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2021-01-28苏雅

锦绣·下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内蒙古影响

摘要: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的多民族国家,如何更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精神,这是当今我国各个少数民族都共同面临的巨大历史问题。笔者从我国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对文化变迁的影响问题入手,简要论述分析一下草原生态移民工程下文化历史变迁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希望本文能够引发社会公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保护。

关键词:内蒙古;生态移民;文化变迁;影响

一、序言

内蒙古地区游牧文化是我国游牧文化的灵魂,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草原过度开发,导致内蒙古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内蒙古从上世纪90年底末开始实施生态移民;移民的方式主要是整体搬迁集中安置以及生态园区移民安置等方式。但是移民迁移到新的居住区后,在某种程度上会与新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导致无法融入新的生活环境;或者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后,原有的一些习俗文化逐步遗失。目前,内蒙古的很多生态移民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游牧文化市场需求和文化产品市场供给互不对称化的现象。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对内蒙古草原文化开发与生态移民引发的文化变迁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内蒙古游牧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内蒙古生态移民工程,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内蒙古的第一批生态移民工程主要开始在上世纪90年代末,移民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人口对阴山北麓的生态环境压力减轻,三年时间,共计转移人口15000人,资金总投入1亿元。自2001年开始,内蒙古生态移民规模扩大,根据《实施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移民试点工程的意见》,生态移民工程主要遵从当地居民的意愿,借助政策引导开展移民工作,杜绝将移民进行强制搬迁的现象,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严重的生态薄弱和环境承载能力差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自2002年起,随后的六年时间内,内蒙古生态移民工程移民65万人,总投资过亿元。

生态移民指的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将贫困地区的人口实施搬迁的方式进行移民,从而将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重新调整,对人口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实现人口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特定的生态环境产生特定的文化,由于将主体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改变,生态移民长期承载的传统文化也将赖以生存的环境失去,从而使得传统文化也在移民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迁移主体长期以来拥有的传统文化习俗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文化变迁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但是也是充满了艰辛之路。生态移民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将文化差异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迁移主体的心理也会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产生失落感,有些移民因为文化不适应,甚至在数年甚至十几年后又回到原来的居住地,因此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已经成为生态移民的重大阻力。

三、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工程文化变迁分析

1、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对环境的位育

文化是群体意识的直接反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不是由意识决定的,而是反过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意识的形成是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如果原来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那么原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并需要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来将新的处境进行培育。内蒙古生态移民工程对当地环境的位育表现在,由于生态移民转移搬迁,牧民开始从事与原来的游牧生活不同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这样会导致文化的差异更加明显,少数民族对这些文化的适应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和艰辛。

2、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对环境的冲击

特定的环境产生了特定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搬迁群众的生活环境因为生态移民而改变,从而使得原来依附在原来土壤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存在的载体,搬迁群众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也因为搬迁后的生活环境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变化、设置彻底的改变。在生态移民搬迁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将会显得不适应;内蒙古生态移民过程中,很多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草原文化承载者因为生态移民转移搬迁,从事与原来的草原文化不同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这样会导致文化的差异更加明显,少数民族对这些文化的适应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和艰辛。生态移民转变观念,适应新的环境并且接受另一种生产方式、另一种文化等,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而是有可能需要一两代人才能够完成;出现的文化差异无法在短期内融合。因此生态移民中,必须对游牧文化等传统文化进行刻意的保护和传承,否则将会失去原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甚至可能会使得政府主导的移民项目彻底归于失败。

3、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出现的文化整合

生态移民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文化发生变迁的时间演变史,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将会使得不同的移民群体因为不同文化的碰撞而使得搬迁后的移民之间不稳定和团结。在移民搬迁后,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过程中,某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也面临失传的危险。围绕游牧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生产活动技能、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艺术和思想信念等文化因素,都会因为生态移民的搬迁而发生明显的改变,甚至生活习俗会全部消失。例如蒙古调原来在阿拉善草原地区广泛流传,但是随着农牧民游牧生涯的结束,目前能够熟练掌握土尔扈特、硕特等原声派长调民歌的非专业人士数量寥寥无几,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必须对文化进行有力的整合,对社区进行深层次的改造,通过文化整合的方式,将移民搬迁社区中各个成员之间的观念和意识进行整合,求同存异实现社区的团结并且将原有的文化保留和传承下来,实现文化的的多样性。

四、结束语

让普通各族民众重新建立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坚强自信,又同时需要各民族群众始终怀有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长久依恋的深厚感情,需要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社区实践教育,学校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多种方式,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将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下来。在文化继承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其他各个民族或不同区域的传统与现代文化意识冲击,并导致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弱化,从而严重影响民族共同的社会心理文化意识。在现代社会,用简单的技术手段,如建立单一民族聚集区等方式来阻碍民族交流同化融合发展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现实的,顺应发展趋势,它所可能带来的交流同化融合作用亦是需要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时代变迁的基本关系,是每个中华民族儿女都非常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内蒙古的第一形象品牌便是文化,文化资源是内蒙古最大的无形资源和重要核心内容。只有文化自觉才能够使得民族文化存活。内蒙古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来促进生态移民地区的群众和干部的文化自觉,并且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只有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准确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并且将自己传统的文化保存下来。

参考文献:

[1]李建偉.论创意经济中文化旅游产业的价值体现[J].经济论坛,2009(13).

[2]暴庆五.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M].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12.

[3]杨仁普.蒙古族风俗见闻[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4] 梁俊青. 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对内蒙古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08(6):102-105.

[5] 焦克源, 王瑞娟, 苏利那. 蒙古族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考察——基于对内蒙古孪井滩的调查[J]. 前沿, 2018(11):146-149.

作者简介:苏雅(1994年12月5日),女,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人力资源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学、人类学,格拉斯哥大学,G12 8QQ.

(格拉斯哥大学 G12 8QQ)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内蒙古影响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闫锡聪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内蒙古大草原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