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2021-01-29房广顺
房广顺
[摘 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在基于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作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科学判断,同时对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作了进一步概括和阐述。在《决议》中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充分肯定了这一思想对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所作出的决定性贡献,再次表明了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新的飞跃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12-0004-06
时代进步永不停歇,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理论自觉和自信的政党。在百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结合实践要求推进理论创新,不断用新的科学理论指导新的伟大实践,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同频共振、双向互动。坚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得出的基本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理论创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创新史上创造了新辉煌。
一、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过去的一百年,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先后制定了两个历史决议。尽管两个历史决议制定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中心任务各不相同,但都在统一全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党百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充分体现了党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的优秀特质。《决议》的突出贡献就是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进一步巩固了这一科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全党思想上统一、理论上清醒、信仰上坚定具有决定性意义
思想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形态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固有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进而走向现实的行动纲领,确证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跃升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立论基础,因此一经诞生就成为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成为广大劳苦大众笃定践行的信仰、信念。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以高度的理论清醒坚定信仰信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和建党原则。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建党,通过百年奋斗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苏联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导致苏共内部出现严重思想混乱,偌大的政党顷刻间垮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创。这一正一反的历史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保持全党理论上清醒、思想上统一、信仰上坚定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思想上的统一和信仰上的坚定要求我们必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这个清醒来自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和信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1]33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信服,体现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上。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是通过统一思想实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百年变局、民族复兴全局中孕育形成,在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是党和人民接力奋斗的理论结晶。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能够在全党范围内统一思想、坚定意志,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全党政治坚定、步调一致、团结统一具有决定性意义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有其主要的创立者,任何一个政党的团结统一都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则,科学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所公认的革命导师。推动理论創新,确立党的领导核心,是无产阶级政党建党学说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创新的理论武装全党,导致革命遭受重大挫折。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斗争实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从而使革命转危为安,不断取得胜利。
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2]1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脉搏,以非凡的理论勇气总结出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实践经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议》中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充分肯定了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作出的决定性贡献,对于统一全党意志、增强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向前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全党聚焦新问题、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有决定性意义
理论的科学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证明,科学理论也只有在推动实践发展中才会实现自身价值。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立场,始终肩负对人民幸福和民族命运的担当,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境界,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认同和自觉践行。
经过长期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艰辛探索,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4]10,是当前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全党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些具有本体论和实践论意义的根本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总结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要想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科学理论是一个时代的实践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形成的,必将凝结这个时代的精华,也必将深深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形成,它在解答中国现实问题上始终不离开时代发展的轨道,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精华融会贯通,既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又在新时代再次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中国表达。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高度凝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首先,这一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思想观点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继承,又有吸纳时代精华的现实超越,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深入思考,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其次,这一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前提,因此无产阶级的运动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1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立场,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充分彰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4]9的价值取向,顺应了人民意愿,践行了初心使命。最后,这一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共产党立足现实,谋划长远,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判断,有力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坚持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一方面,作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伊始,因地域、国情不同必然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也产生过广泛的争议。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找到了克服水土不服的方法,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传播、阐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治国理政实践中,吸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精华,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中国特色。另一方面,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征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命根基、以馬克思主义为思想灵魂,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现实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发展性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在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中实现理论的升华和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这一思想又对新时代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历史任务、发展方式等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科学论述,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指引时代发展进步的积极能动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变局,系统回答了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巩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实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高度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被新时代伟大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正确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在新时代的实践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在领导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同时也为人类解放事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6]562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也是与其他唯心主义理论的根本区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不断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取得了《决议》中指出的十三个方面的成就。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又在实践中检验证明,是实践性、真理性有机统一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理论创新的政党,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自信。每一个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和时代命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聚焦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自信,根据社会形态发生的根本变革积极构建新的学说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贯穿鲜明的理论主题,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以“十个明确”和“十个坚持”作为四梁八柱,充分彰显了崇高的理论品格,为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伟大时代与伟大实践相互激荡形成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克服新的时代矛盾、满足新的实践需要、完成新的目标任务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明确了理论的鲜明主题和问题导向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理论主题。这个主题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是贯穿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主线。马克思恩格斯围绕无产阶级运动和人类解放事业这个时代之问,在批判旧世界的同时,对如何创造新世界作了深入思考和系统论述,创立了能够适应革命斗争需要的科学的世界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一样,也有一个鲜明的理论主题。这一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孕育形成的,它的创立发展是为了回答时代之问,适应发展之需。这一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一思想主题鲜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许多新变化,遇到许多新问题,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处于这种复杂多变的时代环境,我们紧紧围绕时代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工作,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确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二是这一思想问题性强。科学理论因问题而产生,同时也在解决问题中丰富发展。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这一思想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指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改革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是在一次一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实现的。问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铁腕治理腐败、消除绝对贫困、保卫碧水蓝天、完善社会治理、实现百年目标,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和斗争精神。
(二)建构了理论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内涵丰富、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博大精深的典型特征,它的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和“十个坚持”。首先,“十个明确”是这一思想的核心部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进一步归纳概括,在党的十九大关于“八个明确”科学概括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十个明确”从理论层面对治国理政各方面高度概括和凝练,是具有原创性的思想观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其次,“十个坚持”既是历史经验,也是基本方略。在党的十九大深刻论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做到的“十四个坚持”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做了科学总结,高度概括为“十个坚持”。“十个坚持”是我们党坚持实践论的基本立场,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凝练出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新发展,是指导我们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十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既总结历史,又观照现实,是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总结。最后,“十个明确”和“十个坚持”相互结合、有机统一。“十个明确”和“十个坚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多重维度建构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框架结构,使这一思想逻辑严密、内在统一。二者的相互贯通、有机融合是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继承发展的集中展现,是党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借鉴的集中反映。
(三)彰显了理论的崇高品格和重大贡献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3]9-10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永不过时,不仅因为这个科学理论能够坚持人民立场,科学揭示自然、思维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这个理论本身具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品质、科学先进的思想方法和富有感召力的思想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含真挚的人民情怀,以崇高的理论品格和闪耀的真理光辉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认同和砥砺践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执着的信仰与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既是一部砥砺奋进的历史,也是一部筑牢理想信念的历史。百年来,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每个共产党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过多条荆棘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1]360,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信仰上的坚定。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开辟了一条通往共产主义社会的真理之路,指导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被用于指导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在革命熔炉的锻造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思想伟力,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一生执着追求的坚定信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秉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高度的自觉与自信。理论的自觉与自信是建立在社会活动主体对这一理论的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同时这份自觉与自信又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上的自觉与自信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经历革命挫折、总结经验教训中得到巩固和深化的。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自信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显著标志,也是一个政党的内在禀赋和精神特质的集中反映。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文化自信。这份自信源于中华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于无数革命先烈创造的革命文化,成熟于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现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同时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有了坚定的自觉自信,这一思想就显示出战胜艰难险阻、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底气和坚强决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面对新的形势任务,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满足人民美好愿望,为进一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一方面,这一思想坚持把基本原理与客观实际有机融合,实现了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谱写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另一方面,这一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民族复兴进程不可逆,人民群众民心不可违。这一思想致力实现民族复兴、顺应人民美好期待,通过广大人民群众转变为巨大的实践力量,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发展,开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境界,推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新跨越。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薛峰、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洪顺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习近平.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J].求是,2021,(17):4-20.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