究者和导师的不断出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招收城市史研究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从而为中国城市史学科发展输送新鲜血液和研究力量。

3. 城市史相关课程的开设

中国城市史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建设十分重要。目前,开设有中国城市史课程的学校仅占37.14%(见图7),但开设的课程数量却不少(见表1)。

图7 中国城市史课程开设情况

表1 各高校近年开设的城市史课程一览表

续表 1

从调查统计来看,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城市史课程数量甚是可观。一是课程数量较多,总数达66门。二是开设课程的学校多达20余所,这表明培养中国城市史人才的并非个别学校。三是相关课程类型多样,课程内容较为丰富。其中,有17所学校开设了城市通史类课程,有5所学校开设了中国古代城市史课程,有9所学校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城市史课程。另外,区域城市史课程有5门,单体城市史课程则高达15门,其中涉及上海城市史和武汉城市史的课程各5门。此外,有关城市史专题的课程也受到重视,一共有10门,世界城市史的课程数量较少,仅5门,这与我们调查对象主要以中国城市史研究者为主有关。总体而言,城市史课程的开设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个别学校外,大部分学校的城市史课程未能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专门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不健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完善。

4. 中国城市史学术交流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都离不开学术交流。过去由于经费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城市史学术交流活动虽然也一直在开展,但形式单一、数量较少,不少研究者苦于经费制约而无法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由于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相关学术机构和研究者对于举办学术交流活动都较为积极,其主动性大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承办、协办的中国城市史的学术活动越来多,类型分别有学术会议、高峰论坛、培训、讲座等。有69.90%的受访者所在单位开展了2场次以下的相关学术活动,有16.51%的受访者所在单位开展了2~5场次的相关学术活动,有13.59%的受访者所在单位开展了超过5场次以上的学术活动(见图8)。

图8 近五年相关高校、科研单位承办中国城市史专业相关学术活动场次情况

学术交流对于“三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有利于学术群体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因而推动学术交流仍然是未来的重点之一。目前,中国城市史学术活动主要限于国内同仁之间,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较少。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应该着重加强有关中国城市史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除了召开有影响的国际学术活动外,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讲座,定期举行学术会议和沙龙。另外,还可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与国际学术界加强联系和学术互动,从而提升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话语权、影响力和知名度。

5. 学术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建议

根据调研,中国城市史研究者普遍对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并对如何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见表2)。

表2 对加强城市史“三大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一览表

续表 2

从以上统计来看,相关研究者对中国城市史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建议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具体有26条;二是关于课程建设的建议,有16条;三是关于经费的建议,只有6条;四是关于如何加强城市史学术研究的建议,有25条。由此可见,相关研究者对中国城市史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十分关注,分别围绕加强培养和引进城市史专业人才,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凝聚团队力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开展课程教学、科研培训,提倡跨学科、跨机构协作,夯实研究基础、拓展中国城市史研究领域,打造良性互动、协调高效运作的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团队等提出了若干中肯的建议。尤其对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人才引进、加强专业建设、加大研究力度等方面的建议十分具体,这些建议充分反映了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心声和他们对城市史学科的热切关注,颇具参考价值,值得认真思考。

二、近年来中国城市史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中国进入城市时代,走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道路成为新的趋势。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史研究的勃兴,加强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城市史课题立项数量呈增长趋势

首先,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发展表现在国家社科基金不断加大对中国城市史研究项目立项的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中国城市史课题有46项,远超“十一五”期间的数量。“十三五”期间(未含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中国城市史课题数量增至57项(见图9),平均每年立项课题多达约14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达5项,另外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1项、青年项目10项,西部项目5项,后期资助项目14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城市史学课题立项呈增长趋势,一方面反映了时代对中国城市史研究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城市史学科的发展、研究队伍水平的提高。另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增设对推进中国城市史学科体系建设、促进科研方法创新、引导主流学术发展、重点扶持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密切关联的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和推介作用。

