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刊首语

2021-01-29

中华民居 2020年5期
关键词:空壳可持续性村镇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

内外兼修,古村镇活化的要义

“ 古镇活化”这个概念是台湾同胞创造的,属于口语化表达,学术界的表述是“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或“活态保护”。古镇活化并不是中国独创的概念,而是世界遗产界取得的共识。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5C”战略,强调社区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11年ICOMOS大会提到“遗产的保护和保存应考虑到未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需求”;2017年在发布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注》中也提出了“遗产作为可持续性的促进力量的工程”的观念;除此之外,欧洲、非洲的多个国家也纷纷推出与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性相关的各项报告和政策,可见将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性发展关联是国际潮流所向。不再提倡“标本式”静态保护,而是让遗产走入当下、走入生活,不只是对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写在文字中的历史,也针对矗立在大地上的古迹遗产—古村镇活化也在其列。

古村镇活化有两重境界:对外在形态的保护和对内在文化的赓续。前者基本做得不错,后者做得好的并不多,因而成功案例也寥寥可数。

国内古村镇活化大多选择文旅发展之路,有的甚至将整镇、整村的居民迁出,留下“空壳古村镇”作为经营场所。其中,部分“空壳古村镇”因为运作得当,经济收益可观,当地群众和政府都比较满意,被定性为“古村镇活化成功案例”。但原生态生活已经“死去”的古村镇,参观者获得的是视觉维度的体验。并且,因传统文脉已被斩断,缺乏体验感和文化感、商业气息浓厚的整体氛围也并不能给心灵提供归属感。经济富起来,却丢了灵魂,古村镇虽生犹死。更让人叹息的是,在经济利益的腐蚀下,很多人初心不再,做出破坏古村镇以换取收益的事。是以,有专家说,古村镇经济富了,人的心灵却没有富起来,还不如以前精神富裕而物质匮乏。当然,我们想要的古村镇活化是精神与物质共同振兴。

仔细想来,“空壳古村镇”走过的活化道路其实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走过的发展道路—急急忙忙走在改善经济状况的路上,却不小心落下了灵魂。改革以后形成的一个社会共识是: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内心升级却没有跟上,让迅速积累的物质财富犹如沙上之塔,缺乏精神的支撑积累,反而成为负担,不但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还增加了人的贪欲,让社会整体“物化”。来者尤可追。再出发的古村镇,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辙。

古村镇中的物质遗产固然珍贵,但比这些更珍贵的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和精神成果—这才是古村镇的魂魄。古村镇活化不只是修复传统样貌,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化过程找回对地域文化的自信,对传统精华加以继承和发扬,让来者和归人的精神得到滋养和净化。无论是活化古村镇的人,还是来游览古村镇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一点。若真能懂,拆真古建筑、修仿古建筑、将居民迁出村镇做旅游区、在景区内做低质演艺活动敛财、售卖同质化低价旅游产品等现象应该会少很多。

文化遗产活化和发展的前提是守护传统,衡量标准与当下和生活密切结合,核心原则是不丢失自己—这是国际遗产组织关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在推动古村镇活化过程中应谨记的要义。

猜你喜欢

空壳可持续性村镇
竹子已在亚洲使用数千年。如今,它将有助于解决建筑业的可持续性问题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村镇污水治理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排行榜揭晓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榜单
世界地球日5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世界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196个村集体不再“空壳”
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 合作社如何破“空壳”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