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策略

2021-01-28申军鹏

锦绣·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身体素质教学策略

申军鹏

摘要:在全面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内容,如何才能开展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在体育课程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当前老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主观意识不强,为了充分的发挥出小学体育教学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在教学环节入手,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策略;身体素质

引言

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文化素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发展成为了当前的主要育人目标,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重点的关注教学有效性, 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身体基础。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老师必须要有一个精准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实现高效小学体育课堂的构建。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环节,许多的老师都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况,盲目性的特点明显,为了应付课时,随便对学生进行训练,这种没有目标的体育课程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体育能力的提升都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传统的体育课程中,老师通常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按照教学纲要开展课堂教学,没有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一些身体基础不佳的学生来说负担很重,无法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老师需要把分层理念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自己身体可承受范围内,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保证体育锻炼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在田径课程中,老师可以设置500米、800米和1000米三个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的选择田径项目,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这种差异性的目标设定模式,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身体机能的提升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2 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很重,他们对理论性和流程化的教学模式非常抵触,虽然体育课程与文化类课程存在本质性的区别,但是如果老师一直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上课环节让学生进行枯燥的体育动作练习,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在这种情绪带动下,学生们的学习状态非常消极,无法达到预期的体育锻炼目的,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老师就需要调整教学思路,在上课过程中了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融入趣味性元素,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一个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小学体育教材“投掷”的教学中,投掷教学中的一些重点教师可以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小学生对于出球的角度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向高台上掷沙包。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往高台上投掷的沙包多,便获得胜利。教师通过向高台投掷沙包的游戏,可以调整学生出球的角度。高臺具有一定的高度,学生要想将沙包投掷到高台上,必须选择合适的角度,有效地改进学生出球的角度。小学生喜欢游戏,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既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让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中跟随教师进度,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3 合理利用现代化设备

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教师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课堂之上,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手段。雖然体育课堂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但在教学中仍然有部分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把文化课放到主要位置,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教学形式单一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步,在信息背景下,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信息课堂的构建,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信息技术的融合同样重要。现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老师可以改变教学思路,在上课环节积极的引入各种现代化设备,构建现代化课堂,通过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现代设备,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例如,在小学体育教材“乒乓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室内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视频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乒乓球产生兴趣,以及为我国优异的乒乓球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通过室内播放视频观看,让学生激情澎湃,然后在由室内转向室外。在操场上教师教授学生打乒乓球的动作和方法,在示范完成后,让学生自由练习,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都积极地进行练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对学生未来的生活都有积极地影响。教师在设计体育课堂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进行设计,让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日强. 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研究[C].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1427-1429.

[2]汪西龙,高嫣青,梁勇增,岑玉华,赵慰. 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发展研究[C].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131-134.

[3]程丽梅.浅谈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25.

[4]刘容娟.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04):221-222.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向阳小学 山西 长治 047100)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身体素质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新发现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