图9 “十三五”期间(未含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城市史年度立项(未含重大招标项目)统计

“十三五”期间(未含2020年),不仅国家社科基金持续加大对中国城市史研究相关立项的支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各省市社科规划项目也都加大了对中国城市史课题的立项支持,由此推动了中国城市史研究不断深化,不仅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学术成果,也通过项目培育了一批杰出研究人才。正是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的增加,使中国城市史学术研究更加活跃、更加多元,吸引了大批青年科研人才加入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行列。

从“十三五”期间(未含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城市史项目(未含重大招标项目)主持人统计图(图10)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青年项目立项数量可以明确看出中国城市史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高级研究者和青年科研人才加入,彰显了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活力与兴盛。

图10 “十三五”期间(未含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城市史项目(未含重大招标项目)主持人统计

(二)中国城市史论著发表概述

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中国知网所载有关中国城市史的论文总数达745篇。根据论文涉及断代时限及内容题材分析,涉及现当代城市史研究论文79篇,近现代城市史论文433篇,古代城市史论文179篇,跨时段研究的论文19篇,综述性论文22篇,理论研究论文10篇,书评文章3篇。

有关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论文从时段划分来看,主要集中在近现代城市史研究领域,占全部中国城市史发文总数的58.1%。同时,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史的研究也受到重视,相关论文占全部中国城市史发文总数的24%。但有关新中国城市史的论文数量较少,这表明有关新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明显不足,可以说是一个有待开发和深耕的学术新领域。如何加强新中国城市史研究,还需进行深入思考,以梳理新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新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十分重要,但是也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当今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城市如何从传统工业文明向新型生态文明转型、如何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如何加强城市治理、如何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都亟须加强,进而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学界有关中国城市史的专著成果丰硕,共出版相关专著约185部,分为多种类型。

1. 中国城市通史研究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的基础上,何一民主编的大型多卷本《中国城市通史》通过结题评审,得到同行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评审结论为优秀,旋即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基金重点资助,于2020年付梓出版。《中国城市通史》[1]共7卷,计400余万字。该书标志着中国城市通史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除此之外,近年来一些区域城市通史和单体城市通史的研究成果也令人瞩目,如陈国灿主编的《江南城镇通史》[2−8](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分7卷,全面考察了江南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轨迹、形态演变和运作机制。

2. 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1)城市起源与先秦早期城市研究

“十三五”期间,仍有不少学人继续对中国城市的起源、城市与文明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先秦早期城市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对于该时段城市史的研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同时,考古技术的日益进步、考古活动的逐步扩大、考古材料的广泛应用都有利于将考古学与先秦城市史研究良性地结合在一起,近年来也多有这方面的成果涌现。

(2)秦汉至隋唐城市研究

近年来,秦汉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秦汉时期郡县设置的研究与秦汉都城、王城的研究两方面。在秦汉时期郡县设置的研究领域,相关学者对秦朝陇西郡、即墨郡以及秦汉时期闻喜县等郡县的沿革变化进行了专文探讨。隋唐时期结束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再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众多的城市也随之复兴、发展,对这一时期城市史进行研究的成果也相对丰硕。唐朝边疆地区城市得到了更好的恢复与发展,因而对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研究也受到重视。

(3)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研究

两宋时期,以北宋四京为典型的宋代城市发展迅速,学者对北宋四京的研究也较为关注,颇具新意。南宋城市的研究也在“十三五”期间有所进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历经数千年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因此,学者们对于明清城市的研究着力颇多,硕果累累。近年来,相关学者撰写了多篇长文对清代区域城市分布的数量、特点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清代长江、黄河、珠江等沿江沿河区域城市的历史发展状况。

3. 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研究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学界围绕中国近现代城市史共发表论文多达433篇,占期间城市史发文总量的58%。期间,出版的专著数量也最多,约占全部专著的一半左右。可见这一论题在学界中受追捧度之高。

