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与传统舞蹈的互融、互动与共生
2021-01-28陈斌
陈斌
摘要:广场舞和传统舞蹈都是当前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广场舞这一新兴舞蹈形式,对舞蹈学界尤其是传统舞蹈影响颇深,广场舞和传统舞蹈既相互借鉴,又在彼此交融:广场舞从传统舞中汲取了丰富的经验,借鉴了传统舞蹈中基本的动作与造型,而广场舞以民间流行的艺术形式重新展现传统舞蹈的活力。如今,广场舞和现代舞的发展开始步入瓶颈,舞体的表达方式逐渐发生同质化,广场舞和传统舞蹈在当前环境下应当正视自己,在彼此交流、互动、融合的过程中开辟出一条共赢共生的全新道路。
关键词:广场舞;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言:
广场舞既涉及到了舞蹈领域和也当代公共治理领域密不可分,是现今各个领域研究的焦点话题,而非遗语境下传统舞蹈的发展和传承也是包括舞蹈、非遗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当今社会下,两者的主体既有交叉部分,又存在差异化———广场舞面向的群众主体是城乡以及农村地区的居民,而传统舞蹈主要以区域性居民为主体,具有区域群体性;两者的在功能上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差异———广场舞的主要作用是锻炼身体,娱乐自身,具有自娱与自发性;而传统舞蹈的作用是在不同节日以及祭祀等活动中,通过肢体舞动表达不同的情感,达到娱人、娱神、自娱等目的。本文主要是探索广场舞与传统舞蹈两者之间互动、互融及共生现象。
一、广场舞及传统舞蹈的发展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群众创造及发展了广场舞,使这一民间艺术之花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规模。随着新时代媒体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舞种百花齐放,广场舞、旅游舞蹈、街舞等舞种出现在街头巷尾,愈加向于娱乐性;而以祭祀、节日等为主题的传统舞蹈逐渐没落,甚至被旅游热浪带来的商业资本异化,致使传统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审美被逐渐同质化,广场舞和传统舞蹈的发展都面临着困境。
二、互动、互融与共生:广场舞与传统舞蹈的若干现象
(一) 广场舞对传统舞蹈的形式造成冲击
从舞蹈主体来看,广场舞里的民族舞与非遗语境下原生于乡村的传统舞蹈处在本质区别,广场舞是以舞台艺术为基础,经过一系列的艺术融合形成的“民族民间舞”。通过对具有专业性与教化性特征的传统舞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动作、风格、空间等方面更加简化。
广场舞丰富了城镇社区人民的业余生活,强调强健身体和愉悦身心,同时具备较强的社交功能,容易协调统一,无需承载文化内涵,形态简单,易于传播。广场舞在其形式以及审美等各方面都对传统舞蹈的舞体产生剧烈冲击,过去广场舞从传统舞蹈中汲取了大量的动作素材,如今广场舞的趋同化性质却又给传统舞蹈丰富内涵和独特的身体经验与个性带来反噬,使传统舞蹈不断向趋同化、模式化、扁平化方向发展。
(二)传统舞蹈的功能逐渐被边缘化
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城市化建设,很多农民离开了赖以生存的乡村,扎根于附近的城镇,很多人民保留了原本生活地区非遗式的传统舞蹈,同时随着城镇生活的渗入,一部分人将传统歌舞带入到城镇生活,也有一部分人学习城镇已有的广场舞。但是,带入城镇中的传统歌舞,由于已经与原本的文化场域产生分割,所以易产生形式上的改变,大多会在短期内承接广场舞的表演形式以及广场舞的形态变化——在舞曲、舞步、动作、面向等方面的统一。
如今,这种互动关系是基于广场舞将传统舞蹈的素材“技能化”的趋势。广场舞在空间、节奏以及动作方面的“统一”重塑了传统舞蹈的素材,而弱化了具有地方性、灵活性、个体化、具有独特性的身体经验,导致传统舞蹈向趋同化、扁平化方向演变,原有的文化背景以及功能逐渐被边缘化。
三、探索广场舞与传统舞蹈的互融、互动与共生
广场舞和传统舞蹈不应建立起对立的关系。两者目前面临的同一问题是,怎样才能在当下及未来发展中成为“文明”的建设者,既不限定于健身娱乐的特性,也不局限于情感思想的反映,脱离“庸俗化”的泥潭。
(一)广场舞与传统舞蹈的互融——实践并传承民族文化
传统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展现着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风貌。它并不单纯展示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还是一个民族人民生活风貌以及文化的艺术缩影,对人们在节日、仪式以及劳动过程中的行为生活进行艺术化处理和浓缩。把传统舞蹈与广场舞相融合,能够让舞者充分体验民族文化内涵,用身心去传达民间舞蹈的艺术美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文化。
(二)审美并加深民族文化,建立现代舞与广场舞的互动
把传统民间和广场舞蹈相互交融,为宣扬传统文化,展示市民风貌,宣传本地文化特色等建立平台,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可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记忆,同时发掘和欣赏其中潜在的艺术价值,使传统舞蹈易于传承。
(三)传统舞蹈与广场舞建立共生发展
目前,广场舞具备十分庞大的群众基数,为城市文明建设提供了展示平台。把传统舞蹈的精华融入到广场舞当中能够使民间舞蹈得到更深入人心的展示。而将广场舞融入到现代舞的舞蹈形式当中,也能够充分展现城市居民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对时尚的追求。将两者互通、互融,必然会根据大众的需求而进一步延伸和革新。怎样才能让两者的精华部分以及基本原型得到保留,在未来能够平衡发展,又能迎合未来群众健身、娱乐、审美需求变化,就需要专业的舞蹈以及音乐人才进行设计与研究。
结语:传统舞作为艺术殿堂中的璀璨明珠,因其以身体为载体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容易产生变异,也不利于传承。尤其是新兴的广场舞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审美等方面都对传统舞蹈造成剧烈影响。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让传统舞蹈与广场舞度能够在传承中持续发展。所以,不管是新兴的广场舞,还是拥有文化积淀的传统舞蹈在未来都需要在探索之中寻求发展。在互融互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分类保护,分层发展,在保留各自特点的前提下,相互汲取优势,在当代文化生态之中实现共生。
参考文献
[1]刘莹. 民族舞蹈在广场舞中运用的调查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黄际影,李琼. 城镇化背景下广场舞与传统舞蹈的互动、互融与共生[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5):35-43.
[3]高红红. 浅谈广场舞的时代特征[J]. 农家参谋,2019(24):190.
[4]孔令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舞蹈保护与研究[D].中國艺术研究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