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思想下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探析

2021-01-28董莹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科技

摘要:数字时代的来临,新技术、新材料将以新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纵观当今流行的艺术设计作品,可以说科技的飞速发展是对艺术设计的戏谑性挑战,因为技术的进步不仅促进艺术形式发生演变,甚至推动了艺术观念及审美价值的改变。创新驱动下的技术演进,使得艺术设计作品更加有效地和观者互动,极大地缩短了大众与艺术设计的距离。本文基于对传感技术结合纤维艺术作品的分析,打破材料依附传统形式的面貌,用跨学科、跨专业的创作理念,探究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创新驱动;科技;传感技术;纤维艺术

引言:

自18世纪的认识论开始,理性和感性有了明确的区分,艺术和科学也被分离。设计这门课程被细分为很多学科,目的是培养专业型人才,在各自专业领域造就传奇,但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的状况再度被审视,跨界、跨学科逐渐流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也开始重新融合。在创新意识的引领下,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恰恰符合了跨界的逻辑,实现了人与艺术作品的交互。

1 传感技术概述

传感器(transducers)是将被测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装置,是获取自然环境和相应工作过程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通常由敏感信息元件和转换元件重要组成。目前,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大多为电信号,因而,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非电信号进行转换成一个电信号的装置。

2 纤维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棉麻制品已不能完全代表纤维,合成材料突破自身的强功能性,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当下,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艺术与设计全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和方式,同时也正在人文思想与艺术观念方面促成了新的艺术样式、艺术风格和审美体验的形成,其对当代纤维艺术创作及学科发展的影响已初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文化互动性和科学表现力。

2.1文化互动性

现在的纤维艺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下,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传承,以及艺术与科技的交融和演变,展现了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洛桑时期最著名代表作——《红色阿巴康》,是波兰女艺术家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奇创作的,强烈的色彩和富有的内涵使我们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性与新时代的包容性,在展览的多种纤维形式中,也能感受到文化之间的交融与创新。

2.2科技表现力

纵观当今纤维艺术各大展览,作品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科技性元素。任光辉的《物象出瞳》是第六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优秀作品,以光纤织物为载体,利用激光镭射技术在大小不同的圆形织物上呈现人体眼球的虹膜图案。部分发光织物应用声控技术尝试结合数字技术,光导纤维织物绽放的光源与设定的音乐旋律一同闪烁波动。作者希望让作品在视觉所呈现的光的新体验与听觉刺激形成冲突而所营造出的感官不和谐状态,反思人类自身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3 数字传感技术与纤维艺术结合作品鉴赏与剖析

3.1压敏传感器与纤维艺术结合

新时代的纤维艺术装置开始与科技结合,一些庞大的装置作品融入了传感技术,带给观者全新体验,在作品与观众的交互中,体现作品本身的内涵价值。以压敏传感器、可编程LED与纤维艺术结合为例,艺术家马林·波贝克·塔达(Malin Bobeck Tadaa)的作品——《那些改变了我的人Those Who Affected Me》,是一个交互式发光织物艺术装置。该作品高度1.5米以上,直径约2.5米,由四个螺旋重叠式提花扇叶组成。装置可以悬挂在半空中,观众通过用手指轻轻触摸,即可在不同色彩的织物材料表面激起一阵灯光涟漪,就如同水波层层泛开。织物中编织的纤维连接到大约500个单独可编程彩色LED灯,这些灯连接到微机上,超细铜导线通过编织,导入织物内部,形成压敏区域。

从视觉化的角度看,这件作品在观者触碰的瞬间,颜色、形态都随着压敏传感发生了变化,作品被那些人改变。而作者的意图是让受众深度体会,在黑暗的空间,五彩斑斓的世界,人们置身其中,又作何思考?莎士比亞曾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理念能与受众产生共鸣,是一件好作品的体现。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有更多的方式感受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3.2热敏传感器与纤维艺术结合

目前国内纤维艺术与科技结合作品大多是以编织技法塑造,而羊毛纤维艺术作品在国外十分流行。羊毛纤维拥有天生优越的透光性,并且易于塑造,结合传感技术与可编程LED,是艺术装置在材料上的一个突破性实验。作品《MAP——丝绸之路》是一个艺术装置,将对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幻化为一幅“立体地图”,做成可视化的雕塑,以羊毛毡和传感LED表现。作品中装有传感器,在观众接近作品时,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这种红外光,被菲泥尔滤光片过滤增强,集中在红外感应源上。将热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进入电脑编程LED光源,发生光感应。

作品以羊毛纤维为主要材料,通过NONU(布和羊毛毡结合)工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可编程LED技术加持。人体的恒定体温一般在37度,实现作品色彩的变化。作品本身的色彩大部分是沙漠黄,呈现西北常年干燥状态,但由于近年的气候变化,使得西北多地降雨,许多壁画没有了干燥的环境,不易保存,这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在色彩的变化中加入了冷色调,意指气候变化关乎人类的行为,从而引起反思。材料的更新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给了艺术家更广泛的选择,也有更加多元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4 结语

纤维艺术中材料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用前沿科技来支撑艺术装置,更好地服务创作中的材料,从而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呈现出最佳效果。体验经济时代,不论产品还是创作,都更加注重交互性,而纤维艺术作为兼具文化独特性和空间交互性的艺术,不仅代表了技法的传承,更代表着设计师们在不断求索中融入的对今日文化与生活状态的思考。新时代的纤维艺术工作者将在科技的引领下,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不断探索纤维艺术的新视域、新范式。

参考文献

[1]岳嵩.科技创新驱动下的技术演进对纤维艺术发展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9,(7):52-53.

[2]戴露.浅谈纺织科技进步对纤维艺术发展的影响[J].山西青年,2017,(16).194.

[3]宋飞.融情于物——现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及情感表达探究[J].艺术教育,2016,(3).178-179.

作者简介:董莹(1998-),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学生,硕士在读,单位:天津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纺织品设计。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科技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