4. 新中国城市史研究

近年来,新中国城市史研究成为新的热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有《革新与再造: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发展与社会转型》[9][10]《20世纪新疆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11]《新中国城市的发展与主要特征》[12]《从城市发现历史:深入开展20世纪新疆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13]《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演进与发展》[14]《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市规划中的苏联因素》[15]《当代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历史演进》[16]等。

5. 城市史理论研究

“十三五”期间,有部分研究者对中国城市史理论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他们积极开拓,吐故纳新,融汇中西,试图找寻出更多行之有效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研究理论,然而所取得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城市史研究者就十分重视理论建设,但在当时的条件下,选用的相关理论主要来源于国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史理论体系,并注意将国内外理论结合使用,其占比达66.67%。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国内城市史理论研究,一些学者正在努力进行城市史理论的自主创新,呼唤新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其占比达29.52%。这种对理论自主创新的思考和探索,可以说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要进行中国城市史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才可能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史学“三大体系”。

中国城市史是一个新兴学科,虽然隶属于中国历史学一级学科,但是城市的综合性特征使城市史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因而对城市史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研究者知识面广,而且需要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有所了解和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难度,也制约着城市史研究的深入推进。

三、中国城市史研究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

近年来,中国城市史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学术成果斐然,但也无庸讳言,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仍然不少。受访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思考,并指出了相关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参见表3)。

表3 中国城市史研究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一览表

续表 3

续表 3

续表 3

从上表可见,中国城市史学相关研究者对于“三大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十分关注,分别从不同角度指出了问题,甚至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有28位研究者对中国城市史研究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人是一切学术活动的核心,所有的学术研究都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学科能否发展,也与这个学科的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中国城市史研究者普遍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史学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进和加强。有12位研究者对当前的中国城市史学科建设不满意,认为学科建设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城市史学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或认为中国城市史学科的重要性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感到前景不明确。有15位研究者从多方面对中国城市史研究现状进行了批评,如研究视野较狭窄、整体把握不足等。有17位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史整体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批评。有33位研究者就中国城市史研究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批评。有8位研究者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史在基础资料整理与研究方面存在不足。另外,还有13位研究者认为中国城市史在科研立项、经费支持、刊物发文等方面也存在若干问题。有25位研究者认为中国城市史理论研究存在问题或不足,如认为中国城市史学理论未成体系,理论研究较为零散,不少人在理论方面跟“西风”,理论本土化缺失严重。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中国城市史理论研究满意的仅占32.38%,45.71%的受访者对当前城市史理论的满意度为一般,不满意者为16.9%(见图11)。

图11 研究者对中国城市史理论研究满意度统计

总体而言,相关研究者对中国城市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形成了一些共识。一是当前中国城市史研究缺乏理论支撑,城市史理论本土化严重缺失,缺乏理论创新的主动性。二是城市史研究普遍对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关注不够,其研究与当代城市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三是城市史个案研究较多,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较少;微观研究较多,而宏观研究较少;对大城市或著名城市研究较多,而对地方城市和中小城市研究较少。四是中国城市史研究主要集中在近现代,对古代城市史与新中国城市史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新中国城市史研究十分薄弱。五是城市史研究往往是只见物难以见人,对“人的发展”研究关注度不够。六是普遍感到对基础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不够,不少研究者认为需要加强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重点城市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尤其是需要加强史料数据库建设及加强外文资料的挖掘翻译与运用。

针对以上问题与薄弱环节,相关研究者也分别提出了如何加强中国城市史学研究的相关建议(参见表 4)。

表4 中国城市史研究需要加强或改进的建议一览表

续表 4

续表 4

以上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国城市史学科建设的建议共计145条,其中:关于加强城市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建议达49条,占建议总数的34%;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的建议有12条,占全部建议的8%;加强基础资料整理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有8条,占建议总数的6%;开拓研究视野、整体把握中国城市发展脉络等方面的建议有7条,占建议总数的5%;加强断代城市史研究的建议有8条,占建议总数的6%;加强对城市规模、区域城市研究的建议有31条,占建议总数的21%;加强对中国城市史薄弱环节研究的建议有30条,占建议总数的21%。总体来看,加强城市史理论与方法研究仍然是共识,而在具体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上如何加强则见仁见智。

