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女工群芳图等
2021-01-28
矿山女工群芳图
管飞
《女工绘》,刘庆邦著,作家出版社,2020年8月
《女工绘》以20世纪70年代的矿山女工为主角,塑造了华春堂、周子敏、陈秀明等风姿各异的青春女性形象,绘就了一幅后知青时代矿山女工的群芳图。作品对众多女性形象的命运有着深入细致的理解和体察,尤其是对主人公华春堂的描写,准确绘制了煤矿女工命运多舛的多面形象,并以对小人物的书写折射时代特色。华春堂虽然身材瘦小,也不美貌,但从容、智慧,对人事很有心。她从小失去父亲,极早成熟,有当家的意识和责任感;她精于谋略,工于心计,“愿意跟周子敏接近,一个主要的心理动机,是想有朝一日能调到化验室工作”;她内心要强,找对象因为个子矮小被嫌弃,却促使他果断找了矿上最高的小伙子……华春堂所显现的不屈不挠、勤谨务实又不乏温情和生存智慧的人性光华令人动容。在经历了多次恋爱的失败之后终于和人订婚,但就在准备婚礼的时候,发生了车祸。故事至此戛然而止,令读者不胜唏嘘。在悲与痛之外,人们掩卷沉思,又分明能体会到一份温情,这份温情便来自作家对善与爱的信仰。
看到世界,看到自己
□ 刘英
《目光》,陶勇、李润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0年10月
陶勇医生的专业岗位在眼科,帮助许多人治愈眼疾,恢复光明,看到世界。《目光》中的许多文字,却是他在不幸遇袭重伤之后的反思,关于善恶、生死、理想。特殊的经历能够让作者去发现和思考人们平时忽略的一些东西。他曾医治过的一个小孩,一次次病情的恶化、一次次手术的疼痛,他以为从医生的角度可以理解这孩子所承受的痛苦。但当他以伤者的身份面临手术、面临生死,亲身感受到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种种压力时,那个小孩坚韧而强烈的求生欲就像回馈的一粒种子,瞬间在自己内心被唤醒,并转化成了他抵御痛苦的勇气。这些感受可能是普通人日常中不会触及的,但同样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如今,这些感悟都通过文字,传递给了我们。陶医生不是职业作家,下笔直白坦率,这些不事雕饰的细节记述却能直抵人心。完成这些文字的过程,既是反观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也是自我治愈的过程,并且最终成就了这样一本值得细读和深思的好书。看清了自己,也便看清了世界,更重要的是向人们示范了该怎样去看。
春天里的逆行
□ 王天孜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组织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6月
本书从全国抗疫工作者中征稿,经过三轮评选,筛选出三百篇稿件,按照逆行、身影、战友、家书、手记五个主题收录一百篇文章。全书真实记录了医生、护士和防疫工作者们与病毒抗争、与时间赛跑的真实故事,以最大的努力还原了抗疫第一线人员的生活,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中,有年过花甲的抗疫老将,也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90后。他们分别以不同的视角,讲述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瞬间,冷静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件和当时的真实感受,从而展示出整个战疫过程的曲折与复杂、折射出武汉乃至全国抗疫的大场面和大全局。书中文章的文笔或许并不优美成熟,给人传达的却是真实的力量和希望,质朴平实的语言中描绘出的是刀光剑影般的惊险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源自真爱的两次宽恕
□ 刘 英
《艺术家们》,冯骥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艺术家们》以唯美的笔调塑造了内涵丰富的当代艺术家形象,从青年到晚年的时间跨度描写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艺术追求,折射近半个世纪的时代巨变。如此宏大背景的叙事,却以楚云天两次情感驿动与被宽恕的过程串起了整个故事。隋意与楚云天是青梅竹马的神仙眷侣,但田雨菲和白夜又都能让楚云天感受到亲切而朦胧的美好。田雨菲后来走到了拍卖行,可楚云天最终与商业拍卖绝缘。白夜从美术展到研讨会都很“厉害”,但她的小把戏被看穿之后,就再无声息。此间的象征与隐喻意味颇深。“黄金时代”的艺术家们可以用作品的纯真力量撼动大众,这种轰动效果的背后是人们对艺术之美的渴望。但商业化兴起,大众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认定挂钩到了拍卖行情上。而在专业领域的圈子里,评论家则有了为艺术价值背书的强大话语权。为了活在自己的艺术中,有人以艺术的名义逃避现实,而有人则以艺术去积极参与现实。萌动、坚守或牺牲,归根结底都是想把个性的魅力变成个性的艺术。楚云天未能免俗地先后两次误入歧途,所幸及时醒悟,而又得到了真爱的谅解与宽恕。
推陈出新的中国史
□ 王天孜
《图文中国史》,樊树志著,中华书局,2020年10月
面对浩瀚的中国历史,如何能够充分地汲取其中的营养,使自己变为一个聪慧通达的人?樊树志先生的这本《图文中国史》,延續了以前的讲史风格,用最精简的篇幅、最生动的语言和最精美恰当的图片,将中国历史讲得清楚明白、雅俗共赏。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博采众家之长。例如,写到传说时代,引用了张荫麟的美文;写西周文明的时候,引用了杨向奎的观点;写到宋朝科技时,引用了李约瑟的高见。如此的引用,提升了全书的高度,增添了全书的亮点。此外,作者在书中也提出了很多具有新意的观点。例如,关于古人类起源的观点,关于封建的本意,关于大航海时代中国在全球化贸易中的地位等,这些新的观点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全书笔法既传统又现代,既有骨架也有血肉,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进阶者,都能从中去粗取精,各取所需。
从文物回溯历史
□ 管飞
《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罗米著,天天出版社,2020年10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族文化绚丽多彩,而博物馆是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好去处。《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是一套面向少年儿童的文化通识类作品,从审美和历史的角度向广大少年读者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丛书在分册的划分上,与其他同类图书多按文物类型分类不同,本书按地域划分,介绍每个馆内独具代表性的文物,通过它们,读者不仅可以一窥各个地域的独特风情,如中原的庄严、楚地的浪漫、江南的灵秀、岭南的活泼、大漠的苍凉等,也能读出当时当地人们有着怎样的习俗,对美有着怎样的看法。书中选取的文物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同时兼顾特殊性和稀缺性,既有《清明上河图》、兵马俑这种具有高知名度的文物,也挑选了铜坐龙、金马镫等虽然知名度略低,但具有极高文化、历史价值,甚至影响世界文化进程的重要文物,其中许多文物在此之前很少被进行专门的介绍。作者特意采用幽默生动的写作手法,在介绍知识的同时融会贯通了大量故事,如中国古人怎么“送快递”?新年的第一声钟声来自哪里?肚子疼写下的千古奇作长什么样?古典小说里的“交椅”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让人浮想联翩的谜团,也一一得到了妙趣横生的解读,增强了图书内容的趣味性。