目前,城市史学研究者普遍对当前的城市史学理论建设并不满足,因而对今后如何加强城市史学理论研究提出了若干很好的建议和设想(见表5)。

表5 加强中国城市史理论研究建议一览表

续表 5

续表 5

从以上分类统计来看,中国城市史相关研究者对于如何加强城市史学理论建设共提出了122条建议。这些建议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关于充实城市史理论研究途径的建议,共有43条,分别从十余个方面提出加强中国城市史理论的建议;二是关于加强中西城市史理论对比和借鉴等方面的建议,共有14条,分别从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三是关于加强城市起源、相关概念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建议,有16条;四是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需要从不同方面来加强中国城市史理论建设,有24条;五是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城市理论体系等方面的建议,共有25条。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史理论创新已成为中国城市史相关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中国城市史研究者普遍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史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城市史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在理论选用方面存在认识不够、套用国外理论不当、忽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碎片化实证案例研究与理论探求脱节等问题。

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者对中国城市史理论研究的创新和突破也充满了期待和参与的热情,对于如何改变城市史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一是普遍认为相关研究者要具有开放的心态,要加强引介国外城市史理论,加强对国外城市史理论的整理与研究,加强中外学术交流。二是不能生搬硬套地引用国外相关理论,要加强对其理论的鉴别,剥离与中国实践不相符合的成分,从而对西方城市史理论进行再研究、再建构。三是要注重将中国本土的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城市史学理论还未形成体系,相关研究者还缺乏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的文化自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比较突出,因而需要加强中西理论对比研究,要使西方的理论在中国接地气,要落地,要与中国城市发展的实践相结合。既要吸收借鉴国外的新兴理论,同时也要立足于创新,要立足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史学理论。

中国城市无论从早期的起源到上古、中古和近代的发展演变都有其独特的规律与特点,中国城市史研究应在夯实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回到历史现场,要结合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的实际,探寻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并对此进行理论总结。要加强古代城市史与近现代城市史的一体化理论体系构建,更要密切关注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的发展,进行长时段、广视野的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城市史的自主理论体系,并使之逐步完善。

开展中国城市史理论研究,既是热点也是难点,要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决非一日之功和一人之力可完成,因而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深入推进中国城市史理论研究,如何进行理论创新,还需要发动更多的研究者深入思考,共同努力。

四、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展望

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城市史学术研究前沿问题的认识还未形成共识。从本次调研可见,研究者们看法颇具分歧(参见表6)。

表6 不同研究者对未来5年中国城市史研究领域学术前沿认识一览表

续表 6

续表 6

相关研究者对于学术前沿问题十分关注,分别提出了136个学术前沿问题,其中有的问题大体相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几大类型:一是城市史理论研究,中国特色城市史理论体系构建;二是关于城市环境史、城市社会史和文化史等较为宏观的前沿问题;三是涉及区域城市史的学术前沿问题;四是有关城市内部结构的前沿问题;五是有关城市化与城市治理的前沿问题;六是涉及有关不同规模和不同历史时段研究的前沿问题。

一个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往往是见仁见智,很难有统一认识。以上有的建议很难说就是学术前沿问题。一般说来,学术前沿都应具有“新”和“重”两大特征。所谓“新”是指研究的问题新、领域新,即前沿问题一般都是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学术问题;所谓“重”是指相关学术问题十分重要或重大,一般都是关系全局的重要问题,有的学术问题尽管比较新,但涉及面较小,因而也难说具有前沿性。中国城市史学作为一个与现代城市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新兴学科,其学术前沿问题很多。一是有诸多新的研究领域需要开拓,尤其是城市史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无疑是学术前沿问题;二是有很多重大研究领域需要开拓和创新,如城市人居环境史研究、城市治理史研究、城市转型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发展变迁研究、江河流域城市发展变迁研究、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研究、新中国城市史研究、当代城市发展道路研究等都是具有学术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或重点研究领域。

中国城市史研究领域的确需要不断拓展和深化,目前对于不发达城市、中小城镇、边远地区城市和边疆地区的城市历史研究较少,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史研究关注仍然不够。虽然单体城市研究已经颇有成效,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是仍存在研究区域不均衡问题。从地域来看:重视东部近海地区城市史研究,忽略内陆地区城市史研究;重视汉族地区城市史研究,忽略民族地区城市史研究。从时间断代来看,目前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近现代,故而古代城市史研究需加强,新中国城市史研究更需大力开拓,重点推进。此外,城市建设思想史、城市公民意识的演变、城市文化变迁、城市空间形态变迁、城市功能的转型、城市人居环境变迁、城市生态环境史等研究领域也亟待拓展和深化。另外,对河流与城市研究、特大城市研究、城市带城市群历史演变研究、城市问题与城市治理史研究等都有待拓展。

对未来五年中国城市史学术前沿与拟开展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共征集了93条建议,包括68个重大选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20世纪中国城市史系列研究

20世纪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从世界范围来看,两次世界大战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兴起,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中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沦走向复兴的伟大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因此,将20世纪中国城市史研究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从不同的视阈加强20世纪整体史研究,总结其历史经验,探寻发展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河流与城市—长江、黄河等流域城市史研究

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城市的重要依托。水是生命之源,临河建城是世界城市的一个普遍规律,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律。中国早期城市主要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形成并发展,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与城市的发祥地,5 000多年来,两大流域的城市持续不断地发展,承载了中华文明的源与流,是中华文明未曾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代以来,两大江河及其他江河流域城市出现转型,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因而开展两大流域及其他江河流域城市史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城市治理史研究

中国城市的治理,因历史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与西方国家有巨大的差异性,因而开展中国城市治理史研究,对于当前中国城市管理者在深入理解中国国情、继承和发展传统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在立法、行政和财政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和结构重塑来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当前正确处理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使其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所裨益。

(四)不同历史时期城乡关系演变研究

城市与乡村是人类居住的两大空间组织,随着城市的形成,城乡之间就出现了互动关系。因此,城市史研究不仅要研究城市本身,还需要研究与城市紧密相联的乡村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撑作用,城市的存在离不开乡村,城乡关系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关系的集中反映。城乡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相互之间有着发展的关系,需要从历史的视阈来研究两者关系的演变。

(五)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城市史研究

目前学界对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城市史研究较少,许多问题还没涉及,有非常大的研究空间,而且,通过对城市史的研究,可以反映国家在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与边疆现代化进程,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如何从城市历史观照城市发展现实,探索民族地区城市发展路径,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国城市史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研究

21世纪世界正在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大数据和5G的建设,将推动人文社科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而中国城市史研究应尽早谋划建设中国城市史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在为城市史研究者提供研究资料的同时,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现代化治理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城市史学科经过40余年的发展,展示出该学科的活力和创造力,成为中国历史学最活跃的分支之一,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之中,研究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学术团队不断加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可以说该学科正处于上升期。可以预期在未来十年,随着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学科知识结构的中青年学者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中国城市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该学科将会出现跨越式的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 根据调研要求和重点,我们于2020年4月底通过多种新媒体方式向国内各高校和社会科院系统的研究者分发问卷调查,并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通过本次调研,使我们对近年来中国城市史学科的发展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有较为明晰的认识,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所写。参与本次调研的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的老师主要有鲍成志教授、范瑛教授、付志刚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有杨洪永、余爱青、廖羽含、崔峰,他们为本次调研和资料整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② 本次调查除问卷调表主要是针对中国城市史研究会成员,通过微信、邮箱以及问卷星网站等发放问卷,先后收回有效问卷206份,占中国城市史学会全体会员的80%左右。

猜你喜欢

十四五研究者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